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10月13日13時10分訊(記者 董進)進入第7日,首屆高校大學生電影辯論賽《電影辯世界》迎來了氣氛最輕鬆,但可能壓力也是最大的一場對決——由高校辯手和影評人組成的兩支隊伍,為西安的觀眾呈現了一場金句迭出,高潮不停的表演賽。
現場圖 節目組供圖
10月12日下午,「看電影前先看影評,好還是不好?」這個辯題讓現場兩支隊伍瞬間就進入了對抗的情景下,組成兩支隊伍的既有在校學生,也有浸淫影視、影評行業多年的影評人。譚飛、汪海林兩位「毒叔」帶著深圳大學劉柳妮與中央戲劇學院的蔡艾程堅持看電影前要先看影評的觀點。然而寫了諸多影評的宋方金、周黎明兩位影評人卻要帶著北京電影學院李明睿與南昌大學的羅敏堅持認為看電影前不應先看影評。
金句一:不看影評就是開歷史倒車
在雙方的立論環節,正方一辯影評人譚飛率先發言:「在看大眾點評淘寶評分的時代,不看影評,就是開歷史的倒車。」觀點非常犀利。譚飛表示,現在提前看影評,就是練一遍防騙術,認為提前看影評好,實際上是基於當下電影市場的營銷亂象,以免僅憑宣傳熱鬧的假象就去了看電影。
正方一辯譚飛 節目組供圖
譚飛舉例,過去幾年裡,有不少僅僅靠數星星就拉來了客的電影。他還不忘在反方四辯周黎明的身上「插一刀」:「周黎明勇敢地承認了自己的影評沒有價值,我不同意周老師對自己的不尊重。」
而周黎明則在質詢環節裡回擊譚飛,用國慶檔的熱門影片《無雙》舉例來反問譚飛如何在寫影評時不劇透?譚飛則表示,可以寫戲,但是在關鍵節點上可以隱晦。但遭到周黎明的反駁:「我這樣寫,就已經有猜到觀眾的結局說我劇透!」
反方一辯北京電影學院的學生李明睿則在在立論環節裡表示,影評是帶有一定說教目的的。他用半決賽的兩個辯題來解讀是否該在看電影前來看影評這個問題:「為你好」就是影評人希望觀眾們在看電影前就看影評的態度;而影評就是帶有上帝視角的生命之書。
金句二:鹿晗都交女朋友了,我看個電影怎麼了?
正方三辯影評人汪海林在發言時,也拿反方四辯影評人周黎明開啟了玩笑:「周黎明是資深影評人,別看他外表冷漠,但內心狂熱。」在申論環節,他也被反方的發言「逼迫」到說起了狠話:「我們人生要揮灑一點,不要給自己設置那麼點壁壘。何必呢?我就在電影前看影評,你咬我?」
反方四辯周黎明 節目組供圖
而讓影評人和學生們如此討論激烈的原因,則是正方四辯中央戲劇學院蔡艾程舉的例子:像《頭號玩家》這種電影,大家看影評找彩蛋,會有更多的樂趣。但這種觀點也被反方三辯南昌大學羅敏駁斥:「到底哪種對我們的觀影體驗更好?是看完影評去找電影裡的彩蛋一一對應爽?還是自己看過電影,回頭看影評發現自己沒有留意到的彩蛋開心?」
羅敏的觀點也讓汪海林特別的著急,除了耿直表示:「我就看彩蛋怎麼啦?看行業看製作這就是你們電影學院學院派的毛病。」他還拿去年上了熱搜的鹿晗舉例:「人生苦短,鹿晗都交女朋友了,我看個影評怎麼了?」
金句三:影評和淘寶評分不同,有強大的審美屬性
寫了大量影評,卻站在反方立場認為提前看影評不好的影評人周黎明成為了當天表演賽的「吉祥物」,頻頻被其他幾位影評人提到。支持反方觀點的周黎明表示,提前看影評,其實是擁抱了一種先入之見。先入之見不利於培養審美能力。局限自己的想像力。最差的情況下,會損害觀影體驗。
而在辯論結束後的高校戰隊提問環節,香港大學辯論隊便向周黎明提問:「為什麼你們的影評就比我們寫的好呢?我們為什麼一定要看呢?」周黎明則說:「我從來沒覺得我的影評寫的比別人好。我不承認的。」他表示,自己也有不敢寫的類別,比如超級英雄電影,絕對有至少100個人比自己寫得都要好。
反方三辯南昌大學羅敏則表示,提前看影評,其實就是使自己的好奇心受到了傷害,更重要的是,普通人看電影,是在尋找共鳴。如果因影評而看,找不到自己的人生,那看再好的電影,都只是在鑑賞他人的人生。為什麼大家喜歡看小人物逆襲,正是因為觀眾們都是微塵三千;而如果拍一部講述富人生活的電影,那普通人看什麼呢?「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
和此前的小組賽、複賽以及半決賽不同,這場表演賽的決勝權則交到了現場觀眾的手上。最終,反方憑藉56:24的比分獲得了表演賽的勝利。影評人譚飛表示,最終自己真的是被後浪推不見了。南昌大學羅敏則在主持人陳旻的提問下,表示自己願意和對方兩位影評人看一場不用提前看影評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