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標河濱大樓將啟動保護性修繕 85歲老建築的前世今生又被憶起

2020-12-17 瀟湘晨報

近一個世紀以來的傳說、故事、記憶、還有所有的垃圾,都堆積在這裡,使它成為一條最髒的河。可是還是有許多人在這裡,他們靠這條河流生活,許多人在這裡度過他們的一生……

這是20年前,周迅、賈宏聲主演的電影《蘇州河》的開場白。電影讓很多人對這條河以及河畔的生活產生濃厚的興趣,媒體人張佳琪就是其中的一位。五年前,他花了400多萬買下了靠近河口的地方——虹口區北蘇州路400號河濱大樓裡的一套公寓。

4年前,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徹底帶火了河濱大樓,今年的熱播劇《三十而已》又讓虹口的這座網紅樓火了一把,許多市民遊客紛紛前往打卡。

今天,當河濱大樓啟動保護性房屋修繕的消息一出,這棟85歲優秀歷史建築的前世今生再度被憶起。

電影《蘇州河》讓張佳琪對河畔的西式公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走過很多個地方,但像河濱大樓這樣有著八十多年歷史的公寓大樓在上海已經不多了。直到遇到了河濱大樓。

這幢大樓在建造之初就是為在上海的外籍僑民準備的,因而大樓的生活設施在當時的上海公寓大樓裡算得上是最好的,不僅每家都有抽水馬桶、浴缸和煤氣,樓內有電梯,樓道裡設有垃圾通道,甚至大樓裡還有一個溫水遊泳池,這些在那個住房困難的年代簡直是一種奢侈。

一天夜裡,張佳琪特地在大樓外兜上了一圈,仔細地品味了一番這棟老樓的魅力。水磨石地板、雲石頭吊燈,還有它的門,它的窗,和它陳舊的樓道。都是吸引他的理由。最最最關鍵的是,有煙火氣。

他說:「我不太喜歡新樓盤,覺得沒有什麼煙火氣,河濱大樓就不同了,文化氣息、生活氣息都很濃。二樓以前還有一個理髮店,這個在上海灘都很少見了。」

房間的格局很好,當年的建築材料都保留得很好。「你瞧這地板,80多年了,我只是稍稍打蠟,壓根沒有換過。還有這門把手、風鉤窗把,都是銅製品,根本不捨得換掉。」推開窗,便是蘇州河景。即便在三樓,也能看到陸家嘴的三大標誌建築。

當年,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這裡的大樓居民就會遠望數燈:「海關大鐘點燈了,國際飯店頂燈亮了……」這裡的孩子是在蘇州河的汽笛聲和海關大鐘的報時鐘聲陪伴下長大的。

張佳琪說,現在沒有汽笛聲,但是整點的鐘聲還是能聽得非常清楚,很有老上海的感覺。

大樓裡住著700多戶人家,老人很多、老外也很多。但大樓裡的居住環境很安靜,關上門,幾乎不會被打擾。而且可能多是老人的緣故,大樓到了下午更是格外安靜。倒是老外很熱情,特別是年紀大一點的老外,上下電梯遇到都會打招呼,聊上幾句。很有意思。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點就是,老外住的房子不太喜歡封陽臺。「他們喜歡在陽臺上放張桌子,幾把椅子,喝喝咖啡,品品紅酒。」

河濱大樓不但受像張佳琪這樣的文藝青年喜歡,受老外喜歡,還格外受影視劇組的喜歡。從《蛙女》開始,影視劇《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何以笙簫默》、《蝸居》、《周末情人》、《紐約童話》等先後在此取景拍攝,周潤發、斯琴高娃、王志文等分別在此走進鏡頭。

4年前,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徹底帶火了河濱大樓,今年的熱播劇《三十而已》又讓這座網紅樓火了一把,許多市民遊客紛紛前往打卡。劇中女主王漫妮租住在月租金8500元的一居室,如今更是漲了不少。走在樓道裡,一不小心就能遇到位明星或大咖。

如今,隨著兩條地鐵的接入、蘇河的貫通,河濱大樓不僅交通便利,四周的景觀也在逐步提升。

張佳琪說,住在河濱五年,這棟老房子一切都好,唯獨外牆漏水。「因為房子水管老化,雨水什麼容易從外立面滲透進來。」後來,張佳琪有去物業報修,物業告之,馬上大修了,都會一起弄的。

不多日,大樓下一張」施工告知書「和一張「安民告示」被張貼出來。據了解,為改善居民生活居住條件,恢復建築歷史風貌,今年上半年虹口區房管局以蘇州河濱水岸線貫通提升改造為契機,會同虹房集團聘請專業設計單位對河濱大樓開展前期調研工作,並制定了保護性修繕方案。本次修繕將最大限度保留歷史信息,對建築外立面、公用廚衛設施、給排水及其設備、樓電梯間等各個要素全面修復和改造,使大樓重獲「新生」。這樣既祛除建築本身的各類安全隱患,又最大限度恢復其歷史風貌,力求再現大樓昔日風採。

