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 香港巴塞爾:在這裡,所有的藝術都待價而沽

2020-12-06 澎湃新聞
第五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於3月23日至25日面向公眾開放。藝博會是一個讓人思考藝術商業性的絕佳場合,在這裡,所有的藝術作品都顯得高端大氣,大部分沒有明碼標價,但它們確都是待價而沽。面向公眾的展會也將從此前預展時的名利場與社交場,搖身一變成為一場藝術的嘉年華。

第五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現場

藝博會是一個讓人思考藝術商業性的絕佳場合,在這裡,所有的藝術作品都顯得高端大氣,大部分沒有明碼標價,但它們確都是待價而沽。

第五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於3月23日至25日面向公眾開放。而在此前的預展上,全球藝術界人士便已匯聚一堂。中國當代藝術的大藏家烏利·希克走走停停,不時和熟人聊天;銀川雙年展策展人博斯雙手插袋,走了沒幾步也被逮個正著;策展人小漢斯滿臉笑意;藝術家張曉剛和汪建偉熱烈地攀談;吐槽帝梁克剛則不斷拿起手機拍照,也許在醞釀新的一波吐槽……這不僅是一個展會,更是一個名利場和社交場,到處流動著英語、法語、德語、日語、韓語、粵語、普通話,甚至還有上海話。

3月2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多位記者提出,中國大陸經濟面臨調整,加之對於資金外流問題的管控,是否會影響巴塞爾的成交。巴塞爾亞洲總監黃雅君(Adeline Ooi)並未直接回答問題,她稱展會剛剛開場,得出結論一切為時尚早。此外,除了大陸藏家以外,來自亞洲乃至全球的藏家,對於香港展會同樣重要。

佩斯畫廊帶來的羅伯特·勞森伯格的作品。

無論經濟冷暖,展會現場的畫廊均是有備而來。明星畫廊一如既往地攜旗下明星藝術家悉數登場。佩斯畫廊帶來了羅伯特·勞森伯格的兩件作品,售價均為200萬美元上下;在白立方的展位,盧西安·佛洛依德的一幅油畫開價275萬英鎊,喬治·巴薩利茲的作品售價50多萬歐元;在卓納畫廊的展區,我們看到了正在東京國立新美術館舉辦回顧展的草間彌生作品,乘著這股熱潮,一件2016年的黑綠圓點畫以45萬美元成交。高古軒、白立方、佩斯等畫廊近年活躍於亞洲藝術市場,頻繁參與亞洲各大藝博會,並在亞洲的城市建立了分支機構。

倫敦的Wilkinson畫廊帶來的新加坡藝術家張奕滿的《傅科擺,無愛繁殖,模式識別,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另一些畫廊並不像前述畫廊那般活躍於亞洲藝術市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是他們涉足亞洲市場的唯一落腳點,但他們已在這個平臺上耕耘了多年。來自倫敦的Wilkinson畫廊此番帶來了全球不同地區藝術家的作品,其中包括新加坡藝術家張奕滿的《傅科擺,無愛繁殖,模式識別,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這件作品實際上是由四本書和四個杯子組成的。畫廊主Amanda Wilkinson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介紹說,她帶來一些亞太市場比較熟悉的藝術家作品,對於銷量她感到並不擔心,因為於當前經濟形勢相比,更重要的是維持和老藏家的聯繫。Pippy Houldsworth畫廊也已經是連續第三年參與香港展會,但它始終維持著新晉畫廊的姿態,每年會介紹一位新藝術家的作品。今年畫廊帶來的是巴西女藝術家Ana Prata的作品,這些小型的肖像畫尺寸統一,別具一格,頗受年輕藏家關注。在畫廊主Pippy Houldsworth看來:相比西方藏家,亞洲藏家做起決定來比較謹慎,他們會反覆回到展位,多重比較之後再開口詢問作品的情況。來自上海的天線空間和德國畫廊Kraupa-Tuskany Zeidler聯合辦展,對於這兩個香港展會的新兵來說,這樣也許更有利於業務切磋。天線空間的工作人員介紹說,展會銷售情況不錯,也收穫了一些新的藏家。

