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月美術館品牌展覽「在路上」深圳開幕

2020-08-28 北京商報最收藏

12月31日,關山月美術館品牌展覽「在路上」開幕。作為以青年為主體的年度藝術項目,第7屆主題「共生」整理了近20年來興起的中國社區介入式藝術(Community Art),呈現43個藝術案例,拓展藝術邊界,探討藝術介入和城市文化之間的互動關係,探索藝術創作的多樣可能。針對主題對深圳城市的重要意義,此次展覽首次啟用「主題展+外圍展」的方式,呈現深圳當地鮮活的藝術生態。「青年批評家論壇」與展覽開幕式同期舉辦。


「共生」的社區藝術

「Community/社區」的概念在英文中強調以共同價值集合起來的人群,在中文的翻譯中常被用作表示居住在附近的人,也常與「小區」等詞混用。隨著中國城市的不斷發展,城市居民分享現代生活理念,community/社區在精神層面上的共識也逐漸成為文化藝術領域的共同追求,相關的藝術項目在華東和華南區域興起,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廈門等經濟發達地區。

第7屆「在路上」以「共生」為主題整理呈現近20年來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社區介入式藝術案例。生物界的共生分為兼利共生、偏利共生、偏害共生、無關共生等多種形態,這多樣的形態構成了生命體之間密不可分的結構關係。當下藝術生態中,藝術家與社區、社區藝術與藝術生態之間無疑也形成了多樣的共生關係,並藉由這種關係的變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當下藝術生態的結構關係和發展走向。

此次展覽通過來自全國各地的20位學者、策展人、媒體代表提名,提交超過100個案例,經過組織委員會最終評審,選擇43個案例作品最終呈現。從這些案例當中, 我們可以看到藝術家面對個人境遇、自然環境、地域習俗,在不同層面上進行的多樣探索。策展人盛葳介紹說:「社區藝術創作在不同地域呈現出不同的特色,藝術家關注的內容和主題各不相同,展覽以地域為線索,分為華北/華中、華南/華東、西南、西北四個板塊進行綜合呈現。」策展人吳洪亮介紹說:「城市的發展對藝術提出要求,城市空間也是藝術的發生場,藝術家帶著具有針對性的視角從城市生活的細微處入手,美化公共空間,以藝術項目調動居民參與熱情,激發更具活力的城市生活。網際網路所構建的虛擬空間是現代人的精神領地,基於網際網路社群的藝術實踐在底層邏輯和呈現形式都不同於傳統樣式。近年來,在文化旅遊相關國家政策的指導下,西南、西北地區主動引進藝術項目,以藝術帶動文旅經濟,展示了豐富的應用場景。」同時,深圳作為中國新型城市的代表,聚合了城市化過程中的舊房改造、社區文化、人員流動等話題,作為「共生」項目的特別單元,根植於深圳的藝術項目成為此次展覽的亮點。

深圳,在地項目的針對性呈現

「共生」對於深圳來說是一個具有針對性的主題。改革開放40周年,深圳的高速發展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縮影。策展人朱小鈞說:「從小漁村到大都市的快速轉型意味著從硬體到軟體上的全面升級,新舊生態交替過程中的中間地帶給藝術項目提供了得以施展的舞臺。「在路上」首次以主題展+外圍展的模式呈現,在關山月主展場之外,鰲湖藝術村、握手302、地鐵美術館、33當代藝術空間四個長期從事社區藝術實踐的分展場,以期和美術館內的文獻敘事形成有機的結構關係,從而更加客觀、生動地呈現中國社區藝術的面貌。

從城市邊緣的三不管地帶到認知度越來越高的藝術區,鰲湖藝術村長期介入在地性的藝術介入社區更新問題;握手302以工作站的方式長期關注城中村及其舊改問題,以文化生活凝聚了這個人口流動區域;地鐵美術館長期進行地鐵站流動空間的藝術實踐,通過多種呈現形式在深圳流量最大的交通方式上實現了藝術的普及和推廣;33當代藝術空間長期以工業城為切入點關注深圳城市發展等社會課題,四個長期從事社區藝術實踐的分展場,以期和美術館內的文獻敘事形成有機的結構關係,從而更加客觀、生動地呈現中國社區藝術的面貌。

