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春秋古墓難覓墓主遺骸 猜想:雙層墓或衣冠冢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沂水春秋古墓難覓墓主遺骸 猜想:雙層墓或衣冠冢

  昨日,一場不期而至的降雨讓沂水春秋古墓的發掘工作一度受到影響,好在考古人員收工時就已做好充分準備,事先對古墓發掘現場和周邊做好了充分的保護工作,避免古墓內的文物遭受雨水浸侵。然而,主棺室發掘幾近探底,為何墓主人遺骸遲遲沒有出現?相繼出土的神秘玉器究竟為何物?瀰漫在考古現場的種種謎團依舊沒有解開……

  考古發掘面臨考驗

  [夜雨突襲]

  前天晚上,就在一天緊張的發掘工作結束後沒有多久,一場降雨不期而至。因為在前天下午沂水當地就已經幾次出現零星降雨,考古人員對這場夜雨早有準備。

  昨天傍晚,當考古隊收工撤離發掘現場之前,考古隊領隊郝導華就安排考古人員對陪葬坑、車馬坑等已經發掘的地帶用雨布進行了包裹保護。值得一提的是,對正在發掘的主墓室,考古人員的保護措施尤位嚴謹。

  現場,考古人員首先用噴壺對主墓室表層進行了保溼處理,在確保主墓室環境溼度適宜的情況下,考古人員又用保護膜對主墓室進行密封保護,記者注意到,覆蓋在主墓室上層的保護膜多達四五層,每層之間都相互錯開以達到無漏縫的保護效果,考古人員每鋪設一層保護膜就會噴上一層水霧接續覆蓋,而水霧在塑料膜之間巧妙的起到了「粘合」的作用。此外,考古人員還對考古現場的外圍用大面積雨布進行了遮擋,確保雨水不會侵入古墓。

  尚需清理認定

  [出土珍寶]

  此前,專家分析墓室應為「一槨兩棺」。清理顯示,其內棺高、外棺低,考古人員認為,這與棺內存放隨葬品有關。外棺與槨之間,尚有一段空間,上面明顯向外撇開。不過隨著考古進程不斷推進,一種新的觀點逐漸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專家分析認為,墓室的結構也有可能是「兩槨兩棺」的結構,理由是棺上出現兩層橫木結構。

  此外,在這兩天的發掘過程中,主棺室相繼出土了兩個用於祭地玉琮、一個用於配飾的玉璜,以及前天先後出土的八件以玉器為主的珍寶。在前日的發掘過程中,這些剛剛出土的珍寶尚處於「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狀態,很多玉器只是露出了大致的輪廓,仍有部分深埋土中。

  昨日,又因為降雨的原因,發掘工作進度受到了影響,所以到目前為止,這些剛剛出土的珍寶到底是何種器物?有什麼特定的含義和作用,考古人員還沒有定論,有待繼續清理考證。但能夠肯定的是,僅是從已定性的玉琮、玉璜來看,墓主人的身份尊貴無疑。

  陪葬人骨尚存

  墓主人遺骸腐化可能性不大

  「就連疑似佩戴用的項鍊都出現了,墓主人遺骸為何卻沒有任何出土的跡象?」面對這一疑惑,有人甚至一度推測墓主人的遺骸很有可能出現了腐敗、風化現象。

  然而,記者採訪了解到,就目前的發掘情況來看,這種推測有著「說不通」的一面。在古墓長達三個多月的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先是在古墓的北側發現了戰馬陪葬坑,陪葬坑中的戰馬遺骨保存的相當完整,甚至連每一根肋骨都是完整的保留著。此外,在古墓南端的陪葬坑中發現了大量的動物屍骨,很多屍骨從形狀上甚至能清晰地分辨出動物種類。

  最為有力的一個佐證是,在距離主墓室一米多的幾個陪葬坑中先後出現了三個陪葬兒童的遺骸,遺骸的牙齒、骨骼發育狀況等信息都能完整解讀,何況,主墓室墓主人下葬時墓室的保護、防腐等措施必定規格遠高於陪葬者。按此推斷,僅僅相隔一米多遠的主墓室中的墓主人遺骸怎會腐化到難以尋覓的地步?