Pippy Houldsworth畫廊帶來的巴西女藝術家Ana Prata的小型肖像畫作品

本次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總共有來自34個國家的242間畫廊參與其中,其中半數畫廊來自亞太地區,29間畫廊是首度參展。為了避免單調的高檔賣場印象,展會也做出了很多結構性的設計。每個參展畫廊也可以參與「策展角落」(Kabinett),在展區內開闢一塊獨立區域,呈現精心策展的項目。在這個板塊,來自韓國的Kukje Gallery/Tina Kim Gallery向觀眾介紹韓國先鋒藝術先驅權寧禹的作品,耿畫廊帶來藝術家常玉的一系列紙上作品,Rossi & Rossi畫廊則呈現了伊朗藝術家和電影導演Abbas Kiarostami的攝影作品「白雪系列」。

Rossi & Rossi畫廊呈現的伊朗藝術家和電影導演Abbas Kiarostami的攝影作品「白雪系列」被安置在倉庫的安東尼·葛姆雷作品肖恩·凱利畫廊帶來的這件博伊斯的衣服,是100版中的第10版。

芭芭拉·克魯格針對名利場的標語英國概念藝術家瑞安·甘德的作品義大利貧窮藝術家雅尼斯·庫奈裡斯的作品朱利安·奧培的三件肖像作品

儘管策展項目在展區內劃分出獨立空間,讓觀眾體會到欣賞藝術的片刻寧靜,但在藝博會上,所有的藝術都是待價而沽的。這裡有鐫刻進藝術史的大師,畢卡索、杜尚、莫蘭迪、康定斯基、博伊斯、伊夫·克萊因……也有而今享譽世界的大牌,阿布拉莫維奇、李希特、安東尼·葛姆雷、安塞姆·基弗、崔西·艾敏,芭芭拉·克魯格充滿社會諷刺意味的宣言布滿牆面,剛剛去世的義大利貧窮藝術家雅尼斯·庫奈裡斯的作品也位列其中……畢竟,任何一位成功的藝術家,必然和畫廊有深入、持久而順利的合作關係。即便是近幾年在中國大陸或是亞洲開過畫展的藝術家,畫廊也會敏銳地將其帶來展會。英國概念藝術家瑞安·甘德的藝術展剛剛在上海Cc基金會開幕,他的作品已經登陸了香港展會,一件雕塑,一件架上,開價分別為9萬英鎊和6萬英鎊。朱利安·奧培有三件肖像作品展出,單件開價5萬英鎊,而藝術家本人正在上海籌備即將於3月28日在復星藝術中心舉辦的個展。泰勒畫廊去年在上海西岸藝博會期間帶來了亞歷克斯·卡茨在中國的首展,本次卡茨的作品《Mie》(2009)開價35萬美元。英國藝術家麥可·克雷格-馬丁曾在2015年在中國舉辦巡展,本次展會上也有他的作品呈現。

安迪·沃霍爾的絲網版畫《美元》

法國的Thaddaeus Ropac畫廊同樣帶來了不少大師作品,其中包括安迪·沃霍爾的絲網版畫《美元》(1981),這張小小的圖形被掛在空白的牆面上,也昭示著大部分藝術作品的最終命運。

展會開始不多時,牆面上的標籤逐漸開始有紅點出現。藝博會的成交率並不是一個公開的數據,有些畫廊在預展首日便表示已經售出了七八成。事實上,畫廊和藏家的交流早在展會開始前便已展開,一些畫作也許早早有藏家訂下,畫廊只是帶來展會供其確認。藝博會是藝術市場的晴雨表,也是畫廊維持工作的必要手段。

上海的A+ Contemporary在「藝術探新」展區呈現胡為一的作品。

而今,很多藝博會都開始推出各類形式的主題策展。「藝聚空間」(Encounters)項目由展會策展人統一負責,在整個展區內穿插設置大型的作品,這些作品像是展會的公共藝術,符合藝博會高端大氣的整體格調。除了「藝廊薈萃」(Galleries)以外,一些小型的展位也被組織起來,「藝術探新」(Discoveries)的參展畫廊均以個展或雙個展形式呈現作品,「亞洲視野」(Insights)則以亞洲當代藝術為主旨。相對而言,這些新的畫廊倒是為光鮮亮麗的高端賣場注入了些許不一樣的氣質。一些展位甚至顯得有些混亂,卻別有一番鮮活的意味。

