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16日,22年前,全國開始建立統一的職工養老保險制度

2020-11-29 上海觀察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在一代代人接續奮鬥的徵程上
我們已走過千山萬水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同步推出「歷史上的今天」欄目
鉤沉那些已然過去的「今天」
啟迪新時代的奮鬥者今天「仍需跋山涉水」
在新徵程上再創榮光

1997年7月16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開始在全國建立統一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決定說,到20世紀末,要基本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適用城鎮各類企業職工和個體勞動者,資金來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層次、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權利與義務相對應、管理服務社會化的養老保險體系。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要貫徹社會互濟與自我保障相結合、公平與效率相結合、行政管理與基金管理分開等原則,保障水平要與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適應。

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變革大事記

1987年

國務院發布《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提出國家對勞動合同制工人的退休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所需資金來源於企業和勞動合同制工人共同繳納的費用。

此舉標誌中國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正式開始。

1991年

國務院發布《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退休費社會統籌正式在全國推廣。

文件首次提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社會統籌和部分積累相結合的思路——在以支定收的同時,多收一些錢並積累起來,用於彌補老齡化高峰期收支缺口。

這一規定改變了養老保險由國家企業完全承擔的做法,採取國家、企業和個人三方共同負擔。

1995年

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這是第一次以國務院文件的形式,要求各地建立個人帳戶,逐步提高個人繳費比例。

其最核心的內容是確立了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財務制度。

1997年

國務院頒布《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統一了各地「統帳結合」的實施方案,規定了統一的繳費比例和管理辦法。

2000年

國務院發布《關於完善城鎮社會保險體系的試點方案》,規定個人帳戶基金不再用於支付當期養老金,而是採取積累制,存入銀行或購買國債,以實現保價增值;在繳費形式上,也由個人繳納5%,單位劃撥6%,轉變為完全由個人繳納8%,帳戶規模由原來的11%調整為8%;實行社會統籌基金與個人帳戶基金分帳管理,個人帳戶基金集中到省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管理,降低做實成本,並簡化帳戶管理程序。

2001年

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布《關於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參加養老保險的城鎮個體工商戶等自謀職業者以採取各種靈活方式就業的人員按照省級政府規定的繳費基數和比例,一般應按月繳納養老保險費,也可按季、半年、年度繳納養老保險費,而且繳納時間可累計折算。

2001年6月

國務院頒布《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暫行辦法》,減持國有股收入全部上繳全國社會保障基金。

2001年7月

為了落實42號文,國務院決定在遼寧省進行社會保障試點以探索經驗。遼寧開始了做實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的試點工作。

2001年10月

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布了《關於規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通過降低個人帳戶中繳費工資比例,所繳費用與統籌帳戶繳費基金分帳管理,以確保個人帳戶真實積累。

2004年

做實個人帳戶由試點範圍到整個東北三省(遼寧、吉林、黑龍江)。

2005年11月

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出臺《關於擴大做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決定進一步擴大試點範圍,並對做實個人帳戶的原則、起步比例和時間以及財政補助等方面做出了具體規定。

2005年12月

國務院頒發《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進一步要求城鎮各類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並提出在當時及此後一個時期內以非公有制企業、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工作為重點,擴大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範圍。

2006年

黑龍江、吉林、天津、山東、湖南、湖北、山西、山東、新疆等九個省(區、市)與全國社保理事會籤約,將做實個人帳戶中央補充部分的資金交理事會運營管理。

2007年

勞動保障部發布《關於進一步擴大做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試點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在確保基本養老金發放的前提下提高做實個人帳戶比例。天津等8省(區、市)2006年從3%起步做實個人帳戶,以後逐步提高做實比例,督促做實個人帳戶。

2008年

人社部發文,批准浙江省、江蘇省成為做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試點省份。

2009年2月

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方案》,確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廣東、重慶5省市開展試點,與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配套推進。

2009年9月

根據《國務院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中國開始進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試點工作。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

2010年10月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社會保險法》,明確了國家財政有為社會保險提供資金支持的責任。

歷史上的今天還發生了什麼?
請滑動屏幕繼續閱讀
剩餘707字

1951年7月16日,上海市工人糾察總隊成立。

1979年7月16日,上海全市中學恢復升學考試。

1958年7月16日,中國政府發表關於反對美國武裝侵略黎巴嫩的聲明。

1961年7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關於加強原子能工業建設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為了自力更生,突破原子能技術,加速我國原子能工業建設,中央認為有必要進一步縮短戰線,集中精力,加強各有關方面對原子能工業建設的支援。」

