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社區平臺服務商彩生活(01778.HK)以漲幅13.93%、55.6億港元市值反超母公司花樣年控股(01777.HK),此時,彩生活在香港掛牌只有三日。
一家由傳統物業管理脫胎而來的社區平臺服務商,以輕資產的模式輕鬆顛覆了擁有1000多萬平方米土地儲備的花樣年地產,即使在花樣年集團總裁潘軍看來,也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輕資產的社區服務平臺,被資本市場看好不是偶然。在社區這個領域,多方資本已在集結,包括阿里、騰訊、萬科、順豐速遞等各界巨頭,都已在社區服務上布局。
「我原本預計彩生活股價到年底才能到6塊錢。」7月3日,潘軍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連連說,想不到投資者如此熱情。
截至7月3日收盤,彩生活市值55.6億港元,而花樣年控股只有52.4億港元;彩生活2013年營收2.33億元,花樣年營收超過72億元。
對比花樣年地產業務與彩生活平臺業務,潘軍感慨,彩生活創立十二年,帳上沒有任何資產,辦公樓都是租的。手中只有現金,只有管理模式和團隊,典型的輕資產模式;市值卻高過了花樣年地產辛苦十五年,養了幾千名員工,囤了1000多萬平米的土地,還囤了幾百億的物業、酒店、商場的重資產模式。
「投資者為什麼不給地產高估值,他們認為你是重資產不可持續,模式錯了。」潘軍說,地產的模式一定要變。
為什麼一家傳統物業管理商會變成資本市場最受歡迎的公司?這得益於花樣年將彩生活的模式進行了徹底改造,把它變成了一個社區電商,即「有邊界的電商」。它的盈利模式不再是傳統的物業管理費,而是社區增值服務以及社區金融。
在潘軍看來,這是一種跨界拔毛的盈利模式,彩生活向業主收取的物業費很低,但卻通過社區增值服務賺錢進行反哺,這些增值服務包括線上線下的資源整合,如易維修、彩之雲APP等。
「現在APP已經註冊了50萬戶,活躍用戶是20多萬戶,年底要做到100萬戶,」潘軍透露,「現在增值業務只佔彩生活盈利來源的10%,但是未來它將佔90%。」
潘軍是彩生活上市最大的操盤手,近兩年來,他通過持續不懈的路演,說服和吸引了包括360、搜房網、易居等在內的企業投資者認購彩生活;為什麼多家網際網路巨頭願意投資彩生活,因為其包含了廣泛的網際網路元素:免費、流量、電商、O2O、智能家居等,但基礎平臺是社區。
近期,騰訊投入逾70億元投資大眾點評和58同城,順豐嘿客快速布點社區門店,阿里攜手恆大、百度聯手萬科等,無不意在社區服務。
方正證券研究院張常新認為,社區O2O服務通過移動網際網路進行推廣和普及,整合線下資源為用戶提供一站式服務並深度挖掘用戶的價值,智能社區服務顛覆傳統物業服務,是房地產發展的大趨勢。
潘軍稱,彩生活已經建立了自己在這樣領域的護城河,今年和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將繼續跑馬圈地,做大規模,到2020年管理物業面積將達到10億平方米。
按照潘軍的估算,到2020年,全國住宅物業面積將達到300億平方米,社區服務消費將超萬億元,即中國的超萬億的內需市場,本地化社區O2O將是主戰場。
本文轉載來自:21世紀經濟報導,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