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訊速遞
校內展覽
站在人生的前線
——胡一川藝術與文獻展
[展期]
2020.11.18-12.23
[地點]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二層B展廳
胡一川是20世紀中國重要的美術家和美術教育家,他創作的《到前線去》、《開鐐》、《前夜》等作品已經成為20世紀中國美術的經典。本次展覽聚焦胡一川不平凡的人生歷程和藝術歷程,分為五個板塊,從口述史、美術作品、美育文獻、人生抉擇等方面進行切入,多角度展現胡一川「勇敢地跑到時代的前頭當旗手」的人生追求,展覽將展示胡一川各時期重要代表作品和珍貴文獻約五百餘件,其中許多重要歷史文獻經胡一川研究所近年挖掘整理,首次公開展出。
雲水襟懷
——宋步雲誕辰110周年紀念展
[展期]
2020.11.25-12.27
[地點]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二層A展廳、三層A展廳
「雲水襟懷——宋步雲誕辰110周年紀念展」由中央美術學院主辦,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承辦,為「百年輝煌·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名家」系列展覽項目之一,也是宋步雲藝術作品與相關文獻首次在中央美術學院展出。本次展覽精選宋步雲一生代表作品,以時間脈絡和藝術探索為線索分為「烽煙歲月」「巴山蜀水」「家國新貌」「河山勝境」「灼灼其華」「光影流年」六個板塊,展出約一百五十餘件作品,並首次展出了他在木刻和攝影方面的珍貴文獻資料,輔以訪談影像和實物文獻,以還原語境與鉤沉歷史的視角,為我們展現了20世紀中國美術發展史、特別是中央美術學院校史進程中的宋步雲。
雕塑基因
——20世紀五十、六十年代中央美術學院雕塑教學構建中的多種傳統
[展期]
2020.11.20-2021.3
[地點]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4F展廳
[ 線上展覽 ]:www.cafamuseum.org
「雕塑基因」展覽是文化和旅遊部「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項目,也是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精品陳列項目的第八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精品陳列項目力圖通過梳理館藏品,「將中央美院及其前身的『歷史、精神和價值』作為館藏表述的基本面向,以館藏介入有中央美院『在場』的近現代中國美術史和美術教育史的歷史敘述並期待引起討論為基本抱負。」圍繞近現代美術史當中的一些問題,有序的展開策劃和展示。
第二屆中央美術學院
「靳尚誼青年教師創作獎」獲獎教師
————焦洋&陳卓作品展
[展期]
2020.11.30-12.15
[地點]
中央美術學院校史館西廳
第二屆中央美術學院「靳尚誼青年教師創作獎」獲獎教師焦洋、陳卓作品展於中央美術學院校史館西廳正式開幕。「靳尚誼青年教師創作獎」是由靳尚誼先生捐贈發起,由中華藝文基金會共同出資支持,旨在激勵青年教師積極參與國家重大主題藝術創作,打造精品力作,促進青年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助推學校一流師資隊伍建設。
閒步觀妝
——18、19世紀中國平板玻璃畫研究展
[展期]
2020.11上線
[地點]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虛擬展廳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收藏了一批女性題材的清代平板玻璃畫及與之相關的布面油畫。本次展覽旨在從這批作品出發,在梳理玻璃畫技藝歷史的基礎上,特別關注18世紀和19世紀中國玻璃畫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它折射出玻璃畫風格從「中國風」趣味到本土趣味的轉向,見證了中國外銷藝術的興盛與衰落,並呈現中西之間在物質、文化和思想層面的交流與碰撞。由於2020年的新冠疫情,原定的線下展覽轉為以線上形式呈現,這一無奈之變卻為展覽帶來了意料之外的可能性,虛擬展覽所營造出的「幻境」,一定程度上呼應了玻璃畫中介於現實與想像之間的世界。
線上展覽
掃描二維碼觀看
We=Link:辺
[展期]
2020.11.21-2021.5.23
[地點]
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
(上海市莫幹路50號18號樓)
線上呈現(2020年11月21日起上線)
