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西跑道大修本月完工

2020-12-19 瀟湘晨報

原標題:首都機場西跑道大修本月完工

這個「雙節」假期,首都機場西跑道大修工程仍在緊張施工,按照計劃,大修將於10月下旬完工投運。這是43歲的西跑道自2000年瀝青混凝土加鋪後開展的首次大修。

大修引入「數字監理」——北鬥導航系統,可以對瀝青混凝土的生產、運輸、攤鋪壓實等各個環節實現全程監控,其定位精度可以達到釐米級。西跑道大修完成後其使用壽命將提升至20年,較以前工藝的設計年限增加了5年。日前,新京報記者對西跑道大修工程現場探訪。

運用新技術

大修後使用年限升至20年

目前,首都機場共有三條跑道,分別是中跑道、西跑道和東跑道。西跑道建成於1977年。2000年,首都機場對西跑道第一大修。

首都機場西跑道大修系列工程跑滑工程組負責人曹承介紹,2000年大修時,西跑道最上層使用的材料是湖瀝青。按照當時的工程技術施工方法,道面使用年限為15年。也就是說從理論上來看,西跑道從2015年後開始「超期服役」。

儘管超過使用年限,但是西跑道性能依然非常好,平整度也能很好地滿足飛機起降要求,不過隨著壽命的延長,道面出現細小裂紋。

曹承透露,此次大修運用多項新技術,比如北鬥導航定位技術、「智能跑道」、瀝青混凝土定製等,大修完成後,西跑道使用壽命將提升至20年,較以前工藝的設計年限增加了5年。

曹承介紹,西跑道當前的盲降等級是一類盲降系統,也就是說能見度在800米以上,飛機可以降落;大修完成後,西跑道整體的盲降系統將提升至二類,能見度在400米以上都可以降落。為了配合這一升級,在大修過程中還進行了C滑行道中線燈升級改造,通過燈光加密配合西跑道盲降系統的升級。

「數字監理」

瀝青攤鋪北鬥導航監控

在本次西跑道大修中,引入「數字監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數位化施工過程中的北鬥導航系統。

在現場,記者看到一臺臺施工車輛車頂或者車的一側,都裝有一個像蘑菇一樣的探頭,作用就是接收北鬥導航信號。這樣在施工過程中,就可以對瀝青混凝土生產、運輸、攤鋪壓實等各環節全程監控,定位精度可達釐米級。

曹承說,使用北鬥導航後,工程技術人員可實時監控攤鋪機工作狀態,一旦其操作不符合規定即可迅速幹預,提高工程效率和質量。

這種名為「數位化監控設備(攤鋪機)」的機器還可以針對瀝青攤鋪工藝的特性,加裝各類傳感器及顯示平臺,以獲取攤鋪時的攤鋪溫度、厚度、速度等數據,傳輸至雲平臺,實現現場機群協同作業。

曹承告訴記者,任何一個疏漏都會導致跑道的安全問題。以攤鋪溫度為例,有的瀝青攤鋪溫度需要在160攝氏度以上,有的則需要170攝氏度以上。所以當把溫度傳感器安裝在攤鋪機上之後,瀝青溫度就會隨時由傳感器讀取並上傳到後臺,技術人員可實時監控,實現施工過程的全監控。

「黑武器」

上中下三層均加入湖瀝青

西跑道全長3200米,跑道兩端各400米由瀝青混凝土道面調整為水泥混凝土道面。曹承解釋說,飛機起飛階段跑道承受的荷載最大,而水泥混凝土道面強度高、穩定性好,可以更好地滿足飛機起降需要。

除跑道兩端的400米進行施工調整外,跑道中間的2400米在施工過程中也大有講究。

曹承介紹,此次西跑道大修分上、中、下三層攤鋪,上面層6釐米,中面層7釐米,下面層8釐米,並確保每層瀝青都有足夠壓實度。在本次大修過程中,上中下三層全部加入湖瀝青,與改性瀝青按比例混合使用,以此顯著改善瀝青性能。

