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福建永春縣蓬壺鎮一座廊橋。永春縣,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晉江東溪上遊,東臨仙遊縣,南接南安市、安溪縣,西連漳平市,北與德化、大田交界。秦朝時,永春屬閩中郡,西漢初年屬閩越國。元鼎五年(前112年),西漢滅閩越國,將閩越貴族徙於江淮一帶,將該地劃歸會稽郡管轄。
1900年,永春縣彭湖鎮一座木橋。永春在古代有「桃源」的稱呼。隋開皇589年,在南朝齊設置的南安郡西北置桃林場(今石鼓鎮桃場村)。後唐長興四年(933年),王延鈞稱帝,因桃溪發源於此地,故稱桃源,升桃林場為桃源縣。
1910年的永春,一個婦女正經過一座牌樓。後晉天福三年(938年),因與湖南桃源縣重名,遂以該地草木繁盛,四季如春之故,改名為永春縣,治所在上場堡(今桃場村)。宋、元、明三代先後屬清源軍、泉州、泉州路、泉州府管轄。
1900年,桃溪河邊,一場運動會正在舉行。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建總督郝玉麟奏請將永春縣升為永春州,轄德化、大田二縣,直隸於福建布政使司。民國二年(1913年),再次被降為永春縣。
1900年的永春縣龜龍橋。龜龍橋位於永春縣五裡街鎮高壟村西,最早修建於北宋紹興年間,明清時期曾四次重修,照片中的龜龍橋是1737年由永春縣蓬壺鎮尤氏家族尤元會、尤元愈、尤錫觀、尤錫蘭等人捐資修建。
1900年,女校小學生在桃溪中洗衣服,她們非常大方面的鏡頭,完全沒有那個時候中國人面對鏡頭的羞怯。
1900年,永春附近鄉下,一個人躺在地上,一個小女孩坐在地上哭泣,周圍有人在看熱鬧,也有人在詢問究竟。
1900年的永春,女醫館中的患者。當時受傳統禮教的束縛,女病人不便與男患者一處就醫,更不可能讓男醫生醫治。為解決這一問題,英長老會於1893年創辦永春醫院女醫館,服務周邊女患者。永春女醫館的存在時間並不長,在泉州惠世女醫館開辦後,永春女醫館於1904-1905年關閉。
1900-1910年,永春五裡街,崇實中西學堂,馬士敦醫生正在為當地民眾接種疫苗。崇實中西學堂於1899年由美國人捐資創辦,後來與育賢中學合併成為永春崇賢中學。
1900-1910年,永春,大清郵政代辦分局。
1900-1910年,永春的一條岔路口,路口有石牌,上面寫著「上去德化,下去徐坑」幾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