本次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聯合新時線藝術中心呈現We=link:Sideways 線上展以所謂的網絡藝術之「終結」為新起點,在諸多基於網絡的藝術表現形式中,勾勒出在此節點之後散發的實踐軌跡。展覽沒有將網絡藝術分類定義,而是發掘網絡泡沫崩塌後, 在新自由主義和認知資本主義盛行,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興起之際的多變發展、多種策略、批判立場和美學實驗。「辺」揭示了這些藝術家作品中所固有的前衛"網絡姿態" (nettitudes) 的連續性。
線上展覽
掃描二維碼觀看
學丨生丨展丨覽
疫情日記
——單禹瀚作品展
[展期]
2020.11.26-12.11
[地點]
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科基礎部二樓畫廊
(五號樓C1-201)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二零二一屆小組畢業創作展
[展期]
2020.11.30-12.30
[地點]
中央美術學院7號樓四層
重塑記憶
——孟佳寶 畢維維雙人展
[展期]
2020.11.30-12.7
[地點]
中央美術學院5號樓二層主樓展廳A207
校外展覽
舟楫千裡
——大運河文化展
[展期]
2020.11.1開幕
[地點]
中國國家博物館
北1、北2展廳
大運河始建於春秋時期的邗溝,由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和浙東運河三部分組成,從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彰顯了中國古代先賢們的偉大創造力和無窮智慧,見證了中國古代社會變遷的重要歷程,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本次展覽分為「一河千載通南北」「貨通南北利四方」「千艘並進萬夫牽」「神工當驚世界殊」「因河而興文化盛」五個部分,展出170件(套)展品,輔以多個數字影像和互動項目,系統展示大運河的開鑿歷史、通航功能、漕運管理、工程技術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素描
——現當代著名美術家作品邀請展
[展期]
2020.11.19-2021.1.30
[地點]
中國國家博物館
南6、南7展廳
本次展覽是迄今為止國內首次系統回溯中國素描藝術百餘年的發展歷程。展覽按照時代發展脈絡,系統梳理了自20世紀20年代至今中國素描藝術發展的各個階段,併集中展示了每個階段較有代表性的藝術家的素描精品,多數作品屬首次展出。
碧血丹心
——紀念沙孟海誕辰120周年書法藝術篆刻大展暨學術文獻展
[展期]
2020.11.28-12.6
[地點]
中國美術館
本次展覽是對沙孟海書法篆刻作品最為全面的一次展示。從中國近現代書法史的發展脈絡切入,更深刻地理解沙老的書法篆刻藝術,進而展現其學術價值和意義,讓公眾進—步了解沙老的藝術成就。本次活動的展品主要由浙江省博物館、沙孟海書學院、天一閣博物院、西泠印社、中國美術學院等單位提供。
山高水長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展期]
2020.12.2-2021.3.2
[地點]
遼寧省博物館
此次展覽是史上首個以傳世精品展示「唐宋八大家」家國情懷和時代風華的主題文物展。《宋人仿顧愷之洛神賦圖卷》、《北宋徽宗趙佶瑞鶴圖卷》、《東晉佚名曹娥誄辭卷》、《明仇英赤壁圖卷》、《北宋蘇軾行書洞庭中山二賦卷》、《北宋蘇軾行書陽羨帖卷》、《北宋歐陽修行書譜圖序稿並詩卷》等國寶級文物均在展覽中展出,將再次向全國觀眾展示「遼寧有國寶、遼寧有歷史、遼寧有文化」。展覽分為「文垂千載」「德行篤定」「家國情懷」三個部分,每部分下分若干單元。
金相椎痕
——金石學發展與青銅器傳拓(全形拓)精品展
[展期]
2020.11.3-12.2
[地點]
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
展覽以「青銅器全形拓菁華」與「金石學傳拓推廣」兩大板塊,下設「青銅器全形拓舊拓」「殷墟青銅器全形拓新拓」「他類金石器物舊拓」「平面拓舊拓」「當代新拓」五個子版塊分別展開,時間跨度從商代晚期至當代。展覽看點多多:一、浙江省博物館館藏六舟作品大規模公開展示;二、西泠印社首次梳理展示社藏名家題跋博古作品,極具文人特色;三、集嘉德拍賣近十年金石傳拓最具影響力的十件珍品;四、殷墟青銅器全形拓精華再現
園說Ⅱ
——頤和園建園270周年文物特展
[展期]
2020.9.25-12.27
[地點]
中國國家園林博物館
「園說Ⅱ」作為首次針對頤和園歷史變遷和園林藝術的大型專題文物展覽,全面立體地展示了以頤和園為代表的中國古典園林的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展覽包括「山稱萬壽水清漪」、「無雙風月屬昆明」、「中間宮殿排雲起」、「觀魚勝過富春江」四個單元,重點圍繞歷史沿革、園景變遷及功能演變等多重脈絡,多角度、深層次、系統性地展示了270年來頤和園的精彩、磨難和輝煌。
