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GDP增長居「亞洲四小龍」之首 蔡英文應感謝大陸

2021-01-21 生林聊臺海
最近三年臺灣對大陸連續順差超千億美元

臺灣今年第三季GDP增長率居「亞洲四小龍」之首,大陸的貢獻至為關鍵。

先看數據。臺灣2020年第三季的經濟增長率為3.33%,創兩年來新高,是「四小龍」中唯一正增長的地區(韓國的-1.3%、新加坡的-7%、香港的-3.4%)。如果第4季與預測相同,臺灣今年全年GDP預期增長1.9%。

憑實而論,臺灣這個數據確實亮眼。

蔡英文11月1日臉書上「報喜」時,將之歸功於島內民眾「團結防疫」,以及「百工百業認真打拼」。這沒有錯,經濟數據的漂亮,臺灣民眾居首功。

然而,蔡英文「選擇性忽視」大陸的貢獻,此前還沒事就挑釁大陸,叫囂「兩岸經濟脫鉤」,這就不厚道,而且非常可惡。

臺當局「主計處」解釋,GDP增長3.33%的背後,最主要的支撐力量是「出口表現好」。臺灣知名財經專家謝金河解讀,出口是兩大關鍵原因之一,取得了第三季有兩個月出口均超300億美元的好成績。

臺灣的出口,哪個地區貢獻最大?臺「主計處」故意不說,但誰都知道是大陸。

臺灣人均GDP與人均收入「四小龍」最末

以臺當局發布的數據為例。2020年上半年,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達668億美元,同比增長9.8%,為臺灣主要出口市場中增長最快的地區;對大陸出口佔臺灣總出口比重上升到42.3%,創近10年新高。

這是什麼概念?相當於臺灣向全世界出口的所有貨物產品,將近一半是賣到大陸。

42.3%,這就是目前臺灣出口對大陸的依存度,10年來最高。馬英九交棒給蔡英文時,這個數字不到40%。相比之下,蔡英文心心念念的「新南向」地區,上半年臺灣對東協出口卻衰退4.8%,佔比15.8%,比2年前的17%還低,只及大陸的1/3。

蔡英文為推銷所謂「新南向」,謀求「經濟臺獨」,一直攻擊馬英九執政時「把雞蛋全部放在大陸這個籃子裡」,批評臺灣經濟對大陸依存度過高。現在看來,何其諷刺?!

臺灣對大陸出口持續旺盛,最重要的原因是臺商的存在與大陸強大的市場需求。兩岸經貿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深度融合。今年雖然發生新冠疫情,但大陸是最早取得「抗疫」勝利並快速恢復市場的地區,再加上大陸各地出臺專項扶持臺企復工復產措施,為兩岸經貿交流注入永續動力。

大陸多年來一直是臺灣最大的貿易夥伴和貿易順差來源地,2017年至2019年,更是連續三年超千億美元順差。以2019年數據為例,臺灣對大陸順差為1179.2億美元,對全球順差為434.6億美元。也就是說,若沒有對大陸的順差,臺灣去年貿易逆差744.6億美元。

蔡英文吹噓經濟成長率「四小龍」之首,卻忘了臺灣人均GDP與人均收入早就是「四小龍」吊車尾。她刻意營造虛假繁榮,卻在臺灣經濟根本離不開大陸的事實面前,昧著良心叫囂「兩岸經濟脫鉤」。

經濟發展自有其規律,蔡英文的「臺獨」心魔擋得住嗎?

