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祖歐冶子實有其人 歐氏後裔在福州

2020-12-06 龍泉新聞網

福州歐冶池尋根問劍祖

       今年9月17日,應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歐氏委員會會長、福建省文史館館員歐潭生教授的邀請,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曹新民帶隊,我們一行4人赴福州,一是訪問劍祖歐冶子的後裔,二是參觀考察歐冶子在福州鑄劍的古蹟歐冶池。
       春秋時期,越國鑄劍大師歐冶子在龍泉鑄成龍淵寶劍,至唐代因避高祖李淵諱,改名龍泉,自此,龍泉寶劍名揚天下。歐冶子鑄劍之業在龍泉遞代相襲,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制劍匠師,從而也有了世代相傳的龍泉寶劍鍛制技藝,被龍泉劍匠奉為祖師。福州有歐冶子的後裔,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福州的歐冶池與歐冶子又有什麼關係?
       今年3月初,我偶然在「平陽歐氏·新浪博客」上,看到兩篇題為《有感於歐冶子公祭活動》和《歐氏源流》的博文,作者就是歐潭生教授。他在文中引述我市舉行隆重的公祭劍祖歐冶子的活動後說:「歐冶子是先秦閩族人,最早在福州歐冶池鑄劍,後被越王允常請到松溪湛盧山鑄劍,再後來又被楚王請到『茨山』與幹將一起鑄鐵劍。……歐姓的得姓始祖是春秋晚期最早在福州冶山煉劍的歐冶子。至今,位於福州冶山原省財政廳院內的歐冶池名勝古蹟保存完好、修茸一新,是天下歐姓人家祭祖的聖地。」
       歐教授在《歐氏源流》中考證說:「上世紀九十年代,福州新店古城曾發現戰國時代煉鐵爐一座,說明中國的煉鐵技術從中亞西臺人傳入泰國清邁,再傳入中國福州先秦閩族和戰國時代的閩越國,因此,閩越王無諸掌握了鐵兵器,戰鬥力很強,曾被漢高祖『復立為閩越王,都東冶。』冶,與冶鐵有關,漢初諸侯國中,只有閩越國都城稱冶。冶都、冶山、歐冶池、歐冶子,歷史上地名與人名一致,又重複出現,反映了歷史的真實。歐冶子在福州歐冶池的嫡系子孫在福州侯官南臺陽岐、洪塘等地繁衍成族,今閩侯南通蓮湖『歐氏宗祠』容納了五區八縣和閩東霞浦等地平陽歐氏祖先牌位,香火鼎盛。」
       於歐冶子其人其事,人們一直認為他是一個傳說中的人物。流傳於龍泉的民間故事說,歐冶子是春秋時福建閩侯人,為鑄劍報國(一說奉楚王之命),在龍泉秦溪山劍池湖,鑄成龍淵寶劍。故南宋嘉定《龍泉縣誌》載:「近境有劍池湖,世傳歐冶子於此鑄劍,其一號龍淵,以此鄉名。」學術界根據《越絕書》等的記載,也多認為歐冶子是傳說人物,例《中國歷史大辭典》載:「歐冶子,又稱歐冶、區冶。相傳為春秋末越國人。善鑄造兵器,曾為越王勾踐鑄湛廬、純鈞、勝邪、魚腸、巨闕五劍。又和幹將為楚王鑄龍淵、泰阿、工布三劍」(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版)。也有人推測,歐冶子可能並非嚴格意義上的人名特指某人,而是泛指古時浙江南部甌江流域的鑄劍工匠。
       根據歐潭生教授的這兩篇文章,看來歐冶子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是春秋晚期先秦閩族人,最早在福州鑄劍,是歐姓的得姓始祖,而歐教授本人就是歐冶子的後裔。值得注意的是,歐教授所說歐冶子是「先秦閩族人」,這與龍泉民間傳說歐冶子是「福建閩侯的打鐵老師」相一致,恐怕並非是偶然的巧合。龍泉因劍而名,以歐冶子為龍泉寶劍世祖,因此歐冶子究竟是傳說人物還是歷史人物?對劍鄉龍泉而言,這確是一個值得探討和研究的問題,也是每個龍泉人十分關注的問題。作為龍泉寶劍文化的研究者,我對這一發現既感到意外,又非常興奮,為此我給歐教授寫了一封信:
歐潭生教授:您好!