「在路上」,開放性和公共性的實踐

2013年-2017年為「在路上」的第一季,從媒介的角度切入,開啟傳統媒介青年當代藝術的田野調查工作。前五年的項目以油畫、水墨、版畫、雕塑、新媒體五種媒介作為主要的分項依據,通過展覽、論壇和出版等方式全面立體地梳理和研究不同類別和主體的青年藝術。第一季的展覽和討論生發出新的問題,媒介的拓展性、綜合性以及當代藝術發展對於藝術生產機制、存在空間乃至藝術概念本身都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2018年「在路上」結束了以媒介為線索的田野調查工作,進入第二季。2018年以「無人/Unmanned」為主題開啟了「在路上」項目的第二季。「無人/Unmanned」關注當下社會發展給人類生存帶來的變化,以及這種變化與未來藝術的關係,及其在藝術中的表現。第二季的活動策劃不再局限於某一個單一的媒介,並以當代理論的熱點問題為線索,切入文獻的研究和問題的探討。

近年來,「社區藝術的發生、藝術特質及其在當代藝術發展過程中的創造及革新意義」「共生性視覺文化及其生產機制」「公共視覺再造與集體記憶生成」「白盒子與沒有圍牆的博物館」等議題,已為藝術界廣泛關注。關於本屆「共生」這個話題,策展人張新英介紹說:「社區藝術是一種以公共議題為導向,以公共利益為出發點,以社群為基礎而進行的藝術實踐。社區藝術的在地性和社會介入性讓藝術家與社群之間形成了一種水乳交融的共生關係,正如生物界的「共生」有多種形態一樣,社區藝術的生產機制及其與社群之間的關係也呈現著多元的樣貌。這樣的「共生」關係引出很多有意思的話題,涉及藝術的發生、生產機制、公共性視覺文化,以及藝術視覺上的退場、作者身份的轉換,以及藝術作品本身的在地性與展覽呈現中藝術再現的虛擬性之間的關係等等,這些話題不但關涉社區藝術本身,更關涉因此而帶來的藝術史書寫方式、文獻形態以及展示、收藏等一系列問題的討論。」


