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溶咖啡為什麼這麼難喝?

2020-12-12 騰訊網

視頻文字稿:

在咖啡愛好者的世界裡,似乎越原生態的咖啡越高級。

用磨豆機現磨咖啡豆,配合專業的濾杯、濾紙、手衝壺,悶蒸,注水,控制水粉比、水溫和水流,才能得到一杯好咖啡。

相比之下,隨便一衝就能喝的工業化速溶咖啡卻被視為異端,只能在鄙視鏈的最底層。

速溶咖啡真的這麼難喝嗎?到底什麼樣的咖啡才是好喝的咖啡呢?

為了探尋這些問題,我們找到了這張表。這張表來自這個地球上最有影響力的咖啡協會之一—— SCA 精品咖啡協會,他們制定關於咖啡的一切標準。

而這張表,是所有標準中最重要的那張——杯測評分表。

這三欄長一樣,可以記錄三種咖啡的數據。而每評測一種都得現場衝出 5 杯相同的咖啡。

用杯測勺取樣,大力啜吸,讓咖啡儘可能霧化在口腔裡,然後吐出來,洗一下,再取樣,啜吸,吐出,快速喝完 5 杯。

之後在評分表裡劃上每項的分數,算一下就能得到總分了。

評分很重要,比如這批來自衣索比亞,編號 961547 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就拿到了來自認證咖啡品鑑師給出的 87.17 的高分,相比 80 分以下的咖啡豆就要貴出不少。

這一欄評分表由 11 個指標組成,滿分 100,前 10 個指標每個 10 分:首先是香氣、風味和回味。

為了科學評價這些看起來非常主觀的指標,世界咖啡研究所在幾十位科研人員和咖啡從業者的合作下,完成了這本 54 頁的咖啡感官詞典,收錄了你能想像到的幾乎所有能用來描述咖啡味道的詞,一共 110 個。

比如柑橘、橡膠、泥土、麥芽和黑莓。

我們可以讓最基本的味道圍成一個圈,每個味道可以向外延伸出二級和三級分類。這就是咖啡行業裡大名鼎鼎的咖啡風味輪。

品鑑師們通常會根據這張圖來評價咖啡的香氣和味道。現在,你也可以了。

然後是酸度和醇厚度。藍莓酸、菠蘿酸這樣的清新的水果酸通常可以得到高分,而醇厚度指的是咖啡在你口中的重量感和質感。

之後是平衡性,考查咖啡是不是有某個指標上的短板。接下來是一致性、潔淨度和甜味。

最後給個整體評分,把這 10 項的分數加起來,再扣掉瑕疵風味的分數,就是最後的杯測評分了。

瑕疵風味非常重要,比如發黴的豆子、腐爛的水果等等。如果出現在氣味裡每杯要扣 2 分,出現在味道裡每杯要扣 4 分,想拿到高分就難了。

通常來說,能在杯測中得到 80 分,就可以算一杯好咖啡。

但憑什麼這個標準評出來的就是好咖啡呢?

要真正理解這件事,我們需要回到咖啡的源頭——咖啡豆。

這是一顆剛從樹上摘下來的新鮮咖啡果,脫皮、脫殼、風乾後成為咖啡生豆,烘焙之後就得到了我們熟悉的咖啡豆,磨碎,萃取,就可以喝了。

今天,99% 的咖啡豆都屬於這兩個大類: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

無論是手衝、掛耳還是杯測活動上的高端咖啡豆,幾乎都屬於阿拉比卡種,而更便宜的羅布斯塔種則被大量用於速溶咖啡。

為什麼有些咖啡豆就是更好喝?羅布斯塔又差在了哪呢?