寶曆風物
——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展
[展期]
2020.9.15-2021.1.10
[地點]
上海博物館
為紀念中新建交30周年,上海博物館與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聯合舉辦「寶曆風物——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展」。展覽共展出文物248件/組,其中包括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邱德拔展廳精選的「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168件,以及來自上海博物館館藏與國內9家借展單位的陶瓷、金銀器、銅鏡等各類文物80件。
絕妙好辭
——蘇州博物館藏對聯精品展
[展期]
2020.12.1-2021.2.28
[地點]
蘇州博物館
古人以名山勝跡、園林清幽之處,須以佳詞妙句標題之,方可使山水花竹生色。明清時期,文人撰寫對聯相當盛行。《紅樓夢》第十七回大觀園初成,賈政與其清客攜寶玉遍覽園中諸景,為了一試寶玉才情,即讓其一一擬題聯語。本次特遴選館藏對聯精品展出,性質上多為文人書齋雅室裝點之物,意趣則多寄託山水花竹之好與悠然好古之思。茲並輔之以館藏冊頁與手卷小品,以饗觀眾。
晶華
——礦物之至善至美
[展期]
2020.11.27開幕
[地點]
南京博物院
從科學、文化到藝術,礦物帶給人們的至善至美,歷久彌新。漫長的歲月時空裡,從被發現到被利用,從巧工呈美到文化生輝,礦物自始至終都散發著璀璨奪目的光彩和永恆絢麗的美。展覽共展示三百餘件來自世界各地的礦物精品,以及近百件與礦物相關的珍貴的繪畫作品與工藝品,如青銅器、銅胎掐絲琺瑯(景泰藍)、瓷器、紫砂器、金銀器、珠寶首飾等。
唐蕃古道
——七省區精品文物聯展
[展期]
2020.9.23-12.27
[地點]
廣東省博物館
唐蕃古道全長3000多公裡,是絲綢之路南道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跨陝西、甘肅、青海、四川、西藏等省(自治區),是唐代以來中原內地通往我國青海、西藏地區,乃至尼泊爾、印度等國的重要道路。本次展覽將展出唐蕃古道沿線近200件文物,涵蓋7個省級博物館的逾90件代表性文物,講述古道促進民族交往與融合的故事,展現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帶來的文化碰撞和交流.
光影浮空
——歐洲繪畫五百年
[展期]
2020.9.29-2021.1.3
[地點]
成都博物館
從莊嚴肅穆的宗教畫,到激情澎湃的文藝復興,從優雅華美的洛可可人物,到色彩精妙的印象派風景……本次精挑細選的60幅大師作品,勾勒出14至20世紀初歐洲繪畫藝術的發展輪廓。展覽所涉及的畫家覆蓋義大利、荷蘭、英國、法國等不同地域,幾乎遍布大半個歐洲,堪稱西方繪畫史的生動教材。
玉汝於成
——潘玉良的藝術人生
[展期]
2020.12.11-2021.3
[地點]
成都博物館
潘玉良,在早期西畫運動中被譽為「中國印象派第一人」;是第一位入選義大利國家展覽會的中國女畫家;是近代以來中國第一位舉辦個人油畫展的女藝術家;是中國第一位高等美術院校的西畫系女性領導;
近百幅被潘玉良苦心留存、輾轉運送回國的珍貴畫作將與觀眾見面,其中包括油畫、彩墨、白描、素描等多種形式的藝術作品,不少為其代表作,更有一部分作品是首次向公眾展出。這些畫作,不僅體現了上個世紀初以來,中西藝術碰撞融合的高峰,也展現了一個女人用頑強不息的奮鬥,尋找尊嚴與價值的歷程。
悅飾心裁
——張凡藝術首飾展
[展期]
2020.12.6-12.12
[地點]
榮寶齋大廈二層美術館二號展廳
因修復文物的機緣,張凡開始接觸到古代掐絲工藝精品,深潛到古代技藝的研習中,持續數年孜孜不倦地探索中國傳統金銀細金工藝,將這種中國自元代以來定義為「宮廷工藝」的技藝打磨成了她的標誌性語言,運用在多件作品中。她將榮寶齋的一些近現代書畫作品中的意象跟藝術首飾進行了結合,近期的《禮讚》系列完成了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世界人類文明遺產、中國近現代革命浪漫主義優秀傳統的融合,在藝術首飾這類小件作品中,體現了宏闊的氣象。這批新作選材極其精良,多採用自然界中的瑰寶,使得作品晶瑩輝耀、玲瓏有致。
幻景:當代藝術與增強現實
[展期]
2020.11.28-2021.2.10
[地點]
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本次展覽由UCCA攜手致力於媒體技術平臺的Acute Art共同呈現。展覽以數位化的方式呈現了數字雕塑、充滿戲劇性的卡通人物與動畫中的場景,參展藝術家包括妮娜·香奈爾·阿布尼、達倫·巴德、曹斐、奧拉維爾·埃利亞松、KAWS和阿麗莎·柯維德。這些分布於UCCA公共區域及其周邊的作品,既真實存在,又裸眼不可見,需要藉助電子設備進行觀看,為觀眾打開了一個幾近虛幻的奇妙世界。