相關焦點

  • 沂水春秋大墓主棺室發掘第四天墓主身份仍是謎
    □文/本報特派記者 王倩    □片/本報特派記者 張中 發自山東沂水  4月20日,沂水紀王崮春秋大墓主棺室清理工作已經進入第四天,記者了解到,主棺室發掘基本到達底部,到20日下午六點之前,考古人員在現場又發掘出幾件「串珠」式陪葬品和
  • 沂水天上王城是誰的墓 崮頂古墓墓主人至今仍是個謎?
    沂水天上王城是誰的墓?這個問題一直纏繞在大家的心中,考古人員也曽多次對天上王城古墓進行考察,但是幾番的努力下來,仍然未能解開這個謎團。那麼天王城古墓到底有著怎樣的驚天秘密呢?...   沂水天上王城是誰的墓?
  • 山東沂水出春秋國君級墓 主棺室存大量人骨(圖)
    考古組專家推測,主墓室接下來還會出土玉器,比如精巧細緻的玉質裝飾品玉、玉簪、玉項鍊等。可以作為依據的是,北面車馬坑中的馬脖子上還有成串的銅質項鍊,墓主的項鍊應使用更高級別的玉器。據介紹,春秋時期,奉行周禮的各國對於玉器的使用十分嚴格。除了裝飾用玉,還有分別象徵祭天、祭地的玉璧、玉琮……使用時都有嚴格的等級規定,都是足以象徵墓主人生前等級身份的物件。
  • 山東沂水發掘春秋國君級墓 出土通天玉璧(圖)
    考古組專家推測,主墓室接下來還會出土玉器,比如精巧細緻的玉質裝飾品玉汀⒂耵ⅰ⒂襝盍吹取?梢宰魑依據的是,北面車馬坑中的馬脖子上還有成串的銅質項鍊,墓主的項鍊應使用更高級別的玉器。據介紹,春秋時期,奉行周禮的各國對於玉器的使用十分嚴格。除了裝飾用玉,還有分別象徵祭天、祭地的玉璧、玉琮……使用時都有嚴格的等級規定,都是足以象徵墓主人生前等級身份的物件。
  • 春秋古墓出土三套編鐘七個銅鼎 墓主地位顯赫
    隨著春秋古墓發掘工作的不斷推進,關於墓主人身份的種種推測越來越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本版文/記者 李世武 圖/記者 傅琪媛  [關鍵證據]  三套編鐘陪葬僅次天子  日前,考古組專家對沂水春秋古墓的發掘過程中在隨葬品裡發現了三套完整的編鐘,考古專家告訴記者,按照春秋時期「四套天子,三套諸侯」的編鐘陪葬制度,沂水春秋古墓的墓主人身份應該是僅次於天子的君侯級別
  • 山東沂水紀王崮發現春秋時期諸侯級大墓(組圖)
    山東省文物局、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臨沂市文管辦、沂水縣博物館等單位今天在沂水縣聯合舉辦沂水紀王崮春秋墓葬考古成果新聞發布會,對此次考古發掘初步取得的巨大成果進行了通報。沂水紀王崮春秋墓葬規模較大,結構特殊,應是春秋時期一般的諸侯或是其夫人之墓,是山東近年來東周考古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 沂水紀王崮……
    引起全國轟動的紀王崮春秋古墓,則位於中部「紀王宮」和南部古城門之間。 崮頂古墓謎團 紀王崮春秋大墓的發現很偶然。 2006年到2008年,沂水恆泰紡織品有限公司在紀王崮建設天上王城景區。後來,上山的遊客越來越多,缺乏飲水,就想從山下引水到山上。
  • 曹操墓新發現起爭議 旁邊小墓是棄墓還是長子衣冠冢
    據考古隊之前公布的信息,在曹操墓墓室內發現三具遺骸,專家鑑定認為:其中的男性可確定為曹操;而另兩位女性身份未知,一名50歲左右,一名20歲左右。而據《三國志·魏書·后妃傳》記載,曹操夫人卞氏是合葬進曹操墓的,而卞氏死時70歲左右。這一直是個不解之謎。如今,謎底有望被揭開。   地面建築遺蹟有嗎?
  • 崮上春秋—天上王城春秋墓青銅器展(上):周倜分享沂水博物館
    崮上春秋—天上王城春秋墓專題展青銅器(上)沂水博物館銅器巡禮周倜分享沂水博物館是一處綜合性博物館。其職能主要是對縣域內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考古發掘、徵集、收藏、保管、研究、展示等。沂水博物館是省內建館較早的博物館之一,館藏各類歷史文物五千餘件。
  • 俄羅斯發現匈奴古墓,墓中遺骸不忍直視,墓主人太殘忍了
    在那段時期,俄羅斯的考古隊對境內的遊牧民族墓葬群進行了大規模挖掘,並且從位於布裡亞特共和國境內的德列斯圖伊墓葬群中發現了許多兩千年前的匈奴人古墓。 德列斯圖伊墓葬群位於烏達河流域,大約在1900年的時候,俄國的考古隊發現了這座墓葬群,但是由於技術的落後,考古隊並沒有對這個墓葬群進行大規模挖掘。
