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 ‧ 武林(三)】笑傲江湖有幾多(上)

2020-08-27 陳式羅架太極拳

作者:羅永平


江湖階層五光十色,江湖結構五花八門。

武林成就了江湖,江湖包含了武林。

古往今來的武林人士都期盼笑傲江湖。可要想「笑傲」,非一般人可為。

江湖是游離於正統社會的社會階層,它的社會結構及其相互關係,也大不同於正統社會。其主要特徵在於它的秘密性、流動性和欺騙性。

就秘密性而言,首要的是他組織結構的秘密。我們都知道,江湖有著嚴密的組織結構和形式。幫會、門派本身就具有嚴密的組織形式。我們耳熟能詳的明清時期的天地會、洪門、白蓮教以及各類鏢局等;清末民初時期的青幫、紅幫、漕幫、哥老會、紅槍會等,都有嚴密的幫規條例。幫規內部幾乎都以師父、師娘、師兄、師弟、師姐、師妹……相稱,輩份等級嚴格,不可逾越。用嚴格的幫規來約束幫內各色人等,作用很大影響深遠。至今民間練拳習武之人,仍然沿用這不成文的規約。一旦在本門、本派以師兄、師弟、師姐、師妹相稱,自然有一種親近感和親密感,關係和情感頓時拉近。

幫會的勢力在民國時期滲透到社會各個層面,上至最高領導人蔣介石,下至販夫走卒,軍政警憲、農工士商、記者藝員、地痞流氓等,可謂達到頂峰。當時武林人士加入幫會的很多,比如,北京不少知名的武林人士加入了的安慶幫,上海的青紅幫裡就有許多武林人士,解放後存留的武術老師幾乎都是幫會成員,都是屬於「四類分子」(地主、富農、反革命、壞分子)之列,我的師父徐公偉也是青幫一員。這是中國特有的歷史現象,因為,江湖武林人士闖蕩江湖不在幫內或門派內是很難生存的。即使當今也有郭德綱只得拜侯躍文為師,才能得到相聲界的認可、才能在相聲界「混搭」。

武林人士除要加入幫會外,還得建立如家族關係般的「師徒關係」和「結拜關係」,這一點在武林極為重要。建立了這樣的關係,不僅使成員之間增加親密感,還可以有效維護江湖社會的秘密性和成員之間的穩定性。

武林中師父收徒傳授技藝,如再生父母。所以才有「師父」而不是「師傅」之說;才有「師徒如父子」、「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箴言;才有嚴格莊重的拜師收徒儀式。其實,我國戲曲界、雜技界,中醫界也有同樣的拜師收徒情況,當今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拜師收徒逐步恢復,如趙本山的收徒、姜昆的收徒都廣為宣揚,武林中的「拜師收徒」近來也公開張揚,漸成氣候。不過,現今的「拜師收徒」已經沒有過往的繁瑣灰暗,與時俱進地融合了現代元素,簡潔陽光,

再有「義結金蘭」。這在武林中見得挺多,主要是不同門派但又義氣相投之人結拜為異性兄弟,「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則是鏗鏘摯言,而「桃園三結義」則是武林人士的榜樣和偶像,可以說,每一個血性男兒都希望有著「桃園三結義」般的生死兄弟

武林人士希望以拜師收徒、義結金蘭的方式來維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情感,保守門派、行當、乃至相互之間的秘密。

武林中對本門,本派技藝、經營方式和關係網絡的保密相當重視。不是有「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的說法嘛!確實這樣,有的人跟了師父一輩子,也未必得到師父的「一句話」。即使某個拳勢的用法,你僅從外形理解,往往南轅北轍,師傅不點透、講明白,你絞盡腦汁也想不到它的妙用,甚或一輕微細節,其技擊效果大不相同。因為師父在沒有對徒弟充分信任之前,是絕不會將自己辛苦得來的本門絕技傳授於你。因此,只有武林的江湖才出現了「秘籍、絕招」之類的詞彙,猶如金庸小說中的「九陰真經」、「葵花寶典」、「闢邪劍譜」等。

同時,為了保密和維護本幫、本派的利益,江湖應運而生了屬於本幫、本門、本派的語言——「春點」,即黑話(另文闡述)。對信不過的人「寧送一錠金,不傳半句春」,你看,多麼嚴密。


