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在《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感嘆道:
在僅有的幸福瞬間,我們的語言真的可以變成威士忌……夢想著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該多好?
這大概就是品嘗過真正出色的威士忌,才能理解到的幸福感吧。話不多說,言歸正傳:最近 2 個月陸續向大家介紹了國際著名威士忌大師伊恩·巴士頓(Ian Buxton)所著《一生必喝的 101 款威士忌》前面 60 款威士忌,以下是《一生必喝的101款威士忌》書中推薦酒款 61-80:
註:酒款按首字母從 A-Z 排列。
61、尊尼獲加藍牌喬治五世紀念版調和威士忌
Johnnie Walker Blue Label King George V Edition
尊尼獲加是世界著名的蘇格蘭威士忌品牌,有 150 多年的歷史。尊尼獲加的商標本來是一個走路中的英國紳士;2000 年代初期,為使商品更國際化,去除了原來商標人物的種族特色,原來清楚的人像變成一個抽象形體,並且由原本的向左邊行走,轉變成向右邊行走;2015 年,在原本的商標人物增加細節,令商標人物看來更加像一個人物。
尊尼獲加以調和威士忌聞名於世界,大多數產品並沒有標示年分而使用尊尼獲加酒廠(Johnnie Walker Distillery)本身的規則,等級從低到高分別為:紅牌(Red Label)、黑牌(Black Label)、綠牌(Green Label)、金牌(Gold Label)和藍牌(Blue Label),特殊版本則獨立看待。
這款威士忌深邃幽暗,顯示出相當老的酒齡,還有雪莉桶的調和作用;起初甜美,接著煙燻味大膽的顯示出來;品嘗起來是令人驚訝的蜂蜜味,而後是埃倫港(Port Ellon)的煙燻味,儘管調和年代久遠,依然充滿活力;結尾不急不徐、不匆不忙,泥煤煙燻中充滿著斯佩賽地區(Speyside)的甜味。
62、噶瑪蘭經典單麥威士忌
Kavalan Classic Single Malt
臺灣金車股份有限公司由李添財先生成立於 2004 年,年產量高達 900 萬瓶。噶瑪蘭是宜蘭的舊稱,噶瑪蘭酒廠位於臺灣山海交融的宜陽平原。
採用百年雪山純淨水源,把握麥芽磨碎的粗細度、反覆嘗試糖化過程的溫度,銅質蘇格蘭罐蒸餾器去除了發酵產生的硫化物,蒸餾取 10 % 酒心,單一桶裝原酒、無冷凝過濾,融合雪莉風味以及臺灣獨有的亞熱帶水果風情。
這款威士忌呈現明亮金黃色,豐富而溫暖,柑橘的香甜和熟成的水果(桃子和芒果)一齊湧現;嘗起來是甘草與動人的甜味,木質香縈繞,淡淡的水果蛋糕味;順滑、圓潤持久動人。
63、留名溪波本威士忌
Knob Creek
留名溪波本威士忌為 1992 年所推出,由佔邊克萊蒙特酒廠(Jim Bean Clermont Distillery)以林肯總統在肯德基(Kentucky)的老家命名,象徵品牌自由、奔放、拓荒的精神。
留名溪由富有傳奇色彩的波本威士忌釀酒師(Booker Noe)調製而成,在烤制過的美國白橡木桶中釀製 9 年,為這款波本威士忌帶來了楓糖的芳香、獨特的香甜之味和醇厚飽滿的口感。
由於經營者管理庫存十分精明,一度造成這款威士忌短缺現象,所以很多人會收藏這款威士忌。
這款威士忌呈現中金色;含有烤過的堅果香氣;醇厚帶甜、有木頭及水果味道,後段餘香、口感濃鬱且持續延展。
64、拉加維林 16 年單麥威士忌
Lagavulin 16 Years Old
拉加維林蒸餾廠(Lagavulin Distillery)1816 年創立於蘇格蘭艾雷島(Islay),現擁有者為帝亞吉歐(Diageo)。拉加維林在蘇格蘭方言蓋爾語意為「工廠所在的山谷」(hollow by the mill)。