相關焦點

  • 蔡英文「報喜」:臺灣經濟增長率居「亞洲四小龍」第一
    亞洲四小龍」第一。對此,島內網友諷刺她,「還四小龍,果然還活在20年前」。蔡英文去年也曾熱炒臺灣經濟重返「亞洲四小龍第一」話題,國臺辦發言人當時對此表示,臺灣經濟民生的狀況怎麼樣,臺灣民眾的切身感受才最有說服力。
  • 蔡英文「報喜」:臺灣經濟增長率居「亞洲四小龍」第一,網友:都2020...
    【環球網報導 記者趙友平】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1日)又在臉書「報喜」:臺灣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率居「亞洲四小龍」第一。對此,島內網友諷刺她,「還四小龍,果然還活在20年前」。蔡英文去年也曾熱炒臺灣經濟重返「亞洲四小龍第一」話題,國臺辦發言人當時對此表示,臺灣經濟民生的狀況怎麼樣,臺灣民眾的切身感受才最有說服力。
  • 蔡英文「報喜」:臺灣經濟增長率居「亞洲四小龍」第一,網友:都2020年了,還在炒「四小龍」
    【環球網報導 記者趙友平】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1日)又在臉書「報喜」:臺灣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率居「亞洲四小龍」第一。對此,島內網友諷刺她,「還四小龍,果然還活在20年前」。,但臺灣因為防疫得宜,經濟交流未受到太大的影響,最新公布的經濟增長率數據顯示,臺灣的增長率在「亞洲四小龍」中名列前茅,更是四個地區中唯一正增長的地區。
  • 經濟增長率是"亞洲四小龍"之首?龐建國:臺灣人均GDP墊底
    蔡英文在臉書發布動態稱,近段時間世界各國都開始相繼公布第三個季度的經濟增長率,而臺灣地區本次的表現也在"亞洲四小龍"中排名第一,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長率達到了3.3%,比韓國、香港及新加坡都要高。
  • 蔡英文很敢講,臺灣經濟居「亞洲四小龍」第一
    「亞洲四小龍」第一位。然而,對於蔡英文的興致勃勃,島內很多網友卻潑了一盆冷水。所謂「亞洲四小龍」是20年前的說法,難道民進黨還活在過去嗎?其實,早在去年蔡英文就一度炒熱「亞洲四小龍」一話題,當時對外宣稱:臺灣經濟重回四小龍第一。不過,臺灣經濟情況究竟如何想必臺灣民眾們心中一清二楚。
  • 蔡英文自創比較方法稱臺灣GDP「亞洲四小龍」第一 遭嗆假新聞
    蔡英文(右)。(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11月2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當局「行政院主計總處」將今年島內第3季(Q3)經濟成長率,由2.67%上修至2.91%,較8月預測增加0.24個百分點,居「亞洲四小龍」之冠。
  • 臺灣重回四小龍之首?臺網友求蘇貞昌「別再騙了」
    蘇貞昌,資料圖海外網5月20日電 臺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19日表示,根據國際預測機構IHS Markit預測,臺灣2019年經濟成長率達2%,將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然而網友對臺灣「重回四小龍之首」無感,反而喊話蘇貞昌「別再騙了」!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1970年代臺灣是四小龍裡經濟表現最好的,蘇貞昌19日上午在官方Line群組表示,根據國際預測機構IHS Markit發布最新預測,臺灣2019經濟成長率達2%,「臺灣經濟成長重回四小龍之首」。
  • 30年前亞洲四小龍之一,臺灣GDP佔大陸GDP總值的一半,現在如何了
    說起亞洲四小龍,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他們分別是臺灣、新加坡,香港和韓國,作為聞名於世界的亞洲四小龍,在經濟的發展潛力上遠超其他的一些貧困國家與地區,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便是作為中國省區之一的臺灣省。作為中國領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也有著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與經濟發展方式,臺灣由八十多個島嶼組成,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島嶼。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臺灣的經濟發展方向便轉到了導向型工業戰略,而這也幫助臺灣的整體經濟得到了突飛式的增長,後面就有了成為亞洲四小龍的故事。
  • 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首,現在的四小龍之末?
    曾經的四小龍之首臺灣經濟作為後發經濟體的典型代表,被譽為亞洲奇蹟之一。從數據來看,臺灣地區大概用了不到10年,於90年代初跨越了陷阱,這一數據在亞洲四小龍中也較為突出。更深層次地,實現陷阱跨越伴隨著產業結構的提升,形成了高科技為主導的產業結構,邁入了高收入經濟體的行列。
  • 曾經亞洲四小龍之首臺灣,現在為啥衰落了?
    大陸經濟的崛起帶來了文化開放,反而是臺灣頻頻鬧笑話,說中國老百姓吃不起茶葉蛋和榨菜。那麼原本富足的臺灣,到底經歷了什麼?,用的都是「不振」、「低迷」、「疲軟」等詞來形容,甚至有人說,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首,以一個省的面積創造超過新加坡和韓國的財富。
  • 蔡英文吹噓臺灣經濟增長第一,網友:果然活在20年前
    「亞洲四小龍」之首,與香港、韓國以及新加坡齊名。但是經過了這麼多年,臺灣依舊還在吹噓自己在「四小龍」中經濟增長位居第一,這完全就是在偷換概念。因為疫情原因,全球經濟都處於下滑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蔡英文在臉書上發表了一則動態,坦言因為臺灣防控措施做的相當到位,在第三季度中臺灣經濟出現了增長,比起韓國香港以及新加坡都要高,甚至在這四個地區中,臺灣是唯一一個增長的地區。