       我是浙江龍泉龍淵古劍研究所所長吳錦榮。昨天偶然看到您的
       《有感於公祭劍祖歐冶子》和《歐氏源流》二篇博文,感到非常高興。
       春秋末期歐冶子在龍泉鑄成龍淵、泰阿、工布三把名劍,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歐冶子鑄劍之業遞代相襲,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制劍匠師,形成了龍泉寶劍這一傳統產業。龍泉因劍而名,以劍成市,又以劍聞名。龍泉寶劍鍛制技藝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有關歐冶子的記載,最早似見於戰國末期《呂氏春秋》:「得十良馬,不若得一伯樂。得十良劍,不若得一歐冶。」而較詳細的記載,則為成書於東漢的《越絕書》、《吳越春秋》。但《戰國策》、《史記》等史書中均未見有相關記載。據此,有人對歐冶子是否實有其人提出質疑,認為僅是一個傳說中的人物。
       今天看到歐先生的文章,不僅知道先生就是歐氏後裔,而且對歐氏源流的考證研究證明,歐冶子確實是春秋晚期的著名鑄劍大師,這為我們今天的「祭劍祖」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今特去函與先生聯繫,希望能進一步得到有關歐氏源流的材料,如有《歐氏宗譜》請惠賜一本,則不勝感謝。
       作為交流,我將寄上拙著《霜雪龍泉劍》、《龍泉寶劍鍛制技藝》二書。在這兩本書中,有歐冶子在龍泉鑄劍,以及龍泉後人奉歐冶子為劍祖,建歐冶子將軍廟,祭祀歐冶子的習俗等內容。請告知您的聯繫地址。即頌春祺
                     劍鄉龍泉 吳錦榮
       歐潭生教授系福州人,出生於1945年,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在河南從事文物考古工作20年,於1988年調回福州,先後任福建省博物館考古研究員、福建省曇石山博物館首任館長、閩江學院考古學教授。2005年退休,被聘任為福建省文史館館員。出版專著《閩豫考古集》。在福州從事文博考古工作期間,他通過福州冶山和七星井的考古研究,驗證了他提出的「冶在福州」的新觀點;主持發掘了新店古城遺址,進一步證實了閩越王無諸修建「冶城」的確切位置。福州近郊閩侯縣曇石山文化遺址博物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他在《曇石山與先秦閩族》一文中認為:「發端於黃帝時代的閩族或閩方國,其地域範圍包括了今日之福建、臺灣和浙南、粵東、贛東南地區。」 
歐潭生教授在收到我的信後,於4月12日回信:
致吳錦榮所長和歐南程中尉的信
       最近,我忙於新房裝修和搬家,同時又辦理赴美探親事宜,遲遲未給你們答覆。平陽歐氏博客也停了一個多月。敬請見諒!
       關於平陽歐氏來源、現狀和我的新觀點,都包含在我的博文中:《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歐氏委員會》及《平陽歐氏博客改版說明》(含推薦的12篇與平陽歐氏有關的文章)。
       關於歐冶子,正如吳錦榮所長所說,學術界存在爭議。我的觀點是:無論歐冶子是傳說中的個人或群體,平陽歐氏的得姓始祖一定是歐冶子(以善冶的職業為姓,就像張姓以善制弓為姓)。我傾向於歐冶子是春秋晚期閩族人,最初在福州冶山和松溪湛盧山煉劍,後被越王聘到浙江龍泉煉劍。福州冶山、冶城、七星井等地名歷史悠久,特別是我主持發掘的福州新店冶城考古(參見《考古》2001年3期),發現戰國晚期煉鐵爐,證實世界冶鐵技術從五千年前中亞西臺人傳至三千多年前的泰國清邁,然後再傳入中國的福州,所以漢初諸侯國中,只有福州的閩越國都城稱「冶」。
       還有許多考古之謎需要破解。我將於四、五月赴美探親半年,希望通過博客和電子信箱保持聯繫。
       很高興認識你們,祝你們身體健康、事業有成!