相關焦點

  • 《武林外傳》的江湖背景是後《笑傲江湖》時代的武林嗎?
    作為《武林外傳》電視劇的影迷們,很想知道這部電視劇描述的那個時代的江湖武林,根據電視劇中人物的服飾及同福客棧後院有口正德年間的古井,還有劇中時不時出現或提到的江湖人物,如六扇門,華山嶽松濤掌門,恆山令狐掌門,武當衝虛道長,少林智清方丈等,這些人物和電視劇《笑傲江湖》裡的很多人物是重複的
  • 用《武林外傳》解構《笑傲江湖》 80分
    麻繩(影評人)  用《武林外傳》解構《笑傲江湖》   小瀋陽扮演的小鞋匠的諸多經歷,充滿了金庸武俠小說中初涉江湖的善良少年盲打誤撞式的懵懂奇遇,但無論是好人的成全還是壞人的暗算,最終都共同成就了其不世武功
  • 「江湖 ‧ 武林(二)」 巾、皮、李、卦四大行
    作者:羅永平上回說到江湖武林需要「闖蕩」,那麼,憑什麼去「闖」?又以什麼「行當」去闖呢?若說江湖的行當,那是太多太多,有各種說法和分類。比如四大門八小門之說。滿清進關後,江湖上逐漸把江湖郎中、走街賣藥和跳大神一類的人統稱為「皮行」。
  • 笑傲江湖:詩情畫意,餘音繞梁
    東廠主管太監古今福(劉洵 飾)率千戶歐陽全(張學友 飾)等,南下調查辭官錦衣衛林鎮南,同時收用「五嶽盟主」左冷禪(元華 飾)外圍策應。華山派大弟子令狐衝(許冠傑 飾)與師妹嶽靈珊(葉童 飾)奉師命增援林鎮南,無奈兩人實力不濟,領得林鎮南遺囑後遁走,二人於路先後巧遇順風堂堂主劉正風(午馬 飾)、日月神教長老曲洋(林正英 飾)、華山派風清揚,獲傳《笑傲江湖》曲譜和獨孤九劍。
  • 亂彈《笑傲江湖》門派 誰是天下第一(上)
    書中描寫過的最早一代少林派方丈,是北宋的靈門法師(見天龍八部),其後還有北宋的玄慈(天龍八部)、南宋的苦乘(倚天屠龍記)、元代的空聞(倚天屠龍記)、明代的妙諦(俠客行)、紅葉(笑傲江湖南少林)、方證(笑傲江湖)、清代的晦聰(鹿鼎記)、天虹(書劍恩仇錄)、大智(飛狐外傳)……總之,是個被書寫得最多的門派。
  • 《黑糖群俠傳》:「笑傲江湖」的另類翻拍,江湖武林的另類群俠
    《黑糖群俠傳》:「笑傲江湖」的另類翻拍,江湖武林的另類群俠文/八戒說影視《黑糖群俠傳》是一部網劇,但是非常的有劇情,而且還很長。他是電視劇《笑傲江湖》的翻拍,但是很另類,服裝和劇情有個別的不同。這部劇融合了現代化和江湖武林,所以有些人接受不了。該劇由王子、小煜、阿緯、小薰、丫頭、小蠻主演非常的具有青春氣息,也是一部偶像劇。王子在劇中飾演女令狐聰,是西城的學生,也是大弟子。
  • 《笑傲江湖》中武林勢力大比拼
    笑傲江湖一書,就金庸先生自己的定位來說,是想藉此書中的人物來刻畫中國三千餘年的政治生態,書中如正派的方證,衝虛,左冷禪,魔教的東方不敗,任我行全都是政治人物。事實上卻是如此,金庸在書中精心描繪了武林各方的勢力,相比於書中的武功,這方面的設計其實更為精彩。
  • 你我行走天下,論劍華山之巔,品酒笑傲江湖
    江山笑,煙雨遙,濤浪淘盡紅塵俗世幾多嬌。。。」,好一首「笑傲江湖」,唱出江湖的多少愛恨情仇,唱出了多少俠客的瀟灑坦然。,也未仗著自己有一身好武功就在武林為功為名爭鋒。泛舟江上,別有一番江湖意境三、「江」上泛舟,有風有雨船上,劉正風與
  • 新笑傲江湖手遊音樂介紹
    依舊峰迴路轉、先抑後揚的旋律,再配上簡樸不凡、豪情滿懷的歌詞,最終一種身處勾心險惡、心卻逍遙自在的武林高手心境氣場撲面而來,一切世間滄桑愛恨恢恢通過歌曲變得猶如過眼雲煙般逐漸明朗。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滄海一聲笑》國韻用2020年最新編排的時尚版改編經典音樂、帶我們重回心中的笑傲江湖!
  • 笑傲江湖有感
    自古江湖都有一句正邪勢不兩立,用來脅迫莫大就範再好不過。名正言順地打擊異己,顯示強勢手腕,為下一步吞併五嶽劍派做鋪墊,何樂而不為?當時在場的有哪些人呢?嶽不群(華山派)、天門道人(泰山派)、定逸師太(恆山派)、餘倉海(青城派)、聞先生、何三七、丐幫、六合門等等。一扯出魔教大旗,連定逸師太都選擇了不問是非曲直要與魔教抗爭到底。
  • 《笑傲江湖》不止江湖
    《笑傲江湖3:東方不敗風雲再起》(Swordsman III: The East Is Red)是他最為成功的《笑傲江湖》(Swordsman)系列電影的最後一部,在這部電影中,徐克將自己的優點發揮到了極致。
  • 笑傲江湖發生在哪個朝代?
