「特色」已經成為眾創空間領域熱議的關鍵詞。
日前,由創頭條主辦、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聯合主辦「尋找100家特色空間」活動正在眾創空間行業快速滲透,2周內接近1000家空間站點報名,並吸引了數十萬的投票。
根據數字,截至2017年底,國內共有眾創空間5700餘家,孵化器超過4000家,創業孵化平臺當年孵化團隊和企業超過50萬。
從量到質,是行業升級的必然。各類創新創業載體規模持續擴大,開始呈現多元化、精細化和專業化的發展態勢,服務業態不斷向更高層次迭代演進。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張志宏認為,新時代要從「創業載體」到「產業鏈條」,打通創業孵化載體的鏈條,優化創新創業資源配置,提升雙創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隨著需求的變化和升級,創業企業也不斷為空間載體提出新的要求。雲投匯創始人董剛認為:「未來除了投資+服務之外,更重要的是產業協同,可能是投資+產業協同階段,最終形成創投生態圈,覆蓋線上線下,將空間、軟體、產業資源都整合到一起的生態系統。」
「此次參與的孵化器佔少數,大部分為眾創空間,不少是垂直領域很專注並不為大眾所知的『特色』空間。」創頭條副總裁李茂達介紹說,目前已報名的空間站點已經佔到眾創空間行業總數超過15%。
三大因素助力活動引爆行業焦點
活動上線2周,「尋找100家特色空間」已然成為業內焦點之一,除了策劃和運營給力,離不開以下三大因素的助推:
一、順勢而為
「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水平」,「上水平」已成為雙創發展的重要方向。
而諸多的孵化器、眾創空間,作為雙創的載體,不僅肩負培育一批「上水平」的創業群體,自身發展也要「上水平」——為創新創業從業者提供差異化的增值服務、特色服務。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時任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表示,「繼續建設好專業化眾創空間」,發揮大型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在專業領域的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帶動青年人的創新創業。專業化已經成為空間載體的重要發展方向。
全國孵化聯盟秘書長王曉利也向創頭條記者表示,空間載體不僅需要孵化企業,也需要孵化區域特色產業。特色,不僅是雙創升級的大方向,也是空間載體提高運營能力與核心競爭力的不二法寶。
也正基於「打造特色」共識, 創頭條此次推出的「尋找100家特色空間」很快在業內引爆,引起廣泛的關注,成為兩會前後最受行業關注的活動之一。
二、權威機構支持
活動在策劃和執行過程中,得到了科技部火炬中心的關注、認可與支持。
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管理處處長陳晴認為,中國的創業孵化事業要走市場化、專業化、生態化、融合化和國際化的道路,通過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品牌的塑造打造一個中國特色的創新創業文化。「創業孵化載體數量和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追求高質量發展必為未來工作的主攻方向。」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管理處孫啟新博士表示。
此外,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河北、四川等省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協會,以及深圳、成都、蘇州、珠海、廈門、東莞等城市的眾創空間協會對活動給予了大力支持。
三、空間熱情參與
在線報名通道上線之後,在業內引起了廣泛關注及響應,2周左右時間已有900家各類特色空間報名參與,產生200個以上特色標籤。
活動採用嚴格的線上投票,但在短短2周內用戶和空間入駐企業參與投票超過20萬,活動專題總體瀏覽量突破30萬次。在業內形成了「刷屏」之勢。
同時活動得到新華網、《科技中國》雜誌、《中國科技財富》雜誌、廣東科技報、36氪、鈦媒體、獵雲網等眾多媒體的支持。
近千空間齊聚突顯3大特色
「特色」是此次活動的重要內容。一般人認為,眾創空間都大同小異,只是解決集中辦公的問題,服務只是點綴。但據李茂達介紹,此次報名參與的900多家空間站點中,不管是從地域特色、行業垂直程度、以及在特色服務提供上,眾創空間領域正在加速的轉型升級之中,服務的比重也越來越高。
據李茂達表示,目前參與的900多家空間載體總體呈現3大特點。
一、地域跨度大
參與特色空間評選的900多家空間遍布全國各地,覆蓋了北京、上海、廣東、浙江、重慶、天津、山東、江蘇、四川、陝西、貴州等31個省級行政區。北至黑龍江,南至海南省,西至新疆,都有當地的空間參與評選活動。
比如,新疆雲安無人機眾創空間,已獲得自治區級「無人機眾創空間」和烏魯木齊市「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認定,建設面積1800平方米,室外飛行實訓場地9000平方米。圍繞無人機專業技能培訓、創業項目路演等開展創新創業服務。
而號稱「海拔最高創新創業孵化空間」是位於色達縣的金馬眾創空間,該空間是按照「創新創業+縣域電商+精準扶貧」的運營模式,圍繞高原農牧產業、中藏藥、民族服飾、高原供氧、唐卡與彩繪石刻文創、民族手工業等特色產業提供孵化和創業服務。
二、覆蓋領域多
參與的空間覆蓋人工智慧、物聯網、虛擬實境、文創等眾多垂直領域,為入駐創業企業提供實實在在的產業賦能。
比如,由法國最大的電子設計製造服務商歐朗集團發起建立的歐朗物聯硬創空間,以技術驅動、全產業鏈、國際化平臺為定位,專注智能硬體創業企業孵化,為入駐的智能硬體創客們提供技術支持、快速打樣、孵化服務、營銷平臺和專項基金等一站式服務。
中國首家大AI(大數據人工智慧)孵化器五葉草大數空間則專注為大AI領域創客提供空間賦能、資本賦能、技術賦能、人才賦能、生態賦能等五項賦能創客服務,通過大AI工作坊、大AI直通車、8弟淘創客集市,打造大AI眾智生態集市。
集成電路領域,IC咖啡是科技部授予的國家級眾創空間中唯一一個聚集集成電路產業的機構,以國內覆蓋最廣泛的集成電路產業鏈的社群組織、覆蓋集成電路產業鏈上下遊的產業服務與創業服務公司,實現產業資源的匯聚共享為特色,並以此面向IC全產業鏈中小企業提供全面的孵化服務、技術指導、產業鏈渠道對接等服務。
內容創業領域,今日頭條創作空間依託今日頭條為內容創業公司提供孵化服務,擁有平臺、流量、品牌、媒體、融資、導師等眾多資源,聯合各方力量共同從事場地運營、產業招商、項目孵化、投資融資、文創產業升級等服務。
三、小眾空間搶眼
除了許多專注產業的空間之外,不少相對小眾的特色空間在此次評選活動中同樣搶眼。
國家級眾創空間大同市文化創意眾創空間,與廣東、北京、天津等科技企業合作,將文創和科技結合解決手工藝產品量產和單品銷量問題,擁有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1人,省級工藝美術大師3人,市級工藝美術大師12位,市級非遺傳承人2人,省級非遺傳承人1人。
火鳳凰武漢女性雲創空間則專門服務於創業女性,集創業指導、創業實訓、創業孵化、技能培訓於一體,旨在為女性創業者提供一條龍創業孵化、一體化創業實訓、一站式創業服務。
此外諸如肇慶軍創創業孵化園致力於打造為退役軍人提供就業創業機會的產業園,提供涉及新型醫療服務、有機農業生產、新能源開發、電子商務等多功能服務。
對於近千家各具特色的空間載體,創頭條副總裁李茂達表示:「一方面希望能夠發掘一批有利於行業發展的創新樣本,另一方面為專業領域的創業者提供更多的選擇。」
他希望通過此次評選活動,搭建特色空間的資源交流平臺,促進政策落地、雙創資源對接,進一步活躍和完善雙創服務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