                              歐 潭 生 
                    2010年4月12日
       歐教授又贈我一冊《福州歐氏總譜》,這是繼《南平南溪歐氏族譜》之後,福建歐冶子後裔的第二部新編歐氏族譜。其收編範圍除福州市五區八縣外,還包括從福州遷去的福安、霞浦等地歐氏宗親,由歐潭生教授主編。
       收到歐潭生教授的回信後,我將福州有歐冶子後裔的發現,向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曹新民匯報後,曹部長十分重視,決定組團前往福州市考察,訪問福州歐氏後裔,參觀歐冶子在福州的鑄劍古蹟歐冶池,於是有了我們的福州之行。遠在美國探親的歐潭生教授聞訊後,當即決定提前回國,邀請並親自接待來自龍泉寶劍之鄉的客人。在福州我們受到歐教授以及另外二位歐氏宗親歐宇泉、歐長健先生的熱烈歡迎。在歐冶子鑄劍古蹟歐冶池畔,歐教授向我們介紹了福州歐冶池的歷史,以及歐冶子後裔的情況。
       歐冶池位於福州市鼓樓區冶山(又名泉山、將軍山)北麓,今鼓屏路北端東側,因歐冶子在此鑄劍淬火而得名,為福州現存最早的古池。據《吳越春秋》記載:「越王允常聘歐冶子作名劍五枚,……或冶劍於山,淬劍於池,故皆以冶名。」據宋《三山志》載:「唐元和中僧惟幹浚池,得銅劍、刀環數枚,送武庫。當時,冶灶猶有在竹林間者。」古時歐冶池範圍很大,環池一周達數裡,池畔有五龍堂、劍池院、歐冶亭等。歐冶亭為宋熙寧年間(1068─1077年),知州程師孟所建,他在《歐冶亭序》中說:「……於是亭閣其上,浮以畫舫,可燕可遊,州人士女,遂為勝概」。宋代黃裳有《歐冶池》詩:「人隨夢電幾回見,劍逐雲雷何處尋?惟有越山池尚在,夜來明月古猶今」。可見歐冶池為宋時福州的一大勝景。明代以後池僅存半畝方塘,歐冶亭亦為風雨所圮。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浚歐冶池,重建歐冶亭。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閩侯縣名勝古蹟保存會重浚,並修復歐冶亭、凌雲臺、喜雨堂、劍池院等。
       解放以後,1982年福建省財政廳撥款重浚,池岸砌石,池內泉湧如潮,面積達0.2公頃(3畝),還在池北建八角劍光亭、石舫、池心亭、喜雨軒等建築,軒前砌有月臺,護池石欄杆,還有曲橋通劍光亭。尤為可貴的是,歐冶池有古代石刻碑兩塊,一為「三皇廟五龍堂歐冶官地」碑,元泰定五年(1328年)置;二為「歐冶子鑄劍古蹟」碑,清光緒十八年(1892)置,是印證歐冶池悠久歷史的寶貴文物。「夕陽仙觀孤鍾杳,風雨歐池古劍鳴。」今日之歐冶池是福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更是天下歐姓人家祭祖的聖地。
       據歐潭生教授介紹,歐姓在中國姓氏中排行第158位,在臺灣百家姓中排行第77位;現福州市有歐氏2.6萬人,在百家姓中排行第44位。1992年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成立,歐潭生任歐氏委員會主任(會長)。歐氏宗親泰國歐蘭集團公司董事長、中國僑聯海外顧問歐宗清博士和臺灣全臺雜誌聯合會理事長兼《臺澎》雜誌社社長歐文名先生,先後到福州尋根問祖。2004年10月,福州市歐氏宗親在閩侯南通蓮湖村修建了「福州歐氏宗祠」。編輯出版《歐冶世系尋根謁祖集》。2006年12月16日(農曆十月廿六)舉行《福州歐氏總譜》首發式暨福州歐氏宗祠第一屆祭祖大典,來自各地的1000多位歐氏宗親匯聚一堂,尋根訪祖,祭拜歐氏祖先。
