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沒有義大利和日本掣肘,二戰中強大的德軍能否稱霸歐洲?

2020-12-17 史源歷史專欄

德國在二戰中徹底戰敗,但暫時拋開戰爭屬性及交戰國立場不談的話,其過程中表現出的強大軍事實力、軍工水平和戰術運用水準始終令人感嘆。很多人把德國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歸結為兩個主要盟友表現太糟糕,如果德軍一開始就是自己作戰,不被盟友義大利日本拖後腿,二戰中能否橫掃歐洲?

首先說明一點,從戰前態勢來看,德國沒有太多不吸納這兩個軸心國盟友的理由,理論上講這本該是兩個強力的「幫手」,而不是拖後腿。義大利軍隊不善戰,是在二戰進程中才暴露出來的,如果只看戰前的底牌,德國其實是很倚重義大利的。義大利是當時的世界第七工業強國,產值雖然略低於日本,但技術水平卻更加突出,即便比英法也不遑多讓。義大利海軍的戰列艦數量及艦隊規模強於德軍(德國受一戰後條約限制,海軍一落千丈),德國指望義大利軍隊牽制英法,只是事實上義大利人沒有做到。而日本雖然與德國相隔遙遠,但德國希望新興的軍事強國日本在遠東拖住蘇聯,好讓德軍放手橫掃歐洲戰場,並在適當的時機兩面夾攻蘇聯;另一方面也打擊自己的宿敵英國(英日本是長期的盟國),具有極大的戰略意義。

如果德國戰前不和這兩個強國結盟,理論上會損失上述可能的有利條件及支持。但是從戰爭進程來看,德國也會因此而避免很多大坑。首先不必幫義大利解決希臘戰爭,1941年德軍進攻蘇聯的時間將提前至少2個月,從而很大程度上避免遭遇嚴寒這個勁敵,蘇德之戰的進程將受到明顯影響;德軍也不必分兵解救在北非打的一團糟的義大利軍隊。不和日本結盟,德國就不必因為珍珠港事件而與日本一起被美國捆綁對待,德軍只需要面對歐洲的對手即可,無需顧忌強大的美國。事實上美國加入同盟國陣營參戰,就意味著德國的慘澹結局。真正害死德國的不是義大利,而是缺少戰略頭腦、一味尚武的日本。

如果按照上述分析,獨立作戰的德國即便沒有辦法最終徵服蘇聯,至少也不會成了二戰戰敗國,其實力和地位將遠高於現在。美國沒有足夠的動機加入歐洲戰場,歐洲大陸將有大片土地被德國吞併,如今的歐洲版圖和世界格局將有所不同,波蘭、捷克、奧地利等國都將不復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規模將比實際情況有所減小,蘇聯在二戰後也很可能成不了超級大國,戰敗的法國成為德國附庸,至少國際地位將遠低於今天的水平;而另一個歐洲大國英國即便沒有被德國擊敗(受制於海軍差距),局面也將非常艱難,戰後孤立難以恢復,並隨時面臨德國的軍事威脅。不過但凡順風順水的賭徒,都大概率難以收手,德國在長期的擴張過程中,自己也難保不犯致命失誤。