拉加維林 16 年是艾雷島泥煤風味的代表,作為體驗艾雷島風格入門選擇會很明智,拉加維林所用的大麥麥芽來自艾雷港麥芽廠,流過的河水過程中攜帶許多泥煤,並使用洋蔥型的獨特蒸餾器,非常緩慢的蒸餾過程賦予這款威士忌獨樹一幟的圓潤與柔軟成熟度。
這款威士忌呈現深金色,激烈的泥煤感與甜橙太妃糖味一起湧上來;這是一款巨大且充滿口腔的威士忌,乾澀還有些許雪莉桶的甜味,帶有太妃糖與鹹味的暗示;重度泥煤煙燻與顯著鹹味餘味。
65、拉弗格四分之一桶單麥威士忌
Laphroaig Quarter Cask
拉弗格蒸餾廠(Laphroaig,蓋爾語意為「寬闊海灣邊的美麗低谷」)創建於 1815 年,位於艾雷島南部的艾倫港(Ellen)附近,釀造的單一麥芽威士忌以超重泥煤風味著稱。
論泥煤風味,拉弗格與同在島上的阿貝(Ardbeg)、拉加維林不相伯仲,不過後兩者是通過增加蒸餾時的回流來賦予酒款甜美風味的,而拉弗格則另闢蹊徑,不僅使用艾雷島最小的蒸餾器,還通過延長初餾時間的方法,令酒款擁有更飽滿的口感和強烈的煙燻味。因此,拉弗格常被飲者評價為碘酒、消毒水,論風味之獨特,沒有哪家酒廠可以比得過它。拉弗格威士忌還有一大特徵,就是使用高比例的首注波本桶,賦予酒款香草的甘甜和順滑的口感。
拉弗格四分之一桶單一麥芽,這個「四分之一」的靈感來自於拉弗格特別的過桶成熟法,原酒會先儲放在一般的美國波本桶中,接著移置到特別定製的四分之一小木桶中。這些精選的四分之一桶原酒液會被放在有海風吹拂的古老倉庫中熟成。
這款威士忌呈現煉銅般清淺;初嘗時可感受到明顯強勁的煙燻泥煤味;尾韻不甜而綿長 。
66、朗格羅 CV 單麥威士忌
Longrow CV
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朗格羅就是泥煤口味的雲頂,然而兩者還是有顯著的差異。麥芽經過泥煤煙燻的確是主要差異之處,但不像雲頂,這款酒在蒸餾過程中會進行傳統的二次蒸餾,並且混合使用雪莉桶與波本桶來熟成,增添了甜味與辛香料,使泥煤風味不致太過。
市面上並不容易買到朗格羅,但這款無酒齡標示的CV可以在專賣店購入,或到官方網站購買。這款未經冷凝過濾的威士忌以 46 %裝瓶。結果生產出的威士忌具有更佳的口感,帶有令人愉悅的油質,呈現背後精良的技術。這款威士忌在 2011 年吉姆莫裡(Jim Murray)《威士忌聖經》(Whisky Bible)中獲得 95.5 分的高分。
這款威士忌呈現中金色,香草、泥煤煙燻、小豆蔻三者優越的平衡;嘗起來大膽而張揚,香草前味,接著出現柑橘 ,傳出辛香料與煙燻浪潮;出人意料的溫和與平衡,煙燻消退同時,香草太妃糖即登臺謝幕。
67、瑪克米拉首發單麥威士忌
Mackmyra First Edition
瑪克米拉-斯文斯科威士忌公司(Mackmyra Svensk Whisky AB) 2011 年在納斯達克OMX集團(Nasdaq OMX)上市,45 位員工創100 萬美元左右年收入。
瑪克米拉酒廠(Mackmyra Distillery)並非瑞典唯一一家威士忌酒廠,但是瑞典建造的第一家酒廠,建於 1999 年。
除了酵母來自羅特布羅(Rotebro)之外,其他所有生產原料都在瑪克米拉 75 英裡之內取得:所用水經過附近蛇形丘(esker)天然過濾並由高強度紫外線消毒處理,泥煤取自奧斯特琺內波(Osterfarnebo),大麥取自達拉納(Dalarna)和司鐸斯塔莊園(Stromsta Manor)。
瑪克米拉酒廠酒款會經過 4 類不同橡木桶陳釀,不斷嘗試不同的木桶與換桶技術,甚至有在地下 50 公尺的老礦場熟成威士忌。
首發版本(First Edition)於 2008 年發行。這款威士忌呈現淡金色,果香中有柑橘、梨子、蘋果和蜂蜜味,輕微橡木與穀物調性;嘗起來是柑橘、焦糖與蜂蜜的味道,可能還有些許橡木味;黑巧克力餘味。
68、美格波本威士忌
Maker’s Mark
