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的表情到底有多少含義?原本騰訊官方給出的微笑定義原本就是表示親切友好的笑容。但是我們在實際使用中,很多時候都失去了原來的味道,變成了莫名有些「嘲諷」的含義。
但是在長一輩的人眼中,微笑的含義就是微笑。我們經常能在和父母聊天,或者家庭聊天群裡面看到長輩發這個表情。
這個時候我們千萬不要想歪,長輩給你發這個表情,是對你表示最誠摯的友好。
可是微笑在年輕一輩網絡聊天中漸漸變了味道?我們使用微笑,這個表情會有三種情況,第一,被冒犯到。第二,互相嘲諷。第三,用來懟人。用在以上三種情況中,使用微笑表情,嘲諷max,效果拔群。漸漸的微笑就脫離了它原本的意義。
認真地想一下,可能和現實中相比起來,三次元的我們用微笑傳達友好,因為現實中的笑容比較真。但是我們常用的微笑表情,比較假。類似於我們厭惡的假笑。
我們常常這樣判斷一個人是否假笑。遮住一個人的下半邊臉,只觀察臉的上半部分,只看上半部分臉,你會明顯地察覺到他是真笑還是假笑。以此類推,將微笑的表情遮住一半,是不是變得詭異了起來?就像是我們常說的皮笑肉不笑,還翻著白眼。可能這是隱性的原因。
我們常用表達友好的表情,都比較「皮」,網絡的環境比現實的環境更令人放鬆,說一些騷話,用一些「皮」的表情包,不僅不會讓人覺得厭惡,還增加了兩人之間的關係,更能表達友好親近。
越來越多官方定義的表情,脫去了它原本的含義,引申出各種各樣的潛規則用法,例如「破涕為笑」的表情,看名稱就知道是先哭後笑,但是我們用的時候常常把它定義為「笑哭」或者「哭笑不得」。還有官方定義的「再見」的表情,現在它的意義也越來越歪,漸漸和「微笑」靠攏。 還記得「祈禱」那個表情嗎?他其實並不是祈禱,而是兩個人在「擊掌」同「Give me five」,但是用的人多了,它的意義變成了祈禱。
還有很多漸漸變味的表情,這裡僅僅舉例微信中的表情,例如貼吧,qq裡面的表情更加繁瑣,意義不同的更多。
但是有一點是共通的,如果有人給你發「微笑」的表情,感覺不對勁的話,建議先回一個「呵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