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三峽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你見過幾件?

2020-12-10 騰訊大渝網

在重慶,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簡稱三峽博物館),作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館藏文物超過28萬件(單件)。

經市民投票、專家鑑定評選出的十大鎮館之寶,件件精品,最小的「國寶」只有2cm長。驚不驚喜,意不以外?

咱們重慶人自己擺自己的歷史故事。

三峽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你不能不知道!

01

商代三羊尊

(圖片來源於三峽博物館)

年代:商

質地:青銅

級別:一級

中學課本有講過「四羊方尊」,是現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文物,作為「中國十大傳世國寶」之一,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一羊尊、雙羊尊、三羊尊、四羊尊,為什麼都是羊?因為在古代,羊是吉祥的象徵。

(商代三羊尊,故宮博物院藏)

三峽博物館收藏的這座三羊尊屬巴人自製,中原文化和當地特色的結合體,是迄今所見巴人故地最早的一件大型青銅容器。

02

戰國鳥形尊

(圖片來源於三峽博物館)

年 代 :戰國

質地 :青銅

級別 :一級

尊,本是盛酒器。這件鳥形尊通體上下除魚嘴形有孔外,其他地方無一孔,也就是說這件鳥形尊並不是酒器,而是不具備實用價值的裝飾品。

整體呈鳥形,具有魚嘴、鷹喙鼻、獸耳、鳳冠、鴿身、鴨腳。通體飾細蜜的羽紋,在羽紋上有規律的鑲嵌綠松石真是奢侈!

像這樣精美的裝飾品肯定不是一般平民所有,它出土於巴國貴族墓。可見古代人民欣賞水品及技藝水準之高。

03

戰國虎鈕錞於

(圖片來源於三峽博物館)

年代 :戰國晚期

質 地 :青銅

級別 :一級

看到虎鈕錞(chun)於渾圓的造型,以為是裝酒的器具,萬萬沒想到,人家是一件樂器,還是打擊樂器。

一般在兩軍交戰時為鼓舞士氣配合著鼓使用,也可以在娛樂或者祭祀時使用。

使用方法:從虎身處吊起來,擊打突出的上部。

巴人故地出土的錞於很多,但是這一件因為造型獨特、音質優良有「錞於王」之稱,更重要的是虎鈕處還隱藏著五組神秘圖案。

錞於起源於春秋,盛行於西漢,是巴文化中最具特徵性的青銅樂器。

人家有編鐘,我們有錞於,厲不厲害?

04

東漢「偏將軍印章」金印

(圖片來源於三峽博物館)

(圖片來源於三峽博物館)

年 代 :東漢

質 地 :金

級別 :一級

偏將軍在東漢時期是比較低級的將軍名號,東漢末年為隸屬於將軍府的偏將。關羽、趙雲、周瑜、魯肅、韓當等三國名將都曾擔任過偏將軍一職。

這枚「龜鈕方形金印「通高2釐米,紐高1.2釐米,邊長2.4釐米,重108.95克,相對於各種印章,這枚官印簡直稱得上迷你。

在全國,兩漢時期的金印也只有15枚,可見多麼稀罕,多麼珍貴。

這枚官印是有一個運氣極佳的市民在嘉陵江邊撿到,捐贈給重慶博物館的。

05

東漢烏楊石闕

(圖片來源於三峽博物館)

年 代 :東漢

質地 :石

級別 :一級

走進三峽博物館一樓大廳,首先看到的就是烏楊漢闕,作為十大鎮館之寶之一,完全沒有神秘感。

漢闕屬祠廟或陵墓前成雙成對的裝飾性建築物。烏楊漢闕是子母石闕,自下而上由臺基、闕身、樓部和頂蓋四大部分構成,闕身雕刻青龍、白虎等圖案。

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漢闕。

其仿木構建築雕刻對於無一倖存的漢代木構建築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06

東漢巴郡朐忍令景雲石碑

(圖片來源於三峽博物館)

(景雲碑部分碑文)