美格蒸餾酒廠(Maker’s Mark Distillery)位於洛雷託附近的哈丁河畔。酒廠成立於 1805 年,是美國在原址運作的最古老的蒸餾酒廠。美格品牌在上個世紀 50 年代由小比爾·塞繆爾斯(Bill Samuels Jr.)創立,現在隸屬賓三得利旗下。
美格威士忌質量高,產量小。外觀很引人注目:方形的瓶身上面覆蓋由垂落的紅蠟,並從瓶蓋上端延漫至玻璃瓶身。
這款威士忌麥芽汁原料不含黑麥,而是獨到的使用了黃玉米、紅冬小麥與大麥麥芽;蒸餾時酒液會先經過柱式蒸餾管,然後再罐式蒸餾器中完成,這些都增加了威士忌成品的風味。
這款威士忌呈現琥珀色,散發精緻、豐富、清爽的香氣,帶有香草、香料和玫瑰花香。酒體瑩潤適中,口感則帶有豐富的水果、香料、桉樹和薑餅的風味。餘味帶有更加濃鬱的香料味、新鮮橡木的氣息和些許煙燻味。
69、醇味玉米純玉米威士忌
Mellow Corn
1933 年美國政府解除禁酒令後,位於肯塔基州的夏皮羅(Shapira)家族在一切蓬勃發展的榮景中,立基於家族原有的連鎖百貨業,成立了海悅(Heaven Hill)蒸餾廠,開始生產波本酒與頂級美國威士忌。。
波本威士忌誕生之前,市面上只有玉米威士忌。而現在的純玉米威士忌(Straight Corn Whisky)要求磨碎的穀物配方中玉米含量不得低於 80 %,且必須經過熟成,必須使用未經燒烤的新白橡木桶。這樣的組合源自私酒販賣與私藏。儘管現今非法私釀酒產量仍然蓬勃,但長久以來唯一保存這種傳統風格的主流合法製造商,只有海悅酒廠公司(Heaven Hill Distilleries, Inc)一家。
這是一款不同尋常的美式威士忌,幾乎可以說是市面上最接近私釀酒風味的合法威士忌。這款醇味玉米來自海悅酒廠公司,經過 2 年的熟成,酒精含量達到良好的 50 % abv。
這款威士忌呈現淡金色,蠟質感伴隨輕微花香與香草香味;味道令人意外的複雜,既有包覆口腔的油質,又有水果與太妃糖味;相當有活力的結尾,水果、木質與焦糖調性持久。
70、金猴麥芽威士忌
Monkey Shoulder
金猴調和麥芽威士忌混合多種單一麥芽而不含任何穀物威士忌的蹤跡。這是一款既方便單獨飲用又適合作為雞尾酒基酒的威士忌。
這款酒的創造者為呼籲堅守傳統的調和大師大衛·斯特爾特。威士忌調和好後便被裝入經悉心挑選的小容量橡木桶中完成陳釀過程。
格蘭特在營銷手冊中將其描述為「蘇格蘭三重麥芽威士忌」,也確實很受新潮酒吧的歡迎,在上市之後一連將數個獎項收入囊中。此外,金猴麥芽威士忌的價格十分具有市場競爭力,包裝也妙趣橫生——有三隻調皮的小猴攀爬在瓶頸上。產品名字據說是從釀造工人翻動地板上的麥芽這一動作中得到的靈感,而非大眾猜想的那樣與猴子有關。
這款威士忌呈現亮金色,帶有銅金色澤;聞起來是香草、檸檬皮與新鮮水果香味;嘗起來是辛香料與柑橘的味道(基本用作調酒,但請避開香蕉味);一口入喉,迅速消逝,但平衡良好。
71、莫拉克 16 年單麥威士忌
Mortlach 16 Years Old
莫拉克蒸餾廠(Mortlach Distillery)是達夫鎮(Dufftown)第一間酒廠,初建與於 1823 年,曾經短暫的做過啤酒廠甚至教堂。莫拉克蒸餾廠內各有 3 座第一段蒸餾器(Wash Stills),以及第二段蒸餾器(Spirit Stills),由於每一座蒸餾器尺寸於蒸餾方式不盡相同,所以稱為「不完全三次蒸餾」或「部分三次蒸餾」。另外,莫拉克蒸餾廠還保留了戶外蟲管式冷凝器,長時間熟成後的威士忌風味醇厚,有肉感。
帝亞吉歐宣布將在 2014 年夏季,發行 4 款過去鮮為人知的莫拉克單麥威士忌酒款,目前這家酒業集團每年僅製造 800 箱莫拉克 16 年威士忌,其他的產酒都用於調和威士忌,例如尊尼獲加。
這款威士忌色澤深而充裕,明顯受到橡木桶的影響;濃鬱水果蛋糕香氣,還有花香調性;風乾水果與焦味混在一起,但並不會有厭惡感;結尾是辛香料與木質味,還有煙燻暗示。
72、一甲麥芽威士忌
Nikka All Malt Nikka
