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重慶來福士,品鑑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大師作品

2020-10-30 重慶CKG

10月29日,義大利駐重慶總領事畢嵐祺(Guido Bilancini)、重慶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唐文先生、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二級巡視員白雨玄女士、渝中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孔新軍女士、駐重慶各領事館嘉賓、凱德集團管理層及媒體來賓齊聚重慶來福士,共同揭開"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這一文化盛事的帷幕。


開展儀式現場


此次展覽是由中央美術學院擔任學術支持,由義大利駐華使館文化中心、義大利駐重慶總領事館、凱德集團(中國)重慶來福士主辦,並聯合義大利國家廣播電臺RAICom公司呈現的全球美術教育推廣項目,由北京文澤時代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承辦,重慶站落地於重慶來福士辦公樓C座32層。這是一個整體藝術展覽,由36個拉斐爾作品的高清和原始尺寸複製品組成,原版作品目前收藏在全球七個不同國家的18個博物館中。通過高清拍攝和仿真原大輸出技術進行高質量複製,高度還原畫質質感與色調色溫,集中重現拉斐爾最重要的藝術創作遺產。


展覽現場實景


義大利駐重慶總領事畢嵐祺(Guido Bilancini)在致歡迎辭中談到,拉斐爾展已經在中國三個城市成功舉辦,分別是昆明、成都和重慶。這個展覽會展出36個拉斐爾高清複製品。該展也是我們今年重點推廣活動之一,在今年我館已經參加了智博會並組織線上義大利館,第二十屆義大利語言周也於不久剛剛落幕。接下來的重要活動還包括,十一月將會組織慶祝中意建交五十周年慶祝活動。最後,11月23至29日義大利美食活動也將在西南地區如約而至。


畢嵐祺總領事講話


2020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也是文藝復興巨匠拉斐爾·桑蒂逝世500年,全球範圍內都籌劃舉辦了各種活動,以致敬大師,並紀念他為後世留下的寶貴藝術遺產。


重慶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唐文表示:"今年恰逢中意建交五十周年,'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展覽在重慶開展具有特別的意義。眾所周知,中國和義大利同是世界上重要的文化大國,文化交流一直是中意友好交流合作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義大利駐重慶總領事館自成立以來,重視在重慶舉辦中意文化交流活動,曾經成功舉辦了'威爾第歌劇展'、'歐洲油畫展'等文化展覽,多次舉辦'情系義大利之秋文化季'活動,給重慶市民留下了深刻的義大利印象。"。


唐文副主任講話


凱德集團(中國)重慶董事總經理黃瑞程在活動中表示:"凱德集團深耕重慶多年。作為重慶城市新地標,重慶來福士一直以'連接重慶與世界'為內在驅動,致力於在經濟文化交流方面發揮企業的橋梁作用,為重慶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助力添彩。本次藝術展覽在重慶來福士的成功落地,正是對該理念的成功踐行。我們期待此次活動能為市民朋友們奉獻一場世界頂尖的藝術文化盛宴。"


黃瑞程先生講話


此次畫展已於2020年10月27日正式向公眾開放,持續到2020年11月30日,歡迎廣大市民前往參觀。


展出畫作:《神聖家庭與羊》


展出畫作《聖母與聖子》


拉斐爾·桑蒂——文藝復興三傑之一

文藝復興三傑之中,達·文西是將科學與藝術結合得最完善的,他也最具科學的嚴謹性;米開朗基羅則更具藝術家的激情與力量,並在雕塑上也展現了絕佳的創造力;拉斐爾作為三傑中最年輕的一位,將文藝復興的藝術形式表現得最經典、最透徹、最完全,可以說,是他使文藝復興達到了和諧完美的境界。


1483年拉斐爾出生於烏爾比諾附近的一座小城,此時米開朗基羅已經8歲,達·文西已經31歲,文藝復興盛期的浪潮已經掀起,無數成熟的優秀藝術家不斷湧現。拉斐爾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


拉斐爾的父親是一名宮廷畫家,將他引領進了藝術的殿堂,並讓他接觸了詩歌之類優雅的藝術形式。在父親去世後幾年,拉斐爾繼承了父親的工作室,並就被授以"大師"的稱號。隨後他拜著名的藝術家佩魯吉諾為師,後者與達·文西、波提切利一樣是雕塑家、畫家韋羅基奧的弟子。


拉斐爾具有強大的學習能力,他很快地掌握了老師所教授的繪畫技巧,並有了自己的、更高的見解,例如他參考老師作品所畫的《聖母的婚禮》,就體現出了他熟的技巧與更勝於佩魯吉諾的嫻靈動的造型能力。


