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書畫作品一方面大眾認知度高,如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吳冠中等大師級人物,題材上大多以表現祖國大好河山或勞動人民為主,在藝術表現上繼承傳統,融匯中西,大膽創新,作品尺幅巨大,除了作品本身價值外,還有一定歷史或政治意義。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
9.315億元成交
成全球最貴中國藝術品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
2017年12月17日晚,北京保利2017年秋拍「震古爍今——從北宋到當代的中國書畫專場」在北京四季酒店舉槌,本場共7件精品上拍。其中,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以諮詢價形式上拍,現場以4.5億元起拍,場內藏家率先報出4.5億元,4.6億元、4.7億元、4.8億元、4.9億元、5億元,之後更是以2000萬的競價階梯競爭,隨後在近七十餘次的競爭中,最終是以8.1億元落槌,加佣金以9.315億元成交。
這一成績創下的世界拍賣紀錄更是不勝枚舉:全球最貴中國藝術品、2017年中國拍賣最貴藝術品、齊白石個人拍賣最高價紀錄、中國書畫拍賣全球拍賣紀錄等等。
齊白石《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
4.255億
此畫為齊白石繪畫及書法作品中尺寸最大的一幅。
畫作縱266釐米,橫100釐米,氣勢宏偉,有松柏圍英之喻。匹配畫作的篆書對聯「人生長壽,天下太平」單幅縱264.5釐米,橫65.8釐米,渾厚自然、端莊大氣,表達了對國家民族和平發展的美好祈望,對人間幸福、天下太平的美好祝願。
松鷹是齊白石最喜歡也是觀賞者最熟悉的畫題之一,「鷹」寓意「英雄」,剛健有力,而「松柏」則有長壽之喻。據白石老人自題,此畫作於1946年,其時畫家86歲,正是齊白石藝術創作的成熟期,其創作欲望高昂,力作精品頻出。
黃賓虹《黃山湯口》
3.45億
《黃山湯口》 作者:黃賓虹
中國嘉德2017春拍「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收槌,共包含104件近現代書畫精品以及36件古代書畫佳作,斬獲總成交額16.6957億元,成交率達到81%,其中,黃賓虹絕筆巨製《黃山湯口》,成交價達到創記錄的3.45億元。
這個數字令現場沸騰,落槌後人聲鼎沸、掌聲不斷,一時間此畫與賓虹老人被朋友圈刷屏。
一向被市場低估的賓虹老人,此次畫價扶搖直上,對於圈外人,讓更多人知道了中國近代畫壇,與張大千、齊白石並稱的還有一位黃賓虹。對於圈內人,這個價格只是對賓虹老人藝術價值的肯定,一個讓市場等待了多年的肯定。對於一生樸素節儉的賓虹老人,3億,僅僅是一個不足道的數字吧。比這個數字更龐大的,是賓虹老人的藝術成就與學識維度!