相關焦點

  • 二戰義大利是「戰五渣」,為何還能成為德軍的盟友
    二戰義大利是「戰五渣」,為何還能成為德軍的盟友有些人不了解二戰的歐洲和北非,北非戰局後期德軍和意軍的裝備補給都很差。有個國外的紀錄片(科教頻道放過)其中對比了後期英軍夥食和德軍夥食,英軍甚至有蔬菜罐頭,而德軍只有不明肉源的肉罐頭和咬不動的餅乾。對的英軍也有肉,重點說蔬菜罐頭是因為英美軍用罐頭是先肉和主食後蔬菜水果。義大利人比較幽默,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為正義捐軀的大義凜然完美地融合於一起,而且以一種無比淡定甚至詼諧的氣質表達出來,足以讓人對真正的義大利男子漢刮目相看。
  • 二戰北非戰役義大利一言難盡的卡爾卡諾M1891式步槍
    說到二戰時期希特勒的第二盟友義大利,可以說把希特勒坑到家了,義大利在二戰其實並非是弱國而是歐洲五大強國之一,義大利當時在歐洲海軍實力可是僅次英國強大海軍的存在,但義大利二戰的利益並不在大西洋而是在地中海地區,所以說到義大利海軍對德國的援助也僅僅在地中海而已,北非戰役期間,德軍海軍和兵力的海上運輸基本依靠的是義大利海軍保護的屏障
  • 二戰時期,德軍所向披靡,希特勒為什麼不攻打中國?原因有三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這場戰爭的罪魁禍首是德國、日本和義大利三國。毋庸置疑,在德日意這三大軸心國中,德國是實力最強悍的。在二戰初期的歐洲戰場上,德軍是所向披靡的。野心勃勃的希特勒將德軍派到了蘇聯戰場、北非戰場,為什麼希特勒不打中國呢?原因大致有三點。
  • 二戰中,所向無敵的納粹德軍為何會最終失敗?「十大」原因說明了問題
    客觀地講,二戰確實是納粹德國最精彩的一場表演,無論是兵員素質還是軍事將領,都毫無疑問是世界各國中最頂尖的存在,二戰中世界排名前幾位的名將大都出自納粹德國陣營,像有「帝國之鷹」之稱的曼施坦因、隆美爾和古德裡安,以及卡爾·鄧尼茨、龍德施泰特、費多爾·馮·博克等,每個人都是無敵一樣的存在,納粹德國的士兵素質就更不用說了,是當時世界上單兵素質最高的
  • 二戰中德軍被義大利坑慘了?如果沒有義大利參與,歷史會改寫嗎?
    義大利地處南歐,它的首都羅馬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時間中一直都是西方文明的中心,古羅馬軍團的悍勇即使是今天也依然為世人所傳頌,可惜的是,義大利似乎並沒有繼承到古羅馬的血統。身為近代歐洲列強的一員,他反而鬧出了不少國際笑話。1893年,義大利派兵入侵非洲國家衣索比亞,意軍出動的總人數雖然沒埃軍多,但論武器,義大利不知道甩了埃軍多少條街。
  • 二戰國家機械化水平大比拼,義大利竟然慘遭吊打,日本最差!
    首先要說一說機械化水平最高的兩個國家,那無疑就是英國和美國了。美國的機械化水平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大發戰爭財的美國隨後就擁有了強大的工業力量,這讓當時的美國陸軍的武器基本上都實現了機械化的配備,英國作為老牌的工業強國,雖然沒有向美國那樣大發戰爭財,但是由於工業底子很厚,再加上是老牌的殖民強國,其國內軍隊的機械化水平也是非常之高。
  • 二戰中,德國為什麼沒有稱霸世界的想法?在元首自傳裡說得很清楚
    更重要的是,現在的德軍無比強大,在陸地上的戰役已經證明,英國陸軍的實力比法國強不到哪裡去,不進攻其本土,就是為和談創造條件,而德國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進攻蘇聯上。在他看來,和談條件是足夠寬大的,英國人一定會接受。
  • 二戰趣聞:被忽略的力量,假如英國妥協後果很嚴重
    很多人看來由於英國人在二戰中表現拙劣,一直處於被動挨打,在歐洲被德國打,在亞洲被日本揍,所以人們對英國在二戰中的評價普遍不高,很多人甚至認為英國是在打醬油,只比法國強一點。事實上,二戰中的英國可不是醬油角色,其貢獻僅次於美國,和蘇聯不相上下。假如英國妥協了,那麼後果會有多麼嚴重呢?
  • 二戰中唯一向中國宣戰的國家,不是日本,而是歐洲的一個袖珍小國
    一般來講,按照戰爭法和中立法,兩國進入戰爭狀態時,是需要提前宣戰的。如果沒有預先警告,兩國就不該開始敵對行為。如果不宣而戰,是違反國際公約的。
  • 二戰美軍醫療兵哭訴:德軍很「紳士」,日軍卻是「屠夫」
