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滕王閣序》絕冠古今!如果不早逝,能進入「唐宋八大家」嗎

2020-12-05 文史道

談及王勃,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初唐四傑之首,非常有才華,據說6歲的時候就能寫文章,並且文筆流暢,被贊為「神童」;16歲時,就考取了功名,授職朝散郎。

我們對王勃文學成就的了解,最熟知的莫過於一詩一序。一詩,是指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尤其是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可謂是家喻戶曉。

一序,說的是大名鼎鼎的《滕王閣序》。這篇序文,據說是王勃24歲時,回家省親,路過滕王閣趕上都督顏公的宴會,在席間揮就而成。這篇序文,可以說通篇文採飛揚,引經據典如數家珍,是中國文學史上少有的極品佳作之一。

可不幸的是,在王勃做完這篇序文沒多久,就渡海不幸身亡。這位天才才子的隕落,無疑是大唐文學史上的晦暗時刻。這時候很多後世的文學評論家就在猜測,要是天才級的王勃不是英年早逝的話,肯定能夠進入「唐宋八大家」。

凡事沒有絕對,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假設,要是王勃沒有英年早逝,是否能夠進入「唐宋八大家」?

所謂「唐宋八大家」,又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說的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唐宋時期頂級的散文大家。其中唐朝的散文大家,大家公認的也只有韓愈和柳宗元兩位人物。

眾所周知,唐朝的詩人非常眾多,人才輩出,可謂燦若星辰。像大家熟知的李白、杜甫、李商隱,杜牧、王維、白居易等詩人,也多是學富五車、文學成就很高,為何都沒有入選「唐宋八大家」?這裡我們要注意的是,八大家評選,不是論「詩詞」,而是論「散文」。

而唐朝以來,承襲魏晉建安風骨,大家多崇尚詩詞和駢文,而很少有人研究古文化。只到韓愈和柳宗元的出現,兩人作為「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在全國範圍內掀起古文革新的浪潮,使詩文發展的陳舊面貌煥然一新。

韓愈和柳宗元主張散文,反對駢體文單純的追求詞藻華美,而要文以載道,宣揚儒家教化。

而王勃最廣為人知的《滕王閣序》,卻是「駢文」的代表作。雖然文章華彩飛揚,字字珠璣;或者對偶工整,排比流暢自然;以至于格律嚴整、大氣磅礴、讀來盪氣迴腸,但是越是這種精彩絕倫的「駢文」,就越不可能入選「唐宋八大家」。

由此,作者之見,即使王勃沒有英年早逝,他要進入「唐宋八大家」還是很困難的,甚至毫無機會。因為一個人的文風即成,一般很難改變。此類情況,寫文章的人應該都會知道。

到了宋朝,同樣出現了這樣一篇文辭華美的駢文,就是範仲淹的《嶽陽樓記》,這篇文章的文辭和境界也是非常之高,但是同樣範仲淹沒有被入選「八大家」。

要說到王勃的文風,唐朝還有一個人和王勃非常相似,他就是被稱為「小李杜」的杜牧。杜牧無論在詩詞上,還是古文上,都非常接近王勃。清麗自然,柔柔處有甜言蜜語。比如詩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就可見一斑。

另外他的駢文《阿房宮賦》,也是和《滕王閣序》有幾分神似,可謂是唐朝最相近的兩位詩人。

讀者們,關於「王勃和唐宋八大家」,大家怎麼看?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記得轉發收藏哦~

