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原來可以這麼美!蒙古文化活動戴口罩舉辦 完美融入傳統服飾

2020-12-04 娛音在一起

疫情在全世界蔓延,各國都推出了許多不同的措施。而蒙古直到3月份才出現首例確診患者,並且是一位從莫斯科轉機飛抵蒙古的法國籍人士、境內幾乎沒有傳播。即便如此,蒙古依然很快採取了一系列行動防堵,比如封鎖交通、關閉邊界、要求民眾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等等,這些措施的效果非常顯著。

最近蒙古服裝中心舉辦了一場文化活動,參加活動人很多,但大家都戴著口罩。他們穿著傳統服裝,連口罩都是跟服裝搭配的,看起來毫不違和,反而十分美觀漂亮。

蒙古的傳統服裝非常華麗,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徵,不管男女都戴著帽子,有些女孩身上還有漂亮的配飾。不過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他們臉上的口罩。

這些口罩做工精緻,採用的布料跟他們身上穿的衣服的布料很相似,有些上面還有複雜的花紋、裝飾,戴起來美美的、在傳統服飾中做搭配一點也不顯突兀。

這些口罩跟傳統服裝相配合,就像服裝的一部分。他們把傳統、時尚與安全結合起來,讓人印象深刻。這樣的文化活動不僅能讓更多人了解蒙古的傳統服裝和文化,還非常安全,這些口罩根本遮不住他們的美。