在兩日的預展之後,香港展會將開放給普通觀眾,屆時,展會也將從名利場與社交場,搖身一變,成為一場藝術的嘉年華。

誠品畫廊帶來的蔡國強的火藥瓷畫《黑牡丹》

「光映現場」呈現一系列精彩的電影及錄像作品,包括講述收藏家姚謙的電影《一個人的收藏》,記述藝術家蔡國強創作的《天梯:蔡國強的藝術》,以及剛剛去世的藝術家陳邵雄的一系列相關影像。巴塞爾藝術展與谷歌合作推出了VR體驗項目,楊泳梁、孫遜、曹斐等藝術家都參與了創作。展會期間也將會舉辦一系列對話和沙龍漫談。而在展會之外,香港藝術家伍韶勁的《二十五分鐘後》把兩輛具有香港標誌性的電車轉變為流動相機暗室,邀請乘客以全新方式體驗香港。20日至28日,電車將於銅鑼灣、西港城和上環來回行駛。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期間,大大小小的展覽也將在全城各處展開。

第五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現場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期間香港亮點活動】

曖昧:香港流行文化中的性別演繹

地點:M+展亭

時間:3月17日至5月21日

香港西九文化區「曖昧:香港流行文化中的性別演繹」展覽檢視電影、流行音樂、時裝、攝影和印刷媒體等如何成為一個激發思考主流性別觀念的平臺。展覽將展出逾九十件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的作品,涵蓋張國榮、何韻詩及黃耀明等著名藝人,探討性別模糊以至中性的展現和想像,並開啟大眾媒介與藝術、設計和流動影像等領域之間的互動對話。

重緣再續:兩依家具的收藏故事

地點:兩依藏博物館

時間:2017年3月21日至2018年2月

香港最大型的私人博物館兩依藏博物館呈獻年度展覽「重緣再續:兩依家具的收藏故事」。展覽講述兩依收藏之旅中有關「失散與重聚」的故事,展出逾一百件中國明清家具。「重緣再續」從藏家個人角度出發,娓娓道來展出的珍貴藏品多年來令離散之成對或成套珍貴家具重聚的曲折故事。

