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咬文嚼字》編輯部揭曉2020年十大流行語。
小編梳理發現,與抗疫有關的流行語不少,數量上高達7個,其中包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等,甚至「神獸」也衝上榜單。
抗疫,永遠和2020捆綁在了一起。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就在一年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全國人民同舟共濟,眾志成城,打響了一場沒有硝煙的關乎每一個中國人的疫情阻擊戰。
「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說完這句話,84歲的鐘南山院士便從廣州出發趕往武漢。由於當天航班已買不到機票,他擠上了高鐵餐車的一角。到達住處後,他又簡單聽取了武漢方面的情況,滿滿當當的一天工作和行程才算結束。
不僅僅是鍾南山,還有很多的「逆行者」。
騎著電動三輪車開了40公裡為醫療隊送菜的秦師傅、每天做將近1000份盒飯,專門供給金銀潭等醫院的店主小姐姐、正在尼泊爾旅行的陳雪燕,騰空自己的行李箱,帶著滿滿四大箱口罩回國免費送給醫護人員、招募志願者一起接送醫護人員的快遞小哥汪勇……
一年了,還是想說聲謝謝你們。
在這場疫情裡,我們看到了什麼是大國擔當。新冠肺炎治療費,國家兜了——尊重生命,不計成本。
一名普通新冠肺炎輕度患者,從住院到痊癒,要花費5-10萬元。而重症患者的治療成本,更是達到天價水平。每天輸液2瓶白蛋白,每瓶425元;「丙球蛋白」每天8瓶,600元一瓶;ECMO「人工肺」開機5萬,用一天2萬元。
3月15日晚,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乳腺外科楊青峰醫生發微博稱:「一位新冠肺炎患者醫藥費用達到了112.9萬元。」目前該患者還在住院治療,費用還沒有最後結算,每天仍在不斷增加。
評論區網友留言表示震驚:「100多萬,天吶,如果我自己付,估計只能選擇治療一天。」
個人在衝鋒,國家在撐腰。企業也是卯足了力量為抗疫做貢獻。
去年2月18日,在廣東省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鍾南山院士這樣說:「談到政府對企業的支持,我覺得企業對我們的支持也很大。」
京東物流獲得了鍾南山院士的親筆感謝信。京東物流正式開通全國各地馳援武漢救援物資的特別通道,當鍾南山團隊援助漢口醫院的100臺制氧機僅用了一天多時間就到達目的地時,鍾南山團隊的工作人員表示「鍾院士也沒想到能這麼快就能給送到」。
恆大也很熱心,組織了很多科研項目對抗疫的支持,還介紹與哈佛大學醫學院開會研討。鍾院士表示很受鼓舞。網友說,一定多買幾瓶恆大冰泉。
而騰訊能在發布會上被院士點名,則是因為行動最早,捐錢最多,物資最貼心,分類最精準——疫情突襲,騰訊作為有著戰疫經驗和雄厚財力的網際網路企業,捐款捐物、設立公益基金,體現了網際網路的「硬核」。
1月24日,騰訊出資設立首期3億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基金」。2月3日,騰訊出資設立第二期2億元戰疫開發者公益聯盟資金池,面向企業類主體開放。2月7日,騰訊三度升級,將戰疫基金追加10億元,戰疫基金已達15億。
騰訊追加的10億基金精準分類,分別投入在物資支援、技術支援、人員關懷、科研與醫療事業等領域。其中,3億元用以致敬戰疫英雄,2億元用於救助因感染新冠肺炎導致經濟困難的患者及其家人,還有5億元是戰疫後備基金,用於與防疫相關的科學研究等工作。
通過這次疫情,很多人感覺中國真的是世界上最好的國家。在這裡,我們有最堅強的後盾、給力的支柱和情深的手足。
冬天來了,疫苗也來了。讓我們戴好口罩,靜待2021年春暖花開。
至於今年過年,還是聽專家的,儘量留在工作地過年。去王者峽谷衝皮膚,去G港N港買裝備,一樣開開心心過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