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對話衡水中學校長:只有嘗過生活的苦,方知讀書的甜!

2020-12-18 帶你走進教育界

衡中,一所讓萬千學子嚮往的「超級中學」,因為其屢屢創造「高考神話」而被世人所知,每年高考本科上線率接近100%,一本上線率90%以上。

這也引得全國各地教育部門組織教師和校長前往衡中取經,想複製衡中的教學模式,提高升學率,但鮮有成功的案例。

為什麼衡中的模式難以複製?

原因很簡單,師資團隊跟不上。

衡中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靠得並非是管理,管理只是輔助,他的核心競爭力是以若干學科骨幹為核心組成的學科教研組,他們負責制定整體學習計劃和實施方案,從教案、習題、試卷、分析等等全部都是統一的,這些大綱才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

不管是十幾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還是剛畢業的新教師,他們在衡中教出來的學生都能保證穩定的下限。

而其他學校想效仿衡中,因為其師資力量不具備學習核心的能力,最後只能學得徒有其表。

雖然這所超級中學如日中天,但也備受輿論和爭議,每當媒體報導提及衡中時,總是被網友們冠以「高考加工廠」、「考試機器」之稱。隨之而來的便是對其「一刀切」教育模式,「掐尖」辦學和「分數論」思維的批判和抨擊。

每當看到這類言論,我挺為衡中鳴不平的。

因為外界鮮少有人真正了解這所中學,大多都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但事實上,當你真正了解這所中學後,你會發現他並非如外界所傳的那樣。

此前,衡中校長郗會鎖與俞敏洪進行了一次對談。

在談及衡中的輿論質疑時,校長郗會鎖舉例:人們只看到衡中學生5點40起床,卻忽略了午休1小時,還有晚上10點睡覺,這是一個完整的時間鏈。

從客觀的角度來說,高中生每天能保證8個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試問全國又有幾所中學能夠做到?

在此次會談中,校長郗會鎖還提到幾個點:

一、教育就是打造一個場

我的學校就是一個很好的場,在這個場當中,學生會潛移默化地受它的薰陶感染。

二、好的教育就是喚醒孩子內心的種子

當校長就是要「到處放火」!

教育其實很簡單,點燃、喚醒、激勵、鼓舞,把這幾個字做好了,就達到了90%以上的目標。」

這句話通俗點來說就是激發孩子的內動力,激勵孩子,讓孩子獲得滿足感,成就感,從而讓孩子主動學習。

三、要吃得學習的苦

學習是刻苦的,但是不痛苦

如果在你最應該努力的年紀選擇了安逸,你將來肯定會後悔!

不要抱怨讀書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只有嘗過生活的苦,方能知曉讀書的甜。

正如此前華為招聘博士年薪最高201萬,這些人都是來自普通家庭,但是他們通過努力學習,讀書,實現了階層的跨越,獲得了年薪百萬的工作。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讀書不一定是唯一的出路,但卻是你最好的選擇。」

