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場BIG (作者 曾祥萍)
靠文字養家不是易事
而靠著版權已經玩得風生水起的知名作家們
則憑藉一支筆桿子和一個好腦子
走入了資本市場在A股創業
(網絡文學鼻祖「李尋歡」,果麥文化董事長路金波。圖片來源:果麥官網)
11月26日,由網絡文學鼻祖「李尋歡」路金波創立的果麥文化順利闖關IPO。
而在「李尋歡」的背後,還有一眾知名作家的影子,股東名單中易中天等暢銷作家赫然在列,以至於有網友驚呼:「易中天概念股要來了……」
明星股東扎堆 果麥文化自帶「光環」
果麥文化由被稱為「國內網絡文學界鼻祖」的「75後」路金波一手創辦。從1999年創辦文學網站「榕樹下」開始,化名「李尋歡」的路金波,已經在文化圈裡摸爬滾打了超過20年。
文人相吸,內容為王。果麥文化在出版界實力不俗,背後網羅了一批實力當紅作家,如果將果麥文化服務的作者分排列序,幾乎佔據了中國現代文壇的半壁江山,易中天、馮唐、楊紅櫻、 蔡崇達、張皓宸、嚴歌苓……等等。
隨著其衝擊IPO,一份果麥文化背後的持股名單,那些大家耳熟能詳的知名作家更讓人津津樂道。據果麥文化披露,公司間接股東中涉及公司合作作者的有李繼宏、張皓宸、易中天等等。
招股書顯示,果麥文化董事長路金波直接持有公司32.62%的股份,而除路金波之外的第二大自然人股東為周巧蓉,其持有果麥文化4.53%的股份。
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月,果麥文化完成了三輪融資。除路金波外,目前持有果麥文化超過5%股份的知名投資機構包括經緯中國、博納影業,IDG資本、普華資本等,其中經緯中國為最大外部投資方,持股11.67%。
招股書顯示,果麥文化IPO擬募資3.5億元,全部用於版權庫建設項目。
易中天賺錢能力最強
與大眾印象中出版行業都是「苦行憎」的印象不同,在內容為王的出版界,果麥文化近年來發展頗為順遂。
從果麥文化的收入構成來看,圖書策劃與發行板塊是公司營收的主要來源,佔比超90%。2017年至2019年,該板塊收入分別為2.16億元、2.77億元和3.57億元;在主營業務的佔比分別高達94.82%、94.58%和96.44%。
而這些收益的背後,易中天、李繼宏等作者在2017年至2019年一直是果麥文化的前五大版權供應商。三年間,果麥文化分別向易中天和李繼宏支付了1796.19萬元和846.83萬元的版稅。
除此之外,路金波自己也憑著籤約並包裝的安妮寶貝、石康、馮唐等暢銷書作家成為了業內知名的出版人。截至2020年6月底,公司合作的原創作者及譯者均已超過500人,原創版權超過1000個,翻譯版權超過500個。
有意思的是,招股書中也意外透露了作家們的吸金能力,在與公司的合作作者中,相關圖書最賺錢的是易中天。2020年上半年,易中天相關圖書毛利率達54.85%,此前幾年的毛利率均維持在45%左右。
根據開卷信息統計數據顯示,在2019年度大眾出版民營圖書公司排名中,果麥文化圖書零售佔有率排名第九,競爭對手新經典、讀客文化分別排名第一和第五。而新經典、讀客文化也分別於2017年和2019年上市。
圖書市場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眾所周知,為避免過度資本化,文化傳媒類企業、尤其是影視行業公司在國內上市並不容易。同為民營書企的讀客文化剛剛成為創業板試點註冊制的首批IPO受理企業,如今果麥文化緊隨其後,或許它也不想錯過創業板註冊制的窗口機會。
此番上市後,未來前景會如何?
受閱讀習慣的影響,圖書行業營收增速不容樂觀。
同一板塊已上市的新經典、天舟文化、世紀天鴻收入在2017年-2019年間幾乎停滯不前,3年間的收入增長無一家超過10%。雖然在2017年-2019年間,果麥文化的收入由2.43億元增長到3.84億元,增長率超過已上市或擬上市的4家同業公司,但其收入的年複合增長率為27.54%。
2020年1-9月,果麥文化營業收入為2.27億元,同比下降10.96%;淨利潤為2381.91萬元,同比下降17.86%。公司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前三季度經營業績同比出現一定程度下滑。
而在紙質圖書出版發行市場乏力的情況下,果麥文化也有嘗試往數字內容出版發行領域布局。此外按照規劃,果麥文化本次擬募資3.5億元,將全部用於版權庫的建設,三年內計劃採購圖書版權500種,涵蓋圖書、音頻、視頻與影視改編等多種權利。
出版行業觀察人士認為,在網際網路浪潮之下,人們的閱讀習慣閱讀方式都有所改變,但在圖書出版行業,內容為王的「信條「永遠不會過時。果麥文化與知名作家的深入綁定,為新書出版高質量內容更新提供動力。從果麥文化的發展來看,在國內巨大的消費潛力下,圖書市場有內容支持後依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想了解更多,可關注微信公眾號「大牌場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