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學霸姐姐如何開掛人生?進博會志願者是如何堅持500小時的公益之路?抗疫英雄「男護士」是如何煉成的?11月9日上午,一場「靶向育人」式的朋輩主題分享會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進行。
優良學風是治學之本、成才之本、立校之本。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倡導「博極醫源、精勤不倦」的精神,通過制度聯動、教學協動、科創撬動、榜樣帶動、文化推動五個維度,構建「五位一體」的學風建設內涵體系,營造「知行交醫」的優良學風,在潤物無聲中助力「有靈魂的卓越醫學創新人才」培養。
制度聯動,強化頂層設計
「厚愛」始於「嚴管」,嚴格管理,需要構建合理有效的懲戒、約束和監督制度。醫學院致力於建立健全依法依規、寬嚴相濟、科學管用的學生管理制度,近年來,遵循醫學教育發展規律,不斷強化思政育人制度建設,在這一過程中,交大醫學院不追求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問題,而是在制度體系基礎上建立長效機制,明確責任,落實監督,完善評價,幫助醫學院更加從容、更加自信地加強學風建設,做真正有長遠意義的事情。
教學協動,發揮多維作用
交大醫學院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人」的方針,將「有靈魂的卓越」育人理念融入醫學院工作的各個領域。在教學協同的過程中,醫學院積極發揮班導師的重要作用。自2010年以來,積極探索班導師工作機制,遴選醫學院系統醫療、教學、科研、管理各個領域的中堅力量擔任本科生班導師,全程參與本科生管理,在學生思想引領、專業導航、職業規劃、科研啟發等方面,成為引導學生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重要力量。
科創撬動,提升學習動力
在學風建設中,交大醫學院注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為培養「基礎厚、專業寬、能力強、潛力大」的卓越醫師教育目標提供支撐。2007年起,啟動實施了面向全院各專業本科階段學生的「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每年鼓勵、支持學生團隊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開展實驗研究。
榜樣帶動,傳承職業精神
交大醫學院積極發揮優秀朋輩群體的榜樣帶動作用,在每年舉行的多場朋輩教育中,優秀研究生學長學姐都會重返校園現身說法,從新生適應、科研入門、基礎研究、留學交流和生涯導航等多個版塊,來和新生們講述他們眼中的白袍青春,深受同學們喜愛。「是什麼,讓你覺得人生很值得?我的答案是『Accepted!』這不僅僅是指論文被錄用,更是人生價值被認可、被理解、被接納。這就需要我們去嘗試和體驗生活中的各種經歷,去成就更好的自己。」這樣的話語從年齡相仿的學長學姐口中說出,對醫學生們有別樣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文化推動,營造優良氛圍
營造良好的學習風氣,需要文化氛圍的推動。文化的推動,有利於創造好生態,在潤物無聲中給學生以人生啟迪、智慧光芒。在這一過程中,醫學院通過一系列的活動,營造優良的學習氛圍,將「博極醫源、精勤不倦」的醫學院精神,融入學生日常生活中。成立學業分享中心,營造「好學、勤學、樂學、善學」學習氛圍;組織輔導員、班導師開通「空中思政熱線」,積極開展「微課」、撰寫「博文」,加大輔導員工作室建設,開展思想引領,鼓勵同學們開展自主學習;推進「卓越學風引領計劃」之「二十一天學習打卡」「促學小鑄訓練營」「醫路研學」班級特色學風建設等活動,幫助學生建立良好學習習慣;製作「信短情長,師恩難忘」專題報導,邀請援鄂英雄、導師講述抗疫故事;開展「我們師徒最有範兒」畢業季合影徵集活動,研究生兼職輔導員發表「研途指南」筆記分享如何與導師溝通,多措並舉構建和諧導學關係。
「學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為此,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還將繼續深化「五位一體」的學風建設內涵體系,將學風建設納入內涵式發展,著力培養「眼中有光,胸中有志,腹中有才,心中有愛」有靈魂的卓越醫學創新人才,為助力健康中國、健康上海和全球健康命運共同體建設貢獻力量。
(責編:唐小麗、韓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