扎哈·哈迪德 :實驗永無止境

地點:ARTISTREE

時間:3月17日至4月6日

此次展覽呈現了哈迪德的繪畫在她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展出作品包括繪畫、硬筆素描、以及難得一見的私人筆記。其中的速寫展現了她對建築形態的複雜構想。展品包括哈迪德首個享譽國際的項目「山頂」(The Peak),該作品在香港山頂私人會所設計比賽中脫穎而出,標誌著哈迪德職業生涯的重要時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重要的不只是藝術——香港巴塞爾藝博會與非盈利藝術機構
    劉菂每到三月底的最後一周,整個朋友圈都好像來了香港。今年已是第七屆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其熱度有增無減。在嚴格限制VIP貴賓卡一天只能帶一人的規定下,在公眾開放日的門票早早售罄的情況下,香港巴塞爾錄得超過八萬八千次參觀人數的歷史新高。
  • 直播|直擊巴塞爾香港藝術展2018現場!
    巴塞爾藝術展為全球一致推崇的國際藝術交流平臺。每年於巴塞爾、邁阿密海灘和香港舉行的藝術展會,展示了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的最高水平,2018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將呈獻248間來自32個國家及地區的頂尖畫廊,更有28間畫廊首次參展。巴塞爾香港藝術展為展示亞洲與亞太藝術的頂尖平臺,近半數的參展畫廊均在該地區擁有畫廊空間。
  • 2015香港巴塞爾藝術展 精彩搶先看|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藝術|展覽...
    「黃金地帶」之藝聚空間藝聚空間(Encounters)設在兩個展廳的黃金地帶,展出大型雕塑及裝置藝術極具規模的藝術作品,當代藝術機構雪梨Artspace 行政總監Alexie Glass-Kantor今年將首度為本展區策展。影像空間之光映現場「光映現場「(Film)於2014年首度在香港推出,備受各界推崇。
  • 香港藝術周將接棒香港巴塞爾
    原標題:香港藝術周將接棒香港巴塞爾   香港巴塞爾展覽現場   今夏雖然沒有了「大黃鴨」的助興,但第二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依然成為藝術界焦點。本次藝術展5月15日至18日於香港會展中心舉行,分為畫廊薈萃、亞洲視野、藝術探新、藝聚空間、電影項目、藝文出版等六個展會分區,展出來自39個國家及地區合共245間頂級藝術機構的藏品。與巴塞爾同期舉辦的還有第四屆亞洲當代藝術展。
  • 亞洲當代藝術盛宴——第三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
    巴塞爾藝術展主要展示和銷售當代藝術,於1970年在瑞士創辦,2002年於美國邁阿密舉行首展,2013年登陸香港,掀開亞洲藝術市場的新一頁。該藝術展現在每年分別於巴塞爾、邁阿密和香港三地舉行,被認為是最具代表性的國際藝術博覽會。
  • 從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觀察中國藝術市場:處於「爆發期前奏」
    原標題:從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觀察中國藝術市場:賣家稱正處於「爆發期前奏」中新社香港3月28日電 (記者 曾平)正在香港舉行的巴塞爾藝術展期間,多位參展商、藝術家、策展人等向中新社記者分享了他們對中國藝術市場的看法。
  • 巴塞爾進軍香港亞洲藝術加速國際化
    這是一次備受關注的藝博會,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是公認的當今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藝術博覽會,被譽為「世界藝博會之冠」,並以其悠久歷史和巨大交易額而被視為是全球藝術市場的「晴雨表」。世界藝術博覽會的標杆品牌巴塞爾藝術博覽會與近5年急速發展的藝術香港博覽會的合一,讓亞洲乃至世界各地的畫廊、藏家及業界人士對香港巴塞爾都十分期待。
  •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首屆網上展廳開幕
    新華社香港3月20日電(記者丁梓懿)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首屆網上展廳20日亮相,來自31個國家和地區的235間頂尖國際藝廊呈獻超過2000件藝術品。這些全新數碼項目於20日至25日對公眾免費開放。與以往現場親身體驗不同,本屆觀眾只需登入巴塞爾藝術展官網,便可瀏覽眾多類型的作品,包括油畫、雕塑、繪畫、攝影、錄像及裝置藝術等種類。這些作品都列出確定價格或價格區間,方便藏家選購。據主辦方介紹,網上展廳的所有作品總價值約為2.7億美元。
  • 2019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現場多圖
    由東方蘊香港藝術中心及香港赫富斯藝術顧問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19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開幕之夜貴賓導覽活動於2019年3月28日帶領數十位收藏家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參觀導覽並取得圓滿成功
  • 鳳凰藝術 專訪 | 黃雅君:巴塞爾在香港為亞洲帶來展示文化大面貌的絕好機會
    作為每年吸引逾240間世界頂級藝廊參展,時至今日已發展為頗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國際藝術盛事,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2017年參觀人數近8萬人。第六屆巴塞爾香港展會將於2018年3月29日至3月31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以下是"鳳凰藝術"為您帶來的採訪報導。