相關焦點

  • 王勃《滕王閣序》文學地位有多大
    王勃的千古名篇,在文學史上影響巨大,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裡程碑。1.令人神往,鶴立雞群,傳奇色彩濃厚。王勃寫《滕王閣序》也是如此,少年一鳴驚人。這樣的傳奇色彩讓王勃和《滕王閣序》都被突出凸現,而更被廣為流傳了。這屬於傳播學範疇,王勃相當於唐朝的網紅,而這篇《滕王閣序》就相當於少年網紅最經典的作品。
  • 一篇《滕王閣序》讓王勃名垂千古,你讀了嗎?
    初唐四傑的王勃,在五律和五絕上頗為擅長,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體,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就是《滕王閣序》。其實王勃幼年時期就非常聰明,六歲便能作詩,十歲飽覽六經,是當時孩子們學習的榜樣。公元676年九月,江西南昌滕王閣修葺一新,正在舉行隆重慶典,王勃即興作序,氣定神閒,旁若無人,下筆千言,不多時就寫下了這篇空前絕後,震鑠古今的經典之作《滕王閣序》,四座皆驚,眾口稱讚。
  • 千古奇文 | 讀懂了《滕王閣序》,也就讀懂了王勃背後的辛酸
    這一段可謂寫盡古今遺憾的事情。馮唐太容易老去,李廣戎馬一生卻難以封侯。賈誼被貶謫到長沙,並不是因為沒有明主,梁鴻選擇隱居海邊,難道不是發生在政治清明的時代嗎?王勃寫到此處情緒已經高漲,這一段人生際遇可謂寫盡古今,引發人們的共鳴,讀來似有嗚咽之聲。但是,我們就應該如此沉淪嗎?王勃筆鋒一轉,就是經典: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
  • 論述類文本閱讀:唐宋八大家
    唐宋兩代是中國古代散文發展的高峰期,以「唐宋八大家」為代表的唐宋散文家,使文章的體裁樣式增多,藝術水平提高,出現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初唐王勃的《滕王閣序》駱賓王的《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可算駢文中的「雙壁」。中唐時期,一些士大夫迫切要求在政治上進行改革,與此相伴的是復興儒學成為強大思潮。
  • 毛主席評《滕王閣序》:王勃是初唐四傑中的佼佼者,詩文很有特色
    這一段可謂寫盡古今遺憾的事情。馮唐太容易老去,李廣戎馬一生卻難以封侯。賈誼被貶謫到長沙,並不是因為沒有明主,梁鴻選擇隱居海邊,難道不是發生在政治清明的時代嗎?王勃寫到此處情緒已經高漲,這一段人生際遇可謂寫盡古今,引發人們的共鳴,讀來似有嗚咽之聲。但是,我們就應該如此沉淪嗎?王勃筆鋒一轉,就是經典: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
  • 「唐宋八大家」是怎麼評出來的?為何李白、杜甫、範仲淹都落選?
    :李白與杜甫為什麼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這個問題無異於:姚明那麼厲害,為什麼不去踢世界盃? 「唐宋八大家」的全稱是「唐宋散文八大家」,所有入選者皆在古文領域有卓越成就,而詩仙李白與詩聖杜甫的主要成就是在詩歌上,所以自然不在其列。 明確了領域範圍,我們再繼續向下探討。
  • 你只看到了王勃的才華,卻不知《滕王閣序》的悲劇
    知乎上有人這樣評價王勃:「滕王閣臨江而建,氣勢宏偉而壯觀。王勃作序聞天下,舉世無雙美文佳」。王勃才華橫溢,寫了許多像《滕王閣序》中有名的詩詞,但是,在光彩照人的背後,天才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痛苦。我們只看到了王勃的才華,卻不知《滕王閣序》背後的悲劇。
  • 世人只看到王勃的才華,卻不住《滕王閣序》的悲劇
    知乎上有人這樣評價王勃:「滕王閣臨江而建,氣勢宏偉而壯觀。王勃作序聞天下,舉世無雙美文佳」。王勃才華橫溢,寫了許多像《滕王閣序》中有名的詩詞,但是,在光彩照人的背後,天才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痛苦。我們只看到了王勃的才華,卻不知《滕王閣序》背後的悲劇。
  • 「何德何能」,韓愈居然能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
    可真正論名氣,韓愈不如蘇東坡,論作品的質量、產量,他也不如同期的柳宗元,可為何後世還是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呢?難道是靠資歷、年紀?好像也不是,比如「初唐四傑」之首就是年紀最小的王勃。唐宋八大家其實,韓愈之所以能被推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筆者認為是一個人的一句評價起了很大作用,
  • 拋開《滕王閣序》的驚豔,王勃《滕王閣詩》在唐詩中水平如何?
    1400年前的滕王閣,王勃一篇洋洋灑灑的《滕王閣序》,毀了閻都督女婿的「作秀」現場。而後以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驚豔了滿座賓朋,也博得了閻都督的諒解。但當王勃準備功成身退之時,閻都督女婿吳子章站了出了,他信誓旦旦地說:「王勃的《滕王閣序》是抄襲之作」。