1504年至1508年期間,拉斐爾在佛羅倫斯度過了一段深化自身藝術風格的時光,他在這裡學習了達·文西、米開朗基羅的創作,也鑽研了馬薩喬和安吉利科這些古代大師的藝術。


之後的歲月裡,直到1520年去世前,拉斐爾都生活在羅馬,儒略二世與利奧十世兩任教皇都是拉斐爾藝術忠實的愛好者,也是他最重要的贊助商。


顏值更高、氣質更佳的城市新地標

兩江交匯的朝天門是重慶的代表名片之一,這裡既是中國內陸最早對外通商口岸,也是重慶商貿文化的集聚地與起源地,凱德集團潛心打造城市新地標重慶來福士,已成為重慶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一張獨有名片。


重慶來福士實景圖


重慶來福士高端住宅,利用朝天門得天獨厚的地形地基優勢,將宅邸藝術發揮極致,將人、建築、自然於此融為一體,打造人文雲端綠色居住場景。


生活在這裡,坐擁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盡享時尚年輕的社交圈,居住在極具設計感的綠色生態社區,在經歷時間的檢驗後,重慶來福士已然成為塔尖人士共同認可的頂級住宅。


園林實景圖


其中最後一棟待發售的住宅朝天閣T3N,直面兩江交匯,高達350米,是現目前在售最高住宅,真正的實現居家擁有通透大空間,且身處雲端縱享城市美景的理想生活。其充滿設計感和藝術氛圍的樣板間現已開放預約參觀。


朝天閣T3N樣板間實景圖,攝影/蔡雲普Yunpu Cai


朝天閣T3N在設計上融合了城市、文化、宅邸的深入思考,藝術來源於現實,卻高於現實,成為唯一。空間的切割裡,開放的書牆靈活律動,賦予空間功能的多元性,最大化的將景與光引入室內,賓客盈門之際,共享風雅之氣。歸於平靜之餘,盡享片刻靜謐之景,動靜皆宜。


朝天閣T3N樣板間實景圖,攝影/蔡雲普Yunpu Cai


書房色調質樸而優雅,塑造沉穩大氣的空間基調,將東方氣質大隱隱於工藝、材料交感和應中,細節之中承載塔尖人士對於生活的期望。從文化到材質、顏色,整個空間形成一種奇妙的對比,形成戲劇化的視覺效果,恰到好好處的詮釋熔鑄古今,匯通中西。


朝天閣T3N樣板間實景圖


當下,低調淡然而堅定的氣質成為最珍貴的存在,它是一種見過極盡絢爛之後的樸素。是潮流之外,隱藏於細節處的質感。重慶來福士住宅深知塔尖人士對於空間的多重需求,從精神的契合與認同出發,著力打造品質感與純粹感的等多功能私屬空間,匠造品質人居。


對外開放與交流的國際化窗口

重慶開埠100多年,朝天門始終站在對外開放的前沿,承載著重慶對外開放的歷史、現在和未來。


當現代企業發展已不再僅僅滿足於追求常規的品質標準,而是轉向追求由內而外的比肩世界、走向世界的更大格局,重慶來福士辦公樓註定不凡。


其從純粹辦公功能的商務辦公樓,向更便捷高效的科技辦公樓進化,擁有360度廣大視野,可縱觀全局城市景象。


如今的重慶來福士,已經成為眾多世界級企業看向重慶的第一眼。2020年9月3日,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重慶分行正式入駐重慶來福士辦公樓,此外新加坡企發局等知名企業也已落戶重慶來福士;同時另有多家保險、債券、基金、期貨等對發展環境尤為看重的金融企業,正在積極對接中。


重慶來福士還在致力於引進金融服務、信息通信技術、商貿物流、教育文化、健康醫療、商務服務等領域的世界500強和國內外優質企業入駐其辦公樓,致力打造成中新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的服務業承接地。


辦公樓B/C座


以人為本,明朗、簡潔的統一色調,兼具實用性與設計美感,營造出輕鬆,高效,專業的辦公氛圍。


辦公樓A座


開放辦公,休閒,母嬰照料,一應俱全,真正實現空間利用最大化,使休息與工作,相得益彰。


一場珍貴的文化體驗

在重慶來福士,不論是從設計到日常運營,處處可見用心,巧妙地將歷史、人文融入了的每個細節裡,其所顯現的並非單純的華麗與裝飾,而是匠心打造的自始至終。本次迎來與拉斐爾的藝術展,希望邀請更多朋友一起參覽,做人文歷史的見證者,感受未來雲端廣闊生活美好。