與普通瀝青相比,湖瀝青的高溫性能具有明顯優勢,它能夠保證跑道在夏季,不會出現輪轍,而輪轍正是威脅飛機運行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曹承介紹,湖瀝青在北京城區路面,比如長安街、三環路、四環路的主路路面上面層都有運用,這次首都機場將這項「黑武器」整體運用於三層道面材料中,目的在於進一步提升西跑道使用性能。

首都機場成為國內首家在跑道大修中三層道面都使用湖瀝青的機場。

「健康」監測

西跑道背上「動態心電圖儀」

在本次西跑道大修中,工程技術人員還給跑道背上了一整套「動態心電圖儀」。這個屬於跑道的特製「動態心電圖儀」由很細的分布式光纖、傳感器、探測儀等組成,它們被安置在跑道道面內部以及道面兩側。這套「動態心電圖儀」可以24小時不間斷地自動向技術人員傳輸跑道健康情況。

曹承解釋說,埋在道面內部的傳感設備主要監測跑道道面是否發生形變,是否有脫空等「疾病」。另外,長期的數據積累也能夠為西跑道什麼時候再進行維護,什麼時候需要小修、中修、甚至大修提供數據支持。

而道面兩側的探測器則可以監測跑道上的「不速之客」,比如石子、鳥類等威脅航空安全的物體,被稱為機場跑道外來物(FOD)探測系統。曹承告訴記者,西跑道的外來物探測系統反應靈敏,在主動發現侵入跑道的外來物體後,可以第一時間向工作人員發出預警。根據預警,場務管理人員可以及時上道清除隱患,確保航班起降安全。

聲 音

除了施工工藝的進步,我覺得工作人員對自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我們的工作是越幹越細,膽子越幹越小。膽子越來越小是因為對施工精度要求越來越高,偏差率已經控制在千分之五以內。

——曹承(首都機場西跑道大修系列工程跑滑工程組負責人)