衡水中學有句名言:「人生沒有寒暑假,人生不是學期制,沒有哪個僱主有興趣幫你尋找自我。」

作為父母的我們,要為孩子兜好底,該逼孩子的時候逼一把,現在吃苦是為了將來幸福,千萬不要在該吃苦的年紀選擇安逸。

教育之路任重而道遠。

如果有機會,你會讓孩子去衡中嗎?對于衡中,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衡水中學「掌門人」對話俞敏洪:今天還要相信「高考改變命運」嗎?丨一起+
    「到處放火」半年上10次熱搜、被輿論質疑為「高考工廠」的衡水中學,其實還有鮮少被外界了解的「常規化」的一面,校長郗會鎖就舉了這樣一個例子。衡水中學的「精神特區」與新東方的「勵志教育」,都在踐行著一個樸素的教育理念,「點燃,喚醒,鼓舞,激勵」。
  • 衡水中學畢業生,進入社會的表現,戳破教育界最大的「謊言」
    「孩子只有上了重點中學,才能上重點大學。」 「對於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我們必然要走這高考的獨木橋。」 如果普通家庭的孩子,如果輕鬆度過高中生活的話,他們大概率會重複父母的人生軌跡。
  • 衡水中學語文教研室主任點評白巖松對話校長郗會鎖:語文的美好
    文化傳承 人文情懷我們從語文的角度看郗校長的回答。郗校長說:「說到自律的問題,我覺得我們學校還是有優勢的。每個學生都會帶著自己所生活、學習的學校的文化烙印,我曾經總結過衡水中學的學生具有什麼樣的烙印、什麼樣的特質。我叫它『非常8+1』:『8』是什麼?
  • 人生,唯苦過,方知甜!
    人生,唯苦過,方知甜。人這一生,會嘗盡生活的苦,工作的累,大多數人都是平凡的一員,為了生活,我們不得不埋頭苦幹,為了登上高峰,不得不奮力向上爬。在《奇葩說》的一期辯論裡,劉楠說:「我們用盡了全力,過上了平凡的一生。」人生最真實的生活寫照,不都是忙忙碌碌了一天之後,回到家隨便吃幾口,洗洗便睡。
  • 人生:唯苦過,方知甜,失去過,才懂珍惜!
    ——題記人生如茶,先苦後甘,總是會苦一陣子,但不會苦一輩子,請別在乎一時之苦。其實有些苦是人生必經的磨難,是躲不過去的成長曆程。從小,若是不想吃學習的苦,就會吃生活的苦,若是不想吃生活的苦,就會吃婚姻的苦。人生就像吃甘蔗,從甜的這頭吃起,會越吃越苦,從苦的這頭吃起,會越吃越甜。
  • 衡水中學校長在安解讀「精神立校」的思考與實踐
    為進一步提升全市教育教學質量、辦好人民滿意教育,12月12日上午,我市特邀衡水中學校長郗會鎖來安作中學教育管理專題輔導報告。郗會鎖是正高級特級教師,先後榮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模範教師、全國中小學優秀班主任、河北省傑出專業技術人才、河北省教書育人楷模、河北省中小學骨幹校長、河北省中小學學科名師、河北省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 吃得苦中苦 方知甜中甜
    回首往事,漫漫軍旅路,有苦有淚更有甜。臨別之際,老兵們感慨萬千,許多當時的「苦不堪言」,加上時光的濾鏡,如今品來卻別有一番「甜味」。吃得苦中苦,方知甜中甜。聽著他們的故事,裡面滿是艱辛和淚水,但這卻是組成他們軍旅生涯不可或缺的珍貴片段。只有吃過苦才會不怕苦,只有吃過苦方能懂得真正的甜。
  • 聽《孤單北半球》,方知愛人是甜的,亦是苦的
    圖片來自網絡(1)歌詞向我們娓娓道來,愛人是甜的,亦是苦的。甜在對愛人的堅定,即便相隔兩個半球,「聽牛郎對織女說要勇敢,別怕我們在地球的兩端」;苦在對愛人的擔憂,即便努力對抗思念,「少了我的懷抱當暖爐你習不習慣,給你照片看不到我北半球的孤單」。喜歡這首歌,源於它傳遞給人的那種與愛人之間的真實感,甜也好,沒有過分的誇張;苦也罷,沒有過度的崩潰。
  • 衡水中學畢業生,進入社會的表現,讓我看透了教育的真相
    「孩子只有上了重點中學,才能上重點大學。」「對於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我們必然要走這高考的獨木橋。」如果普通家庭的孩子,如果輕鬆度過高中生活的話,他們大概率會重複父母的人生軌跡。不吃學習的苦,那就吃生活的苦。為什麼大家能願意吃生活的苦,不愛吃學習的苦呢?因為學習的苦是主動吃苦,生活的苦是你在那躺著不動,它都會找上門來。明智的人,都會選擇主動吃苦,儘早吃苦,主宰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拖著走。
  • 俞敏洪寄語中學生:成長為祖國的「參天大樹」
    俞敏洪在長水衡實中演講現場9月21日下午,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在長水教育集團雲南衡水實驗中學(本部)面對近3000師生發表了題為「成長為祖國的參天大樹」的專題演講。  俞敏洪在長水衡實中演講現場據悉,此次專題講座由北京長水國際教育科技研究院主辦。當天早些時候,在長水教育集團董事局主席張韶維陪同下,俞敏洪還到長水教育集團雲南衡水實驗中學多個校區參觀考察。