       曹新民部長向歐潭生教授介紹了龍泉劍匠奉歐冶子為祖師,特別是自2008年以來,已連續舉行了兩屆公祭劍祖儀式,在海內外產生了重要影響。今年欣逢龍泉撤縣設市20周年暨第五屆中國龍泉青瓷·龍泉寶劍節,將繼續隆重舉行公祭劍祖儀式,曹部長熱情邀請歐教授及其它歐氏宗親參加;歐教授愉快地接收邀請,並將作為歐冶子後裔作大會發言。
       我們熱情地期待著,龍泉人民與歐冶子後裔在劍鄉龍泉同臺公祭劍祖歐冶子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盛典。
       (作者附言:本文承歐潭生教授審閱,謹致謝意。)

相關焦點

  • 浙江龍泉祭祀劍祖歐冶子 歐式後裔相聚祭拜
    浙江龍泉祭祀劍祖歐冶子 歐式後裔相聚祭拜 2017-09-26 1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貞宇     「尋根探源」——丁酉年劍祖歐冶子祭祀大典在浙江省龍泉市歐冶子公園舉行
  • 劍祖歐冶子300後人福州懇親 遊覽「劍池」和三坊七巷懷先人
    人民網福州11月21日電(林長生)龍泉寶劍、青銅寶劍,這些著名的兵器出自先秦閩族人、鑄劍大師歐冶子之手。歐冶子是歐氏始祖,歐氏祖地在福州。11月21日,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歐氏委員會在福州舉辦中華歐氏懇親會。  福州冶山又稱泉山、將軍山(紀念歐冶子大將軍),冶山路歐冶池是歐冶子鑄劍淬火的「劍池」。
  • "中國寶劍之鄉"浙江龍泉舉行劍祖歐冶子公祭大典
    "中國寶劍之鄉"浙江龍泉舉行劍祖歐冶子公祭大典 四者俱備,寶劍出鋒……」18日上午9時,「中國寶劍之鄉」浙江龍泉舉行劍祖歐冶子公祭大典,來自海峽兩岸的鑄劍藝人作為劍祖歐冶子的弟子與歐冶子後裔一起參加了祭拜儀式。  據司馬遷《史記》記載,歐冶子為春秋戰國時期越國人,是中國古代鑄劍鼻祖,龍泉寶劍創始人。
  • 福州有座2400多年「劍池」,歐冶子在此鑄劍,只有老福州人才知道
    因此,這位鑄劍大師跟福建非常有淵源,在福建的福州、松溪等地,都有歐冶子的古蹟。當年越王勾踐的後裔無諸受封為「閩越王」,在福州的冶山這裡興建「冶」城,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相傳兩千多年前,鑄劍大師歐冶子就曾在冶山鑄造寶劍,留下了「歐冶池」等歷史古蹟。歐冶池,位於鼓樓區冶山路旁,也稱為「劍池」,具有2400多年歷史,被認為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一口池。
  • 觀劍祖歐冶子祭祀大典 看寶劍如何出鞘
    回放 觀劍祖歐冶子祭祀大典 看寶劍如何出鞘
  • 歐冶子——中國古代十大名劍五出其手,鑄劍鼻祖實至名歸!