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責任編輯:劉德賓 SN222

【來源:新浪滾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全國最先進 科技感強 揭秘首都機場西跑道大修
    視頻:首都機場西跑道大修有哪些「黑科技」(王蕾拍攝製作)《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曾曉新、王蕾 報導:「此次大修完成後,西跑道將成為全國最先進、最具科技感的一條跑道。」首都機場西跑道大修系列工程科技協同組負責人孔凡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開門見山表示。
  •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跑道大修用上「特種」瀝青!
    北京建工市政路橋建材集團 時隔24年 再次為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跑道生產供料 一種進行了配方雙重改良的特種改性瀝青混合料 被應用於大修中的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西跑道
  • 首都機場緊急翻譯鳥類驚鳴
    記者從首都機場獲悉,由於最早的驅鳥王中的晶片是從美國直接進口的,晶片內是美國鳥的叫聲。沒想到這些洋鳥的聲音對「國產鳥」的震懾作用不大。首都機場工作人員目前正在將北京常見鳥類的驚叫聲「植入」晶片,以加強驅鳥效果。  隨著天氣轉暖,首都機場上空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鳥害高峰期。昨天下午,機場西跑道旁邊不時傳來類似於鳥叫的奇怪聲音,聽起來非常悽厲。
  • 東三環主路大修工程主體完工
    9月13日凌晨,東三環主體大修工程完工。工人和大型機器正在鋪裝路面。 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未來一段時間收尾工程仍將採取臨時封路措施,計劃10月底前全部完工新京報訊 (記者裴劍飛)經過70天深夜施工,9月13日凌晨,東三環主路大修主體完工。下一步,工程將進入收尾階段,計劃10月底前全部完工,部分時段內仍會進行分路導行措施。
  • 廣渠路東延預計本月20日前具備通車條件,京密快速路分擔機場高速車流
    今天上午,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首發集團、北京公聯公司獲悉,備受期待的廣渠路東延預計本月20日前具備通車條件,環球主題公園增設京哈高速立交工程也已具備使用條件。同時,京密快速路工程已經開工,建成後將分擔機場高速近三成車流,緩解望京、酒仙橋地區交通擁堵。
  • 北京西北三環道路大修今晨完工
    北京西北三環道路大修今晨完工 2016-10-14 11:11:24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 攝 西北三環主路大修工程,全長23.1公裡。自8月9日開工以來,截至10月14日凌晨5點,內外環主路道路瀝青面層攤鋪施工全部完成。 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 攝  中新網北京10月14日電 (記者 曾鼐)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獲悉,西北三環主路大修工程南起麗澤橋北,東至三元橋西,全長23.1公裡。
  • 通途迎新春G318南青線路面大修工程完工
    1月20日,G318南青線五裡大轉盤至車管所2.7km路段的交通標誌標線施劃完畢,標誌著該路段路面大修工程全部完工。G318南青線K345+800—K348+500段路面大修工程由蕪湖市公路局組織實施,概算投資1215.76萬元,主要通過修復破損路面、完善交通標誌標線等設施,消除道路安全隱患,提升行車安全性和舒適度。本工程於2019年11月9日開工建設。
  • 「世界藏學府」拉卜楞寺首次「大修」基本完工
    高展 攝中新網蘭州11月13日電 (丁思 艾慶龍)甘肅甘南州夏河縣文旅局副局長索南嘉近日接受記者專訪介紹稱,歷時八年的拉卜楞寺文物保護工程基本完工,共涉及文物本體建築、油飾彩繪、壁畫、電路照明改造、安防、消防系統六大部分。截至目前,除2個佛殿本體建築和部分油飾彩繪工程未完工,其它項目均已完成。
  • 北京機場巴士將直達亦莊 本月開通全程90分鐘
    本報訊(記者王禕)開發區至首都國際機場的巴士專線將於12月28日正式開通運營,部分線路與現有通州線路重合。屆時,從開發區到首都機場僅需90分鐘。今天上午,記者從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局得知,從本月28日起,開發區至首都機場的巴士專線將正式投入運營,這條線路自2009年規劃時就受到亦莊居民關注。
  • 北京東三環道路大修主體完工 新材料延長道路使用壽命(圖)