很長一段時間裡,這些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直到過去 70 年,人類才真正在現代科技的幫助下分析檢測出了近千種咖啡豆裡的化學成分。

在這些前人們研究的基礎上,我們終於有機會看到咖啡的秘密了。

首先是成分構成。大體都差不多,只是羅布斯塔有更多的咖啡因,阿拉比卡則有更多的蔗糖和脂肪。

這時的生咖啡豆其實還沒什麼味道,下一個階段才是關鍵——烘焙。

咖啡豆的烘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反應過程。在 160℃ 的高溫下,咖啡豆中的水分開始蒸發,產生的水蒸氣、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讓內部壓力升高,膨脹,在 180℃ 左右爆裂。

隨著溫度升高,咖啡豆的細胞壁開始分解,大概在 230℃ 發生第二次爆裂。

大量新物質在這個階段出現了。蔗糖會在烘焙中裂解成葡萄糖和果糖,進一步分解,產生有焦糖味的呋喃類物質;

另一方面糖和蛋白質、胺基酸們發生美拉德反應,產生蔬菜味的乙醛,泥土味的丙醛等等。

包括綠原酸和葫蘆巴鹼分解在內的大量反應,帶來了 17 類上千種可揮發的化合物,共同決定了咖啡的香氣、風味和回味。

另一方面,糖分也會分解成乙酸、乳酸,和蘋果酸、檸檬酸的分解後產物共同決定咖啡的酸味。脂肪會分解為酯類化合物,影響著咖啡的醇度。

當然,還有苦味。

決定咖啡苦味的主要是咖啡因,綠原酸分解帶來的奎寧酸、綠原酸內酯。

有意思的是,不管怎麼烘焙,咖啡因都不會發生什麼變化,但隨著烘焙溫度升高,果酸等酸味物質會逐漸分解,而綠原酸和咖啡酸還會發生反應,變成非常苦的苯基林丹。

所以,咖啡行業通常會根據烘焙溫度標註出咖啡豆的烘焙深度,淺的酸一些、深的苦一些,方便你根據自己的偏好選擇。

這就是咖啡的秘密:決定它們身價的關鍵不是咖啡因,也不是單純的甜味和苦味,而是這上千種風味物質。

這也是愛好者們認為羅布斯塔不好喝的原因。成分裡多了不怎麼發生反應的咖啡因,少了可以生成各種風味物質的蔗糖,自然在杯測中也拿不到高分,比不過阿拉比卡。

為什麼速溶咖啡總是選擇羅布斯塔呢?

因為傳統速溶咖啡的生產工藝決定了無論選什麼樣的豆子,結果可能都差不多。

直接研磨咖啡豆衝咖啡的問題是,必須要用濾紙、濾杯過濾一遍,或者像掛耳咖啡一樣把粉末包住,這樣你喝的時候才不會一嘴的渣。

速溶咖啡的解決方案是把過濾後的咖啡液直接變成咖啡粉。這樣所有的物質就都能溶解在水裡了。

最傳統的方法是噴霧乾燥,把咖啡液噴成直徑大概零點零幾毫米的霧滴,在乾燥塔 270℃ 的高溫空氣中,這些小液滴會瞬間蒸發,變成粉末。

但絕大多數風味物質的沸點都低於 200℃,對咖啡液來這麼一下,它們基本就都揮發在空氣中,直接溜了。

所以,無論用什麼咖啡豆,最後可能都只剩烘焙味。為了彌補這一點,很多速溶咖啡的成分表裡都有後期添加的白砂糖、植脂末、香精和鹽。

這就是為什麼在咖啡評價體系裡速溶咖啡這麼拉胯的原因了,不僅風味物質沒了,還加了一堆添加劑。

相比之下,新一代速溶咖啡使用的冷凍乾燥技術就靠譜多了。

讓咖啡液在 -40℃ 的環境下凍成冰塊,打碎,送入真空爐。我們都知道,氣壓越低,水的沸點也越低,而在 0.05 kPa 的真空環境下,只要從 -40℃ 升溫到 -27℃,冰就可以直接升華成水蒸氣。

而留下來的,就是乾燥後的咖啡粉。全過程都在低溫下完成,儘可能地留住了風味物質。

當然,如果不計成本,還有一些環節可以繼續優化。比如不打碎冰塊,保證風味的均勻,調試不同的升溫曲線對應不同的風味物質。

而有些追求極致的廠商,還會去掉可以節約乾燥成本的高溫濃縮環節,通過精準控溫的低溫萃取,直接得到高濃度的咖啡液。

甚至為不同的咖啡豆特別定製萃取和凍幹參數,進一步減少風味物質損失的可能性。

這樣,即使速溶咖啡也能用上高品質的阿拉比卡咖啡豆,還原咖啡本身的好風味了。

所以,我們喝咖啡的時候,到底是在喝什麼呢?是分數嗎?

