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紹興市氣候公報出爐 雖有最強寒潮仍是最暖一年

2020-12-04 浙江新聞

  你對過去一年的天氣有何印象?估計很多人會說「暖」,事實也正如此。市氣象臺昨日發布了2016年紹興市氣候公報,公報顯示,2016年為我市有記錄的最暖的一年,氣候變暖趨勢加劇。

  2016年全市平均氣溫18.2℃,比常年偏高1.3℃,比2015年偏高0.7℃,超過2007年的18.1℃,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一年,也是我市自1997年以來的連續第20個偏暖年。最高氣溫≥35.0℃的高溫天數達到36天,比常年平均偏多8天。全市極端最高氣溫為40.2℃,出現在新昌氣象站,日期為2016年7月29日。全年各月的平均氣溫也比常年同期偏高,尤其是10月和11月,偏高2℃以上。

  當然,去年也有很冷的時候。去年1月下旬,受新世紀以來最強寒潮影響,我市大部出現中到大雪,部分地區暴雪,氣溫大幅度下降,各地最低氣溫均創本世紀以來最低記錄。然而,從全年看,日最低氣溫低於0℃的冰凍天數僅為15.8天,比常年平均偏少11.2天。

  此外,我市「雨一直下」。去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646.5毫米,比常年偏多近兩成。在各區、縣(市)中,降水最多的是諸暨,達1801毫米,最少的為嵊州1457.9毫米,但也較常年偏多一成。全市年平均總降水日數為173.2天,比常年平均偏多16.7天,幾乎有半年都在下雨。

  正因為「雨一直下」,去年日照時數顯得不足。全市2016年平均總日照時數為1602.4小時,較常年偏少一成。全年12個月中,有8個月都日照偏少,其中10月比常年偏少逾七成,為有記錄以來同期最少日照數。

  幸運的是,去年我市總體還算風調雨順。比如,遭受颱風影響較輕,去年先後有「尼伯特」、「莫蘭蒂」、「馬勒卡」、「鯰魚」和「海馬」5個颱風影響我市,其中後四個都為秋颱風,並且對我市影響不大。