展覽海報


主辦單位:義大利駐華使館文化中心

義大利駐重慶總領事館

凱德集團(中國)重慶來福士

聯合主辦:義大利國家廣播電視公司RAICom公司

承辦單位:北京文澤事代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北京京東方藝雲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小罐茶業有限公司

學術支持: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展覽時間:2020年10月27日-11月30日, 10:30-18:30(最晚入場時間:18:00)

展覽地點:重慶來福士辦公樓C座32樓(由LG層或山城花園層檢票進入)

購票渠道:貓眼、大麥網、摩天輪

相關焦點

  •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大師作品亮相重慶
    10月29日, 由中央美術學院擔任學術支持,義大利駐華使館文化中心、義大利駐重慶總領事館等主辦的 「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藝術展亮相重慶來福士。該展覽重慶站位於重慶來福士辦公樓C座32層,是一個整體藝術展覽,由36個拉斐爾作品的高清和原始尺寸複製品組成,原版作品目前收藏在全球七個不同國家的18個博物館中。
  • 下月去重慶美術館看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大師真跡
    (本組圖片均由上海喜馬拉雅美術館供圖)重慶日報消息,橫跨6個世紀,飛越半個地球,包括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175件畫作、雕塑等藝術精品,即將從文藝復興之都佛羅倫斯空降山城重慶。屆時,重慶市民在家門口即可欣賞文藝復興時期大師的精品,為了更好呈現視聽效果,展覽中將運用現代AR技術,實景還原與藝術品穿插,呈現600年前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斯文化藝術及生活場景。
  • 「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在來福士拉開帷幕
    此次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擔任學術支持,由義大利駐華使館文化中心、義大利駐重慶總領事館、凱德集團(中國)重慶來福士主辦,並聯合義大利國家廣播電臺RAICom公司呈現的全球美術教育推廣項目,由北京文澤時代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承辦,重慶站落地於重慶來福士辦公樓C座32層。
  •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10座瑰麗無比的文藝復興建築
    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起源於15世紀初的佛羅倫斯,是古典文化的「重生」。後面這種風格傳播到整個歐洲,取代了中世紀的哥德式風格。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主要建築元素包括柱子、壁柱、踏板、內飾、拱門和穹頂。以下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10個代表建築。
  •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10座瑰麗無比的文藝復興建築
    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起源於15世紀初的佛羅倫斯,是古典文化的「重生」。後面這種風格傳播到整個歐洲,取代了中世紀的哥德式風格。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主要建築元素包括柱子、壁柱、踏板、內飾、拱門和穹頂。以下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10個代表建築。
  • 首都博物館以全新方式展示「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
    莫羅內,藏於威尼斯學院美術館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林維):由首都博物館承辦的《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藝術、文化和生活》展覽於3月27日正式開展。該展覽雲集了來自義大利多家知名博物館的百餘件繪畫、建築模型等作品,全景化地呈現了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藝術生活的方方面面。
  • 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真跡將亮相重慶美術館
    上海喜馬拉雅美術館供圖   人民網重慶1月2日電(陳琦 姚於)日前,《蒙娜麗莎的微笑和文藝復興三傑——貝利尼家族收藏》特展新聞發布會舉行。記者獲悉,這場迄今重慶最大規模的文藝復興珍品展將於2019年4月26日至8月8日在重慶開幕。        屆時,由義大利貝利尼家族21代人歷經600年收藏傳承的161件文藝復興藝術珍品,將亮相重慶美術館。
  •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品在京展出
    2018年3月26日,《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藝術、文化和生活》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館開幕,展覽共展出102件展品,大部分是首次與中國觀眾見面。此次展覽展出的102件展品,來自烏菲齊美術館、巴傑羅國家博物館、翁布裡亞國家美術館等義大利17家博物館和機構,包括提香、波提切利、佩魯吉諾、丁託列託和老帕爾馬等藝術家的繪畫作品。現場展出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品。
  •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展(2)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10月22日 (外代二線)(13)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展 10月22日,人們在法國巴黎羅浮宮參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展。 該展覽為法國巴黎羅浮宮與義大利米蘭的斯福爾扎城堡合作舉辦,共展出超過140件藝術品。
