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很多「名人」的認識和了解,多從他們的社會地位開始。由於「名人」的光環,人們總是會對這些人產生一種莫名的敬畏感或者說距離感。因為有「名人」的社會稱謂護體,他們仿佛自帶濾鏡一樣,展示在大眾眼前的永遠都是高大上的美好一面。
可事實上,如果剝離掉這些社會身份,很多名人在生活中其實也都是一些普通人,也有著和很多普通人一樣的喜怒哀樂和七情六慾。就比如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因為在中國歷史上有「千古才女」之稱,所以她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應該就是一位高冷的女文青的形象。
然而,歷史上真實的李清照,不僅會填詞,還有很多普通人也有的小愛好,比如好酒,好賭;作為一個女人,李清照遇見喜歡的人也會怦然心動;在丈夫面前,李清照也會撒嬌害羞。正如她的這首《減字木蘭花》,甜美如蜜。
在詞中,新婚的她向丈夫撒嬌,問了一個問題,令丈夫滿臉通紅,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回答。因為這個問題,丈夫怎麼答都是錯。全詞如下:
《減字木蘭花》,全文如下: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寫這首詞的時候,18歲的李清照剛剛嫁與趙明誠不久。夫妻倆新婚燕爾,情投意合,充滿了愛情的甜蜜。這首詞截取的是詞人新婚生活的一個側面,顯示了她活潑爽朗的獨特個性。 這樣的李清照或許更加令人親近!
上片寫買花。女主人公從走街串巷的賣花擔上買了一枝鮮花。「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這枝鮮花嬌豔欲滴,正是開得最美的時候。在詞中,詞人用「春欲放」三字來修飾花兒,即說明她對花兒十分喜愛,也暗寓了新婚的詞人此時正處在人生最甜蜜的時候。
這個「春」即有春色、春光、春意和春天之意,又有新婚燕爾,春色撩人之意,給人以無窮的美感和聯想。李清照與趙明誠情投意合,美好的生活就像這枝待放的花兒一樣,剛剛開始。詞人對未來的幸福生活也充滿了期待。
「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是寫花的樣子和顏色。花朵鮮豔欲滴,就像彤紅的朝霞,還帶著晶瑩的露珠,真是想想都十分美麗。花朵色彩新鮮,花瓣上還帶著露珠,說明此時應該是清晨,正是新婚夫妻感情最甜蜜的時候。在花朵的映襯下,詞人嬌美無比,臉上也是一片春光明媚。
下片寫戴花。從古至今,不管是才女還是普通的女子,沒有一個不愛美的。在這麼美的花面前,女孩子的天性自然是要去比一比的。於是在詞的下片,新婚燕爾的詞人做出了一個全天下女人都會做的事情:把花兒戴頭上!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活脫脫一幅任性撒嬌的小女子形象!哪裡還有半點千古才女的高冷!詞人把花戴在頭上還不夠,她馬上又問了新婚丈夫一個問題「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新婚的詞人向丈夫撒嬌,不僅把花兒戴右鬢髮上,還讓新郎看看哪一個更美。
對於這個問題,趙明誠左右為難,不知該如何回答。其實,這個問題,我想全天下的男同胞估計都不該怎麼回答。如果回答說「你比花兒好看!」普通女子聽了,或許會嬌羞地低頭一笑。但李清照畢竟是千古才女,這樣回答,過於直白,肯定不能博得李清照的滿意。
但是作為新婚丈夫,趙明誠自然不能回答「花兒比你好看」,那樣的話,場景必定是無比尷尬千和難堪!真是怎麼回答都是錯!可想而知,新婚的趙明誠必定也是滿面通紅,左右為難,不知該怎麼回答才好。
這首詞雖是一首描寫閨情的詞作,但是「樂而不淫」,意境不俗。與李清照的其他詞作相比,這首詞中的李清照更接地氣,也讓我們看到了她不為人知的另一面:活潑,開朗,溫柔,多情。全詞生動活潑,極富生活氣息,是一首風格獨特的佳作,詞中的李清照也更加讓人親近。這樣的李清照,您喜歡嗎?
(註: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在此,感謝圖片的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