  此外,氣候公報還顯示,去年我市酸雨率為70.8%,比上年有所下降,降水pH值年平均為4.89,降水酸度亦較上年有所減弱。

  持續好轉的,還有霾天數。去年全市年平均總灰霾天數為49.8天,比上年減少14.8天,其中柯橋區霾日數最多,為86天,但也比上一年的125天大幅減少了39天。


相關焦點

  • 氣溫偏高 霾日減少 紹興氣象部門發布年度氣候公報
    說起對2017年紹興市氣候的印象,很多人會覺得還算舒適,也有人感覺有點兒偏熱,這都沒錯。2月23日,市氣象臺發布了2017年氣候公報,這份對過去一年紹興市天氣狀況的「體檢報告」顯示,去年紹興市除了氣溫偏高外,還算風調雨順。
  • 2016年濟南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夏季暴雨,年初超級寒潮,春季少雨
    (原標題:2016年濟南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夏季暴雨,年初超級寒潮,春季少雨)
  • 氣象局:2010年是本世紀以來中國氣候最異常一年
    西南地區特大乾旱、暴雨頻襲華南江南、海南遭遇罕見降水、強降水引發舟曲泥石流……我國去年氣候災害造成的損失為本世紀以來之最。是什麼導致我國天氣氣候如此異常?今年春運期間,極端天氣會再度來襲嗎?請看氣象部門專家解讀。  1月12日,中國氣象局發布《2010年中國氣候公報》。
  • 2016年天氣君幹的那些大事
    晶報訊(記者 史青玉)都說深圳的春夏秋冬隨機播放,冷熱總在一瞬間,小夥伴們可知道2016年「天氣君」創下的之「最」嗎?近日,市氣象局發布的《2016年深圳市氣候公報》顯示,2016年,在前期極強厄爾尼諾影響,後期向拉尼娜狀態轉換的氣候背景下,深圳天氣氣候異常,呈現「冬極冷,夏酷熱,雨量大,颱風暴雨多」的特徵,災害性天氣年景重。
  • 本次寒潮不是「史上最強」
    關注交匯點 看精彩視頻 □ 本報記者 張 宣 7日,江蘇今冬以來最冷的天氣準時上線
  • ...2016年還剩最後12天 要不要考慮買本新日曆開啟新一年?·都市快報
    往年12月中下旬,杭州已經開始進入最冷的時段了,但今年,一直到現在天氣還挺暖和。明天傍晚開始,北方冷空氣會南下影響,杭州的氣溫會下降一些。本周后半周,市區最低氣溫降到4-5℃,最高氣溫降到10-12℃。比這兩天冷一些,但也不是天寒地凍的那種冷,冬天依然保持著溫柔的樣子。 2016年還剩最後12天 新一年的日曆你買好了嗎?
  • 2020年安徽氣候年景為「差」 官方詳解數據來了!
    陰晴冷暖,風雲變幻,從氣候的角度看,2020年也是見證歷史的一年,多項氣象記錄被打破。我們先後經歷了歷史上最暖的冬季、最長的梅雨季節。年初,1月雨雪量和日數雙雙破紀錄,而年中7月,則是史上最涼,也是雨水最多、陽光最少的7月。超長梅雨還造成了歷史罕見的嚴重洪澇災害。
  • 2020年最強寒潮來襲 主城區有望飄雪
    快醒醒,今年最強寒潮已經在趕來的路上了!12月28日6時,中央氣象臺發布寒潮橙色預警,預計28日至30日,西北地區東部、東北地區東南部、華北西部和北部、黃淮南部、江淮、江南、華南中北部等地降溫12~16℃,局地降溫幅度可達16℃以上。這是2016年來中央氣象臺首次發布寒潮橙色預警,可見這次寒潮有多強!
  • 地球快速暖化!2020年異常高溫 成史上最熱一年
    歐洲聯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今天表示,2020年和2016年都是紀錄上氣溫最高的年分,證明地球持續快速暖化。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表示,2015年以來是紀錄上氣溫最高的6年,證明全球暖化是個持續且不斷惡化的趨勢。
  • 厄爾尼諾達17年來最強 全球氣候受影響-厄爾尼諾 暖冬 厄爾尼諾...
    原標題: 厄爾尼諾達17年來最強 全球氣候受影響 中國將迎「暖冬」 揭秘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達17年來最強 全球氣候受影響 中國將迎「暖冬」  資料圖  厄爾尼諾達17年來最強,給全球氣候造成巨大影響,中國將迎「暖冬」。
  • 深圳市氣候公報(2019年)
    受以上大氣環流背景綜合影響,深圳天氣呈現出「開汛偏早、龍舟水重,雷雨大風強、颱風影響弱,全年氣溫高、秋冬乾燥長」等氣候特點,屬於一般氣候年景。 全市年平均雨量1882.9毫米,較近5年平均(2007.4毫米)偏少6%。深圳國家基本氣象站累計雨量1880.1毫米,較常年(1935.8毫米)偏少2.9%;年內降水集中度高,有96.3%集中在汛期。
  • 丁一匯院士解析全球變暖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之關係