不少居民紛紛表示:「大修肯定是好的,最好走道也能重新整修一下,還有這啟動都能發出吱呀吱呀聲音的電梯。」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熱播劇《三十而已》裡的魔都地標河濱大樓將啟動保護性修繕 85歲老...
    五年前,他花了400多萬買下了靠近河口的地方——虹口區北蘇州路400號河濱大樓裡的一套公寓。4年前,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徹底帶火了河濱大樓,今年的熱播劇《三十而已》又讓虹口的這座網紅樓火了一把,許多市民遊客紛紛前往打卡。今天,當河濱大樓啟動保護性房屋修繕的消息一出,這棟85歲優秀歷史建築的前世今生再度被憶起。
  • 蘇州河畔優秀歷史建築河濱大樓啟動保護性房屋修繕
    《三十而已》劇中鏡頭今年的熱播劇《三十而已》讓虹口的各處取景地又火了一把,許多市民遊客紛紛前往打卡河濱大樓就是其中一處。小虹近日從區房管局獲悉,蘇州河畔85歲「高齡」的優秀歷史建築河濱大樓啟動保護性房屋修繕。
  • 這麼多明星「住」住過的河濱大樓啟動修繕,不過最開心的竟是...
    11月16日,記者從虹口區房管局了解到,作為滬上"網紅"打卡點之一的河濱大樓,目前已全面啟動保護性房屋修繕,最大限度恢復其歷史風貌,力求再現大樓昔日風採。根據預計,工程可能將在明年年內完工。 今天,記者實地探訪發現,這棟住過這麼多明星的河濱大樓啟動修繕,最開心的竟是他們……
  • 百年老橋、網紅建築都安排上了!蘇州河岸線將全面貫通
    12月初,上海蘇州河畔又一標誌性建築上海總商會建築修繕一新,展露新貌。航拍照片↓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網紅建築河濱大樓其實,河濱大樓是「S型」建築不過從某個角度看,又跟武康大樓頗有幾分相似!河濱大樓建造於1935年,是上海最早的蘇州河水景住宅,也是同時期上海面積最大的公寓類建築,時稱「遠東第一公寓」。
  • 百年老橋、網紅建築這裡都有!
    12月初,上海蘇州河畔又一標誌性建築上海總商會建築修繕一新,展露新貌。   官方發布的航拍照片↓   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網紅建築河濱大樓   其實,河濱大樓是「S型」建築,不過從某個角度看,又跟武康大樓頗有幾分相似!
  • 鉤沉|「綠瓦大樓」——上海體育學院的行政辦公樓的前世今生
    鉤沉|「綠瓦大樓」——上海體育學院的行政辦公樓的前世今生 2020-11-30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蘇州河畔張愛玲生於斯長於斯 百年建築保護性修繕預計本月完工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11月1日報導:康定東路85號,一幢有百餘年歷史的獨立式花園住宅,這裡是著名作家張愛玲出生的地方,她在此生活了20年。現在的康定東路85號掛了「石門二路社區文化中心」的牌子,主要為附近居民服務。
  • 大連老建築的前世今生
    老建築是凝固的歷史,歷經歲月磨礪,閱盡人間繁華。行走在百年的街區,沉迷在這些滄桑厚重的老建築中,歲月流轉,仿佛正向你訴說著崢嶸歲月……每一幢老建築都是一部活著的歷史,探訪這些老建築,你會想:這裡曾經住著誰呀?那些塵封的歷史,還有它的主人的故事,一定精彩絕倫。而它正靜靜地等你去發現,等你去遇到。
  • 河濱大樓:「遠東第一公寓」
    站在橫跨蘇州河的四川路橋上,向西眺望,一排壯觀的建築便會進入你的眼帘。這座河濱「圍城」,即是著名的河濱大樓。大樓有11處出入口,7道樓梯,9部升降電梯,建成後被稱為「遠東第一公寓」。河濱大樓的開發者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房地產商沙遜。
  • 大連老建築的前世今生之一--達裡尼市政廳
    緣於此,大連的老建築風格各異,都凝聚著一段獨特的歷史,重疊出大連變遷的縮影。探尋這些老建築的前世今生,找回關於這座城市溫暖的記憶,延續城市的文化;更重要的是保護這些飽受滄桑、歷經風雲的城市&34;。美國學者德希達在論述城市家園的《多義的記憶》一書中說:&34;。保護老建築,感知歷史,記住鄉愁延續歷史文脈,鼓舞吾輩勵精圖治奮發圖強!
  • 武康大樓等4處徐匯地標建築入選!首屆上海市建築遺產保護利用示範...