我們人類總是抑制不住地設計各種各樣評價標準,去比賽,去競爭。

即使是是咖啡、紅酒這樣的飲料,我們也總能找到一個足夠刁鑽的評分系統,讓無數人為了提高一分付出巨大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好在咖啡的世界還沒有那麼內卷。現代工業的進步,可以讓我們將精品咖啡的探索和速溶咖啡的工藝相結合。你完全可以放鬆下來,享受純粹咖啡帶來的快樂。

這麼看,速溶咖啡其實也挺好喝。

本文著作權歸作者所有,並授權少數派獨家使用,未經少數派許可,不得轉載使用。

相關焦點

  • 天天喝速溶咖啡,但你了解什麼是速溶咖啡嗎?
    由於攜帶方便,衝泡簡單,速溶咖啡,越來越受歡迎。雖然不少人喜歡喝速溶咖啡,但是你們都了解什麼是速溶咖啡嗎?那什麼是速溶咖啡呢?速溶咖啡是一種很容易溶於水的咖啡,時間很短,可以用來泡。速溶咖啡之所以能在水中迅速溶解,是因為在速溶咖啡的加工過程中,生產商提取和保留咖啡豆中的可溶性物質,去除不溶成分和雜質。在越南,當提到速溶咖啡時,大部分喝咖啡的人便會聯想到三合一速溶咖啡,包括速溶咖啡、糖和牛奶。因此,在交易中,有些速溶咖啡供應商有時會使用其他術語,如純速溶咖啡或1合1速溶咖啡,以澄清和避免混淆。
  • 有了辦公室咖啡機,誰還在喝速溶咖啡?
    辦公室咖啡機-自動落杯咖啡提神≠速溶咖啡也提神日本的一項研究表明,根據人體質的不同,也許一天喝五杯以上速溶咖啡也不能達到提神的效果,這是因為速溶咖啡沒有咖啡豆原有的濃度,反而額外加入增加風味的奶油、糖漿、咖啡伴侶等,一份速溶咖啡中,真正的咖啡成分大約只有原磨咖啡的1/4到1/3。
  • 「掛耳咖啡」是「速溶咖啡」?不好喝?咖啡師笑了!
    然而,日本人研發出隨身攜帶的掛耳咖啡專利設計,現磨的咖啡粉裝在掛耳濾包裡面,兩側用紙板製成的掛板,可以掛在杯子上,衝完後就可以丟掉掛耳包,隨時都可以喝到像手衝一樣的研磨咖啡。有些人就會認為掛耳咖啡就是速溶咖啡,如果你是這樣想的,那你就錯了!掛耳咖啡可不是速溶咖啡,它們之間區別大的不是一點半點。
  • 網傳喝速溶咖啡比吸菸更致癌 專家:放心喝
    5月初,一篇《速溶咖啡喝不得,致癌物比抽菸多》的文章,開始在全國各大主流網站傳播,說的是速溶咖啡中檢測出的致癌物——丙烯醯胺的濃度,高於薯片、炸薯條、蛋糕和香菸等4大「致癌食品」,喝速溶咖啡的危害,遠比抽菸大,「與其戒菸,不如戒速溶咖啡。」
  • 原來衝泡速溶咖啡也有小技巧,這樣衝泡的速溶咖啡才更好喝
    原來衝泡速溶咖啡也有小技巧,這樣衝泡的速溶咖啡才更好喝。咖啡現在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是越來越常見了,我們也都知道,大多數的人在喝咖啡的時候,其實是比較喜歡喝速溶咖啡的,雖然說現磨咖啡更美味,但是因為時間的原因也是不允許我們喝現磨咖啡的,那麼速溶咖啡就成為了比較炙手可熱的一種咖啡了。
  • 長期喝速溶咖啡,對身體有什麼害處?
    速溶咖啡是通過將咖啡萃取液中的水分蒸發而獲得的乾燥的咖啡提取物。不同於傳統咖啡較為繁複的衝泡方式,速溶咖啡以其便捷速食、儲存方便的特點受到人們的追捧。與此同時,對於咖啡愛好者而言,在看到速溶咖啡包裝上羅列的各種添加劑後,也會產生疑問:長期喝速溶咖啡,對身體有什麼危害嗎?