1986年7月16日,中共中央批轉中央統戰部《關於新時期黨對民主黨派工作的方針任務的報告》,指出新時期統戰工作要緊緊圍繞實現祖國和平統一、振興中華這個總目標,這是一個長期的戰略任務。

1990年7月16日,中國研製的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徵二號捆綁式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2005年7月16日,在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中,馬英九以72.36%的得票率擊敗另一位候選人王金平,當選為中國國民黨新一任黨主席。

1960年7月16日,蘇聯政府單方面決定召回蘇聯專家。7月25日,蘇方又通知中國政府,一個月之內,將撤回全部在華專家1390名,同時終止派遣專家,並撕毀了專家合同和合同補充書343個,廢除科學技術合作項目257個,停止供應急需的重要設備,給中國經濟建設造成重大損失。

1979年7月16日,薩達姆出任伊拉克復興黨地區領導機構總書記、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武裝部隊總司令和共和國總統。

1997年7月16日,朝韓雙方發生武裝衝突。

2001年7月16日,中俄兩國元首籤署《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確定了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國的基礎上,發展長期穩定的睦鄰友好與互利合作關係的宗旨和原則,將「世代友好、永不為敵」的和平思想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條約規定了兩國今後在政治、經濟、貿易、科技、文化和國際事務中合作的原則和方向。條約共25條,有效期為20年。 