    武康大樓等4處徐匯地標建築入選!李強書記在2018年2月「上海加強城市管理精細化工作推進大會」上,專門提及武康大樓—「這棟知名歷史建築很難找到一面不被電線桿、架空線、空調外機遮擋的立面。」 因此,在推進城市管理精細化、整治架空線入地的大背景下,2019年初武康大樓優秀歷史建築修繕工程正式啟動。
  • 百年題壁堂啟動先期修繕
    11月2日,工作人員對位於壽康樓街東首的題壁堂門樓進行保護性修繕。據了解,濟南題壁堂是始建於1803年的一座清代木製建築,也是目前「山東省現存規模最大的清代戲樓」。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題壁堂所在院落納入了明府城文保徵收項目(一期)徵收範圍內,將進行保護性修繕。
  • 上海網紅建築武康大樓歷經4個月修繕國慶嶄新亮相
    10月4日,歷經4個月外立面修繕的上海武康大樓在國慶期間嶄新亮相,吸引上海市民和各地遊客前來與網紅優秀歷史建築合影。張亨偉 攝據了解,此次修繕是近十年來武康大樓最大規模的保護性修繕,涉及屋面、牆體修繕,管線整理以及公共晾衣架等更換。
  • 【老街老巷老故事】伍佑千年古鎮的「前世今生」
    5月21日上午,記者來到鹽南高新區伍佑古鎮,撫摸跨越千年的歷史印記,探尋古鎮的前世今生。   走進伍佑古鎮的曾氏大樓,記者被這座古典徽派風格建築深深吸引。曾氏大樓建於清末,是古鎮現今保存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民居建築。
  • 最近,河濱大樓內發生了一件暖心事
    提起河濱大樓,很多人並不陌生。作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河濱大樓堪稱一部濃縮的近代史,曾有「遠東第一公寓」的美名,由新沙遜洋行投資,1935年竣工。近期因為《我的前半生》等熱門電視劇在此取景,而更添熱度。
  • 外灘老建築的前世今生
    外灘2號  外灘被譽為老上海的心臟和靈魂,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街區。這條大道的西側匯集了上海最具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成為世界最優秀的濱水空間之一。這片中國最大的近代建築群涵蓋了新古典主義、裝飾藝術派等風格迥異的大樓,多數經歷過多次重建,最終形成今天的外灘城市空間和天際線。  該書是一本外灘歷史建築探尋筆記,記錄了延安東路以北三十幢外灘建築的前世今生,分享了上百張建築照片和歷史圖片。你會發現,外灘的故事,就是泥灘變金灘的傳奇。
  • 沿蘇州河而行·地標|河濱大樓的房客,一塊上海近代史拼圖
    1938年,環球影片公司在河濱大樓底層門面開的店面。圖片系河濱大樓住戶黃順發收藏。圖片來源於1930至40年代606住戶Joan Klyhn的回憶錄研究的背景隨著虹口區北蘇州路將變身「河畔會客廳」,河濱大樓再度在城市規劃中獲得新身份。這棟樓反覆出現在回憶錄、口述史、舊報刊(含廣告)、線上拍賣的信件和一些文件(如法庭文件、工部局警務處的記錄中)中,為研究提供了一手資料。
  • 滬上老建築、老工廠、老味道還有哪些打開方式?
    「上海印象」系列叢書分六冊,《老建築新格調》《老工廠新氣象》《老畫卷新風情》《老行當新風尚》《老味道新嚼頭》《老旗袍新時髦》以海派文化不同維度為切口,多角度展現城市風貌,由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推出。如何全方位演繹城市精神?老建築、老工廠、老味道、老旗袍、老行當、老畫卷六大主題概覽上海地標建築、工廠遺址、傳世繪畫、行當風俗、名媛旗袍、經典飲食。
  • 上海玉佛禪寺中軸線觀音殿今上梁,保護性修繕工程進展順利
    11月25日,上海玉佛禪寺消除公共安全隱患保護性修繕工程觀音殿上梁典禮。本文圖片 上海玉佛禪寺提供繼上海玉佛禪寺大雄寶殿順利向北平移30.66米,到達永久新址後,上海玉佛禪寺消除公共安全隱患保護性修繕工程按計劃順利進行,寺院中軸線殿堂的修繕工作又迎來重大進展。11月25日9時30分,「上海玉佛禪寺消除公共安全隱患保護性修繕工程觀音殿上梁典禮」舉行。
  • 江漢路紅旗大樓的前世今生
    2020年國慶節前,武漢市對江漢路進行整體保護性修繕,江漢路8號,現名為中國民生銀行大樓,作為重點修復工程之一進行了大整改,拆除了玻璃幕牆,改變了建築外立面,恢復了武漢人熟悉的「紅旗大樓」原貌。紅旗大樓曾有過多種名稱——永利銀行、興華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