  • 「敢言教授」鄭強衡水中學演講,在場3000位校長,被一個問題問住
    「敢言教授」鄭強衡水中學演講,在場3000位校長,被一個問題問住 中國有兩個家喻戶曉的超級中學,分居南北,一個是位於河北衡水的衡水中學,一個是身處安徽六安的毛坦廠中學。在進入21世紀第三個十年時,曾經並駕齊驅的兩所中學,還是顯露出較大差距。
  • 衡水中學校長開學演講刷屏:最可怕的是,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
    近日,河北衡水中學校長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在朋友圈瘋傳,讓人直呼「說得太好了」! 同樣是開學演講,為什麼衡水中學就刷了屏?開學演講上,這些刷爆朋友圈的內容到底說了什麼?
  • 俞敏洪對話秦春華:高考志願究竟該怎麼填
    原創 徐蓓整理 解放周末 來自專輯教育中人近日,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與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就考生高考填報志願和未來發展問題進行了一場直播對話,一起為廣大高考學子出謀劃策。以下是這場對話的主要內容。
  • 到過衡水中學嗎?請欣賞一位教師到衡水中學的學習筆記,值得一讀
    衡水中學有如下精神:有紅軍長徵有不怕苦不怕累樂觀主義精神、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等,有抗美援朝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最終二萬五千裡長徵勝利和抗美援朝取得勝利。譬如,敢於爭先必爭第一的超強要求和霸氣---爭先精神。
  • 九句唯美精闢的句子,唯累過,方得閒,唯苦過,方知甜
    前半生,不盡人意;後半生,去試著讓自己的心靜下來;生活不易,腳踏實地往前走。那些難熬的時光過去了之後;剩下的都是好運氣了。3、生命太短,一分鐘都不能留給那些讓你不快的人或事。幸福人生是需要三種姿態:對過去,要淡;對現在,要惜;對未來,要信。好聽的話誰都會說,卻不是誰都會這麼做。
  • 生活是個調味罐 苦辣酸甜都得嘗
    早晨與年僅4歲的二寶對話。「你覺得你的生活是什麼味道的呢?」「甜的呀」「為什麼呢」「因為我最喜歡甜甜的味道」。現如今,很多孩子的生活滋味是「甜」的,因為物質豐饒,他們又被父母無微不至地照顧和保護著。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會慢慢地品味到生活的萬般滋味。
  • 衡水中學女生電話痛哭: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
    想起某高中的高考百日誓師會上,校長的大實話,句句扎心:世界那麼大,都想去看看,你分數那麼少,哪也去不了。數學,買菜用不到,但它卻可以決定你在哪裡買菜。年少的時候,總覺得讀書很苦,常常虛度光陰,其實,那是我們去看世界的上坡路。
  • 衡水中學的那些畢業生,步入社會後的表現,讓我看透了應試教育
    俗話說樹大招風,衡水中學這麼厲害,有人說它好,肯定就有人說它不好。而近些年,衡水中學的負面新聞也在不斷地增多,也一直是人們談論的話題,人們對這所學校的存在褒貶不一。其實學校的好與不好,從學校畢業的學生是最有話語權的,我們來看看從衡水中學畢業的學生是如何評價自己的母校的。一名15年的文科狀元,來自衡水中學,她說衡中給了我新的未來。
  • 「衡水中學」畢業生,進入社會後的表現,讓人看到了教育的真相
    衡水中學是我國著名的中學,人們稱之為「高考工廠」,它把應試教育推向了極致,2020年高考,再傳喜訊,73人被清華北大錄取,600分以上的考生,達30,000多人,名列全國第一,可見實力有多強。高分數的背後,是精確到秒的日常安排,餐廳排隊看書,吃飯都是站著吃,晨讀聲「震耳欲聾」,更有震驚國內外的「印刷品」字跡,因而備受爭議,甚至成為攻擊對象。
  • 「衡水中學」要拍電影了,「神話」背後隱藏著多少「汙垢」?
    4月5日,衡水中學官方公眾號發文稱,紀錄電影《衡水中學》的開機儀式已於3月30日上午在衡水中學舉行。而據介紹,該電影既是首部反映衡水中學師生學習和生活的紀錄影片,也是一部全面反映高中三年時光及師生共同面對人生挑戰,激揚青春的勵志電影。   在現今的中國教育界,衡水中學一直是「神」一樣的存在。設若能夠通過電影手段勵志青春,給中國教育帶來一些改變,無疑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