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後,佛羅倫斯已經是歐洲的一座名城,1860年長期分裂的義大利統一後,佛羅倫斯一度成為義大利的首都,一直到1871年,義大利的首都才遷至羅馬,現今佛羅倫斯在行政上是義大利託斯卡那州 (省) 的首府,與我國南京、寧波結為姐妹城市。
佛羅倫斯老城區充滿了高雅的文化氣息 , 市 中 心 的 領 主 廣 場 (pllazza della signoria),不乏眾多文化旅人,許多人帶著虔誠崇敬之心來到佛羅倫斯,要親身體驗、考察、觀賞一度是歐洲文化中心的名城。
許多旅客會在老城區烏菲齊博物館 (Uffizi)入口處排上三四小時的隊,以便進去一睹15—16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名家傑作,這個博物館展出了提香的 《花神弗蘿拉》、波提切利的 《維納斯的誕生》、 《春》、達·文西的 《三博士朝拜》、米開朗基羅的 《聖家族》等名畫,還有喬託、拉斐爾、魯本斯等等的名作。
烏菲齊博物館的多數藏品是佛羅倫斯當時的巨富、銀行家兼佛羅倫斯行政長官梅迪齊 (Medici) 家族的私人收藏。
15—16世紀梅迪齊家族治理佛羅倫斯時,這座博物館原是梅迪齊家族管理佛羅倫斯及託斯卡那地區的行政大樓。離開烏菲齊博物館向前走,步行幾分鐘就到老城區中心的領主廣場,立在廣場中央,猶如置身於博物館的陳列室之中,廣場上露天陳列著許多文藝復興時代及古羅馬時代的大理石或青銅雕像和塑像。
廣場的一側即為「老王宮」(Palazzo vecchio),米開朗基羅著名的「大衛像」本來一直置放於老王宮大門的左側,據說1873年因遭人破壞,這才把大衛像的真跡遷移到佛羅倫斯學院美術館,並在那裡單獨有一間展室,如今站在老王宮門側的大衛像只是一個複製品,但這件複製品栩栩如生,簡直可以以假亂真,因此許多遊客照樣前前後後左左右右對「假大衛」拍攝不停。
老王宮建於13世紀,外形有如堅固的城堡。王宮的頂上有座塔樓,這座塔樓高94米,巍巍矗立。過去,這座「老王宮」是梅迪奇家族私宅,也可以稱它為官邸,如今它已改成為佛羅倫斯的市政廳,即市府大樓,在歐洲,城市的市府大樓不但沒有衛兵站崗,還向公眾開放。
因此人們可以自由進入參觀 (但上二樓還得買門票,那二樓曾是中5世紀佛羅倫斯共和國的議會大廳,兩側壁上有米開朗基羅的作品)。這個可免票進入的市政廳底層建築足以使人嘆為觀止,它的柱廊、拱門、水池、廊上的花紋裝飾、四周的壁畫都鮮豔奪目、和諧勻稱。
它們既有古典主義的華美,又有巴洛克建築的豔麗雕琢,你從任何一邊或任何一個角度都會發現底層大廳壯觀和華美的統一。走出老王宮左邊大門,往左看是一個拱狀的可避風雨的廊狀建築,走廊內陳列著眾多文藝復興時代的大理石和青銅雕像,如「梅陀薩」、「薩平婦人」等等,這個長廊便是16世紀時佛羅倫斯群眾集會時的「主席臺」和城市布告「發布臺」。
從老王宮左側大門往右看,不可錯過的是16世紀建成的海神普塞東噴泉。噴泉正中心的主象普塞東用的是大理石,但噴泉四邊雕像用的卻是青銅。位於這個噴泉前方的則是老梅迪奇肩負披風、端坐在高頭大馬上威風凜凜的騎馬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