一甲威士忌蒸餾有限公司(The Nikka Whisky Distilling Co., Ltd.)之前名為日本佳居株式會社(Dai Nippon Kaju Co., Ltd.),由竹鶴政孝(Masataka Taketsuru)創立於 1934 年。
這款一甲調和麥芽威士忌使用來自餘市(Yoichi)與宮城峽酒廠(Miyagikyo)罐式蒸餾麥芽威士忌,並且包含一部分宮城峽酒廠科菲蒸餾器(Coffey Still)蒸餾而成的麥芽威士忌。
這款威士忌呈現飽滿金黃色,聞起來乾淨微妙;包覆口腔,先是太妃糖與香料味,然後是麥芽與梨子味,爾後水果與香草氣息緩緩展開;餘味持續悠長。
73、歐本 14 年單麥威士忌
Oban 14 Years Old
歐本酒廠(Oban Distillery)由史蒂文森(Stevensons)家族於 1794 年在蘇格蘭高地西海岸建立,坐落在繁榮城鎮的市中心。1972 年重新改建,目前酒廠為帝亞吉歐集團所擁有眾多酒廠之一。
歐本酒廠位於高地區西海岸 122 米高的懸崖下,近百年來,蒸餾廠的建築格局一直保持原狀,從未改變,帶有濃濃的歐洲風情,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旅客。
這款威士忌呈現中金色,新鮮乾淨,略有鹹味,還有一些水果與煙燻味;中等酒體,柔軟,包覆口腔,入口甜美而後發展出多種複雜性,帶著辛香料與柑橘味,還會發展出煙燻與乾果味;或是朦朧感,或是不盡興,總忍不住再來一杯!
74、富特尼 17 年單麥威士忌
Old Pulteney 17 Years Old
富特尼蒸餾廠(Old Pulteney Distillery)由詹姆斯·亨德森(James Henderson)先生建於 1826 年,蒸餾廠以當時的國會議員和英國漁業協會總督威廉·約翰斯頓(William Johnstone Pulteney)爵士的家族姓氏得名。蒸餾廠位於蘇格蘭東北部海岸頂端的維克(Wick)鎮,地理位置甚至比莫斯科還要靠北 3 度。
作為聞名世界的高品質威士忌,富特尼植根傳統和傳承,是海洋風格的單一麥芽威士忌的代表,有著淡淡的海鹽風味。富特尼 21 年被評為世界最佳威士忌後,全球銷量激增,而富特尼酒廠的老酒庫存又極為有限,所以導致 2017 年 06 月,富特尼酒廠宣布:作為常規酒款的富特尼 21 年將無限期停產,同時另一款常規酒款富特尼 17 年也一併無限期停產。
這款威士忌未經冷凝過濾,存放波本桶中後再轉入雪莉桶中熟成。這款威士忌以年份來說色澤較淺,主要是受熟成過程中重裝波本桶的影響,甜中帶有鹹味,多蜂蜜、香草與檸檬味;味道複雜,需要慢慢找尋,大麥麥芽傳出些甘草與巧克力風味,還會出現陣陣鹹味;餘味纏繞,穩定而一致的漸漸收起。
75、知更鳥 12 年單一罐式威士忌
Redbreast
1857 年,酒商吉爾伯(W & A Gilbey)創立,之後拓展威士忌業務。1986 年,吉爾伯將知更鳥品牌賣給了愛爾蘭酒業公司(Irish Distillers)。
其老闆瓦爾特·吉爾伯(Walter Gilbey)是一個瘋狂的觀鳥愛好者(俗稱:觀鳥人),將公司旗下多款酒都用鳥名起了暱稱。因為酒瓶正面有個紅色小酒標,與知更鳥的紅襟很像,所以這一系列的酒款就獲得了一個形象的暱稱:知更鳥(Redbreast)。知更鳥作為官方品牌名稱被一直沿用至今,而其瓶身前的小紅酒標直到 1960 年代才被更換掉。
1991年愛爾蘭酒業公司重啟知更鳥品牌,並再次推出知更鳥 12 年。知更鳥 12 年曾經獲得 2011 年《麥芽威士忌觀察家》(Malt Advocate)票選年度最佳愛爾蘭威士忌,
這款威士忌呈現精緻的銅金色,聞起來酒體較厚重;品嘗一口,會發現又去多風味與多種層次可供探索,熟莓果與辛香料調性,蜂蜜味等,非常飽滿,非冷濾過濾而更富油脂;最後香草、蜂蜜橡木與辛香料味陣陣襲來。
76、斯卡柏 14/16 年單麥威士忌
Scapa 14/16 Years Old
