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2 1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安徽時曾深情地說:我們要沿著革命前輩的足跡繼續前行,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安慶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組建以來,以豐富的紅色文化為依託,以線上線下紅色教育資源為載體,採取多種形式深入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引導幹部群眾自覺弘揚革命烈士精神,厚植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
一、挖掘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深入挖掘烈士忠於黨、忠於祖國和忠於人民的精神內涵,廣泛宣傳他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堅持把革命傳統教育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一是進一步搜集、整理烈士史料,特別是書信、文稿、書籍這類體現烈士思想內涵的實物,先後收集葉樹生、鄭洲、查顯偉等烈士各類史料120餘件。二是走訪調查烈士(或革命事件)見證人,製作專訪視頻資料,還原歷史、再現人物精神面貌,用事實說話。今年「八一」期間,為了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和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專門拍攝了「追尋先烈足跡」專題片《抗日英雄胡繼亭》,引發熱烈反響。三是加強革命史料研究,與黨史研究室、安慶市新四軍研究會等單位廣泛合作,採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法,提高研究能力,多出研究成果,先後編印《安慶烈士名錄》《安慶英烈傳》《安慶著名烈士名言名句書籤》等。
二、創新紀念形式,弘揚先烈精神。面對疫情防控的新形勢,利用「網際網路+」實現多元祭掃,引導社會各界「足不出戶」瞻仰烈士陵園、網上祭掃英烈。一是提供代祭掃服務。組織「紅塔」志願服務隊推出「四個一」祭掃服務,拍攝代祭掃服務圖片和視頻資料傳給烈屬以寄託哀思。市烈士陵園先後代祭掃62次,為全部412名烈士敬獻鮮花(花籃),拍攝祭掃圖片1000餘張,製作專題視頻6集,廣大烈屬及群眾給予高度評價。二是運用新媒體宣傳。組織紅塔志願者錄製講述吳振鵬、葉明等烈士事跡的音(視)頻節目,與安慶電視臺合作,開播「英雄烈士譜」欄目,通過微信公眾號、騰訊視頻、「學習強國」等多種渠道展示。截至目前已推出「安慶紅塔故事匯」6期、「英雄烈士譜」48期,騰訊視頻等播放點擊量達10000多次,全社會「崇尚英雄、學習英雄、捍衛英雄、關愛英雄」的氛圍日漸濃厚。三是實現「雲遊」安慶烈士紀念館。錄製「雲遊安慶烈士紀念館」VR視頻,通過騰訊視頻、微信公眾號對外發布,讓社會群眾在志願者的帶領下通過雲端走進安慶市烈士紀念館,深切感受烈士精神。
三、加強設施管理,全面融合發展。嚴格按照《英雄烈士法》《烈士褒揚條例》《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認真做好烈士證書申、換、補發工作,精心維護各類紀念設施,紮實推進烈士褒揚紀念工作。一是加強烈士紀念設施管理。完成烈士紀念設施第三階段數據採集校核,對1090個保護單位管理的烈士紀念設施和1384個零散烈士紀念設施進行了數據採集校核。廣泛徵集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潛山市野寨抗日陣亡將士公墓和嶽西縣大別山烈士陵園入選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劉中一、儲蓄謀入選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名錄。二是開發紅色旅遊資源。發揮區位優勢,主動融入皖江抗日根據地、大別山紅色旅遊區域建設,有效串聯濮家老屋、安合公路伏戰、渡江戰役等革命遺址資源,深入挖掘本地特色紅色文化,打造紅色精品旅遊路線。三是創建帶動發展。積極支持市烈士陵園創建國家和省級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4A級風景區,推動烈士紀念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社會影響力。
(安慶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石磊 朱望林)
原標題:《緬懷烈士功績 傳承紅色基因 —安慶市弘揚烈士精神紀實》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