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苦悶,《哈哈哈哈哈》上線,讓你收穫快樂的同時,也感受旅途未知的驚喜。這檔定義為大型公路行進式的戶外真人秀,同樣也可以看作是打破常規的旅行節目,由愛奇藝和騰訊視頻聯合獨播,目前已經上線了先導片和兩期正片內容。
節目成立了一個五哈旅行社,導演王徵宇作為旅行社社長,王勉作為旅行團導遊,鄧超、陳赫、鹿晗作為5哈旅行團初代團員,在一艘遊輪上開啟了本季的美麗中國行。
「哈哈哈哈哈」作為節目的名字,同時也包含著節目想要傳達的精神含義。不管是讓人開心的哈哈大笑,還是面對窘境的哈哈苦笑,都能囊括在這五哈的豐富含義裡。
而最好的「哈哈哈哈哈」是所有普通人的笑臉,是這躺旅程中平凡人收穫的快樂、溫暖和共情,是明星走近普通生活,和平凡人在一起的交集。這是節目在先導片就重點傳達的人文情懷。
所以,五哈除了讓人快樂外,還希望能夠傳遞溫暖。由淺入深,呈現精神意義。那麼在兩期正片播完之後,《哈哈哈哈哈》真的做到了嗎?
哪些值得尋味的亮點
首先從內容上看看節目究竟有哪些亮點。整體來看前幾期,先導片做的最好。既呈現了節目打破想像的規則,也為本季的內容看點鋪設了懸念。故事開啟的不同尋常,切中了觀眾的嗨點。
基於鄧超、陳赫、鹿晗鐵三角的原生關係,節目包裝了一個全新旅行團的概念。整體大的架構和原則是,採用半工半遊的方式,團費日結200元,需要團員自己賺錢支付團費。
節目一開始就將故事架構在一個供需關係「合理」的場景和關係裡。沒有強行將旅行中需要完成的任務放大,而是用賺錢交團費的方式完成流程前後的承接。順其自然也充滿未知的考驗。
除了整體故事架構比較新奇以外,節目中的內容設計有幾處也非常巧妙。一是故事緣起的敘述方法,節目用看似「矇騙」的手段,讓嘉賓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猝不及防的開始旅程。
「臨時架好」的機器,「莫名開啟」的流程錄製,「突如其來」的合同籤署,「被拐上賊船」的三人在沒有完全準備的情況下,旅行開始。這種不完美的、不精良的、沒準備好的狀態,恰恰在當下的綜藝市場裡是不多見的。這種粗糙帶來的真實感,才讓觀眾能收穫不一樣的樂趣。
可以說五哈終於算是找到了韓綜敘事方法的精髓。不論是為WINNER打造的《花樣青春》,還是給水晶男孩打造的團綜《三時四崽》,老羅的這種「不提前告知」就「綁架嘉賓」和「籤訂合同」的手段讓節目處處充滿陷阱。
但是由於國情不同,市場環境不同。想要讓藝人團隊做到天衣無縫的配合,明星本人應對完全毫無準備的狀況突擊,在中國也不大現實。所以在儘可能的條件下,能讓嘉賓以自然狀態進入到事先不了解的場景裡,就能夠稱的上是一次創新和進步。
二是制定了好玩的規則,既聯動了內容,也聯動了人物關係。雖然需要嘉賓們賺錢,但是嚴禁刷臉,否則扣錢。這條規則一出,其實就很巧妙的讓錢成為推動內容劇情、展開人物故事的重要元素。
韓綜《player》率先開啟扣錢的玩法。在設定的喜劇情境裡,gagman們不許笑出來,否則就會被淋水也會被扣錢,這個錢就直接是藝人的勞務費。每期基本都會選出一位扣得最多的藝人,再用這些被扣的錢購入新的物料和定製周邊。
這種反常規的設定能帶來一定的新鮮感,同時也讓素人和明星有了一定的聯動。但事實上,這項規則沒能在《哈哈哈哈哈》裡真正保留下來,因為從實操性上可以看到,戶外多項體驗讓扣錢這件事成為一個失控的事件,且一旦控制,就容易失去真實性。
部分存在遺憾的故事設計
其實從先導片來看,節目模式還是非常清晰的,有整體的故事邏輯框架,也有具有特色的固定嘉賓。節目面貌與《奔跑吧》《極限挑戰》等綜藝存在明顯差異。
但是到第一期和第二期,節目整體觀感就和之前的戶外真人秀類節目無差了。原因是節目弱化和丟失了亮點規則,整體敘事沒有處理好飛行嘉賓的故事線。導致看點不清晰,動因不明確。
在這趟旅程中,節目採用「飛行嘉賓」的方式來推動不同劇情的發展。多幾個人物的加入,能夠幫助節目積攢不一樣的看點。但是飛行嘉賓的融入方式不夠合理,也讓故事邏輯變弱了起來。
節目包裝了一個話術,就是在這趟旅行中,鄧超、陳赫、鹿晗三人可以隨時找朋友加入。但其實到第二期張顏齊和王晨藝的加入,就徹底破壞了這樣的底層邏輯。加上散客拼團,一起旅行的邏輯也沒有在節目裡立住。
所以,整體的故事框架在前兩期正片的呈現中已經自然解體,讓觀眾慢慢忘記了這原來是個「旅行團」的故事。
除了飛行嘉賓外,導遊的功能角色不夠清晰,王勉作為同樣被綁架來做導遊的人物,可以幫助節目組來引導旅行,但是由於節目又想保留互相拉攏的戲碼,所以王勉也常常成為旅行團的一員。
因此,除了三兄弟外,其他人的功能角色都沒有起到完善故事邏輯的作用,反而因為功能性不強,在慢慢消解原本的故事。前期的設計存在邏輯矛盾,後期的剪輯敘事也發生了重心偏移。
在後期剪輯的敘事線下,兩期節目播完,節目從最開始敘述一個旅行團的故事,慢慢轉移到了敘述明星和素人、和飛行嘉賓之間的相處故事上。
其實不論《新西遊記》還是《player》,由於他們都是偏室內的真人秀,有主題性的情境,重要的嘉賓也相對固定,所以故事的焦點不容易發生轉變。
但是這檔節目裡,元素太多、場景太多變、人物關係繁雜,所以很難把控好講述的視角和原始的邏輯。所以敘事一旦不順暢,故事也就不聚焦,整體也就不夠精彩。
除了故事框架的構建外,對戲劇節奏和劇情設計的把控也非常重要。節目想通過故事的反轉鋪設懸念和未知,但其實做的也不夠盡興。
《極限挑戰》中,故事的魅力在於永遠不知道結果是好是壞,原因是這套規則與節目想傳達的精神內核聯繫在一起。
但是在這檔節目裡,未知的未來原本能夠帶來的驚喜,就漸漸成為了虛設的把戲。在獨有的規則下,又增加反轉的玩法,往往達不到效果,反而讓觀眾認為這是一場表演。
許多提前預設的安排和劇情,在嘉賓們看似不在意的躲避下,顯得較為刻意。對未知的足夠鋪設,沒有在節目裡堅持下去。這就導致大的亮點逐漸削弱,小的玩法又顯得多餘。
比如收手機這件事,對完成賺錢任務沒有任何實質的影響。在戶外還是要進行彼此聯絡,這一點就顯得沒有太多必要性。
雖然在敘事上還是存在些許遺憾,但至少給觀眾帶來了一個新鮮的面貌,也讓無法出行旅行的大家,獲得了簡單的快樂。也希望後續的節目能不忘初心,不忘出發的起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