  • 「亞洲四小龍」落寞?中國大陸已經崛起,現在亞洲誰最強?
    可能大家也都能發現,這些年關於亞洲四小龍的消息已經越來越少,甚至連這個稱呼都很少能聽到了,以致於很多人都不知道亞洲四小龍到底是哪四小龍。這裡先來普及一下,亞洲四小龍是上世紀60—90年代亞洲幾個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和地區,主要包括韓國、新加坡和我國的臺灣及香港地區。
  • 曾經「亞洲四小龍」之一的臺灣,現如今GDP和大陸哪個省相當
    我們都知道,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亞洲擁有著四個發展巨猛的及經濟體,而臺灣就是其中的一員,他們利用當時發達國家將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的機會,成功的用本地廉價而又品質優秀的勞動力優勢,吸引了大量的外國資金和技術。
  • 蔡英文吹噓臺灣經濟成長「四小龍之首」,臺媒指出全靠兩岸貿易
    蔡英文今天在臉書上發文誇耀臺灣經濟的好表現,再次超越了預測。她聲稱,最近世界各地陸續公布2020年第三季經濟成長率,其中臺灣的經濟成長率來到3.33%,比預期更好,也穩居「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地區、中國臺灣地區)第一名。
  • 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前三季度GDP對比
    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以及中國臺灣是亞洲最早一批發達經濟體。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這四個國家和地區利用本地廉價而良好的勞動力優勢,吸引外國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同時利用發達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實現經濟的騰飛。這便是「亞洲四小龍」的由來。
  • 亞洲四小龍: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首季度GDP對比
    目前,歐美地區疫情較為嚴重,相比較之下,亞洲地區的疫情已經逐步得到控制。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合稱為亞洲四小龍。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四小龍推行出口導向型策略,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很短的時間內,亞洲四小龍成為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那麼今年第一季度,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經濟表現如何?
  • 亞洲四小龍,新加坡GDP增長不到1%,香港下降1.2%,韓國和臺灣呢
    文/龍小林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香港曾是我國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之一。如今,香港仍然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人均GDP在全國處於前列。只不過其經濟的增長速度已經慢了下來,在全國屬於墊底的存在。很顯然,香港的亞洲四小龍的光環已經不復存在。那麼,除了香港之外,亞洲四小龍的其他幾個情況又如何呢?首先來看韓國。韓國是亞洲四小龍中經濟規模最大的一個,其2019年的GDP總量在1.65萬億美元左右,比我國廣東省還高一些,而香港GDP總量只相當於廣東省的深圳市。韓國2019年的GDP增速也是過去十年來最低,但仍然實現了2%左右的增長,情況還是比香港好得多。
  • 蔡英文「報喜」,臺灣民眾不認帳:真當自己活在20年前呢?
    「喜」為臺灣是「亞洲四小龍」裡面2020年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率最高的地區,甚至是唯一一個保持正增長的地區。蔡英文著重誇耀了臺灣在疫情中的表現。事實上,蔡英文並沒有提到臺灣經濟能夠保持正增長比較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臺灣對大陸的出口表現優於預期。臺灣經濟離不開兩岸經貿,不過蔡英文隻字不提。蔡英文「報喜」蔡英文似乎十分執著於「亞洲四小龍第一」,去年11月1日,蔡英文也曾援引臺灣經濟增長率的數據,稱臺灣經濟重返「亞洲四小龍第一」。蔡英文藉此證明執政3年有成。
  • 臺企業家:臺灣成亞洲四小龍之末 蔡當局別裝鴕鳥
    對此,臺灣創投老總感嘆,連義聯這種非常本土的企業都想「走出去」,代表臺灣投資環境實在太惡劣,他呼籲蔡當局勿再鴕鳥心態,應該正視此問題。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在《商業周刊》專欄撰文指出,義聯是一家非常本土的臺灣公司,主業是鋼鐵,這幾年跨入零售旅遊業,他們不是臺積電,也非臺塑,代表典型的本土企業,所以意義非凡。蔡英文上周在美國商會演講時稱「投資臺灣,就是現在。」
  • 一季度亞洲四小龍:韓國GDP增長1.3%,中國臺灣增長1.54%……
    來源:南生今世說亞洲四小龍這個概念還有多少網友記得呢?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採用「開放性經濟發展策略」,承接了來自美國、日本等國的轉移產業,在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獲得了高速發展,受到了高度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