潘天壽《鷹石山花圖》
2.79億
此幅《鷹石山花圖》是集中體現潘天壽藝術風格、藝術主張的代表性作品,自成畫以來便為世之所矚,各方展覽、著錄前後計約二十餘次。
《鷹石山花圖》捨去了文人畫逸筆草草的隨性,在反傳統呼聲此起彼伏的大環境下,最大限度地將傳統養分與時代精神相結合,開拓出全新的花鳥畫創作體系。
徐悲鴻《九州無事樂耕耘》
2.668億元
《九州無事樂耕耘》是一幅農耕題材的作品,這種人與動物相結合的宏幅巨製在徐悲鴻的創作精品中是極為罕見的。1951年郭沫若在莫斯科被授予「加強國際和平史達林金質獎章」。
徐悲鴻獲悉後,抱病為郭沫若繪製了這件150×250cm的宏幅巨製。作品含有巧妙的用意;郭徐二人同為儒臣,卻同樣有顆為國民奔走呼號的文人俠客之心,以此砥礪,共同為建設新中國儘自己的微薄之力, 這幅作品是徐悲鴻與郭沫若兩位近現代文化名人深厚友誼的見證。
該畫不僅是徐悲鴻在1949年後最大的一幅作品,而且他把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時政題材寓於其中,可謂其晚年代表作。作品完成後,徐悲鴻便立刻送給了郭沫若,屬國家一級文物。
傅抱石《雲中君和大司命》
2.3億元
這件由傅抱石於1954年根據郭沫若《屈原賦今譯》的內容,以屈原《九歌》中雲中君與大司命兩位神話人物為題的創作不僅是傅抱石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人物畫,更在近代美術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位置。
張大千《桃源圖》
2.254億元
▲張大千《桃源圖》
全幅高約七尺,上方幾近滿畫,以極厚重的石青石綠等礦物顏料,反覆潑灑,層層堆疊。
從該畫中可看出大千潑墨和潑彩的結合可謂駕輕就熟、爐火純青。畫面下方留白,近岸處醒以桃花數叢,嫣紅粉嫩,爛漫怒放,清香襲人,旁有漁翁釣艇,似入桃源之境,這樣的景象也是張大千畢生所求。
常玉《瓶菊》
2.0616億元
▲常玉·花卉 《瓶菊》 1940年作
《瓶菊》纖維板油彩,51×40cm,1940年作。常玉一生都極為坎坷,他的靜物作品是他內心世界的一面鏡子,畫中的花朵大都孤單無力,殘花敗韻、強撐姿色,像失去母親的孩子般孤單寥寂,無依無靠,直叫人有「殘月伴秋寒,冷冷清清」的悽涼感。
吳冠中《周莊》
1.97億元
▲吳冠中 ·《周莊》 油彩畫布
創作於1997年的《周莊》長度近3米,是目前市場上吳冠中尺幅最大的油彩作品。在著作《畫眼》中,吳冠中曾詳細記錄了《周莊》的創作過程。
1985年他與夫人朱碧琴首次前往周莊,因讚嘆當地美景,創作不少以此為題作品,僅題名或畫中有「周莊」字眼的素描就多達16件。此前亦有多件吳冠中周莊題材作品拍賣,但價格都不及此件。
齊白石1931《山水冊》
1.94億元
《山水冊》是1931年齊白石為著名碑帖鑑賞收藏家文素松所作,共十二開,每開34.5×35釐米。
此冊自署標題者八幅,即《朝陽》、《放牛圖》、《蒼海煙帆》、《陽羨山水》、《月明人靜時候》、《雨後》、《荒山殘雪》、《柳浦秋殅》,未署標題的四幅,根據內容可命名為《古木寒鴉》、《荷塘遊魚》、《沙渚鸕鷀》、《山上人家》。
冊頁的題材,大體源於白石老人的遠遊印象和家鄉記憶,畫法則來自前人圖式和寫生基礎上的創造。
李可染1964年作《萬山紅遍》
1.84億元
▲李可染《萬山紅遍》
創作於1964年的《萬山紅遍》是成就李可染在中國近現代畫壇地位的裡程碑式作品。該畫題材取毛澤東「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詩意而成。1962至1964年之間,李可染偶得半斤故宮內府硃砂,大膽嘗試用硃砂寫積墨山水,創作了「萬山紅遍」題材。據考證,「萬山紅遍」共有7幅存世。
