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主編戴建斌
在中國的最北點給你讀首詩
最近,一則雪鄉宰客的新聞,讓哈爾濱旅遊,乃至東北成為了眾矢之的。
帖子說:雪鄉的雪再白,也難掩純黑的人心!
我想說:雪很白,人心也沒那麼黑。旅遊就是要做好準備,好壞一定會有。
冬天,誰不想看看鵝毛大雪,白茫茫一片的世界?
然而一年,也就那麼2-3個月下雪,有雪的地方,自然成了寶。正如俗話說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雪的地方,自然也吃雪。
所以留給人「9月磨刀,3月宰羊」的印象。
我是南方人,對雪更是充滿嚮往,想親眼看看書中、電視裡的鵝毛大雪,體驗踩在厚厚的雪地,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
南方,不是沒有下過雪,從小至今20幾年,還是下過2-3次「大雪」的。2002年,2008年,都下過可以打雪球的「大雪」。
然而,轉瞬即逝的雨夾雪,更加把人往北方撩。
2017年11月底,我終於下定決心前往哈爾濱看雪。
我去北方的心願很簡單,看場大雪就好,很多人擔心,11月底會不會太早沒有雪,我也擔心。不過,我願意等,等上十天半月都行。
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在經歷30多個小時漫長而煎熬的硬座後,上天饋贈我最好的禮物——一場大雪。
11月28日早上8點到達哈爾濱,收拾好住宿行囊,洗了個舒服的熱水澡,接著帶著疲憊的身軀自然眯了一覺,已是中午。
下午與驢友結伴外出覓食,見路邊車窗有不少白色小顆粒物,湊近仔細瞧,這是雪還是灰塵,抬頭看看天空,又不見飄雪,故不敢確定。因為就在前幾天,明星孫藝洲佟大為就曾抱怨哈爾濱燒秸稈霧霾大,於是我最終還是以為灰塵。
吃完飯一出店,中央大街已有人歡呼下雪了,抬頭一看,果然可見粒粒小雪,這下我可以斷定車窗上的是雪了,這真是天大的誤會。
當下覺得,哈爾濱以雪相迎,真是待我不薄
沒想到哈爾濱之行最重要的心願第一天就實現了,感覺可以立馬打道回南方了。
走在下著雪的中央大街,領略帶著俄羅斯風情的建築,大家包裹嚴實,欣喜卻溢於言表。
漫步到聖·索菲亞大教堂,雪越下越大,終成鵝毛大雪,紛紛灑灑。
聖·索菲亞大教堂,其實就是拍照的打卡點,十字架,圓形穹頂,飛鴿環繞,放佛置身歐洲,一下雪,更是想唱一首喀秋莎。
街上到處都是叫賣馬迭爾冰棍,我自然也不能免俗,在寒冷的冬天吃冰棍,想想就刺激,抱著嘗試的心態,買了一根,出乎意料的美味好吃,一點也不寒牙。
到了晚上,中央大街鋪滿了白雪,店鋪街燈都亮起,臨近十五,天上的月亮分外清晰。此情此景,很難不讓人產生身處異國的浪漫夢幻。
第一天,就在如此幸運而美好的雪景中結束。
看過了雪,接下去的行程,我一點也不急了,可以慢慢玩,甚至不曾想過的漠河尋北之旅,也被提上心頭。
松花江
第二天,雪後異常的冷,松花江上冷風呼呼地吹,阿拉斯加也凍得嗷嗷叫。這裡要特別提醒:千萬不要坐雪橇,巨坑,40塊錢拉你50米來回。
哈爾濱市區附近,還有以下景點:博物館(門票免費)、太陽島(門票30元)、俄羅斯風情小鎮(門票20元),東北虎林園(門票110,買肉活雞餵老虎10-80元)、極地館(門票160元)。
黑龍江博物館
太陽島
極地館白鯨
東北虎林園
逛完市區,就要往更多雪的地方探索,也是文章開頭提到的雪鄉。
哈爾濱前往雪鄉,拼車120元,時長5-6小時,門票95元。
雪鄉白天全景
雪鄉夜景
雪鄉白天視頻
雪鄉夜景夢幻家園
雪鄉,因《爸爸去哪兒》而火,雪鄉,也不愧是中國雪鄉。雪白、雪厚,雪綿、家家戶戶屋頂都積著蛋糕奶油似的雪,樁上則是一朵朵雪蘑菇。踏著雪鄉的雪,你會分外享受那嘎吱嘎吱的響聲。
白天,升起炊煙,與世無爭,晚上,亮起燈火,夢幻家園。
雪鄉美不美,美;雪鄉貴不貴,貴。簡單吃個飯,一道菜少則30-50,多則幾百。裡面項目,個個都是100-300不等。
所以我只在雪鄉住了一晚就走了,消費不起,其他項目也認為不必消費,這麼美的雪,白天和黑夜都看過就好。
(偷偷坐個雪墊子就不錯)
下一站:漠河,尋找中國最北點。
去漠河,只有坐火車。在漠河去尋北,只有包車,價格400-650不等,三天兩夜帶你逛北極村(門票75元)、北紅村、中國最北點,馴鹿園(門票25元)、白樺林以及龍江第一灣(門票50元)。
白樺林
龍江第一灣
中國最北點:北緯53°33』38」
漠河的頭戲,自然是潑水成冰。
在北紅村,定好鬧鐘7點,8-9點太陽就升起了。燒好開水,準備保溫杯,走到開闊的田地,等著初升的太陽,又圓又大,放著橘黃的光芒。保溫杯裡的水,用力甩出去,呲的一聲,一道道水柱瞬間幻化成粉末狀,進而成雲。
潑完水,變成一朵雲
潑水成冰視頻
以下吃貨時間:
和驢友結伴聚餐,都是北方菜
天寒地凍的北方,怎能不吃火鍋呢?
今天,本想寫遊記,奈何久不寫作,遣詞造句早已生熟,只是一段美好的旅行,想留下一些記錄,給自己心裡一個交代。
最後想說,只要你有特色,就會讓人留戀,比如北方的雪,桂林的山水,黃山的奇松怪石,新疆的手抓飯,做人也是如此,要有個人特色,別人才會尊重追隨你!
下一次,我想和你一起去旅行,約嗎?
詩人會投稿郵箱:
主編/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