年代 :東漢

質地 :石

級別 :一級

東漢朐(qu)忍縣令雍陟於熹平二年(公元173年)為紀念70年前同為朐忍(今雲陽)縣令的景雲立碑,記錄了景雲的生平事跡。

碑額正中雕刻婦人倚門像,左右為朱雀和兔首人身像,碑側浮雕青龍、白虎,中間為隸書碑文。品相極佳,是漢碑中的精品,被譽為「西南漢碑之冠「。

07

明德化窯何朝宗款白瓷觀音坐像

(圖片來源於三峽博物館)

年 代 :明

質地 :瓷

級別 :一級

何朝宗是誰?為什麼他的作品能成為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何朝宗是聞名中外的瓷雕藝術大師,作品多以觀音、達摩、羅漢等佛教人物居多,被譽為「宗教雕塑藝術第一人「。他對自己的作品要求極高,因此傳世作品非常少,素有「瓷聖「的美名

這尊觀音像,臉型飽滿大方,雙目微閉,右手撫膝趺座,左手執如意,胸部飾瓔珞。脊背處有「何朝宗」葫蘆印紋。立像通體施象牙白釉,釉面溫潤如凝脂,雕塑手法細膩,線條流暢,衣紋處理似有隨風飄拂之感。

08

明唐寅仿韓熙載夜宴圖卷

(圖片來源於三峽博物館)

年 代 :明

質地 :絹本

級別 :一級

唐寅,字伯虎,想必大家很熟了。「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正是出自唐寅《桃花庵歌》。

此卷為唐寅臨摹五代時期的名作《韓熙載夜宴圖》,人物眼波流轉,造型準確,概括力強,形象秀美,線條流暢,韻致風流,用色明麗濃豔,富麗堂皇。

(圖片來源於三峽博物館)

作為知名畫家、詩人、書法家,唐寅不僅僅是臨摹這麼簡單,他對原畫進行了改動,卷中還有兩處他的書法,也為畫卷增色不少。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韓熙載夜宴圖》臨摹者眾多,而唐寅《臨韓熙載夜宴圖卷》被認為是僅次於收藏在故宮原版的精品。

09

近現代江竹筠烈士遺書

(圖片來源於三峽博物館)

(江竹筠烈士一家三口合照)

年 代 :近現代

質地 :紙

級別 :一級

《紅巖》小說中江姐原型,江竹筠烈士(1920-1949),女,四川自貢人。19歲加入共產黨。29歲在重慶軍統集中營電臺嵐埡英勇就義。在臨刑前寫下這封託孤遺書,信中告誡要培養孩子樹立遠大理想,為建設新中國獻身,決不可嬌寵溺愛,飽含著一個革命母親對孩子的深切厚愛和殷切希望。

向為新中國獻身的革命先烈們致敬!

10

石器時代「巫山人「左下頜骨化石

(圖片來源於三峽博物館)

年代:舊石器時代

質地:石

級別 :一般

巫山龍骨坡遺址的出土的文物數量超過千件,最為珍貴的是「巫山人」一段左側下頜骨化石。「巫山人」化石的發現是20世紀中國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是中國境內迄今發現最早的人類化石。

