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的中華文化積澱,碰撞融合的多元藝術文化環境,創意無限的代代文創人,生活美學與生活理念的傳播,滋養出臺灣豐富多樣的文創產業形態。
廢棄的松山煙廠舊廠房,經活化改造,
成為文藝愛好者的聚集地;
誠品松煙店,由一間書店衍伸成為
引領臺灣生活方式的人文風向標;
位於深山裡的食養山房,以禪食理念
徵服了各地文人雅士慕名前往……
2002年臺灣啟動文創戰略,2014年臺灣文化創意產業企業達62264家,產值由2002年的4352.6億新臺幣增長到當前8萬億以上新臺幣,佔到了全臺生產總值的5%以上,儼然成為臺灣經濟的「中流砥柱」。
近年來,藝術、文化、創意與其他經濟形態跨界融合的文創產業,在內地悄然興起。中國臺灣地區,因有著多樣化的文創產業生態和成功的文創企業案例,成為了世界各地文創品牌經營者、文創企業家、創業者、藝術文化愛好者學習取經、尋求合作、感受臺灣生活美學的聖地。
8月14日-20日,
臨沂書城攜手中華手工雜誌社
邀你一起去臺灣
訪文創大咖,讀懂臺灣生活美學
你將聆聽到美學大師蔣勳、天染工坊創辦人陳景林、水裡蛇窯第三代傳人林國隆的美學感悟;
與人文品牌大師張庭庭、好樣集團執行長汪麗琴探討文創品牌和文創企業的經營之道;
在食養山房、紫藤廬、誠品生活、掌聲穀粒、小山堂、卓也小屋、大稻埕文創聚落感受文創產業的多樣業態和臺式生活美學;
幸運的話,還有機會對話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林正儀、漢聲雜誌總策劃黃永松、食養山房主人林炳輝!
行程亮點請隨小編一睹為快~
NO.1 大師文化分享 聆聽美的聲音
蔣勳
臺灣美學大師,臺灣知名畫家、詩人與作家。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作品數十種,並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
蔣勳老師介紹竇加的油畫
蔣勳先生愛美,也以布道者的心境,和大家分享對美的感動。他說《紅樓夢》,他講孤獨,他讀唐詩宋詞,他談生活之美。在他看來,美,是一種生活方式。
這次臺灣藝文之旅,我們有幸邀請到蔣勳先生分享他對於美與生活的感悟。
陳景林
臺灣工藝大師,「天染工坊」創辦人及藝術總監。
《濁水流長》,是陳景林以扎染技法表現濁水溪兩岸的山水景象,延綿疊嶂的山峰,濁水溪沿山脈南下山谷北流轉西,蜿蜒流向臺灣海峽。
陳景林先生專注植物染30餘年,被工藝界譽為「臺灣染織工藝的推手」。他曾與夫人馬毓秀深入雲南貴州的山野,對植物染進行長達10年時間的調查,並將它們傳播到臺灣。著有《大地之華——臺灣天然染色事典》等多本植物染專業書籍。
天染工坊旁邊的晾布場,成了最有情調的天然染布的展覽空間。
此行,我們將聆聽到陳景林先生分享關於植物染的生活美學和現代時尚之用。
林國隆
臺灣工藝大師,水裡蛇窯第三代傳人
創建於1927年的水裡蛇窯,是臺灣現有最古老、最傳統的柴燒窯。
水裡蛇窯第三代窯主林國隆在接掌水裡蛇窯時,開始執行歷經10年的老窯場改革計劃。以此守住水裡蛇窯歷史命脈至今,也讓更多人有機會學習和認識充滿歷史與藝術價值的傳統陶瓷文化。
以木柴為燃料,所以燒窯時,柴灰便會落在陶土上,經由高溫燒制,產生最豐富的色彩變化和樸拙質感,是現代窯洞無法取代的特色。
我們將聆聽林國隆先生對水裡蛇窯活化改造的寶貴經驗。
NO.2 遊學助力品牌再造
張庭庭
臺灣人文品牌大師、創業顧問專家、臺灣SOHO創意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
張庭庭女士以敏銳洞察力,扮演著企業知音、教練和經紀人,擅長將人文、美學、創意融合商業營銷與媒體傳播,塑造了許多既牽動人心又能賺錢獲利的商業案例。自創人文品牌心法,領銜「臺北大同特色商圈傳統店家質量提升」計劃。
改造前後的富自山中南北貨鋪,變身日系風格文創商行。變身計劃協助店主挖掘每一款商品的小故事,日漸成為有口碑受歡迎的文創店鋪。
此次臺灣之行,張庭庭老師將帶領團友參觀「臺北大同特色商圈傳統店家」文創變身計劃典型商家,在遊與學之間,學習文創活化的經營之道。
NO.3 標杆文化品牌參訪
好樣集團VVG
好樣本事VVG Something全球最美的20家書店之一
作為漸進式關懷美好生活的實踐者,好樣17年來一直堅持對生活美學的實踐,從一家小餐廳的經營開始,建立了餐廳、咖啡、公寓、糖果店、烘焙廚房、裁縫店、書店等多種有品味卻不失生活的溫度商業形態。
好樣情事VVG Action,是以黑白默片電影《大亨小傳》為靈感,打造的空間,由外賣櫃、書店與餐廳3部分組成。
我們將參訪好樣集團,汲取從美好小店到文創集團的成長經驗,並與好樣集團執行長汪麗琴交流好樣集團的經營奧秘。