    先說結論:明朝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 金庸先生另一部小說《鹿鼎記》第二十三回寫道:「聽說前朝有位獨孤大俠,又有位令狐衝大俠,以無招勝有招,當世無敵」。《鹿鼎記》發生在清朝康熙年間,清朝的前朝當然就是明朝。
  • 這幾部《笑傲江湖》,你看過哪一部?
    其實嶽不群表面正直,內裡奸詐,為獨得曠世秘笈「葵花寶典」,竟設計謀令武林各派相互暗算,唯最終作法自斃。令狐衝自幼與不群之女嶽靈珊情投意合,豈料林平之的出現,令嶽靈珊轉投其懷抱。後令狐衝結識黑木崖首領的獨女任盈盈,二人志趣相投。幾番生死誤會之後,彼此才明白互相深愛對方,然而盈盈已身中劇毒,奄奄一息。經歷了世間的霸權紛爭,令狐衝與任盈盈終於知音共賞,結為伉儷,從此笑傲江湖。
  • 笑傲江湖十大高手武功排行(上)
    笑傲江湖「笑傲江湖」是金庸武俠很經典的一篇,喜歡武俠小說的朋友們肯定都喜歡令狐衝這种放蕩灑脫的性格和他舉世無雙的獨孤九劍。那麼今天白衣就為大家點評一下「笑傲江湖」裡武功排名前十位的高手:左冷禪八、左冷禪嵩山派掌門、「五嶽劍派」盟主,絕技「寒冰真氣」、「闢邪劍法」等。
  • 飛山詩對(1079):笑傲江湖,須有琴心劍膽;暨每日詩評
    看看上一期飛山詩對1077:苦雨殘荷泣看看哪些友友有好句:苦雨殘荷泣,悽風落葉悲。空中鴻雁去,來年帶春歸。對句、轉句都非常形象,營造出了一個蕭肅秋天的景象,最後一句卻嫌草率,沒有表達出應有的情感和主題,顯得虎頭蛇尾。也就象踢足球一樣,傳球、進攻有模有樣,最後臨門一腳卻將球踢向了天外,最後無功而返。
  • 《笑傲江湖》江湖也許就是滄海一聲笑
    呂頌賢版的令狐衝不但是最喜歡的令狐衝,我還喜歡這一版《笑傲江湖》琴簫合奏曲。當年看電視劇的時候還沒有隨身的錄音設備(沒有智慧型手機),愣是靠自己為數不多的音樂天分記下了調子,腦補了曲譜。電視劇版《笑傲江湖》的劇情十分簡單,統統是表現了令狐衝最愛任盈盈,這沒有任何可以爭辯的,是所有電視劇中演繹的實際情況。然而我不這樣認為。當看到電視劇裡,令狐衝和任盈盈學彈琴,彈到一曲《有所思》時,因琴聲所感,回憶起自己與小師妹的往事。可惜物是人非事事休,而今小師妹已經有了心上人林平之。故而撫琴的手出了差錯。
  • 金庸小說笑傲江湖裡的武林正道人士,能否抗衡佔據武功排行榜半壁...
    一、在《笑傲江湖》中,武林分「正道」和「魔教」兩途。正道就是所謂的名門正派,魔教自然就是日月神教了。日月神教的高手是否佔了當時武林的半壁江山?我們來盤點一下。魔教中出場過的高手,主要有以下這些:東方不敗、任我行、向問天、上官雲、黃鐘公、任盈盈、鮑大楚、十二位無名長老(不戒和尚級別)、賈布、黑白子、綠竹翁、秦偉邦、老頭子、祖千秋、計無施、桑三娘、丹青子、禿筆翁、丁堅。
  • 《笑傲江湖》中,哪些人物堪稱顛覆形象?
    導 語《笑傲江湖》算是金庸作品中的經典,更是贏得很多人的青睞。除去令狐衝、任盈盈等,連配角的任我行、風清揚都能自帶氣場。正 文很多金庸小說被翻拍成影視作品,這再次創作的成功抑或失敗嘛?作為旁觀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無可否認,所有版本都有不同的地方。
  • 「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我讀笑傲江湖有感
    初讀笑傲江湖還是初中的時候,從家裡的書架上找到的堆滿灰塵的老書。老書的封面一般沒有現在書籍那麼花哨的圖文,可能就是畫一個持劍遠行的俠士,再配上書名,然後一個古樸的背景顏色,就作為本書的封面。當時讀的笑傲江湖有三本,分上中下三部分,每本書封面都一樣,只不過在書名後面有寫的上中下。
  • 小說|金庸: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最早於1967年開始創作並連載於《明報》,並於1969年完成,屬於金庸後期作品。該書沒有時代背景,「類似的情景可以發生在任何朝代」。笑傲江湖折射中國人獨特的政治鬥爭,同時也表露對鬥爭的哀嘆,具有一定的政治寓意。吳承恩著《西遊記》第九回「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中漁夫的「西江月」詞中一句 「得來烹煮味偏濃,笑傲江湖打哄。」後被金庸用於其武俠小說書名《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