    這種美軍塗裝在義大利戰場逐漸出現,在諾曼第登陸後的歐洲各大戰區是一種普遍做法。西歐戰場,德軍明令禁止射殺敵方醫療兵在很多二戰影視劇中,我們卻很少看到美軍醫務兵中彈的鏡頭,難道這是「神劇」的節奏?其實並不是,在歐洲戰場,美軍救護兵們確實敢毫不顧忌撲上前搶救,身上這麼扎眼的標誌倒成了他們的底氣。
  • 二戰中義大利究竟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實在難以界定,專家都犯難
    眾所周知,義大利、德國和日本組成了軸心國三角,義大利是歐洲最先的納粹政府,從政治上來說希特勒都一度都只是墨索裡尼的小弟。然而二戰結束後,全世界都將戒備心放在了德國和日本身上,防止日本軍國主義和德國納粹主義死灰復燃。然而好像所有人都忘記了,軸心國鐵三角還有一位義大利啊。
  • 二戰時期的義大利軍隊,戰爭中的「浪漫主義者」,到底有多講究
    從19世紀60到80年代侵佔厄利垂亞和南索馬利亞開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才停下對外擴展的腳步。1912年奪取北非的利比亞和愛琴海羅德諸島,二戰前在歐洲佔領阿爾巴尼亞,在非洲佔領衣索比亞。1940年義大利勢力範圍遍及地中海、北非、東非達到鼎盛,隨後在與英國遠徵軍的戰鬥中接連失敗,於1943年宣布投降退出軸心國集團。海外領地崩潰,二戰後只保留南索馬利亞的統治權,直到1960年。
  • 二戰中的維京師,德軍黨衛軍中的「死士」
    「死士」在字典中的解釋是:敢死的勇士,大多指江湖俠客,為了達成目的,視生命為糞土的一類人。唐代陳子昂《上軍國機要事》:「臣欲募死士三萬人,長驅賊庭,一戰掃定。」這就是中國人對於死士的勇敢、無畏的描述,二戰中德軍的部隊中也有一群"死士",那就是德國黨衛軍的維京師。
  • 二戰中,日本為什麼敢向美國開刀?日本自信的依據又是什麼呢?
    回顧一下二戰,我們會發現二戰的法西斯基本上都是瘋狂的,都是一個個的極端主義者。 先說一下義大利,義大利的墨索裡尼也不知道是哪兒來的信心,在領導那樣的一個軍隊的情況下,還敢多次對外發動戰爭。
  • 二戰時的德國到底有多強大?
    德國很快把全國力量整合了起來,二戰也隨之拉開了序幕。因閃電戰而聞名世界,德軍迅速蠶食了大部分的歐洲國家,幾乎完成了歐洲統一的壯舉,可是最後還是敗給了其他國家的聯合進攻。二戰德國著實很強大,但其強大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其工業基礎的雄厚,一戰後的德國,德國雖然是戰敗國,國內的經濟政治軍事量等都嚴重受損,但是德國在工業能力這一領域,依舊拿捏的死死的,主要是因為戰爭的戰火沒有燒到德國本土,正是憑藉著這一巨大優勢,讓德國才能夠在戰後依然能夠迅速崛起,在德國的飛速發展過程中,我們不得不要提及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就是美國。
  • 二戰時期,法西斯國家中德國比日本究竟強在哪裡?
    在以上的三個國家之中,義大利的實力無疑是最弱小的,那麼德國和日本兩個法西斯強國哪個實力更勝一籌?這兩個國土面積不大的國家又憑什麼可以來挑戰整個世界。在二戰期間,德國與日本作為法西斯國家中最強大的兩個有著明確的分工:德國來負責歐洲戰場,而日本去負責亞洲戰場。這兩個國家在戰爭之初一度打的世界各大國連還手機會都沒有。
  • 二戰時的義大利,真的只是負責「搞笑」?
    「酒鬼」義大利,相傳義大利部隊中,有支奇葩團,在要打仗的關鍵時刻,發現後勤部隊沒有給自己送紅酒上來,結果全團罷工不打了,到處亂溜達,溜達中碰到一個連的英國士兵,二話沒說直接舉手投降。 上述事件用很是浮誇的情節,為我們塑造了一個「餓死鬼」、「酒鬼」形象的義大利軍隊,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二戰期間,德軍從巴黎撤退,為何沒有順手燒毀老冤家法國首都巴黎
    二戰時期的法國無疑成了一個笑話,他們的表現非常拙劣,擁有極其強大的國力,卻早早就選擇了投降,這是怎麼也說不過去的事情。無論法國有多少的理由,可幾乎沒怎麼抵抗就選擇了投降,這就是恥辱,法國輕鬆淪陷,也讓德國元首看到了自己主導世界的可能,德法之間也是老冤家了,早期就已經有過多次的交鋒。
  • 二戰華麗的德軍軍服是誰設計的?
    人類穿軍裝的歷史有幾千年了,早在青銅器時代的戰爭中,為了方便區分敵我,避免誤傷,軍人就開始穿相同顏色,相同款式的服裝。在近代的歐洲戰爭中,軍裝已經成為國家的象徵,人們可以通過獨具特色的軍裝分辨參戰國。尤其是二戰時的各國軍裝,基本成為現代各國軍裝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