「巫山人」距今200多萬年,比元謀人還早30多萬年,也就是說中國最早的人類是生活在三峽地區,而非雲南或是陝西。

怎麼樣,這十件鎮館之寶,你都了解了嗎?想要一睹真容,趕快去博物館吧。

相關焦點

  • 三峽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出爐 東漢烏楊闕居第一
    17日,三峽博物館籌備組組長王川平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烏楊漢闕前宣布,市民心中的「十大鎮館之寶」出爐。其中,東漢烏楊闕以絕對優勢位居第一,「巫山人」左側下頜骨化石和鳥形尊分獲二、三名。    據了解,經過3個月的評選,博物館從近5000張投票中篩選出了市民心中十大最能代表三峽博物館的文物,東漢烏楊闕、200萬年前的「巫山人」下頜骨化石、鳥形尊、偏將軍印章、唐寅臨韓熙載夜宴圖、三羊尊、何朝宗制觀音像、江竹筠烈士遺書、虎鈕淳于、東漢景雲碑10件文物得以入選。
  • 三峽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三峽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記者 陳誠 圖)   本報訊 (記者 紀文伶) 昨日,三峽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確定。據悉,此次評選最初來自市民的建議,先由文史專家在館藏17萬件展品中選出29件文物,再由市民投票,最後由專家確定報政府部門審批通過。評判「鎮館之寶」的標準必須是一級珍貴文物,有重大考古影響,並為公眾所熟知。三峽博物館籌備組副組長劉豫川表示,「鎮館之寶」代表著三峽博物館的最高水平,可以作為博物館的「形象代言人」,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  1 烏楊漢闕  年代:漢魏。
  •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這些寶貝,你見過幾件?
    03-18 08:28:23 來源:勒是重慶微信公眾號 在重慶,我們最熟悉的博物館莫過於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簡稱「三峽博物館」),作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館藏文物超過28萬件(單件)。
  • 北京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由上萬網民投票選出,你見過幾件?
    在今年5月18日,也就是第33個國際博物館日。由互動百科上萬網民,票選出了北京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分別來自於首都北京不同的博物館,每一件都說是價值連城甚至不可用金錢來衡量的珍品,你認識其中幾件?作品以長卷的形式,生動的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的城市面貌和當時各社會階級的生活狀況,是一幅難得一見的名畫,如今是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保利藝術博物館的神面卣保利藝術博物館從香港收購了一件西周早期的青銅「神面卣」,這件青銅器一反商周青銅器上習見那種獸面紋的神秘、嚴肅的面目,令青銅器專家們嘆為觀止,驚為藝術奇珍。
  • 雲陽「景雲碑」為何成為三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10日6時5分訊(通訊員 段斯斯)市民遊覽雲陽縣博物館時,「景雲碑」往往是必看之物。近日,筆者從雲陽縣文管所據悉,目前存放在雲陽縣博物館的是「景雲碑」的複製品,而真正的「景雲碑」因其較高的考古價值、藝術價值,被重慶三峽博物館收藏,並從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10萬多件館藏文物中脫穎而出,入選為十大鎮館之寶。
  • 三峽博物館鎮館之寶 時隔10餘年再次展出
    可你見過唐寅的傳世真跡嗎?6月26日,《千人千面——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館藏古代人物畫展》在三峽博物館開展,該館鎮館之寶、唐寅的《臨韓熙載夜宴圖卷》時隔10餘年再次亮相,548釐米長的捲軸全部展開,觀眾連聲驚嘆。唐寅的《臨韓熙載夜宴圖卷》自2005年三峽博物館開館展出過一次,已經有10餘年沒和重慶市民見面了。
  • 時隔10餘年 三峽博物館鎮館之寶再次展出
    三峽博物館鎮館之寶——唐寅《臨韓熙載夜宴圖卷》   時隔10餘年再次展出 可你見過唐寅的傳世真跡嗎?6月26日,《千人千面——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館藏古代人物畫展》在三峽博物館開展,該館鎮館之寶、唐寅的《臨韓熙載夜宴圖卷》時隔10餘年再次亮相,548釐米長的捲軸全部展開,觀眾連聲驚嘆。   唐寅的《臨韓熙載夜宴圖卷》自2005年三峽博物館開館展出過一次,已經有10餘年沒和重慶市民見面了。
  • 臺北故宮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臺北故宮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西周•毛公鼎毛公鼎是中國二千八百多年前的一件宗廟祭器。臺北故宮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唐•顏真卿•祭侄文稿《祭侄文稿》縱28.2釐米,橫72.3釐米,25行,共230字。臺北故宮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北宋•範寬•溪山行旅圖此圖描繪溪山行旅,氣勢雄偉,體現出北方山水畫派堅凝雄強的特點。
  • 重慶博物館二十大「鎮館之寶」——巴渝之地的「歷史印文」
    重慶地處三峽之境,古老的巴渝文化綿延幾千年。這裡山水相間,民族眾多,才創造了別樣的歷史文化。重慶博物館全稱為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你也可以叫它「三峽博物館」。成立於1951年,現有館藏文物11.35萬餘件套(單件超28萬件),珍貴古籍善本1.8萬餘冊。
  • 湖北省博物館評選「十大鎮館之寶」,天門這件珍寶候選!