  • 拋開《滕王閣序》的驚豔,王勃的《滕王閣詩》真實水平究竟如何?
    1400年前的滕王閣,王勃一篇洋洋灑灑的《滕王閣序》,毀了閻都督女婿的「作秀」現場。而後以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驚豔了滿座賓朋,也博得了閻都督的諒解。但當王勃準備功成身退之時,閻都督女婿吳子章站了出了,他信誓旦旦地說:「王勃的《滕王閣序》是抄襲之作」。
  • 王勃十四歲寫的《滕王閣序》嗎?
    王勃(約650年——676年),被稱為「初唐四傑」之一。傳說王勃在十四歲時寫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閣序》,但是,關於王勃到底是多大年齡寫的這篇《滕王閣序》,一直都有爭議。明朝大文學家楊慎曾評論說:「王勃以十四歲之童子,胸中萬卷,千載之下,宿儒都不能知其出處」。多數人還是認為,王勃是在公元675年,去交趾(今越南南部)探望在那裡做知縣的父親。路過洪都(今南昌),趕上都督閻伯興重修了滕王閣,九月九在閣上宴請賓客。王勃被宴請前去。
  • 倒黴的王勃,寫出《滕王閣序》之後,沒過多久就被嚇死了
    王勃在倒黴的時候,寫出《滕王閣序》。古代的大文豪,在倒黴的時候,往往會寫出流傳千古的佳作。我今天的故事,就來說一說王勃在寫《滕王閣序》前後倒黴的事情。王勃是典型的少年得志的天才,王勃九歲的時候,就以詩文著稱於世。王勃不到20歲,就被唐高宗封為朝散郎。
  • 蹭飯蹭出來的天下第一賦《滕王閣序》完美無暇嗎?不,有一點瑕疵
    自從進入頭條號,每天的夢想就是寫爆文。可是美夢易做,爆文難求,好幾次都想撂挑子不幹了,卻又害怕自己無所事事、空虛度日,於是天天輾轉反側,若有所失,都是爆文害的。但是王勃畢竟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不可能像老年人一樣一味地頹唐,激昂向上的心態才是王勃的本意。滕王閣序一出世,便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連極討厭駢文,因討厭駢文而發動古文運動的韓愈,對這篇《滕王閣序》也是讚賞有加,稱頌其「讀之可以忘憂」也。
  • 《王勃之死》-滕王閣序
    落霞積鬱成疾、將不久於人世,王勃意欲挽救她的生命卻苦於沒有買藥的銀兩。得秋水翁的鼎力襄助,王勃 "借得" 一帆順風趕赴南昌滕王閣、去參加懸賞百金的重陽詩會。《王勃之死》滕王閣上,宿儒薈萃名家雲集,而最為年少的不速之客王勃果然文驚四座,寫下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的千古佳句,贏得了賞金。
  • 致敬王勃,我寫出了新《滕王閣序》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還記得上面這些名句嗎?出自「初唐四傑」之首王勃(字子安)的名作《滕王閣序》,高中時的必背篇目,很多人肯定印象深刻,順口能誦。很多人就是因為這篇序愛上了駢體文,愛上詩詞曲賦。
  • 範仲淹文武雙全,為什麼沒能名列唐宋八大家?
    其實,唐朝和宋朝的散文創作,也是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並湧現了大批優秀的散文家。其中,最為知名的當屬「唐宋八大家」。他們分別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這個名單裡,為什麼沒有以散文創作見長的範仲淹呢?範仲淹是北宋時期的著名文學家,生於989年10月1日,26歲考中進士,步入仕途。
  • 範仲淹文武雙全,為何沒有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唐朝和宋朝湧現出了很多散文大家,比如著名的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這唐宋八大家裡面為何就沒有寫出千古傳奇的著作《嶽陽樓記》的範仲淹呢?範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他出生於公元989年10月1日。26歲考入進士,範仲淹一生在宦海沉浮,雖然官至參知政事,但因為犯言直諫,範仲淹始終被朝廷所排斥。最終病逝在了潁州知州的任上。
  • 南昌滕王閣作為中華名樓,因王勃的《滕王閣序》更使其名聲大振
    南昌滕王閣,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它靜靜地佇立在江西省南昌市,歷經千年滄桑,目睹世事變遷。修建滕王閣之人,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嬰,他出身帝王之家,受到宮廷生活的薰陶,喜歡書畫,懂音律。一首《滕王閣序》,足以奠定王勃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可以說,《滕王閣序》成就了王勃,王勃同樣讓滕王閣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王勃為什麼會來到滕王閣?在何種機緣巧合下創作了這首《滕王閣序》?這還要從王勃的二次被貶說起。
  • 王勃《滕王閣序》
    元 夏永《滕王閣圖頁》王勃的《滕王閣序》如何?王勃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