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燦燦,豐收在季」,9月10日,恰逢第三十六個教師節,著名書法家、篆刻家陳鋼先生一行蒞臨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書畫創作研修班導師吳華林水墨工作室,應導師吳華林邀約與學員們互動交流,當場獻藝。學員們反應積極主動,氣氛活躍,整場活動營造出濃濃的學術氛圍。
活動伊始,研修班導師吳華林對陳鋼老師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全體學員以高昂的熱情鼓掌對陳老師表示感謝!吳老師說得好,一個研修班的學員的研修效果,不僅要有一位專業技能過硬,教學態度認真負責且人品高尚的好老師,同時在學習過程中,也要關照學員多方面素養的積累和提升。我們研修班一開始就定下了「德藝兼修,技法學養並重」的教學宗旨。書畫不分家,更何況書法的用筆節奏,書寫的提按轉折與寫意畫創作異曲同工。篆刻是屬於方寸之間的一種藝術,作為書法的一個門類,印面字的安排設計,筆劃的穿插,虛實的處理無不與繪畫息息相關。所以,陳鋼老師蒞臨本工作室與大家講學交流,意義非凡,恰如不久前中國美院教師著名畫家蔡逸欣先生給我們工作室學員技法示範一樣,不僅豐富了我們研修班的學習內容,也能為我們學員的知識結構健全和拓展添磚加瓦。
隨後,陳鋼老師與工作室學員進行交流互動,他講述了自己學習書法篆刻、不斷求索的經歷,分享了自己對書法、篆刻學習以及練習過程中的經驗心得,分析了書法、篆刻與繪畫之間的異曲同工之處。陳老師說,學習書法、篆刻和繪畫能夠提升自身人文素養,起到陶冶性情、提升氣質、積累知識、豐富人生的作用。學習過程要帶著愉悅感、揮灑自如、寄情遣興,通過學習來豐富自我精神境界,感受藝術對我們身心的滋養。
他指出學習書法、篆刻應首先明白學習的意義,同時樹立正確的學習理念和態度,並從執筆執刀姿勢、行筆行刀力度、線條刻畫、筆法、字法、章法、以及刀法等多方面詳細講解了書法和篆刻的基本知識。
他還親自為學員們示範篆刻的整個流程,詳細講解了篆刻過程當中的一些習慣和注意事項。從磨平印面開始到如何正確使用刻刀,再到線條刻畫的靈動性、線與線之間、字與字之間、線字與印邊之間的呼應關係,並開心地回答學員提出的各種問題。他提到,書法篆刻皆不難,勤奮和恆心至關重要。如賢者言:天下學問,唯勤不破,持之以恆必有所獲。看陳老師寫字,可以感受到他對書法有一種難以言表的虔誠和敬畏,書寫時的那種忘我和痴醉令人肅然起敬。看老師刻印,更能感受到他的認真與專注,心無雜念全身心地投入創作中。
陳老師欣然提筆,潑墨揮毫,為工作室題寫了「知行致遠」四個篆字。並現場篆刻一方以「知行致遠」為內容的閒章,贈與畫室雅存,表達了對工作室的美好祝願!
緊接著,陳鋼老師還就學員現成作品如何題款,落款字體的變化,如何講究字的大小,與畫面的筆墨如何搭配以及如何鈐印當場示範。
最後陳老師高興地與全體學員合影留念。
這次的藝術交流,讓學員們受益良多,對書法和篆刻乃至繪畫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面對這樣一位平易近人、樂於分享的好老師,學員們十分感謝並珍惜有這樣的一次學習機會,感謝陳鋼老師千裡迢迢為我們送教,同時也感謝導師為學員們安排了集詩書畫印於一體一撥又一撥的藝術盛宴,也期待著下次還有更多類似的藝術交流活動。
陳鋼,河南固始人。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協會員,河南省青年書協理事,信陽市青年書法家協會主席,終南印社藝術委員會委員,《書法導報》特約記者,信陽市人大書畫院副秘書長兼外聯部主任等。
陳鋼篆刻以秦漢一脈為典範。先後師從當代著名篆刻家傅嘉儀、趙熊、李剛田三位老師,兼習篆隸,並著手於甲骨文、鐘鼎銘文、磚瓦刻石、鏡銘文字等等;又隨吉林大學叢文俊教授,學習三代吉金文字;並師從著名學者周俊傑、西中文等老師學習美學理論。陳鋼書法篆刻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書法大展,取得多個獎項等。作品被海內外多家博物館、藝術館、學院等收藏展覽。書法篆刻作品先後刊登於《中國書畫報》、《書法導報》、《書法》雜誌、《中國書法》雜誌、《青少年書法》雜誌等。出版個人專集《陳鋼篆刻》(2002年),《陳鋼書法篆刻》(2005年),《心香一脈·陳鋼書法篆刻藝術》,《〈南洋行〉陳鋼書法篆刻藝術展》作品圖錄(2006年),《一壺茶萬卷書·陳鋼書法篆刻藝術》等。
THE END
活動策劃:吳華林
圖文:高志強、工作室學員
編輯:王鳳蘋
聲明:部分資源來源於網際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或單位機構所有,如果您是原創作者並不同意我們轉載或使用,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儘快妥善處理。
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喜歡點擊關註上方藍色字並分享轉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