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詢問:杜仲粉、山楂粉、三七粉三者合在一起衝開水喝有什麼功效與作用?杜仲、山楂、三七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中藥,要想知道三者合在一起衝開水喝有什麼功效與作用,那我們首先應該知道它們各自都有哪些作用。作為臨床藥師,專注合理用藥工作,今天就為大家講一講。
1、杜仲
杜仲,在中藥學上屬於補虛藥大類中的補陽藥,藥性甘、溫,歸肝、腎經。主要功效是補肝腎、強筋骨、安胎。如用於腎虛腰痛及各種腰痛,由於能夠補肝腎、強筋骨,因此最適合腎虛腰痛。對於其他腰痛,也有扶正固本的作用。配伍其他中藥,還可治療風溼性腰痛遇冷加重、外傷腰痛、婦女經期腰痛、腎虛陽痿、精冷不固,小便多而頻繁的症狀。杜仲還可以治療胎動不安、習慣性墮胎,單用有效,也可以配伍其他中藥。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杜仲具有調節細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能增加肝糖原含量。生杜仲、炒杜仲、砂燙杜仲都有明顯的降壓作用,但生杜仲的降壓作用較弱,炒杜仲、砂燙杜仲的降壓作用基本相同,是生杜仲的2倍,可能有的朋友還吃過杜仲降壓片,均說明杜仲具有一定的降壓作用。另外還能對抗垂體後葉素對子宮的收縮作用。
2、山楂
山楂,在中藥學上屬於消食藥,藥性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主要功效為消食化積、行氣散瘀。消食化積,即山楂酸甘,微溫不熱,擅長促進消化,能治療各種飲食積滯,尤其是對於吃了過多油膩肉食而出現消化不良症狀的人,最適合。只要是肉食不消化引起的腹脹腹痛、噯氣反酸、大便稀不成形等症狀都可以用。還可以配伍理氣的中藥,加強消食化積的功效。山楂歸肝經,能行氣散結止痛,炒山楂還能止瀉止痢疾。用於腹瀉、痢疾、腹痛、疝氣痛的治療。山楂性溫兼入肝經血分,能使氣血暢通,發揮活血祛瘀、止痛的作用。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山楂含有脂肪酸能促進脂肪的消化,也能刺激胃蛋白酶的分泌而促進消化,同時對胃腸功能還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山楂提取物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抗心肌缺血和缺氧,還能強心、抗心律失常。能夠降血壓、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其降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可能是通過升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加膽固醇的排洩而實現的。除此之外,山楂還有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增強免疫、利尿、鎮靜、收縮子宮、抑菌等作用。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很多降血壓、降血脂的中藥配方中都有山楂的身影。可以說小小山楂,功效甚多,尤其對於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人群來說是很好的。
3、三七
三七,在中藥學分類上屬於止血藥中的化瘀止血藥,藥性甘、微苦,溫。歸肝、腎經。主要功效為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主要用於出血症、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三七微苦性溫,入肝經血分,擅長止血,又能化瘀生新,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傷正的一大特點。對人體內外各種出血,無論有無瘀血,都可以使用,尤其對於有瘀血阻滯者更適合。
另外,三七還擅長活血化瘀、消腫定痛,是治療瘀血諸證的佳品,是骨傷科的要藥。凡跌打損傷、筋骨折傷、淤血腫痛都是最佳的選擇。單味藥使用時,可用黃酒或白開水送服。如果是外傷皮破者,也可用三七粉外敷,如果配伍其他的活血行氣藥,則活血、止痛、散瘀的作用更好。此外,三七也有補虛強壯的作用,如治療身體虛弱、勞傷,常常用三七燉豬肉吃。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三七能夠縮短出血和凝血時間,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溶栓的作用;降血壓、減慢心率,對多種藥物誘發的心律失常都有保護作用;降低心肌耗氧量,預防心絞痛。擴張腦血管、增加腦血管血流量,預防腦梗塞和腦缺血;促進多功能造血幹細胞的功能,增加機體造血;提高機體體液免疫功能,具有鎮痛、抗炎、抗衰老等作用;對於胃黏膜的萎縮性病變有好處,能夠逆轉腺上皮的不典型增生和腸上皮化生,具有預防腫瘤如胃癌的作用。
由此可見,杜仲粉、山楂粉、三七粉三者合在一起,對於肝腎功能不好、腎虛腰痛、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腦缺血、腦梗、胃腸功能不好等中老年朋友,無論是疾病的防治還是養生保健都是非常好的。朋友們可以根據以上的藥物的功效,結合自身的情況,如有適應症,可以將三者合在一起衝開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