臺北故宮博物館&文創店
2013年,臺北故宮的「朕知道了」膠帶風靡一時。
與北京故宮比起來,臺北故宮是博物館文創的先行者。上世紀60年代,臺北故宮就開始做文創,臺北故宮與90餘家臺灣本土以及國際知名廠商合作,目前已推出了近2400種文創商品。近幾年臺北故宮文創產品每年都能創造近10億新臺幣的收入,收入佔比也已超過50%。
國寶好玩藝公仔大受追捧
此次臺灣之旅,我們將參觀臺北故宮博物院 & 臺北故宮文創店,更有機會與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交流。
NO.4 美好小店掃街行動
掃街地標之一:松山文創園區
臺灣設計館:全球華人第一座以設計為主的專業展覽館,每2-3個月推出多元化、跨不同設計領域的主題特展,整合設計資源。並通過展示互動,提升全民美學設計體驗。
掌生穀粒:販賣「臺灣生活風格」的農產品品牌,文化創意結合營銷思維,使得「掌生穀粒」的品牌設計、品牌理念被廣為稱道。上線半年,業績已超過300萬臺幣。
小山堂:琉璃工房將「永遠不斷地創作有益人心的作品」的理念拓展近了飲食領域,於是有了小山堂餐廳。這裡有全世界的食譜。
松山創意園區前身為建於1937年的「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場」。為了活化舊廠區,臺北市政府耗資6億新臺幣進行改造,在保留「日本初現代主義」建築風格的同時,注入藝文、文創和設計的生命力,將松山文創園打造成了臺灣地區的文化創意地標。
掃街地標之二:大稻埕文創聚落
地衣荒物:展出、銷售臺灣、日本職人衣物、包包、餐具及日常小物。
思劇場:由不同領域的表演藝術工作者在此演出,每個月會配合當下社會氛圍規劃系列活動。
秦境老倉庫:亂中有序的店面堆滿鐵窗架、碗盤、玩具等臺灣懷舊雜貨,是舊物迷鍛鍊眼力的好地方。
大稻埕街區的新生始自2011 年,以支持微型創業形式,租借老街屋並以靈活的經營合作方式,陸續吸引了眾多創意團隊入駐。文創店鋪聚落與大稻埕街區豐富的飲食文化結合,讓這裡新舊交融,創意激蕩。
NO.5 打卡文藝地標
紫藤廬
紫藤廬被稱為茶藝館的典範,具有濃厚的文化傳統。胡適、白崇禧、白先勇、李敖、李安、陳文茜、奚淞等名人都是它的座上賓。主理人周渝先生,從早期對於民主與藝術人文的熱投入到後來成為雲遊四方、品鑑好茶無數的茶人,為紫藤廬烙印上了深深的個人色彩和人文藝術氣息。
食養山房
「堅持用環保、自然、有機、生態作為基礎,用味覺和視覺來做菜。食養是新的概念,所以菜品也就有了自己的特色。」
林炳輝的食養山房,沒有菜單,只提供套餐,內容還會隨著時節變化調整。大自然盡收眼底,四季進入到菜品和空間的各個角落。與其說它是一間餐廳,不如說它是容納了生活的美,用心靈體驗的舒適空間。
漢聲雜誌社
自1971年成立起,漢聲一直致力搶救、保護和發揚中國民間傳統文化,是「中國民間文化基因庫」。以黃永松為領袖的漢聲,在工業社會裡提倡手工藝回歸,一做就是40多年。
卓也小屋
卓也小屋被還被評選為「此生一定要住一次的全球最美十大民宿TOP2」
古老的客家藍染技藝、獨一無二的舊式穀倉房、買不到酒水、只提供素食,到了晚上10點就要熄燈睡覺.個性十足的卓也小屋,倡導著回歸傳統的生活理念,溫暖、質樸的氣質,讓來到這裡的人有了親近自然、回歸田園的輕鬆愉悅。
誠品生活松煙店
臺灣的每個誠品書店都是一道很好的風景線,誠品生活松煙店松煙誠品尤其在文創領域獨領風騷。2013年,誠品進駐松山文創園區,從文創書店與商場,一路拓展至文創旅館、設計師概念店、工藝家工作室、時代茶館、特色主題餐廳、黑膠音樂館,以及表演廳、電影院等多元場域,以跨界、跨業之創新整合了人文、藝術、創意和生活的體驗式文創基地。
本次旅途中,我們將入住誠品行旅酒店,體驗「臥倒」在「書海」的生活方式。
自2017年開始,臨沂書城每年都會組織1-2次臺灣之旅。優質的資源、豐富的經驗、精心的策劃,相信會給大家帶來一次收穫滿滿的遊學旅行。
臨沂書城·臺灣藝文之旅
現招募志趣相投者同行
希望你是文創品牌經營者、文創企業家、創業者、藝術文化愛好者……
為保障旅途的舒適與團友間的優質交流,我們將嚴格篩選同行團友。如有意向參與,需按以下方式提供您的個人信息以便我們與您做進一步溝通(請放心,您的個人信息將得到最嚴格的保護):
方式:發送「臺灣藝文之旅+姓名+聯繫方式+所在公司+職務」至下方微信號。
更多行程亮點與細節,敬請諮詢段先生。
聯繫人:段先生 微信/電話:13705393866
掃一掃,加段先生微信諮詢
本期編輯:新小新
新書信息 精彩書評
圖書查詢 店堂活動
長按二維碼關注「臨沂新華書店」
掌上書城 與你同行
在線購書 方便快捷
長按二維碼關注「臨沂微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