徐悲鴻《巴人汲水圖》
1.71億元
▲徐悲鴻《巴人汲水圖》
《巴人汲水圖》。高300釐米,寬卻僅有62釐米。徐悲鴻1937年流落重慶,映入其眼帘的第一道風景線即是一行行挑水的漢子,他們那吃力的步履和被水桶壓彎的扁擔,使徐悲鴻深刻地感受到那份生活的艱辛,和生活在這塊土地的重慶人世代相傳的抗爭精神。
任伯年《華祝三多圖》
1.67億元
▲清·任伯年《華祝三多圖》
《華祝三多圖》是任伯年已知的單件最大尺幅、最具代表性風格的作品,被稱為「任伯年之王」。從題材上來說,《華祝三多圖》是為上海富商方仁高七十大壽所作,「三多」,指多福、多壽、多子,人們通常以壽桃或者其他清供圖代替繪之,而任伯年蹊徑獨闢,選用古代典故,把壽星比作古代的帝王堯。
張大千《嘉藕圖》
1.58億元
作於1947年的設色紙本立軸《嘉藕圖》長約1.84米、寬約0.9米,以荷花入畫,寓意佳偶天成。畫中精工細緻的描金朱荷,在墨綠漬染的田田茂葉的襯託下,富麗堂皇而無匠俗之氣,濃蔭中的雙棲鴛鴦色彩斑斕、悠然自得。全畫氣度宏大、層次井然,是張大千潑彩潑墨畫法的代表作。
吳冠中《長江萬裡圖》
1.495億元
吳冠中《長江萬裡圖》打破了油畫二維平面的創造範疇,以中國傳統的手卷形式展開內容,將時間和空間融合於一,作品的敘事性和畫面的形式美感得到完美結合,不僅表現了吳冠中高超的西畫功底,同時也將西畫技法與傳統的「江山臥遊」概念相結合,彰顯了吳冠中這一時期對油畫藝術和水墨藝術卓有成效的探索。
黃胄《歡騰的草原》
1.288億元
黃胄(zhòu)繪製於1981年,表現的是新疆柯爾克孜族人民正在進行傳統體育項目一一「馬上較力」的活動場面。畫面描繪了七位女性人物、九條牧羊犬、七十多匹駿馬,如此眾多的表現對象,畫幅尺寸達到驚人的46平尺。如此精彩的巨幅作品在黃胄的繪畫生涯是非常少見的。
李可染《井岡山》
1.265億元
此幅《井岡山》創作於1976 年,是李可染為日本「唐人館」創作的名件;是李可染變「寫生」為「意構」,化「寫境」為「造境」的典範之作;亦是新中國革命聖地山水的經典巨製。
李可染1974年作《韶山》
1.242億元
▲李可染《韶山·革命聖地毛主席舊居》
李可染《韶山》曾是1996年秋季中國嘉德《新中國美術作品》專場的封面作品,該作品創作於1974年,尺幅巨大(141.5 243.1cm),構圖完整,經過多次加工,成為李可染的經典構圖和革命聖地山水創作的集大成之作。
吳冠中《獅子林》
1.15億元
▲吳冠中《獅子林》
該幅作品是吳冠中點線色彩系列中留存在民間的尺幅最大作品,甚為難得。畫中假山均以線條勾出,直線、折線、曲線及弧線等等的組合,雅致大方,變幻莫測。假山形狀各異,有的玲瓏剔透,有的氣勢磅礴,有平易近人之情,有光怪陸離之狀,千奇百怪,妙在似與不似之間。
李可染《長徵》
1.075億元
▲李可染《長徵》
此幅作品作於1959年,是為了紀念建立新中國十周年以毛主席詩詞進行的大型創作初稿。畫中,景物橫向展現,重山疊積,參差錯落,雄奇壯麗。
紅軍隊伍沿狹窄山路從左往右橫越畫面。畫家成功地將毛澤東詩詞中的革命豪情與浪漫色彩視覺化。全幅結構規整,筆墨精嚴,氣象萬千。
張大千《愛痕湖》
1.008億元
▲張大千《愛痕湖》
《愛痕湖》為張大千1968年所作巨幅絹本潑彩,描繪的是遠眺瑞士亞琛湖所見。這是張大千化用西方抽象派藝術與中國傳統文人藝術的水乳交融之作,也是以現代的語言對北宋以來山水畫的現代性「翻譯」,不僅是張大千的藝術臻於化境的象徵,也是中國傳統藝術最成功的「現代性突圍」。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