相關焦點

  • 是口罩還是面具,為什麼日本人熱衷戴口罩?
    在自己最需要口罩阻擋花粉之際,還向中國慷慨捐贈口罩,日本人這次的仗義感動了許多中國網民。 戴口罩的女生更美 然而,在花粉症也很普遍的歐洲國家、在流感感染近2000萬人的美國,戴口罩的人也不多,為什麼光日本人全民戴口罩呢?其實,相當一部分日本人戴口罩的原因與疾病無關。
  • 川普首次公開戴口罩後,美第一夫人發布上周戴口罩活動視頻
    川普首次公開戴口罩後,美第一夫人發布上周戴口罩活動視頻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20-07-13 09:48 來源:澎湃新聞
  •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呼籲如果您已摘下口罩請一定記得戴回來大家一起攜手「挺」過這個冬天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大家養成了出門戴口罩的習慣但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越來越多的人摘下了口罩甚至出入公共場所也不佩戴口罩放鬆了警惕近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我國境外輸入病例來源國家不斷增多
  • 印度式口罩,多元文化萬花筒
    據印度《浦那鏡報》報導,孟買所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衛生部門官員在疫情早期就號召人們用手絹來替代口罩。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也早就朱噶出了各種替代品。如果手絹可以當口罩,那這個防護標準很容易達到,印度傳統服飾就自帶了遮面功能,可以幫到那些沒有條件購買口罩的人。印度人使用手絹的比例遠比中國人高,在我國隨著面巾紙的普及,使用手絹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
  • 蒙古服飾特點及文化內涵
    「蒙兀」是「蒙古」一詞最早的漢文譯名,始見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蒙古」也就由原來的部落名稱變成為民族名稱了。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學。蒙古族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
  • 男生可以不想戴粉紅色口罩嗎?
    作為一個從事社群媒體行銷的人,對於跟風行銷、蹭熱度等等也是見怪不怪了,前段時間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口罩很緊缺,我們都是按人頭去買口罩的,買到什麼顏色就是什麼顏色,不能挑的,特殊時期大家都能理解,但是就是有一個媽媽在她的號發文說,自己兒子害怕戴了粉紅色口罩去上學,被同學笑。
  • 美第一千金伊萬卡自製口罩,手工課原來這麼有用,網友:女生的活
    美國總統川普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反對戴口罩,並呼籲美國民不要戴口罩。有意思的是,川普的女兒伊萬卡卻與他的外孫女,上網去查找攻略,親自動手,互相製作口罩,並復活節是曬在網上,提醒大眾遵循防疫的指導方針,並呼籲大眾效仿製作口罩。
  • 從傳統服飾了解中華文化
    如果想要了解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傳統文化,可以從飲食、衣著、建築及圖書等方面入手。以傳統服飾來說,即蘊含了歷久以來的文化,包括了生活習俗、審美觀念、顏色喜愛以及宗教信仰等面向。世界各國的傳統服飾各不相同,例如中國的漢服,英國的蘇格蘭方格裙,阿拉伯的長袍,日本的和服,韓國的韓服,印度的莎麗等等,在在展示每個國家的文化及風俗,具有特殊的意義。
  • 熊虎課堂|「猶抱琵琶半遮面」復工潮中戴口罩的你也可以很美!
    戴上口罩的張天愛,雖然被口罩遮去了半張臉,卻看起來格外的美麗。我們再看看其他明星的口罩妝容表現:張韶涵華晨宇童靴們可能會說,明星是戴不戴口罩都好看的,那我們再看看普通人的口罩妝容表現:童靴們有沒有察覺,一些人平時看起來挺普通,但戴上口罩後顏值反而提高了?
  • 從戴口罩這件「小事」,來看中西方文化差異
    但是,讓福奇博士沒有想到的是,在短短幾周的時間裡,因為民眾沒有遵守社交隔離,外出沒有佩戴口罩,導致美國的新冠患者激增,並躍升為世界疫情的「震中」。然而,就算是這麼嚴峻的疫情形勢,還仍然有許多人拒絕佩戴口罩和社交隔離,甚至因此引發了大規模聚集遊行示威活動。
  • 每日科普|漫談戴口罩
    而生命世界中蠶和蜘蛛的抽絲,並做成完美的蠶繭和蛛網,也可以看作大自然的「熔噴無紡布」。當N95口罩的原料聚丙烯以熔融態從噴絲孔瀉出,通過冷卻和牽伸,在網簾和滾筒上形成無紡布,接著經高壓電場處理成為駐極體,就帶上了經久不衰的靜電。空氣中的顆粒物通過口罩時受靜電吸附而紛紛落網,使N95口罩的過濾能力大為提高。N95口罩看上去如此簡單,卻要求正確規範的佩戴方法。
  • 日本首相菅義偉呼籲:戴口罩聚餐
    看來在抗擊新冠疫情這件事上,日本首相對口罩有一種執念。日本第一波疫情時,安倍推廣「安倍口罩」飽受批判,現在日本迎來新一輪新增確診高峰,總被視為「安倍政權的繼承」的現任首相菅義偉,又開始推廣「安靜地戴口罩聚餐」(靜かなマスク會食)。
  • 人類最早是從什麼時候戴口罩的?
    文/梅灣農夫很早以前,從港臺和歐美影視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戴口罩的鏡頭。後來霧霾非常嚴重的時期,出門戴口罩是為了防止吸入有毒空氣細微顆粒。而我自己第一次親身試戴口罩則是2003年,那時候肆虐中國和全球的SARS(中國叫非典型性肺炎-簡稱非典)。17年後,農曆2020年新春伊始,口罩一夜之間脫銷,成為緊缺物質。眾所周知的原因,是抗擊比SARS更厲害的新冠狀肺炎病毒的現實需要。
  • 戴口罩會變美?那可能是面下1/3在作祟...
    那必定是口罩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前,小夥伴們可能更多搜索的是護膚攻略、穿搭攻略、旅行攻略......現在打開網頁和某書,幾乎都變成了口罩搶購攻略,定時預約搶購口罩幾乎成為小夥伴們日常必做之事。剛開始復工戴口罩時,你是不是也會有這樣的想法,口罩遮住我的盛世美顏怎麼辦。
  • 在大連,這些情況可以不戴口罩!
    一、科學戴口罩細則(一)居家1.居家:無需戴口罩,如與居家隔離人員共同生活時,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二)戶外2.戶外:散步、運動等無需戴口罩,建議隨身備用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人員密集或與其他人近距離交流、接觸時戴口罩。
  • 日本人為什麼平時就喜歡戴口罩?
    《進擊的巨人》來推廣「咳嗽禮儀」相信大家都對日本那「害怕麻煩到別人」文化有所聽聞 —— 在公共運輸工具上當眾聽個電話都得道歉,更不用說不戴口罩不捂嘴「赤裸左:普通口罩;右:小顏口罩,圖片來自女生日常也有一個解釋說口罩本身就會讓人看起來更美。
  • 為什麼日本人喜歡戴口罩,而美國人卻極度討厭戴口罩?
    在新冠肺炎發生前,日本就已經有很多人會戴口罩。 為什麼日本人會在公共場合戴口罩? 比如在原宿,就可以看到不少人,一直戴著口罩走在街上。
  • 威廉感染新冠,還曾調侃疫情.女王活動不戴口罩
    英女王活動時未戴口罩英女王也因為年事已高的關係,停止了大半年的工作,一直在溫莎城堡裡休息。然而,就在女王上個月復出工作,出席第一場公眾活動時,她卻沒有佩戴口罩。甚至連在活動現場的幾十個工作人員,以及威廉王子,也都沒有佩戴口罩。
  • ...疫情大蔓延,為何歐美人普遍不喜歡戴口罩? ——面具(口罩)發展史
    9俄羅斯 俄羅斯根據俄羅斯聯邦法律「關於集會、會議、示威、遊行和罷工」第6條,在公共活動中,人們禁止戴口罩或有其他隱藏身份的行為。 所以,戴口罩這種行為,與中國文化毫無違和感。 中國人戴上口罩,心理上並沒有感覺到什麼不適。 日本文化,作為深受華夏文明影響的東方亞文化,同樣對戴口罩沒有什麼牴觸感。
  • 戴口罩可以吹滅蠟燭火苗,說明口罩不合格?不準確
    戴口罩可以吹滅蠟燭火苗,說明口罩不合格?謠言:網傳可以根據戴口罩能否吹滅蠟燭火苗區分口罩真假。若可以吹滅火苗,則說明口罩不合格。真相:專家解釋,口罩的種類繁多。一部分對於防護性能要求較高的口罩,比如N95、N99等,佩戴時很難吹滅火苗。但也有一些口罩,比如醫用外科口罩,阻力相對較小,佩戴這類口罩時是有可能吹滅火苗的。另外,若佩戴帶有呼氣閥的口罩,就很容易吹滅火苗。此外,每個人的心肺功能都是不一樣的,這就意味著戴著同樣的口罩,有的人可以吹滅火苗,但也有人不能吹滅火苗,所以以此判斷口罩是否合格是不準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