  • 咖啡屆鄙視鏈:速溶咖啡就是不如現磨咖啡?
    隨即,速溶咖啡逐漸成為咖啡鄙視鏈的最底層,受到了來自現磨咖啡受眾者深深的鄙視,他們認為喝速溶咖啡的人都不是愛喝咖啡的人,就像穿真維斯以純夏拉貝爾被認為完全不懂時尚….同樣是引領過飲料界潮流的咖啡,在速溶和現磨品類中到底有什麼不同?
  • 平平無奇的速溶咖啡,怎么喝出高級感
    喝咖啡早就成了不少人的常態,特別是工作黨,睏倦的下午急需一杯咖啡提起精神和幹勁兒。不過老實講,喝了太多速溶咖啡,實在是有點喝膩了,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讓平平無奇的速溶咖啡,變得高級一點呢?要知道,速溶咖啡中可以加很多東西,比如鹽和糖之類,用來改變下口感,當然這些加進去就融化了的東西無法用肉眼看見,想要鏡頭留住的高級感,不如試試加棉花糖,順便換個杯子吧。
  • 選擇速溶咖啡還是現磨咖啡?別糾結了!
    網購搜索「咖啡」,一般首先映入眼帘的都是銷量最大的速溶咖啡。在手機上往往劃到後面幾頁,才會出現一些精品咖啡的種類。雖然速溶咖啡佔據咖啡市場的大半壁江山,相信很多人還是面臨著這樣的選擇:喝速溶還是現磨咖啡?
  • 每天喝速溶咖啡有什麼危害?不建議大量飲用
    原標題:每天喝速溶咖啡有什麼危害?不建議大量飲用   現在人生活趨西方化,尤其是白領階層,由於要長時間從事繁重的腦力勞動,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身體疲勞,大腦疲乏現象,此時,喝一杯咖啡消除一下疲勞,提提神,還是能夠繼續工作的。
  • 速溶咖啡和即溶咖啡的區別是什麼?
    速溶咖啡能夠很快地融化在熱水中,而且在儲運過程中佔用的空間和體積更小,更耐儲存。速溶咖啡區別於較為繁複的傳統咖啡衝泡方式,因此獲得了廣泛的流行。對於速溶咖啡的定義,從百度百科給予解釋來看也很容易理解。速溶咖啡本身就是為了讓人們更便捷的飲用到咖啡而得到的產物,與所有方便食品一樣,它本身不需要過多的點綴,最重要的屬性只有一個:速溶!
  • 長期喝速溶咖啡對身體有什麼影響?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
    所謂的速溶咖啡,是把咖啡經過萃取,將其當中的水分蒸發乾燥之後的產物。它跟我們常見的傳統咖啡不同是,速溶咖啡不僅儲存方便,並且能夠快速操作飲用。但是如果一些喜愛咖啡的朋友表示,速溶咖啡的包裝袋上有著諸多的添加劑,所以長期喝速溶咖啡對身體並不好。那麼,長期喝速溶咖啡對身體有什麼影響?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 還在喝速溶咖啡?這次我們請100個樂山人喝現磨咖啡,喝嗎?
    那麼,現在的你還在喝速溶咖啡? 速溶咖啡在製作過程中損失了大部分的咖啡香與口感,營養也流失了很多,衝泡過程相當於是二次萃取,所以喝速溶咖啡沒有香味。
  • 喜歡喝咖啡的人越來越多,那知道速溶咖啡和現磨咖啡的區別嗎
    咖啡的味道濃鬱香醇又能提神醒腦,所以喜歡喝咖啡的人越來越多,尤其都市白領人群更是每天都離不開咖啡。不過大部分人目前喝的都是速溶咖啡, 對現磨咖啡知之甚少,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市面上90%以上的咖啡豆為阿拉比卡種與羅布斯塔種,其中阿拉比卡種品質大大優於羅布斯塔種。