  • 臨沂沂水天上王城是誰的墓 被列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4月9日16時30分,「201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北京揭曉,記者獲悉,山東省考古研究所主持發掘的沂水天上王城考古項目「紀王崮春秋墓葬」成功當選。   紀王崮因崮頂面積廣大,是七十二崮中唯一有人居住的崮,依據其歷史傳說而復原的天上王城景區也很好的保護了墓葬、古城牆等歷史遺址、遺蹟。
  • 崮頂春秋墓昨對外開放
    本報臨沂7月10日訊(記者 喬顯佳) 記者從年初發現春秋古墓的沂水天上王城景區獲悉
  • 崮上春秋—天上王城春秋墓青銅器展(上):周倜分享沂水博物館
    —天上王城春秋墓專題展青銅器(上)沂水博物館銅器巡禮周倜分享周倜,男,漢族,網名細雨江湖,山東濟南人,中共黨員,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沂水博物館是省內建館較早的博物館之一,館藏各類歷史文物五千餘件。館藏青銅器中,商代的銅爵、銅劍;劉家店子春秋墓出土的青銅器
  • 崮上春秋—天上王城春秋墓青銅器展(下):周倜分享沂水博物館
    —天上王城春秋墓專題展青銅器(下)沂水博物館銅器巡禮周倜分享周倜,男,漢族,網名細雨江湖,山東濟南人,中共黨員,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沂水博物館是省內建館較早的博物館之一,館藏各類歷史文物五千餘件。館藏青銅器中,商代的銅爵、銅劍;劉家店子春秋墓出土的青銅器
  • 紀王崮春秋古墓之謎:墓主是男是女?身份如何?
    在景區的介紹中這樣寫道:「以沂蒙第一崮——紀王崮為中心,以春秋時期紀王遷都至此的歷史故事為主題,是觀賞沂蒙群崮,探尋春秋諸侯歷史最具代表性的景區。」  然而,紀王崮崮頂近階段發掘出的一座春秋古墓,規格級別以及埋葬地點之高為史所罕見。儘管謎團重重,但似乎逐漸開始讓這一原本傳說、人造色彩濃鬱的景區展現出契合其名稱的史實一面。  崮,恰似帶著一頂「平頂帽」的山。
  • 紀王崮春秋大幕發現墓道 系墓主人神道延伸至墓室
    齊魯網5月4日訊 考古人員昨天在古墓現場清理墓室周邊時發現一條墓道,這是天上王城春秋古墓目前發現的唯一的墓道。  因為之前的施工被破壞了一部分,殘存的墓道長約5米,寬約3米,從東向西呈斜坡狀一直延伸到墓室。據專家介紹墓道的作用有很多,首先它是整個墓室修建時往外運土和把棺槨抬進墓室的通道,其次他還是墓主人的神道。
  • 6500年前古墓發現龍虎圖,墓主脊椎被砍斷,墓主可能是蚩尤?
    這是一座坑豎穴墓。南北長4.1米,東西寬3.1米,南呈圓形,北呈方形。東西兩側各有一對弧形小龕。一位男性墓主人仰臥在墓中,頭南腳北。他的周圍埋葬著三位烈士。奇怪的是,在墓主人遺骸的兩側,貝殼排列成動物圖案,東側為龍,西側為虎,頭朝北,腿朝外。此外,墓主人腳部附近還有一個由蚌殼排列而成的三角形,旁邊有兩根人的腿骨。
  • 江蘇鴻山驚現春秋墓,出土文物1000多件,專家:墓主疑似範蠡
    越國在整個春秋戰國時期一直比較強大,而其北面還有一個強敵就是吳國,越王勾踐繼位後,吳王闔閭興兵伐越,越王勾踐被俘。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最終滅掉了吳國,成為春秋時期的最後一位霸主,鼎盛時期越國的勢力範圍一度北達齊魯,東瀕東海,西達皖淮、贛鄱,雄踞東南。
  • 紀王崮春秋墓青銅器銘文解讀:墓主或為紀侯夫人
    紀王崮春秋墓青銅器銘文解讀:墓主或為紀侯夫人   (記者趙曉林)曾經轟動一時的山東沂水縣紀王崮春秋古墓考古發掘早已沉寂下來,但很多人依然惦記著這座有著眾多謎團的古墓。
  • 唐朝古墓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同在一墓
    記者獲悉,唐朝古墓的具體年代、墓主身份等具體信息,仍有待考證。墓室水汽重 青磚紅磚砌某日,惠安聚龍小鎮外國語學校後方發現了一座古墓(詳見早報21日A08版和22日A07版),經過連續兩天的搶救性發掘,考古人員清理甬道上方的積土及墓室內部,唐朝古墓的基本面貌得以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