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習俗多,「有一條」不知道的就尷尬了……

2020-12-07 騰訊網

傳承中國年

中國的春節習俗是多種多樣的,有貼春聯、放爆竹、發紅包、穿新衣、守歲等習俗。農曆正月初三在中國也是有很多的傳說,那麼大年初三有哪些習俗呢?一起來看看吧:

1

正月初三 小年朝

小年朝即天慶節。宋代的中國傳統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在這一天,凡宅旁有井之家,早晨拿香火、素菜供於井欄,並將井上除夕所封的紅紙條揭去,名曰開井;有些地方,人們掃積塵於箕中,加上敝帚,倒在三叉路口,以示送窮。

2

正月初三 赤狗日

是日又稱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是古代讖緯家所謂五帝之一,即南方之神,司夏天。俗以為是日赤熛怒下兄,遇之則不吉,故此,「小年朝」例應祀祖祭神。

故初三為兇日,不宜外出。據說在初三跟誰拜年,就會跟誰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貧的意思,所以中國民間也不在這天宴客,會衝犯赤狗,帶來貧窮。

3

正月初三豬日節

女媧創造出了豬

豬日節, 正月初三是中國民間傳說中女媧造豬的日子,因此人們習慣在這一天裡不殺豬,且要讓豬吃好、喝好,如果當日天氣好,則當年的豬會長得膘肥體壯,主人家自然喜上眉梢。

4

老鼠娶親

早睡晚起

老鼠娶親是流傳廣泛的中國民俗故事。在中國民間,相傳正月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大日子,會聽到老鼠吱吱叫的聲音,為了不打擾老鼠娶親的好事,在該晚都會儘量提早熄燈就寢,並且在家中的廚房或老鼠常出入的角落,撒上一些米鹽、糕餅與老鼠共享新婚的歡樂和一年來的收成,這些東西俗稱「米妝」,或稱「老鼠分錢」,希望與老鼠打好交道以求今年的鼠害少一些。形形色色的老鼠娶親的民俗事象更呈多彩。

5

正月初三 穀子生日

祝祭祈年 禁食米飯

大年初三是農曆新年第三天,這一天的中國傳統年俗,有回娘家,燒門神紙,穀日忌食米飯等。而且通常不會外出拜年,也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親友拜年。