相關焦點

  • 關山月美術館品牌展覽「在路上·2019中國青年藝術家作品展」開幕
    2019年12月31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深圳關山月美術館主辦的「共生——在路上·2019中國青年藝術家作品展」開幕。作為以青年為主體的年度藝術項目,第7屆「在路上」以「共生」為主題,整理了近20年來興起的中國社區介入式藝術,呈現43個藝術案例,拓展藝術邊界,探討藝術介入和城市文化之間的互動關係,探索藝術創作的多樣可能。針對主題對深圳城市的重要意義,此次展覽首次啟用「主題展+外圍展」的方式,呈現深圳當地鮮活的藝術生態。
  • 關山月美術館三大主題展覽亮相川美美術館
    原標題:關山月美術館三大主題展覽亮相川美美術館 華龍網3月6日19時50分訊(記者張義)6日,由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和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聯合主辦的【全國美術館館際交流展覽系列】——《當下——2017年關山月美術館創作院作品展》《涼月清秋——陳湘波作品展》《墨名其妙——文禎非當代水墨作品》三大主題展覽在位於大學城的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展出作品種類繁多、風格各異
  • 「深圳關山月美術館館藏海報展」在辛巴威展出
    、 7月28日下午2點,在中國駐辛巴威大使館文化處主任吳傳華博士的見證下,關山月美術館陳湘波館長向辛巴威國家美術館館長朵仁女士捐贈了本次「深圳關山月美術館館藏海報展」中展出的34件海報作品;深圳圖書館副館長張巖向藝術圖書館捐贈了150冊深圳出版的精美畫冊。
  • 伯揆中國寫意花鳥畫展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隆重開幕
    【蘇偉 張千科 圖/文】8月19日下午,「大美抱華——伯揆中國寫意花鳥畫全國巡迴展(深圳站)」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隆重開幕,本次深圳站是繼北京故宮太廟首站後全國巡迴展覽的第二站,共展出伯揆先生精心準備及創作的百餘幅大寫意花鳥畫精品力作,來自全國各地的嘉賓數百人出席開幕式。
  • 關山月美術館系列展覽亮相川美美術館
    每到3月,去四川美術學員虎溪校區看油菜花,成為了很多市民在春天的休閒選擇, 如果在觀看油菜花的同時還能看到不止一場的藝術展覽,是不是更有意思呢?6日,由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和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聯合主辦的「全國美術館館際交流展覽系列」在位於川美虎溪校區的川美美術館開展,《當下——2017年關山月美術館創作院作品展》《涼月清秋——陳湘波作品展》和《墨名其妙——文禎非當代水墨作品》三大展覽同時與觀眾見面,展覽將持續到3月14日結束,全程免費對觀眾開放。
  • 「關山月美術館建館二十周年系列學術展」開幕 20世紀中國山水畫的...
    」開幕。「關山月和他的時代——二十世紀山水畫研究展 」、「嶺南翰逸——趙少昂、黎雄才、關山月、楊善深嶺南畫派大師合作畫精品展」 、「關山月美術館建館20周年文獻展」 三大展覽同期展出,並持續至7月21日。  此次展覽不僅聚集黃賓虹、林風眠、潘天壽、傅抱石、齊白石、吳冠中、李可染等諸多藝術名家的畫作,還展出了六十餘幅嶺南畫派大師——趙少昂、關山月、黎雄才、楊善深「珠聯璧合」之作。
  • 大美抱華——伯揆中國寫意花鳥畫大展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隆重開幕
    2020年8月19日「大美抱華——伯揆中國寫意花鳥畫全國巡迴展(深圳站)」在廣東省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開幕。本次深圳站是繼北京故宮太廟首站後全國巡迴展覽的第二站,共展出伯揆先生精心準備及創作的百餘幅大寫意花鳥畫精品力作,繼續通過作品展示近年來的創作的心路歷程以及對中國畫寫意精神的堅守
  • 溫暖「韓流」,湧動深圳關山月美術館
    ▲2020年12月21日,「美林的世界在深圳——韓美林藝術展:天·地·人·和」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開幕 『韓美林生肖藝術展』開幕才幾天,我都去南山博物館參觀兩次了,剛知道關山月美術館也有展,我參加完比賽就迫不及待地過來!」當謝奶奶得到了現場工作人員贈送的韓美林牛年藝術檯曆時,她興奮地發在郵友群裡向大家炫耀,還很認真地把想說的話寫在了留言本上。
  • 「江山:城市的變奏」展覽深圳開幕
    :關山月美術館青年藝術家學術提名展——「江山:城市的變奏」在國家重點美術館關山月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藝術家江山繪畫及雕塑、裝置作品60餘件,是藝術家十多年來的個人創作較為完整的展示。展覽由關山月美術館館長陳湘波先生擔任總策劃,著名學者楊小彥先生作為策展人,展覽暨研討會的學術主持為湖北省美術館館長冀少峰先生。
  • ...城市——歷史:深圳1891——2020》影像展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今天獲悉,《影像——城市——歷史:深圳1891——2020》影像展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開幕。本屆展覽由深圳(福田)國際城區影像節組委會、南都灣區城市美學研究所、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聯合主辦,大乾藝術承辦,深圳市福田區宣傳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專項資金資助。
  • 關注信息化時代群體藝術新態勢,第八屆「在路上」展覽開幕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梁瑛 實習生 丁凡/文 韓墨/圖由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聯合主辦的「無極映射——在路上2020中國青年藝術家作品提名展」12月5日在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開幕。作為「在路上」系列項目的第八屆展覽,本次展覽邀請了來自全國各地的17個藝術群體共同參與,策展人把他們的創作方式稱為「後工業群體方式」,讓觀眾看到,在信息化時代當代藝術新的創作態勢。