相關焦點

  • 楊驥川委員:建立養老保險財政儲備金制度
    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自上世紀50年代初期開始創建,80年代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時期,90年代開始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了統一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對於保障離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 北青報:破解養老保險沉痾 全國統籌是良藥
    原標題:破解養老保險沉痾 全國統籌是良藥   12月18日,人社部網站轉發《人民日報》專訪人社部部長張紀南的文章。張紀南表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人社部已經建立實施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邁出了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第一步。
  • 胡曉義:對養老保險制度的四點認知
    5.我國的確支持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的發展,如職業性養老金和個人養老金,但第二支柱、第三支柱一直發展的比較慢,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仍是整個國家養老保險體系的壓艙石,這個結構不會變。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不僅覆蓋範圍大,資金規模也非常大,去年全年總支出5萬多億,相當於我們去年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22%。
  • 2020年社保新政策,7月1日開始,實施兩類人不能再補繳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一直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內容,最近北京市社保局又發布一則關於補繳養老保險的重要通知。6月16日,北京人社局發布了一項重要通知,通知中有一個重要信息:個人名義存檔的北京戶籍人員養老保險以不能補繳了。通知原文如下: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管理的通知》規定,為進一步規範參保繳費政策,經市政府同意,決定自2020年7月1日起,廢止《關於印發〈關於超過國家規定勞動年齡的本市城鎮人員補繳社會保險有關問題的處理辦法〉的通知》和《關於城鎮職工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有關問題的通知》。
  • 人社部、財政部在我省考核驗收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工作
    12月16日至17日,由人社部社保中心黨委副書記郭建華帶隊的人社部、財政部考核驗收組來我省實地考核驗收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工作。
  • 中國養老保險制度60年變遷史:從天堂到人間
    1957年,周恩來在中共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擴大會議上稱,全國總工會建議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同企業實行統一的勞動保險制度,以「減少職工中的矛盾」,「建議交由國務院召集有關部門研究後決定」。  不過,次年國務院出臺政策時,只是統一了兩者的退休待遇標準,退休金都調整為工資的40%-70%。但這只是表面上的待遇趨同,兩個群體依然分屬兩套資金來源體系。
  • 養老保險有哪幾種?該怎麼選擇?它的前世今生,1篇文章給你講透
    眾所周知,五種社會保險中,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最為重要。前面已經陸續分享過一些社保知識,今天著重分享養老保險的知識。我會不斷更新有價值的東西,歡迎關注我哦!1958年,對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實行了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2.停滯不前(1966-1976年)這個特殊時期,剛建立的養老保險制度遭到嚴重破壞,社會保險機構被撤銷,社保制度停止運行。
  • 兩部門關於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
    、財政局: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2014年在全國建立了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在保障城鄉老年居民基本生活、調節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根據中央關於改革和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要求,為進一步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現就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提出以下意見。
  • 成都人社局:2020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費率繼續執行16%
    降率:降低企業職工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率調基:調整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下限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調基降率」後用人單位及職工、個體參保人員的最新繳費標準!熱點問題一是2020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單位費率繼續執行16%;二是在失業和工傷保險階段性降低費率政策執行至2020年4月30日到期後,2020年5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繼續階段性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其中用人單位和個人繳納失業保險費費率分別按0.6%、0.4%執行;工傷保險費率在現行基準費率和浮動費率政策規定基礎上下調
  • 先後參加了職工養老保險和居民養老保險,可以「嫁接」嗎?
    根據重慶市社保局的做法,凡是參保人先後參加過這兩種養老險的費用交納,臨退休辦理退休手續時,是可以將這兩種養老險「嫁接」在一起的。「嫁接」指職工養老保險和居民養老保險制度銜接。 那麼,這兩種養老險具體怎麼「嫁接」?
  • 企業年金建立11年仍曲高和寡 僅6.7%參保職工享受
    本月6日,「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正式亮相。「強制建立」的方式使其一出生就站上高起點——所有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都將享受這一補充養老保險所帶來的福利。  與職業年金相對應的《企業年金試行辦法》已自2004年開始施行,「自願建立」的方式使其歷經11年仍然曲高和寡——在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職工中,只有約6.7%的職工能享受企業年金。
  • 持續深化社會保障 成都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昨日,記者從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獲悉, 今年市人社局將持續深化就業、社會保障、人才隊伍、人事制度、工資收入分配、勞動關係調整等領域工作。其中,在社會保障方面,將完善城鄉醫療、工傷、生育保險制度,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 保險周報(12月28日)
    6、國務院:加強養老服務領域金融創新監管  12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指出,將加強養老服務質量安全監管。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原則,引導養老服務機構立足長期安全運營,落實安全責任,主動防範消除本機構在建築、消防、食品、醫療衛生等方面的安全風險和隱患。
  • 靈活就業者繳納的養老保險能不能轉為「職工養老保險」呢?
    大家都知道在繳納社保的時候可以分為個人繳納或者企業代為繳納,那個人繳納的社保等你退休之後可以領取的養老金就屬於個人的養老保險類別,而職工養老保險發放的養老金就屬於職工養老保險類別,2019年社保有了些新的變化,很多人都問過小編這樣一個問題,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能不能轉為「職工養老保險」呢?
  • 為什麼說靈活就業養老保險,是享受國家社保照顧的重要方式?
    靈活就業人員繳納養老保險,實際上是普通人享受國家建設成果和照顧的最好方式。 參加養老保險,一定要首先明白我們參加養老保險的根本目的。養老保險就是為養老提供一個保險。當我們老了,沒有勞動能力了,相應的養老保險制度會為我們提供一份穩定的養老待遇,直至我們去世為止。這才是我們參加養老保險的目的。
  • 一個50歲的女人,職工養老保險和居民養老保險,買哪個更划算?
    就想給自己買一份養老保險,一方面自己老年生活有了保障,另一方面也幫子女減輕了負擔。那麼,一個50歲的女人,職工養老保險和居民養老保險,買哪個更划算呢?在我看來,划算不划算,要從兩面來考慮,一是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二是養老金的待遇,下面和大家做一個簡單分享。第一,50歲的女同志適合辦理職工養老保險嗎?
  • 服務|職工和居民養老保險究竟該買哪個 重慶市人社局解讀五大區別
    區別一:參保覆蓋範圍不同據介紹,職工養老保險是指與用人單位形成勞動關係的職工,隨單位參保。年滿16周歲以上、未達到國家規定退休年齡的靈活就業人員,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意願且具繳費能力、願意承擔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義務的,可自願申請參加我市職工養老保險。
  • 社會保障概論試題_全國2009年1月自考試卷
    康復不屬於工傷保險的範疇6.現收現付制下,同養老保險費計提比率有關的是(       )A.估計的養老金支出總額除以工資總額B.養老金支出總額除以平均工資C.養老金收入總額除以平均工資D.養老金投資收益率乘以調整係數7.國際勞工組織第一次通過《建立有效的失業保險制度的建議書》的時間是(       )A.1900年 B.1902年C.1919
  • 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怎麼計算2017養老保險繳費比例
    養老保險很多人都會買,但是對於養老保險你了解多少呢?關於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怎麼計算你知道嗎?雖說「養兒防老」但是現在社會競爭那麼大,有時候也指望不上子女了,老了以後又沒法工作,所以養老保險是很重要的。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怎麼計算?
  • 人社部:養老保險基金結餘仍有4萬多億,按時足額發放沒問題
    亓濤:2019年出臺實施的《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規定,企業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高於16%的省份統一降至16%,調低職工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核定標準,當年減輕了養老保險企業繳費近3000億元,這是制度性安排,而不是階段性政策,對企業繳費負擔的影響是長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