    9月13日凌晨,北京東三環主路大修實現主體完工。 此種新材料適用於交通量大,道路等級高的道路,在長安街等多個大修項目中曾多次成功應用。  同時,在道路附屬設施施工中公交站、橋區檢修步道的人行步道磚全部更換為防凍、抗滑的擠壓型混凝土步道磚,提高道路的耐久性和出行的舒適性。道路中央隔離帶防撞緣石整體較好,本次大修僅進行局部破損更換,主路兩側的路緣石全部更換為線型美觀,經久耐用的花崗巖路緣石。
  • 京臺高速合蚌段大修工程完工 明日全線恢復正常通行
    安徽網訊   記者從省交通控股集團獲悉,經過近10個月的緊張施工,京臺高速蚌埠至合肥段方向大修工程已經提前完工,將於明日開始解除封閉,全部恢復交通。這意味著原施工區域內的永康、九梓、雙廟收費所全部恢復常態運營,車輛可以正常下道。
  • 新型驅鳥王上崗北京首都機場 96種聲音嚇退鳥兒
    本報訊(記者王軍華 通訊員王淼)10臺全天候新型驅鳥王開始在首都機場「服役」。記者今天上午了解到,這種新型驅鳥王發出96種聲音和近100種超聲波,一般的鳥類很難適應,只得選擇「逃避」。而且,由於採用了220V電源控制聲音,避免了以往太陽能驅鳥王在陰天、晚上驅鳥效果不佳的情況。
  • 首都第二機場落戶廊坊 機場旁房價半年跳漲一千
    原標題:首都第二機場落戶廊坊 機場旁房價半年跳漲一千  首都第二機場選址之爭已於去年塵埃落定。   作為未來國內乃至世界最大體量的機場、「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破題之作,新機場在規劃之初就被賦予眾望。其三分之一在河北廊坊,除了打通京冀兩地政策屏障外,作為繼「長三角」、「珠三角」之後的「發展第三極」,首都第二機場將為「京津冀地區」打通交通基建和物流體系。   近日,記者獨家探訪首都第二機場。儘管目前仍在做動遷和建設論證階段,但新機場建設部門組建已清晰。儘管新機場最快2017年完工,但從政府到民間,多方已經摩拳擦掌。
  • 310國道三門峽交口至觀音堂段大修完工,恢復通行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房琳 顏釗 通訊員 魏巍 文圖9月13日,大河報記者從三門峽市公路局獲悉,當天早上6時,310國道三門峽交口至觀音堂段大修工程完工,全線恢復正常通行。特別是連霍高速義昌大橋2013年元月垮塌後,大車、重車全部分流到310國道,導致陝州區2012年大修的兩段路病害嚴重,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群眾反應強烈。為此,三門峽市政府主要領導專門作出批示,限期處置病害路段。由於310南移項目工程去年已獲批,按規定省交通廳對老路不再進行大修。為消除安全隱患,三門峽市公路局勇於擔當,自籌資金,於今年6月20日對病害比較嚴重的交口至觀音堂段進行了大修。
  • 提起和北京奧運同歲的首都機場,來自英國的設計團隊有話說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 來源:新華社已記不清多少次進出首都機場了,每次都是來去匆匆,甚至忘了她與2008年北京奧運同生。直到今年7月下旬,隨著英國「福斯特及合伙人建築設計事務所」成員乘坐的航班落地,我才切實把首都國際機場與奧運會對接起來。而他們正是這座國際一流機場——第29屆奧運會世界進入北京的門戶的設計者。
  • 「世界藏學府」拉卜楞寺首次「大修」基本完工「組圖」
    高展 攝甘肅甘南州夏河縣文旅局副局長索南嘉近日接受記者專訪介紹稱,歷時八年的拉卜楞寺文物保護工程基本完工,共涉及文物本體建築、油飾彩繪、壁畫、電路照明改造、安防、消防系統六大部分。截至目前,除2個佛殿本體建築和部分油飾彩繪工程未完工,其它項目均已完成。
  • 首都機場商貿公司與內蒙古機場籤署合同
    民航資源網2017年1月10日消息:1月10日,首都機場商貿公司與內蒙古機場集團籤署了新一周期的《商業零售資源委託管理合同》。  作為首都機場集團公司的成員單位, 首都機場商貿公司與內蒙古機場集團在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專業化管理規定(試行)》指導下,本著利益最大化的原則,以實現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的資源價值最大化為目標,共同促進新合約的談判與籤署工作。  雙方對資源管理、招商管理、經營過程管理的有關內容為新合約主要條款談判,經過充分溝通,明確了委託管理合同的核心內容,委託管理合同期限確定為五年。
  • 「中國最講究的圖書館」二十年來首次大修,2021年完工
    【「中國最講究的圖書館」二十年來首次大修,2021年完工】楊絳先生說「清華大學裡,最愛清華圖書館」,楊振寧院士稱「全中國最講究的圖書館」。2019年12月,這座百年圖書館啟動修繕工程。目前老館屋面和外牆部分的修繕工作率先完成,外簷落架亮相於清華園。按照計劃,整個修繕工程將於2021年完工。
  • 「首都第二國際機場」首倡學者胡長順再憶當時選址爭議
    首都機場建於1958年,目前擁有3座航站樓,3條跑道。南苑機場為軍民合用機場,據統計,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2017年約9580萬人次,南苑機場的旅客吞吐量約590萬人次,合計僅次於目前全球旅客吞吐量排名第一的美國亞特蘭大機場。但是,如此大的旅客吞吐量,依然不能滿足北京日益增長客流量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