    1月10日,從北到南狂掃中國東部大部地區的寒潮基本結束。6日至8日,在這場幾乎與2016年隆冬「霸王級」寒潮量級相當的天氣過程中,降溫8℃以上的國土面積達250萬平方公裡,降幅12℃以上面積達40萬平方公裡;北京、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等省份共計60個氣象觀測站的最低氣溫突破或達到建站以來的歷史極值。很多人可能很難將日常生活與全球尺度的氣候變暖聯繫在一起。
  • 2019年紹興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出爐 看看創下多少紀錄
    2019年紹興的天氣著實有點變化多端,還創下了多項紀錄。1月22日上午,紹興市氣象局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19年紹興十大天氣氣候事件。2019年,紹興市年平均氣溫 17.8℃,比常年同期偏高0.9℃,是1997年以來連續第23個偏暖年。最高氣溫≥35.0℃的高溫天數平均為26天,比常年(28天)偏少2天。最低氣溫低於0℃的冰凍天數只有6天,較常年(27天)顯著偏少。全年各月平均氣溫(7 月除外)均比常年同期偏高或接近常年。2019年紹興年降水量為1670.5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近2成。
  • 數據顯示2016年或成為有史以來「全球最暖年份」
    據外媒報導,初步數據顯示,2016年可能是有記錄以來全球平均氣溫最高的年份。  據今年前9個月的數據顯示,科學家有90%的把握認為2016年將打破2015年的記錄,成為最暖年份。  2016年全球氣候現狀臨時聲明已於今年早些時候發布,以幫助告知在摩洛哥舉行談判、試圖推動《巴黎氣候協議》的各國代表。  這一臨時聲明說,今年1-9月全球平均氣溫比1961-1990年要高0.88攝氏度——這一時段是世界氣象組織的基準線。  氣溫破記錄的2015年平均溫度比1961-1990年高0.77攝氏度。
  • 2018年三水氣象事件創多項歷史記錄!
    5月持續高溫刷新歷史極值、三大颱風席捲三水……近日,三水區氣象局發布《三水區氣候公報(2018)》。報告顯示,去年三水氣候呈現「開汛晚、暴雨強、初臺早、高溫多」等特徵。2018年三水區年平均氣溫22.8℃,較常年平均值偏高0.6℃,全年最高氣溫36.9℃,最低氣溫2.5℃。
  • 全球溫度再破記錄,2016年成為史上最熱一年
    截止到前幾日,2016年全球冬季的氣溫變化結果已經揭曉,其結果正如氣候學家早在2015年底所預測的那樣,根據自1880年以來的氣象數據,2016-2017的這個冬季,的確是歷史上最暖和的一年。這兩種氣候現象相互博弈,並影響著全球大部分地區氣候變化。在厄爾尼諾年份,原本寒冷的秘魯寒流會讓海水溫度反常升高,也導致熱帶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而緊隨厄爾尼諾現象之後的拉尼娜現象讓赤道東太平洋地區的深層海水會出現上翻現象,導致海表溫度異常偏低。根據這兩種現象中哪種會佔據主導地位,決定著全球平均溫度是高於或低於長期趨勢。但這幾十年來,這種氣溫變化趨勢像是坐上了扶梯一樣一路向上。
  • 2018年將迎恐怖寒潮?
    2018年01月3日,一場號稱今冬最強的大雪不期而至,很多地方迎來今冬的第一場雪,下著下著,在一些地方成了災,次生災害不斷。合肥望江路衛崗公交站及其以西多個公交站頂棚被雪壓塌,市民躲避不及,已經造成20多人受傷,其中一人不幸離世。
  • 30年來最「恐怖」寒潮即將襲皖
    專家提示春運首日將面臨嚴峻考驗  氣象專家表示,雖然這次的低溫雨雪過程不會有2008年那次嚴重,但是仍然會給春運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江淮南部和江南接近或達到近30年,甚至是歷史同期最低氣溫。  當然,這樣的超低溫天氣也不會持續很久,從1月26日開始,氣溫將會明顯回升,回升到和近期差不多的水平。
  • 最強暖冬+最長梅雨 安徽 2020年屬於「差」的氣候年景
    今天上午,省氣象局召開2020年安徽省主要氣候事件新聞發布會。去年我省經歷史上最強暖冬和最長梅雨。綜合全年氣候要素、極端氣候事件及其災害影響,2020年屬於「差」的氣候年景。據省氣候中心觀測,2020年全省年平均氣溫16.6℃,較常年偏高0.8℃,僅次於2007、2006年 ,與2017、2018、2019年持平,為1961年以來第三高。靈璧、明光、霍山、舒城、肥東、蕪湖及宣城7個市縣創新高。冬、春、秋三季氣溫均偏高,夏季與常年持平。年內7月氣溫創歷史新低;其他各月接近常年或偏高,其中1到3月持續異常偏高。
  • 它差點成寒潮之王,讓珠三角下雪-淺析2021年1月寒潮
    1月6日,2021寒潮南下示意圖,中氣愛製作 大家都知道,2021年1月7日凌晨6點左右,北京測到了-19.6度的低溫,度過了1966年2月以來最寒冷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