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功是太極拳的根基

2020-12-07 太極拳之友

有人認為,我也不想正經學武術,只是想健身而已,所以輕視基本功,而重視太極拳套路。每天只要把太極拳套路動作比劃一番,就能起到良好的健身功效了。其實不然,若是「打拳不練功」,習練「健身太極拳」,會因筋骨僵硬,經脈不暢,而有礙於氣血的運行和充盛,從而削弱了太極拳的健康實效。習練「武術太極拳」的,會因筋骨脆弱,缺乏堅韌性,而有礙於內勁的產生和蓄髮質量。每天在打太極拳套路以前,必須先練基本功。這是因為,平時在不做體育鍛鍊時,多餘的氣血都儲存在內臟之中,我們通過做基本功,打開血脈的關口,把內臟之中備用的氣血調動出來。使內臟振奮起來,已進入精、氣、神高速運轉的習武狀態。使筋骨興奮起來,以進入踢、打、摔、拿拳式動作的工作狀態。這樣,氣血在人體經絡中的分布就均衡了。肌肉有力,韌帶有彈性,關節更加靈活,全身骨架更加穩固。所以,在閃、展、騰、挪複雜的套路動作演練過程中,可以起到防止軟組織拉傷和關節扭傷的保護作用。

圖文丨來源網絡

編輯丨太極拳平臺

如有侵權,請聯繫處理。

相關焦點

  • 今日的太極拳缺失了「易骨」基本功,成為有筋無骨的「軟骨拳」
    但是它的缺憾也是很明顯的,就是缺失了「易骨」基本功,已經成為空中樓閣,缺失根基的空心化太極拳。只有鬆柔軟彈的暗勁,而無節節貫穿的骨勁,成為有筋無骨的「軟骨拳」。但是,可是,現在的人忽視了一個基本前提,古人練拳,都是青少年時就有練武的根基,身體的生理狀態和素質都是最佳的條件,身體筋骨柔軟、關節特別是後背脊柱的通體松活。在這樣的基本前提下,再去練「用意不用力、招熟懂勁」,自然是一路暢通,立竿見影。
  • 內勁就是太極拳的根基
    為了取悅於觀眾,舞蹈化,體操化太極拳。但是在真正懂得太極拳的行家看來,只能搖頭嘆息。因為舞蹈化體操化的太極沒有了內勁,太極拳等特點沒了。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已經不是太極拳,而只是沒有內涵的太極操。「意氣君來骨肉臣」沒有意的引導丹田的氣,內勁上不來,我們在練習太極拳的時候要心靜體松,意守丹田,培養丹田之氣,才能使我們的內勁不斷加強充實,在意念的引導下達四稍。
  • 陳氏太極拳基本功簡介
    一提到基本功,人們都知道它在任何領域都是至關重要的。學習好要有紮實的基礎知識;蓋高樓大廈要有堅實的地基;科學研究要有多次的基礎實驗;運動員要拿到好成績更需要有基本功;武術也不例外,好的功夫要有過硬的基本功,太極拳更是如此。在武術領域,無論那一個派別都離不開基本功訓練,並且所有的武術教練員在教學時都時刻強調基本功的重要性。
  • 太極拳基本功大全
    太極拳基本功大全 陳氏太極拳的基礎手法1. 內旋 2. 外旋 3.
  • 傳統太極拳基本功的特點,古樸,實用
    這些基本功其實就是傳統太極拳的核心功夫,是千百年來將士們和歷代武術家在戰爭中積累和總結下來的練功方法,是遠遠在套路形成之前就有的功夫。而且在很多傳統武術中,尤其是傳統內家拳都有和太極拳基本功類似的練法比如形意拳、八卦掌的馬步樁和太極拳的馬步樁僅僅是手型不同;形意拳、心意拳的活樁如搖膀、虎抱頭、貓洗臉等,都與太極」拳的揉球有異曲同工之妙,其在演練起來也僅僅是個別的手法不同而已。
  • 太極基本功開胯,太極拳基本功開胯技巧-典傳筋骨開發
    首先要了解,太極基本功什麼叫開胯? 太極拳練習者常提到腰勁,極少有人提到胯勁。太極拳基本功開胯 既然胯骨在行拳中這麼關鍵,太極基本功開胯有什麼
  • 陳式太極拳必練的基本功有這些
    任何的拳術都有基本,而往往這些基本功都是伴隨著拳法的成長,而不斷反覆進行練習的。基本功就如同蓋樓的地基一樣,想要蓋多高的樓,就需要做相應足以支撐高樓的地基。練習基本功非常的重要,它關係到你的拳術提升速度以及未來拳術的走向。
  • 太極拳的三個重點基本功
    三個基本功,即「活臂"、"動腰"、"坐腿"。一、活臂太極拳練得好壞,上肢臂手的操作非常重要。 松肩、墜肘、坐腕、舒指、亮掌,這些通常習 慣性的要領外,要特別注意把握兩點:(1)用意不用力,松活柔順,舒展自然。(2)必須以腰帶動, 不能盲目自動亂動。四肢亂動,不可能作出上下相隨,全體完整而動的現象。
  • 太極拳的三大基本功「活臂」「動腰」「坐腿」
    學太極拳好比讀書上學,要有小學、中學、大學之分,各階段學習內容不同,重點也不一樣,教學方法必須有所創新,理論實踐並重才好。 才學拳,就相當於初進小學讀書,特別要抓好基礎課的學練,基礎課就是基本功,這樣才能有個重點,三個基本功,即「活臂」、「動腰」、「坐腿」。
  • 對於初學者來說,太極拳基本功做好了,拳架自然水到渠成了!
    徐建民老師陳氏太極拳套路展示 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是我們的第一責任,也是對家人最好的守護和承諾,而打太極則是一種良好的養生健身運動。 如今,太極拳在社會上的發展日新月異,越來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熱愛。