    11月11日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推出「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為更好地發揮明星文物代言博物館、推介荊楚文化的作用,湖北省博物館啟動為期1月的「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經反覆商榷,本次評選活動專家委員會從該館眾多精品文物中遴選20件列入「十大鎮館之寶」候選名單。
  • 山東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你最喜歡哪一件?
    接下來,就帶著大家走進山東博物館,領略一下「十大鎮館之寶」的風採。先聲明一下,這「十大鎮館之寶」一說,既不是山東博物館自己評的,也不是我信口開河憑空捏造的,而是山東博物館自2010年11月16日開始,向全社會徵集選票,共計回收約15萬份問卷,選出了30件最具代表性的展品,此後又經過觀眾代表評選和專家覆審等層層環節,最終於2011年3月17日公布了票選結果。
  • 山東博物館讓市民投票評選十大鎮館之寶
    (記者 張曉博 攝)  東方網1月21日消息:「山東現有館藏文物150.2萬件,三級以上珍貴文物168677件,其中一級文物10626件。館藏文物總量和一級文物藏量均居全國前列。」但當被問起何為山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時,就連文物部門都會啞然,因為一直缺少「文物代言人」。
  • 重慶博物館鎮館之寶
    截至2016年,重慶市在文物局備案的博物館總計達85家,43家在主城區,最老的是1951年成立的「三峽博物館」,最新的「重慶龍的美術館」。而重慶主城的43家博物館中,僅5家要收取門票,分別為:重慶史迪威博物館(15元/人)、重慶湖廣會館(30元/人)、重慶友好飛虎隊展覽館(10元/人)、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20元/人)、重慶龍的美術館(未定)。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什麼?
  • 忠縣:三峽博物館鎮館之寶的故鄉
    提起忠縣烏楊,很多人或許並不熟悉,但如果說起重慶三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漢代烏楊闕,相信不少人有所耳聞。烏楊闕,就因出土於忠縣烏楊街道而得名。烏楊街道西邊約40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處叫花燈墳的矮小山梁。在一般人眼裡,這個江邊的小山梁除了視野較為開闊外,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 湖北省博物館評選出「十大鎮館之寶」
    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越王勾踐劍最近,湖北省博物館評選出「十大鎮館之寶」,分別是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
  • 湖北省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你有何看法?
    我覺得湖北省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肯定是非常價值連城的寶物,並且也象徵著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產,有著很大的收藏研究價值,這十個寶物成為了湖北省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也證明了在這一方面相當的珍貴,並且博物館也加強了相應的措施保護。
  • 山東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魯國大玉璧入選
    齊魯網3月17日訊 (記者 劉自勇)今天上午,山東省文物局在山東博物館禮儀大廳舉行了山東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揭曉活動。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省政府副省長黃勝出席活動。  館藏20萬件展品 今日選出鎮館之寶  據了解,山東博物館自去年11月16日開館以來,社會反響強烈,觀眾參觀熱情高漲,截止到3月16日已接待社會各界觀眾近65萬人次,其中國外遊客近13萬人。應廣大觀眾要求,省文物局決定開展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
  • 湖北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出爐 曾侯乙編鐘人氣最高 六件明星文物首...
    經過一個月網絡投票,結合專家評選,昨日,湖北省博物館舉行新聞發布會,揭曉答案。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等原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六件明星文物新晉鎮館之寶名單。
  • 湖北省博十大鎮館之寶榜單出爐
    越王勾踐劍吸引眾多觀者駐足圍觀哪些文物堪稱湖北省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網絡投票超268萬票 原四大寶物位列其中湖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達24萬餘件(套),其中國寶級文物16件(套)。近年來,該館明星文物頻頻亮相央視《國家寶藏》等熱門節目,文物愛好者越來越關注這些承載荊楚文化及中華文明的瑰寶。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介紹,省博三期預計明年開放,擴建後的博物館建築面積達11.3萬平方米,比現在大一倍。
  • 中國三峽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近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確定。明代德化窯何朝宗瓷雕作品——觀音立像入選其中。     據悉,此次評選活動歷時3個月,先由文史專家在館藏17萬件展品中選出29件文物,再由市民投票,最後由專家確定報政府部門審批通過。評判「鎮館之寶」的標準必須是一級珍貴文物,有重大考古影響,並為公眾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