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的陝北人人都窮,一個家裡十來口人,吃了上頓沒下頓,男人實在養不活這麼多人了,索性挑了個孩子送人。
8歲的孩子記得,自己天不亮就被父親拉出了門,也不知走了多久,路過一個縣城,父親用口袋裡僅剩的一毛錢給他買了碗油茶喝。之後父子倆一路討飯,走了整整3天,才費勁馬趴地到達目的地。
小時候的路遙
「父親不要我了,輕而易舉地把我給了人」,男孩什麼都明白,但父親還是哄他,說他出去辦點事,過幾天再來尋他。
男孩眼看著父親一個人從坡裡走下去,連頭也不敢回的樣子,人生中第一次嘗受到什麼是撕心裂肺的感覺。
那是1957年,這個悲痛欲絕的父親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親手棄掉的這個孩子,日後竟成了這陝北高原上響噹噹的人物,成了人人交口稱讚的作家路遙。
即使成名之後的路遙也是窮的叮噹響,路遙憑藉著《平凡世界》獲獎之後,窮的連領獎的車費的都沒有,最後還是靠著弟弟東拼西湊借來的路費,就連最後留給女兒的也只有1萬多元的欠條。
因為常年沒日沒夜的工作,讓路遙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在1992年的時候因為肝硬化住進了醫院,
在路遙臨終前執意要見賈平凹,只為叮囑一句話,路遙對賈平凹說:「看我這熊樣,你要引以為戒,多用心呀」!
病床上的路遙
短短的15個字,讓賈平凹聽完之後忍不住眼淚,轉身跑到醫院樓梯的拐角處,號啕大哭。
在1992年11月17日晨8時20分,路遙還是沒有能挺過去,他的人生永遠的定格在一刻,他離開了這個平凡的世界,但是他的文字依然影響著我們。
在1995年的11月17日,路遙去世的三周年紀念日,路遙的骨灰被安葬在了母校延安大學文匯山上的「路遙墓園」。
路遙的靈魂重回延安大學之後,他墓前的鮮花也從來沒有斷過,每一年都會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學愛好者們前來祭奠,路遙墓現在已經成為延安大學甚至整個陝北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路遙雖然離我們遠去了,但是他卻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寶貴財富。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去世後的30年裡,他的《平凡世界》影響著成千上萬的人。
可以說,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正像這部作品的名字一樣,是一部平凡的作品,這個平凡是說它沒有像20世紀80年代的其他作品一樣進行形式藝術上的探索,在那個特殊的時期,這樣的作品是很難得到文學史的注意的,而作品對底層人物的引導與歌頌,對苦難的歌頌和對靈魂的讚美,正是其平凡背後的偉大之處。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80年代的許多作品都在歷史的長河中被洗刷掉了,而《平凡的世界》無疑經受住了歷史的考驗,至今還受到大批讀者的歡迎,並被改編成電視劇而廣泛傳播。
這一現象也從側面印證了,《平凡的世界》有著獨特的文學價值和魅力,值得當代的讀者和評論家們去關注和思考。
馬雲說:
"對我影響最大的人是路遙。是路遙的作品改變了我,讓我意識到不放棄總有機會,否則我現在還在蹬三輪車呢。"
潘石屹說:
"每天晚上看著看著就哭了,每一次的人生低谷,覺得這個坎過不去了,我都要拿起來讀一遍,以至於每個細節都記得很清楚。"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第一次在給清華新生推薦書的時候,推薦的就是《平凡的世界》。
在2019年的時候,《平凡的世界》也被選入了「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每一個對生活失去信心的人都應該看看這部作品,人生多磨難,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要活得更加精彩!
當你迷茫時,不妨看看《平凡的世界》,你會發現,你所遇到的什麼都不算!
值得一看的好書,喜歡看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