    古劍分雙刃,短柄,柄與刃之間有護手,劍身又分為鋒、脊、從、鍔、臘,外加劍鞘,才是一柄完整的劍。劍的定義從最初的戰爭,殺戮,防身慢慢地演變成貴族身份地位的象徵。最終形成了我國古代特有的「劍文化」。中國古代十大名劍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
  • 歐氏、正榮、融信,莆田歐氏三傑:豪門傳承是這麼安排的!
    老大歐宗金:歐國仁、歐國義歐家老大歐宗金已經到了退休年齡,其創立的歐氏集團目前主要由長子歐國仁(歐氏集團副董事長兼歐氏教育集團常務副總裁)、次子歐國義(歐氏集團副總裁)共同打理。值得一提的,作為歐氏家族的長子長孫,歐國仁最早出現在歐氏體系中選擇的是跟隨三叔歐宗洪。
  • 屏山內藏有古典園林,歐冶子大師的鑄劍之地,尚且免費開放
    也許這就是一個人無法抗拒的命運,有你有我也有他。不知道當年陸貞出現時,有多少小夥伴追過這部劇,這部劇不但讓女主角出了名,更是為她之後的事業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只是不清楚小夥伴們的記憶力有多深。大家還記得陸貞和高湛第一次見面的情形嗎?
  • 福州:千年古池,故劍難覓
    臺海網8月15日訊 據福州新聞網報導 「山間老林中,大風吹來,火光熊熊,一陣陣錘子的敲擊聲不絕於耳。歐冶池方位示意圖 馬沄欽/繪隨著外圍的老宿舍被拆除,隱匿在其間的這片古老幽靜的荷塘才得以顯露,讓人不禁感嘆:原來竟是在這。時值盛夏,歐冶池內粉嫩的荷花和碧綠的荷葉妝點著池面,微風吹來,姿態萬千。
  • 《萬古神帝》一代傳奇劍祖!三千劍神麾下坐,見其也須盡低眉
    這是之前寫的《萬古神帝》中劍祖的同人文,本文將最大程度尊重原文,並進行了一定的猜想,尤其是劍神界的抵抗等。以下為正文:大約在數百萬年前。(劍祖所處的年代至今沒有說明,但「天下劍道皆出劍祖」,劍祖至少是百萬年前的人物了,比不動明王尊還要久遠一些,甚至在星桓天尊前面)宇宙中,天庭地獄沒有明確的分界,而在天庭地獄模糊的界限附近,某一個不知名的小界中,一位嬰兒緩緩誕生。嬰兒漸漸長大成為少年,他的家族只是一個小家族,他修煉的「道」,也不過是十萬小道之一——劍道。
  • 福州倉山玉蘭村幹姓蒙古人,自稱是成吉思汗後裔
    他自稱是蒙古黃金家族後裔,祖先曾隨鄭和下西洋,清朝時又奉旨從泉州遷往福州,在福州抗倭、禁毒、振興地方。他一直在為弄清幹氏家族歷史而奔波,希望有能人可以幫助他們,將先祖的故事從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尋找出來。近日,記者探訪玉蘭村,尋找這支蒙古族幹姓的後裔,試圖揭開這個蒙古家族的神秘面紗。
  • 中國三大至尊劍:一把康熙御用,最後一把是中華劍祖,人鬼神通殺
    從古至今,堪當此名之劍甚眾,我們無法一一介紹,今介紹中國三大至尊劍,一把康熙御用,至高無上;最後一把是中華劍祖,震懾三界,人鬼神通殺。大清至尊劍。現代人為紀念大清帝國奠基者努爾哈赤打造的一把劍,定名為「至尊劍」。此劍採用高碳鋼、低碳鋼和毛鐵打造,經過數各次摺疊鍛打,使劍身形成樹心紋。黑檀森劍鞘,白銅裝具手柄,雕刻龍型圖案。此劍曾在黑龍江博物館展出。
  • 福州倉山玉蘭村幹姓家族自稱是蒙古黃金家族後裔