  •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展
    該展覽為法國巴黎羅浮宮與義大利米蘭的斯福爾扎城堡合作舉辦,共展出超過140件藝術品。展覽將持續至至2021年1月18日。新華社/西霸  10月22日,一名男子在法國巴黎羅浮宮參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展。
  • 首博全景展示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藝術、文化與生活
    展覽開幕式現場15至16世紀,也即眾所周知的文藝復興時期,在義大利到底發生了什麼?2018年3月26日下午,《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藝術、文化和生活》展在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A展廳開幕。通過百餘件創作於義大利15至16世紀的藝術作品,展覽為我們揭示了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社會和藝術生活。
  •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都有哪些傑出的大師?
    一說起現的義大利,大部分人的腦中都是義大利的藝術和時尚,因為義大利這一座城市是藝術之城,它能做到把人們對藝術的美好幻想給實現出來,歷史上孕育了超多著名的藝術家,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名人。
  • 劉耀春:雅各布·布克哈特與義大利文藝復興—— 對《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的再思考
    發表作品有《義大利城市體制與權力空間的演變,1000-1600》、《文藝復興時期婦女史研究》等。英國文化史家彼得·伯克(Peter Burke)在他的《什麼是文化史》一書中將布克哈特奉為「經典文化史」的先驅之一。近幾年,國內學界對布克哈特興趣漸增,布氏的主要著作大多陸續被譯成中文出版。
  • 於視乎丨觀展建議: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藝術、文化和生活
    今天去首都博物館看了「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藝術、文化和生活」的展覽。感覺相當不錯。正好前陣子狂補世界藝術史,總算是對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有一些印象。雖然看了的書就跟吃了的飯一樣,只能充飢一時,但是畢竟是親口吃過,還是能夠記起幾道美味佳餚。
  • 香港展出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作
    2020-10-22 03:25:0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日報海外版香港10月21日電 (記者陳然)今年適逢中國與義大利建交50周年,香港藝術館首次與義大利烏菲茲美術館展覽於本月23日起向公眾開放,展示15世紀至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特色和文化,展期至明年2月。參觀者體驗展覽內互動項目。
  • 雅各布·布克哈特與義大利文藝復興——對《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的再思考
    比如在史料選取方面,當時德語世界的史學家大多倚重檔案和官方文獻,布克哈特則常常使用刊印材料,甚至運用文學作品。他認為這些作品中不自覺表達出來的思維習慣較之那些具有傾向性的原始記錄更能反映歷史的真實性。他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中就使用了這一時期的大量文學著作,這在當時的史學研究中是很少見的。      在研究對象或任務方面,他也與主流史學家大異旨趣。
  • 「遇見大師——文藝復興時期復刻作品展」在青島城市藝術館亮相
    9月30日下午,由青島出版集團、德才集團主辦,青島城市藝術館承辦,青島出版社少兒期刊分社、青島數字時間傳媒有限公司、青島油畫學會和青島美協油畫藝委會協辦的「遇見大師——文藝復興時期復刻作品展」,在青島城市藝術館開幕。該展覽是本館2019年第一屆《歡樂藝術博物館——歐洲藝術大師經典復刻作品展》的續篇。
  •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陰暗面
    弗萊徹最近的一部作品《美麗與恐怖》(The Beauty and the Terror)則扯了一張更大的畫布,貫穿整個16世紀,講述了義大利當年的政治和文化版圖。弗萊徹的副標題雄心勃勃,也充分彰顯了她的意圖——希望帶讀者看到一段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另類歷史。
  • 世界家具史——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家具(上)
    義大利是文藝復興的發祥地。可以說,是萊昂納多·達·文西和拉斐爾引導了義大利人的藝術直覺,使他們擯棄了拜佔庭哥德式風格。而據法國藝術評論家和作家鮑那非先生所言,義大利人在接受拜佔庭哥特風格時,也並未將其視為永恆不變的規則,而只不過是「退而求其次」的一時風潮罷了。
  •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景園林
    從但丁的《神曲》、彼特拉克的《歌集》到薄伽丘的《十日談》,文藝復興文化除了表達人的重要價值之外,還熱情地讚美了山的崇高、海的洶湧、河的浩蕩和泉水的淙淙,甚至歌頌花草的自然之美以及休閒恬靜的鄉村生活;從達·文西的《巖間聖母》《蒙娜麗莎》到《琳達與天鵝》,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作品多注重人物與空間關係的立體表現,其內容雖然仍屬於傳統的宗教題材,但人物與自然環境的結合卻真實地表現了世俗生活的場景,體現了現實主義與人文主義相結合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