  • 春睡夢先覺——高劍父作品展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展出
    8月5日,由廣州藝術博物院、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主辦,高劍父紀念館協辦的"春睡夢先覺——高劍父作品展"在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共展出高劍父書畫作品103件,均為廣州藝術博物院藏品,展期至8月16日。
  • 關山月美術館攜手百誠藝術館舉辦的伯揆寫意花鳥展將於19日開幕
    (原標題:關山月美術館攜手百誠藝術館舉辦的伯揆寫意花鳥展將於19日開幕)
  • 「不忘初心——汪象華書法作品展」深圳關山月美術館開幕
    7月28日,「不忘初心——汪象華書法作品展」在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隆重開幕。開幕式活動現場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海南佛教協會主席印順,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武警部隊政治工作部文藝創作室主任夏荷生,解放軍出版社編審、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許向群,廣東省文聯副主席、深圳市文聯黨組書記李瑞琦,中國美協理事、深圳市文聯黨組成員、巡視員梁宇,中共深圳市福田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高大偉,深圳報業集團社長陳寅
  • 著名雕塑家吳為山作品於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展出
    寫意雕塑家吳為山作品展深圳開幕 展出多件珍貴資料歷史29 天人合一——老子 W 83x35x32cm 青銅2012老子(約公元前571—公元前471),春秋末期楚國人,思想家(記者胡永愛深圳報導)2020年11月12日,「行走的人——在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吳為山」展覽將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開幕。
  • 深圳印跡——藝術文創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展出
    1月5日,深圳印跡——藝術文創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舉行開幕式,展至13日。  展覽由深圳市委宣傳部創意十二月組委會的支持,深圳市設計與藝術聯盟作為展覽指導,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深圳市工業設計協會、深圳市英途聯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共同主辦,深圳市道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及執行。
  • 展覽現場 | 福田美術館揭牌成立!深圳再添文化新地標
    2020年9月25日上午9點半,深圳福田美術館開館儀式暨「以美育人——深圳福田美術館開館邀請展」在深圳市福田美術館隆重開幕。本次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作為學術支持,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名譽主任、中央美術學院博導邵大箴教授擔任學術主持,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葛玉君先生擔任策展人。福田美術館館長張闖,寶甄藝術創始人謝蕾擔任展覽統籌。
  • 深圳各大美術館推出重大展覽 集中呈現藝術中國風
    國慶期間,深圳各大美術館紛紛推出重磅展覽,擁抱假期前來觀展的市民。一場場精彩的文化視覺盛筵讓人們在藝術的世界裡流連忘返。各大展覽雖然主題不同,但不約而同集中呈現了中國當代藝術的當下狀態,體現出了當代藝術回歸傳統的中國風潮。深圳美術館:「文兮歸來」中國風「文兮歸來——中國當代藝術展」國慶期間在深圳美術館展出,展出14位藝術家的近40件當代藝術作品。
  • 塞外駝鈴——館藏關山月1940年代作品專題展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開幕
    8月20日,塞外駝鈴——館藏關山月1940年代西北寫生與敦煌臨畫專題展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舉辦,展覽包括向遠西行、河西走廊、敦煌燭光和冰雪生活四個部分,展期至2012年6月26日。一九四三年,關山月攜夫人,與趙望雲、張振鐸,歷盡艱難,輾轉跋涉,經河西走廊,入祁連山,出嘉峪關,到達敦煌臨摹壁畫。
  • 深圳影領科技|深圳美術館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深圳建市40周年美術展在京開幕。&34;在關山月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繼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獲得熱烈反響之後回到深圳,以美術作品的形式講深圳故事,頌深圳精神。展廳位於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佔地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擁有8個室內標準展廳,一個中央圓形大廳和一個戶外雕塑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