    在福州倉山區玉蘭二路,朝西北方向路的盡頭望去,遠遠就可以看見一座小山,山腳下有一座村莊名叫玉蘭村,這裡生活了一支蒙古族的幹姓後裔。作為幹氏後裔的一員,幹守享今年已經52歲,這些年來一直為家族史在不斷奔波,到他這一代已經是家族的第21世子孫了。在幹守享的帶領下,記者開始在村裡找尋這個家族在村裡存留下來的蛛絲馬跡。穿過一條10餘米長的狹窄巷道,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座宗祠式的古建築。
  • 極戰聯盟新英雄歐冶子怎麼樣 極戰聯盟歐冶子詳細介紹
    極戰聯盟歐冶子怎麼得 極戰聯盟歐冶子怎麼玩 極戰聯盟歐冶子技能怎麼樣 極戰聯盟新英雄歐冶子怎麼樣呢,下面和聚俠網小編一起阿里看看歐冶子詳細介紹吧。 鑄劍宗師:歐冶子 獲取途徑: 可通過金幣或鑽石購買 背景故事: 歐冶子重鑄手中的劍用了七天,這把劍的主人在劍爐旁醉了七天。如果不是送來的酒實在不錯,歐冶子早就把這礙眼的醉鬼一起扔進劍爐裡了。不過自從祝融甦醒離開後,爐火的品質大不如前,鑄起劍來差強人意。雖然在別人看來已經是絕世神兵,對他來說卻只算是半成品。
  • 天目湖文脈|吳冶嶺與歐冶子
    它坐落於吳冶嶺的東麓,並以此山嶺而命其村名。據吳越文化專家、南京博物館溧陽籍研究員王少華先生介紹,吳冶嶺是春秋戰國交替期間的歐冶子鑄劍之地。宋代《六朝事跡編類》等史書中,記載了歐冶子在溧陽(春秋時期的溧陽範圍很大)鑄劍的地方就有三處,即社諸的石屋山,周城的爐頭村和天目湖的吳冶嶺村。現在,這三處的村民至今還流傳著歐冶子鑄劍的許多故事。
  • 這把劍太貴重,能抵得上千匹馬三座城,歐冶子鍛造完成後當場斃命
    在某個風和日麗的中午,越王勾踐伸著懶腰從行宮中醒來,他命宮人泡了一壺上好的龍井,打算慵懶地享受這個甜美的午後時光。這時,宮人稟報越王宮門外有一秦人薛燭求見。這薛燭是東周時期名動中原的相劍大師,經他所發現的寶劍不計其數。越王徵戰半生,何嘗不是個愛劍之人,他連忙讓宮人將薛燭請到露臺。兩人同為懂劍之人,初次見面自是相談甚歡。
  • 武俠劇中劍神是謝曉峰,劍仙是葉孤城,劍聖、劍魔、劍祖是誰?
    而能夠走到劍道極致的強者一般都擁有響亮的綽號,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武俠劇中的劍神、劍仙、劍聖、劍魔、劍祖、劍邪等高手,1劍神謝曉峰登場作品為《三少爺的劍》,說起劍神,筆者最為認可的人物就是謝曉峰了,當然除了他之外還有不少高手有這個稱號,比如天龍中的卓不凡,不過真正在劍道上做到極致的非他莫屬。
  • 《萬古神帝》劍祖揮劍襲黑手,量劫再延百萬年!令人敬佩
    三千劍神麾下坐,見其也須盡低眉本文將最大程度尊重原著,並進行一定的猜想分析:劍祖在天庭與地獄的交界地區,建立了劍界。從此,劍界成為天下劍道修士的聖地,而劍祖也受到全天下劍修的禮敬。因為是劍祖,將劍道從十萬小道的層次蛻變到三千大道,如今的劍道又位列至尊聖道之一,僅次於十大亙古之道。甚至有大能表示,劍道會不會蛻變到亙古之道的層次呢?這一切都是未知的。但此時的劍祖卻並不那麼開心,反而心情有些沉重。踏入「天級」的他,也知曉了一些常人甚至尋常神靈根本不曾知曉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