  • 楊嘉輝回顧他的藝術歷程與香港不斷發展的藝術現場
    在過去的40年裡,他見證了這座城市的音樂和藝術世界的演變,甚至代表香港地區參加了2017年威尼斯雙年展。在這段時間裡,他還看到了巴塞爾藝術展自2013年在香港舉辦以來,如何促進並培育了香港的藝術現場。在今天藝術作者Clément Dirié與藝術家楊嘉輝的對話中,藝術家談到了香港的活力對他作品的影響,並回憶了多年來他在巴塞爾藝術展上所推出的一些作品。
  •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有什麼好看的?怎麼小李子、宋慧喬、鄧文迪都去了...
    提到巴塞爾藝術展,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去年12月,虎嗅曾有文章介紹過巴塞爾邁阿密海灘藝博會,當時小李子、史泰龍、Lady Gaga、帕麗斯·希爾頓等明星都悉數到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和巴塞爾邁阿密海灘藝博會其實同屬於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巴塞爾藝術展主要展示和銷售當代藝術,於1970年在瑞士創辦,2002年於美國邁阿密舉行首展,2013年登陸香港。
  • 了解香港巴塞爾的前世今生,才會明白2020的猶豫
    年將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進駐香港的第八年,也是巴塞爾自1970年誕生的第50個年頭。藝術品的年代也橫跨幾個世紀,從古典藝術到現代派,以及當代藝術。半數多的畫廊也都在亞洲及亞太地區擁有展覽空間。 近一兩年,全球經濟形勢都處於相對下行的狀態,藝術收藏與個人財富緊密相關,因此在面對藏家們收縮購買預算的情況下,展會和畫廊都在更加用心地展示自己。
  • 蕭富元:在香港巴塞爾推廣亞洲當代藝術
    2013年5月22日上午11時30分,首屆香港巴塞爾藝博會VIP預展開幕。本次藝博會容納了來自全球35個國家及地區的245個世界頂級畫廊機構。 藝術家葉永青、張曉剛、毛旭輝、索卡藝術中心負責人蕭富元在現場   2013年5月22日上午11時30分,首屆香港巴塞爾藝博會VIP預展開幕。
  • 深度:香港巴塞爾及各大藝博會紛紛取消 2020年藝術市場會好嗎?
    對內地藏家而言,更是如此,由於去年港島持續數月的抗議示威活動,很多內地藏家早就在猶豫是否要前往香港巴塞爾,主辦方取消的決定免去了他們舉棋不定的擔憂。另外,疫情的影響同時還造成參展商的作品運輸,畫廊人員酒店住宿等等都無法按照往常來進行,所有種種因素使得香港巴塞爾不得不在無奈之前被迫取消。
  • 巴塞爾香港,從兩個展廳的展會成為一座城市的展示
    2018香港巴塞爾展廳現場本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設置有五大展區,分別為藝廊薈萃、亞洲視野、藝術探新、藝聚空間和策展角落。作為展會最主要展區,藝廊薈萃展區呈現了195間世界頂級藝廊的油畫、雕塑、繪畫、裝置藝術、攝影、錄像及限量印刷作品。
  • 疫情之下的香港藝術周: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與Art Central同時取消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和蔓延,原定於2020年3月19日至21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宣布取消。此決定基於多個因素,包括最主要對所有在展會工作及出席展會人士的健康及安全的關注、裝置及運送藝術品到展會的多重物流挑戰,以及國際旅遊方面不斷升溫的複雜性等等由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而引起的原因。巴塞爾藝術展全球總監及 MCH 集團執行董事會成員 Marc Spiegler 表示:「我們對於全球所有受最近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影響的人士深表慰問。
  • 巴塞爾香港等兩大主體展會取消,2020年香港藝術周的停擺
    今年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舉辦50周年,原計劃於3月19日-21日舉辦的第一站香港展會,2月7日宣布取消。此外,澎湃新聞獲悉,3月18日-22日舉辦的Art Central也「因公共衛生考慮宣布取消2020展會」。每年3月,香港藝術周是最先開啟的亞洲地區藝術活動,包括上述兩場展會和遍布全港的展覽與畫廊交易。
  • 香港巴塞爾藝術季,年輕一代藏家正在接手亞洲藝術市場?
    但社交媒體上各種視覺效果奇佳的圖片,足以讓這件出自炙手可熱的藝術家KAWS的「躺贏」,毫無爭議地成為網紅藝術品,它的出現宣告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引領的藝術與時尚熱潮再一次到來。從第一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期間漂浮在維多利亞港的大黃鴨,到這一次的「躺贏」,香港每年以藝術博覽會為核心的藝術季都會以略顯誇張但最接地氣的方式進入公眾視野,引來持續熱議。
  • 鳳凰藝術 | 「我仍將奮起」,香港巴塞爾「藝聚空間」於絕處求創新
    以下是「鳳凰藝術」帶來的最新發布。2019年3月29日至3月31日,年度藝壇盛事:第七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Art Basel HK)將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再度強勢回歸。▲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來源:Art Basel 官方巴塞爾藝術展於1970年由來自巴塞爾的藝廊創辦人成立,現今為全球一致推崇的國際藝術交流平臺。每年於巴塞爾、邁阿密海灘和香港舉行的藝術展會,演示了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的公認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