  • 太極拳陳正雷老師,陳氏太極拳基本功教學(五)太極樁功 中定!
    太極拳陳正雷老師,陳氏太極拳基本功教學(五)太極樁功 中定!22:38 來源:今生遇見你是我之幸也 原標題:太極拳陳正雷老師
  • 陳式太極拳基本功的八大特點
    特點三 腰脊帶頭、內外相合的節節貫串運動腰是左右平行轉動的中軸,脊是上下彎曲的根基。 特點四 立身中正、上下相隨的虛實運動動作能分清虛實的轉換,就可耐久不疲,這就是一種動力活動。
  • 多數人練的都是「假太極拳」?普通人對傳統武術存在這幾個誤解!
    近些年來關於太極拳鬧出來的笑話也確實越來越多,太極拳的真真假假是是非非也鬧得鋪天蓋地。一瞬間幾乎人人談到太極拳,就是假的騙術。而之前網上許多借著太極拳斂財的人,也確實給傳統武術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任何的古代武術,他的根基其實並不是在拳法,而是在於兵器之中,在過去的戰爭年代之中,武術家更注重兵器的習練。在過去有一句話叫做脫槍為拳,指的是一套拳法並不是獨立形成的,而是兵器之中的槍法或是刀法拿掉了武器之後自然形成了拳法。而多數現在自詡太極拳的習練者,多數連太極大杆都沒有摸過,抖大杆、白蠟木這些對他們來說都太遠太遠。
  • 打太極,練好基本功究竟有多重要?
    不僅如此,太極拳更重要的還在於意與氣、氣與力、力與形的結合。「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身為驅使」,「節節貫串」,「內不動,外不發」,這是太極拳的練拳宗旨所在,這些內容要在運動當中得以實現,如果沒有一個由簡到繁的過程是很難實現的。所以,練太極拳如果沒有細緻入微的鑽研精神,是不可能得到太極拳的精髓和真諦的。
  • 初習太極拳,這樣練才能把太極拳練得更好
    太極拳是一個需要長期訓練的才能打好的拳種,看似柔和緩慢,但卻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逐漸地練好學好太極拳。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想要練好拳你還是需要經過幾個層次才能掌握太極拳的練習要領。第二層次 自己練習+老師糾正 當學會拳架之後,可以逐漸的脫離老師開始自己去練拳了,每天練拳應給自己定一個標準與要求,比如每天練習幾趟拳,練習多長時間的基本功,以及熱身的時間是多久。即使你已經學會了太極拳,也不要放棄基本功的訓練,基本功將會一直伴隨你的練拳生涯。
  • 陳式太極拳的基本功(太極纏絲勁)
    太極纏絲勁是陳氏太極拳的重要勁法。其他流派的太極拳雖沒有特別強調螺旋運動中的纏絲勁,但在技擊中同樣含有螺旋勁法。只是陳氏太極拳特別強調螺旋運動中的纏絲勁。可以說,不懂纏絲勁就不是陳氏太極拳。如陳鑫云:「太極拳,纏法也。渾身具是纏勁,其勁皆發於心,內入骨縫,外達於膚。
  • 太極拳的基本功很關鍵,「盤腿磨腰」,一起來了解一下
    通過基本功的,特定體位訓練,會發現弱點和長處,並加以利用或改進。打拳時,抬腿,身子是不能晃的,一晃,說明勁沒拉長,脊柱沒豎勁,風一吹就倒。胯軸沒開,腰和腿粘在一起,沒抻出來,還得練功去。太極拳要的就是活,不僅腰胯分離,腰和腿也要分離。支撐腿穩定,移動腿靈活,步子隨意自如,這算及格。記住一個準則,相鄰部位,一定要摘開,各動各的,以後才能整合。摘開的方法,就是練最基本的抻功。靈活,則來自各部自轉。
  • 太極拳|要如何入門學習推手呢?
    不論學推手還是學器械,有了徒手單練套路的根基,方能事半功倍。其次,不可急於求成。一朝成井只是不現實的主觀想法,要一層一層打基礎才能長工夫,技法要一點一滴去學,經過練習、鞏固、純熟、提高的過程。開始不好隨便跟人亂推,搞所謂「自由推手」(目的是如何把對方推倒取勝)。如此推手,只能說是捨本逐末,丟掉太極拳推手的精髓,而摻雜武術擒拿、摔跤等其他方法。
  • 陳式太極拳基本功|太極拳系統化訓練
    陳式太極拳是中華武術的精華,是我國寶貴的傳統文化遺產。它以其獨特的運動方式和風格譽滿武壇。在陳式太極拳發展傳習過程中,歷代拳家積累了一套系統嚴密的訓練方法。在此,我將陳正雷大師講授的陳式太極拳傳統訓練方法與自己多年練習及教學當中積累的一些經驗體會結合起來作以介紹,敬請各位指正。
  • 正雷太極書院陳媛媛:太極拳對周身各部位的要求
    陳媛媛,陳氏二十世、太極拳第十二代嫡宗傳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陳氏太極拳傳承人,中國武術七段,國家一級武士。6歲起隨父親陳正雷大師習練陳氏太極拳,悉得真傳。其拳架瀟灑飄逸、遒勁俊秀,動靜開合之中盡顯陰柔之美,閃展騰挪中盡展太極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