斯卡柏酒廠(Scapa Distillery)於 1885 年由約翰·T·湯森(John T. Townsend)及麥克法蘭(MacFarland)建立,由於種種原因經歷過多次停廠, 2005 年成為了保樂力加(Pernod Ricarh)的一員。
斯卡柏酒廠一大特色是羅門式蒸餾器(Lomond Wash Still),另外主要使用波本桶作陳年威士忌之用。
斯卡柏 14/16 年單一純麥威士忌有 2 個版本:高登麥克菲爾(Gordon & MacPhail)和起源版(Provenance),各有口碑,這裡就沒有品鑑記錄了。
77、山羊浴液麥芽威士忌
Sheep Dip
斯賓塞菲爾德烈酒公司(The Spencerfield Spirits Company)最初由艾歷克斯·尼科(Alex Nicol)創立,後來原東家鬧翻,便帶走山羊浴液品牌獨自打理。後來憑藉產品的全新包裝逐漸被市場認可。這可謂是一個天助自助者的勵志故事。
山羊浴液過去被稱為混合麥芽威士忌(Vatted Malt)。這款威士忌由 16 種麥芽威士忌製成,採用的年份為 8 - 21 歲。吉姆莫裡將此酒款描述為年輕而活潑,偉大的復古包裝。
這款威士忌呈現豐裕而溫暖的金色,充滿花香,帶有蜂蜜、麥芽與新鮮水果味;品嘗時能感受到強烈的高地與斯佩賽區麥芽風味,酒體中卻又不失細緻與平衡;可多感受找尋餘味,會有不一樣的收穫,隨後出現的是艾雷島風味,煙燻加上些許辛香料味。
78、蘇摩克極黑單麥威士忌
Smokehead Extra Black
伊恩·麥克勞德蒸餾廠(Ian Macleod Distillers)在泥煤風潮盛行之際推出了這款威士忌。這款威士忌有以下幾個特色:蘇摩克極黑全新矮胖錐形瓶為其增加了神秘感與在視覺上不同感受;設計感強烈並帶有銀色蘇摩克商標的黑色飛行箱包裝;每瓶都有其獨特編號與籤名。
這款威士忌呈現令人好奇的淡色,泥煤、煙燻與鹹味不斷反覆出現;嘗起來是辛香料、胡椒與更多泥煤煙燻的大爆炸;餘味都是煙燻泥煤,還是趕緊喝口水!
79、盛貝本索樂拉 25 年單麥威士忌
Speyburn Solera 25 Years Old
盛貝本釀酒廠(Speyburn Distillery)由查爾斯·多哥(Charles Doig)於 1897 年創立,恰逢維多利亞時代威士忌繁盛的末期。1980 年代由於生產過剩,盛貝本停止發售(據說生產過剩的威士忌可以倒成一座「威士忌湖」), 1991 年轉至英佛豪斯酒業有限公司旗下。
雖說酒廠生產的威士忌大都用於調和,但這款 25 年版本威士忌確實非常傑出:設計師的性感包裝加上知名品牌的完美助攻,市場反響非常好。
這款威士忌呈現令人好奇的淡色與充滿吸引力的淡金色;軟橡木與香草味,還有蜂蜜、水果蛋糕與些微煙燻味;酒液包覆口腔,奶油蜂蜜的甜美,還有燒烤柑橘與細緻橡木調性;結尾柔滑、平衡良好而悠長持久。
80、雲頂 10 年單麥威士忌
Springbank 10 Years Old
雲頂酒廠(Springbank Distillery)這個譯名非常流暢、詩意,在 1828 年設立於坎貝爾城(Campbeltown),170 年來一直由米切爾家族經營。從發酵、蒸餾到諸存,完全遵古法制,堅持不加焦糖著色;採用 2.5 次蒸餾工法,輕泥煤風味:酒液在二次蒸餾後會回流到蒸餾器而非直接出蒸餾器,導致有「一半」的酒液實際上通過了兩次冷凝管。
雲頂 10年單一麥芽威士忌屬於平價入門款。這款威士忌色澤隨使用過的橡木桶變化,從淡金色到深邃色皆有可能;有皮革味、泥煤煙燻暗示、辛香料與鹹味調性;品嘗會有更多鹹味,還有豆蔻與肉桂,橘皮與意料之外的醋味;甜鹹纏繞,悠遠綿長,淡淡的煙燻味結尾。
【一生必喝的101款威士忌系列文章】
一生必喝且喝得起的 101 款威士忌(一)
一生必喝且喝得起的 101 款威士忌(二)
一生必喝且喝得起的 101 款威士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