東瀛的鐘聲
——井上有一作品回顧展
[展期]
2020.11.20-2021.3.28
[地點]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井上有一是20世紀下半葉日本傑出的書法藝術家,被譽為日本戰後現代藝術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打破了人們對傳統書法的認知,從「單一的書寫」走向了「寫的行為」。但是,他並未僅僅停留於藝術表現的方式和技巧,而是呈揭出別具一格的東方之美。井上有一的藝術是東方世界對現代性的回應,是直擊後現代主義的晨鐘。本次展覽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大規模的井上有一作品展,集中展示了貫穿其整個創作生涯的112件經典作品,力圖將最為真實的「井上有一」展現在觀眾面前,從而進一步深入探究他的精神界域和藝術境地。
喬治·莫蘭迪:桌子上的風景
[展期]
2020.12.5-2021.4.5
[地點]
木木美術館 798館
作為莫蘭迪在國內的首次美術館個展,本展覽將全面回顧莫蘭迪五十年的藝術生涯,並將其視為一個重要載體,以此來思考義大利現代藝術的發展。通過將他對形式的沉靜探究、對靜物冥思式的反覆描摹以及內省的畫面構圖,與東西方哲學思想中有關永恆的概念之間建立起聯繫,探尋其作品的深層內涵。觀眾將走進莫蘭迪充滿詩意的藝術世界,感受其作品中細膩微妙的情感,並以更開闊的視野審視莫蘭迪對20世紀以及當代藝術發展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妙寶莊嚴
——故宮博物院藏法器展
[展期]
2020.12.16-2021.3.14
[地點]
嘉德藝術中心
法器類文物是故宮博物院藏品中的一個重要門類,本次參展文物大多為乾隆時期的藝術精品,充分呈現了清代宮廷的最高工藝水平。藏傳佛教法器種類繁多,神聖威嚴,不同種類的法器在形制、質地、顏色、用途上各不相同。認識這些文物,對於了解清宮廷的物質文化、皇室宗教信仰有著重要的意義。本展覽從故宮博物院藏上萬件法器文物中精選出一百餘件,大致按功用分類展示,以期公眾對清宮藏傳佛教法器有更全面、更系統的了解。
日本平面設計展
[展期]
2020.11.6-2021.1.3
[地點]
798橋藝術空間
展覽邀請了15位日本著名平面設計師,其中包括6位海外首次出展設計師,6位日本殿堂級設計獎項「亀倉雄策賞」獲得者,100餘件作品首次海外展出。以海報、書籍為主要內容,並在會場設置視頻播放區,線上線下聯動,出展設計師解讀作品,為觀眾帶來最為直觀的感受。
巨浪與餘音
——重訪1987年前後中國藝術的再當代過程
[展期]
2020.11.14-2021.5.9
[地點]
中間美術館
「巨浪與餘音」以1987年為切入點,重訪激蕩的「1980年代」,並將其放置於有機的歷史鏈條之中,重新辨析「中國當代藝術」的淵源,使其背後的歷史脈絡清楚顯現。本展覽從實踐的具體語境出發,嘗試解讀幾代藝術家們的轉變及其動力。
北京國際短片聯展
[展期]
2020.12.4-12.14
[地點]
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
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
激發研究所
"北京國際短片聯展"立足中國,放眼世界;讓全新的影像在中國發生,各國創作者和藝術家們在北京展示他們最新的影像作品。將「短片」的概念延伸至創作的各個領域,在電影和藝術中尋求結合的可能——豐富前衛,不拘一格:擯棄歧視和成見,力求建造起激發靈感的力場,讓表達得到矚目,讓影像得以延續,在一個任靈感迸發的維度,去引發當代藝術和當代電影的無阻對談,試圖循著新世界破殼的角度,去探索當代影像表達的未來走向。
伊西·伍德:無傷大雅
[展期]
2020.12.6-2021.2.28
[地點]
X美術館
作為藝術家伊西·伍德在亞洲的首個美術館個展,本展作品上演了一支將幽默注入消費符號的啞劇,為日常生活染上一層超現實主義色彩。作品反映了伍德從繪畫到古著等一系列基於不同媒介的創作實踐,藝術家藉此探討如何挪用數碼圖像,使之融入繪畫的平面空間。除繪畫作品外,展出還囊括了文字、音樂、服裝與陳設,涵蓋藝術家從古典靜物畫、拍賣圖錄、手機圖像中廣泛提取的靈感,讓物件的魅影貫穿這些界域,呼喚對於事物內部性與瞬息性的思考。
CAFA·Young媒工作室 楊嘉怡、陸雪妮、陳沁冉 / 編
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
主編丨吳瓊
編輯丨何逸凡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看看12月有哪些好展覽丨CAFA·Young媒-展訊速遞》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