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有味是清歡:談吃·清談閒語
文/徐銀秋
一代大文豪美食家東坡先生曾經作詩云「人間有味是清歡」。世人只知其一不知深意。一代大文豪不但作出了很多經典流傳的詩詞作品,更是將美食文化發揮到了極致。他不但寫出了《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城子·密州出獵》這樣豪放的作品,也寫出了很多清淡流雲的生活點滴。將宋詞文化高舉旗幟,推向了文學的神壇之上。與唐詩合稱為詩詞雙壁,故蘇軾在宋詞的文化輸出上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同樣,在美食文化上也佔有了一席之地。他作出了《豬筍燜豬肉》這首詩「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全詩看起來平淡無奇,像打油詩一般,卻貼近生活,吟誦起來朗朗上口。他不僅僅只寫出了這首詩。這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就是來自於蘇軾的《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我們知道蘇軾發明的東坡肉成為了美食界的美談,卻也有人對東坡先生的清淡美食津津樂道,醉在其中。我就是其中一個。身為湖南湘裡人家,卻對嶺南的清淡食品沉浸其中。我喜歡這種口味清淡的一日三餐。簡單淡雅,素心如簡。
我們再來說一說蘇軾的這首詞。
《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蘇軾把這首詞的上片寫早春遊山時的景觀。下片寫春天與人同遊的時候吃了清茶野餐的風味。這點和我們現代人一樣,水泥森林裡住久了,總想著郊外春遊。看山看水,賞花賞草,沿途風景。順便尋找野菜。大魚大肉吃膩了,野菜也是風味獨特。
蘇軾的這首詞充滿了早春時的氣息。熱情洋溢著初春生命的活力,作者筆下,色彩清麗,結合著作者的胸襟,這首詞完全體現了詞人心胸開闊的境界。清淡閒雅的生活態度。以心胸豁達的人生心態去審美生活的樂趣,審視人生的哲學,生命的姿態。
所以「淡煙疏柳媚晴灘」,春天也是喝茶的季節,一杯清雅的雨後清茶,茶葉的新鮮和野菜的風味別具一格。郊外翡翠般的春蔬,味道著實不錯。相對於山珍海味而言,換一種淡雅的口味,不也是很美味嗎?於是,他發出了人生真正有滋味的還是清淡的歡愉。
很多人為了清淡矯揉做作,豈不知蘇軾的人生不也是這樣嗎?一起一落之間,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待回頭時,他寫出了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雲淡風輕。
「人間有味是清歡」這是一個具有哲理性的生命哲學。作者用在詞的結尾,渾然天成,相映成趣,自然優雅。貫徹全詞,點明了中心思想,體現出了作者的思想價值觀和人生觀。通篇吟誦,細細品味之時,整首詞充滿了春遊時歡樂的情調,同時也貫概全文,讓讀者深思人生與生命的思索。
人間有味是清歡。
很多時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看什麼是什麼,吃什麼是什麼。哪個才是生命的真諦?
這些年來,我從一個喜歡引白酒的人,到現在的儘量不喝酒,其實,人沒有變,只是生活的境遇變了。
每天忙裡偷閒,總喜歡侍弄花草菜園,滿足於現在卻又在自己的內心深處,有一種對生活的堅定追求。
我非詞人,只是夢想著有朝一日,回歸鄉野的女子。喜歡著花鳥蟲魚的世界,喜歡「人間有味是清歡」淡雅。在無常的生命裡,做一個清新淡雅的普通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徐銀秋,女,湖南邵陽新寧人,畢業於湘潭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1986.06月出生,目前工作於廣東東莞,喜歡文學,國學,歷史,哲學,閒暇之餘,喜歡寫作,閱讀,以自己的人生經歷,以文字的形式傾訴,我以我手寫我心。重拾時光的碎片,記錄人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