  • 在北京,喝速溶咖啡也可以很小資,但你需要避開這些「坑」
    在北京,上班族們喝咖啡已經特別尋常,上班時間,小餓小困,一杯咖啡就能讓你元氣滿滿。周末,咖啡館點一杯咖啡,坐一下午,真的很愜意。上班日想去咖啡館就沒那麼容易了,沒關係,我們還有速溶咖啡!速溶咖啡不僅是方便的代名詞,其實也已經變得越來越好喝了。然而,在速溶咖啡的隊伍中,有那麼幾個大坑,如果你沒繞開,就會一下栽進去!
  • 速溶咖啡和現磨咖啡哪個更好喝?區別大嗎?
    什麼叫速溶咖啡?速溶咖啡,就是那種用開水一衝,就會融化開來,沒有渣,可以直接飲用。也是在中國市場上最常見的咖啡成品,無論是大商超還是旅遊景點,甚至於在社區小便利店都可以買到這種速溶咖啡。速溶咖啡分為速溶純咖啡和速溶三合一、速溶二合一咖啡。什麼叫現磨咖啡?現磨咖啡指的是將咖啡豆磨成粉以水衝煮,這個過程一般需要藉助相應的咖啡器具來萃取,也就是我們說的「煮咖啡」。
  • 如何衝調出一杯好喝的速溶咖啡?速溶咖啡的泡法與技巧
    醇香的咖啡已經充滿了生活的每個時刻,工作時可以讓人提神,閒暇時的咖啡時光可以帶來舒心快樂,獨處時可以慵懶,與好朋家人共享時溫馨瀰漫。所以現在很多人喜歡喝咖啡,又覺得現磨咖啡太麻煩,於是速溶咖啡就成了他們喝咖啡的首選,但大家在購買速溶咖啡以後,知道它應該怎麼衝泡嗎?
  • 速溶咖啡竟然有助眠效果?
    相信很多夥伴第一次品嘗咖啡都是來自於速溶咖啡。這種常常出現在同事工位上的咖啡,不僅價格比咖啡店裡的精品咖啡更親民,口感也比手衝和意式咖啡更容易讓人接受,再加上想喝即衝的極致方便性,確實讓沒救出鍋咖啡的人更容易去嘗試。
  • 咖啡還在喝速溶的?日本研發「咖啡膠囊」,在家也能喝到星巴克
    咖啡還在喝速溶的?日本研發「咖啡膠囊」,在家也能喝到星巴克無論在電視中,還是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外國人十分鐘愛咖啡,無論何時都可以看見他們在喝咖啡,外國人對咖啡的熱愛程度遠超於國人對奶茶的熱愛。其實,適量的咖啡,的確可以讓人們感覺到身心愉悅,尤其是在當下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下,人們的壓力也因生活節奏增多,所以越來越多的亞洲人選擇喝咖啡,緩解自己的不開心與煩惱。尤其是日本,相關表現更加明顯。但事實上,咖啡這種飲品並不是那麼便民親民。因為如果,選擇在咖啡店飲用,那麼不僅要接受其昂貴的價格,還要接受長時間的等待;而選擇雀巢等速溶咖啡品牌,就不得不接受其並不正宗的口感。
  • 健康頭條|速溶咖啡到底是不是咖啡界的「垃圾」?
    一提到速溶咖啡,很多人就自動腦補了一條一條的速溶3合1,於是臉上自動浮現出了略帶譏諷的微妙表情。它不僅沒有咖啡的香氣(都是植脂末的香氣),還只能熱著喝,一旦放涼,那味道簡直……emm……▲3合1速溶咖啡但是,看看它的英文名:Instant Coffee,我頓悟這其實是翻譯不當造成的人間慘劇——其實所有能嗖地一下做好的都可以叫速溶方便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