6

燒門神紙

生產經營

初三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Happy New Year

to

you

相關焦點

  • 大年初三吃什麼?大年初三習俗有什麼?大年初三為什麼不拜年?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三吃什麼?大年初三習俗有什麼?大年初三為什麼不拜年? 合子是中華麵食中的一種,是中國北方,尤其是在京、津地區流行的一種麵食。它是一種薄皮的小餡餅,屬於餡餅類,圓形,兩層薄皮內只有一層餡,需用餅鐺烙制。
  • 大年初三有哪些習俗?大年初三各地習俗及禁忌盤點
    大年初三各地習俗及禁忌盤點大年初三,即農曆正月初三,又稱為「豬日」。自秦漢以來,傳統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過大年大年初三(農曆),這一天的漢族傳統年俗有回娘家,燒門神紙,穀日忌食米飯等。大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親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於身上,以化解口舌。有一些農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
  • 大年初三|你知道有哪些習俗麼?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飽」,一轉眼,今天已是大年初三了,春節假期已過了一半。大年初三的習俗在民間還是很講究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年初三都有哪些習俗吧~不外出拜年大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與人發生口角爭執,為防招惹口舌是非,人們均不外出向親友拜年,在農村一些地方還保留著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貼「赤口」在中國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貼「赤口」(禁口),認為這一天裡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謂「赤口」,一般是用約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話。
  • 大年初三嘍!這些習俗你可得知道~
    大年初三嘍!這些習俗你可得知道~時間:2020-01-26 21: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三嘍!這些習俗你可得知道~ 人人都說年初三也叫做豬日,而這個為什麼會這樣說的呢,傳說中如果在年初三出門的話那麼就會帶給自己貧窮,而這個也是真的嗎,對此大年初三習俗到底是怎樣的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大年初三習俗 習俗1、赤狗日 年初三又稱赤     原標題:大年初三嘍!
  • 你知道大年初三的習俗與一些忌諱嗎?
    你知道大年初三的習俗與一些忌諱嗎?時間:2019-02-06 22:5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三的習俗與一些忌諱嗎? 我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春節更是中華民族傳承千古的重要節日。
  • 大年初三有哪些習俗?大年初三各地習俗及禁忌盤點(圖)
    大年初三(農曆),這一天的漢族傳統年俗有回娘家,燒門神紙,穀日忌食米飯等。大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親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於身上,以化解口舌。有一些農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
  • 大年初三不宜外出拜年?這麼多的習俗,你真的知道嗎?
    大年初三習俗,中國的春節習俗是多種多樣的,有貼春聯、放爆竹、發紅包、穿新衣、守歲等習俗。那麼大年初三有哪些習俗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大年初三習俗吧。正月初三:小年朝!正月初三稱為小年朝,也稱為赤狗日。傳說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會不吉利,故初三為兇日,不宜外出。據說在初三跟誰拜年,就會跟誰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貧的意思,所以漢族民間也不在這天宴客,會衝犯赤狗,帶來貧窮。有一些農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
  • 大年初三你知道幾條習俗?知道3條算你厲害,一定記住這2條很重要
    最重要的是大家一定想在春節的時候過一個順順利利的年,所以年輕人們或者是不知道春節的傳統習俗的人們一定要注意了,在大年的初三的時候,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豬年是一個非常的幸運的年,本命年的人也不要害怕,三思而後行就可以避免一切不好的事情。在春節的第三天如果自己的父母不告訴自己,大家知道大年初三有哪一些習俗嗎?
  • 2015大年初三是幾月幾日? 大年初三的習俗盤點
    大年初三,即農曆正月初三,又稱為「豬日」。大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親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大年初三有哪些習俗呢?大年初三的習俗盤點:羊日正月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裡,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
  • 大年初三有什麼習俗?
    明天就是大年初三了,在春節期間,每一天都有相應的習俗,那麼初三這天人們會做什麼事呢?相比於過年的其他日子,初三應該是最悠閒的一天了,因為這天既不能拜年,又不能接訪客。按理說,春節應該是要走家串戶拜年的日子,但為什麼偏偏初三就不行呢?
  • 大年初三習俗完整版!
    今天是農曆大年初三,在傳統年俗中,是人們回娘家,燒門神紙,穀日忌食米飯的日子。大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一些農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  安睡遲起,自除夕到初二都勞累,這日可以好好調息…  更多習俗,你都知道嗎?
  • 新聞今早報|大年初三的習俗你知道幾條?知道3條算你厲害
    ※今日頭條※☆大年初三的習俗你知道幾條?知道3條算你厲害大年初三,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大年初三有哪些習俗?大家如果知道3條那就很厲害了!習俗一:大年初三這一天被稱為「豬」日,這一天大家要千萬記住不能殺豬。習俗二:大年初三也被稱為是「赤狗日」和「小年朝」,「赤狗」是一種很容易發怒和給大家帶來貧窮的神,遇到這個神是一件非常不吉利的事情,所以大家為了避免與這個帶給大家不幸的神,大家不會出門。
  • 大年初三,習俗講究也不少,你都知道嗎?
    在春節期間,我國有不少的傳統習俗,在大年初三,同樣是有一些傳統習俗的講究。經歷了初一和初二,在初三一般人很少再出門拜年了,更多的是祭祀神明。1、睡到自然醒因為初一初二很多人都走街串巷的在拜年,所以初三大家一般選擇休息一下。在這一天可以晚期一會兒,是自己的精神得到恢復。
  • 大年初三有哪些習俗?2019年最新盤點年初三各地習俗和禁忌
    古代的人們到了初三會把過節的松柏枝及所掛的門神等一起焚化,表示年過完了馬上要開始經營生意了。所以,有句俗諺說:「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大年初三各地習俗及禁忌大全大年初三習俗1:小年朝小貼士:大年初三又稱為小年朝,即天慶節。在這一天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
  • 大年初三的習俗與一些忌諱你了解多少?
    大年初三的習俗與一些忌諱你了解多少?時間:2019-02-07 13:2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三的習俗與一些忌諱你了解多少? 大年正月初三,在古代的這一天裡人們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赤口中國民間傳說中的一種惡神,主鬥訟之事。
  • 大年初三的習俗和禁忌:大年初三能不能拜年?
    大年初三為什麼不能拜年  大年初三,按照古人的說法,稱為「小年朝」,有很多禁忌,如不宜出門拜年、要早點睡覺等。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這在《宋史》中有記載:「大中祥符元年,詔以正月三日天書降日為天慶節,休假五日,兩京諸路州、府、軍、監前七日建道場設醮,斷屠宰……」後正月初三被稱為「小年朝」。據清顧祿《清嘉錄·小年朝》記載:「(正月)初三日為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同。」
  • 大年初三有哪些傳統習俗?有的地方竟然是賀壽!
    不過,朋友們你們知道嗎,根據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規矩來講,在過完春節後的這幾天裡,有些事情是要在指定的日子辦的,就比如在有些地區,大年初二最常見的就是媳婦回娘家,所以一般的親戚都不會在這天到訪,那麼在大年初三有哪些傳統習俗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探索一下。
  • 大年初三,民間有哪些習俗,應注意些什麼?
    大年初三,民間有哪些習俗,應注意些什麼?經過了大年三十、大年初一、大年初二、到了大年初三,這個年算是過完了,人們經過了緊張的忙碌,到了大年初三,可以不用早起睡個懶覺,放忪一下了,為來年準備好好工作養精蓄銳了。
  • 大年初三,這些習俗你知道幾個?
    大年初三,按照古人的說法,稱為「小年朝」,有很多禁忌,如不宜出門拜年、要早點睡覺等。古人的說法今人不管,但經過了前幾天的狂歡後,朋友們應注意休息。赤狗日年初三又稱赤狗日,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則有兇事。所以老一輩的居民,在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外出,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於身上,以化解口舌。 不外出拜年因「赤口」,正月初三一般人們不會外出拜年,以此避免與人發生口角爭執。
  • 大年初三有哪些習俗禁忌?正月初三要晚起不能外出拜年真稀奇
    大年初三,即農曆正月初三,又稱為「豬日」。 自秦漢以來,傳統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後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大年初三習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