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臨終前執意見賈平凹,只為叮囑一句話,賈平凹聽後號啕大哭

2020-12-21 一個人精彩1

那時候的陝北人人都窮,一個家裡十來口人,吃了上頓沒下頓,男人實在養不活這麼多人了,索性挑了個孩子送人。

8歲的孩子記得,自己天不亮就被父親拉出了門,也不知走了多久,路過一個縣城,父親用口袋裡僅剩的一毛錢給他買了碗油茶喝。之後父子倆一路討飯,走了整整3天,才費勁馬趴地到達目的地。

小時候的路遙

父親不要我了,輕而易舉地把我給了人」,男孩什麼都明白,但父親還是哄他,說他出去辦點事,過幾天再來尋他。

男孩眼看著父親一個人從坡裡走下去,連頭也不敢回的樣子,人生中第一次嘗受到什麼是撕心裂肺的感覺。

那是1957年,這個悲痛欲絕的父親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親手棄掉的這個孩子,日後竟成了這陝北高原上響噹噹的人物,成了人人交口稱讚的作家路遙。

即使成名之後的路遙也是窮的叮噹響,路遙憑藉著《平凡世界》獲獎之後,窮的連領獎的車費的都沒有,最後還是靠著弟弟東拼西湊借來的路費,就連最後留給女兒的也只有1萬多元的欠條

因為常年沒日沒夜的工作,讓路遙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在1992年的時候因為肝硬化住進了醫院,

在路遙臨終前執意要見賈平凹,只為叮囑一句話,路遙對賈平凹說:「看我這熊樣,你要引以為戒,多用心呀」!

病床上的路遙

短短的15個字,讓賈平凹聽完之後忍不住眼淚,轉身跑到醫院樓梯的拐角處,號啕大哭

1992年11月17日晨8時20分,路遙還是沒有能挺過去,他的人生永遠的定格在一刻,他離開了這個平凡的世界,但是他的文字依然影響著我們。

1995年的11月17日,路遙去世的三周年紀念日,路遙的骨灰被安葬在了母校延安大學文匯山上的「路遙墓園」。

路遙的靈魂重回延安大學之後,他墓前的鮮花也從來沒有斷過,每一年都會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學愛好者們前來祭奠,路遙墓現在已經成為延安大學甚至整個陝北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路遙雖然離我們遠去了,但是他卻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寶貴財富。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去世後的30年裡,他的《平凡世界》影響著成千上萬的人

可以說,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正像這部作品的名字一樣,是一部平凡的作品,這個平凡是說它沒有像20世紀80年代的其他作品一樣進行形式藝術上的探索,在那個特殊的時期,這樣的作品是很難得到文學史的注意的,而作品對底層人物的引導與歌頌,對苦難的歌頌和對靈魂的讚美,正是其平凡背後的偉大之處。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80年代的許多作品都在歷史的長河中被洗刷掉了,而《平凡的世界》無疑經受住了歷史的考驗,至今還受到大批讀者的歡迎,並被改編成電視劇而廣泛傳播。

這一現象也從側面印證了,《平凡的世界》有著獨特的文學價值和魅力,值得當代的讀者和評論家們去關注和思考。

馬雲說:

"對我影響最大的人是路遙。是路遙的作品改變了我,讓我意識到不放棄總有機會,否則我現在還在蹬三輪車呢。"

潘石屹說:

"每天晚上看著看著就哭了,每一次的人生低谷,覺得這個坎過不去了,我都要拿起來讀一遍,以至於每個細節都記得很清楚。"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第一次在給清華新生推薦書的時候,推薦的就是《平凡的世界》。

在2019年的時候,《平凡的世界》也被選入了「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每一個對生活失去信心的人都應該看看這部作品,人生多磨難,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要活得更加精彩!

當你迷茫時,不妨看看《平凡的世界》,你會發現,你所遇到的什麼都不算!

值得一看的好書,喜歡看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路遙去世前執意要見賈平凹,只為叮囑一句話,賈平凹聽後出門痛哭
    了解路遙的人都知道,路遙和賈平凹是要好的朋友,路遙比賈平凹年長3歲,對他很是照顧。路遙去世前,他特意把賈平凹叫到身邊,只為了跟他叮囑這最後一句話,僅僅15個字,賈平凹聽後一時情緒失控,奪門而出,躲在無人處痛哭不止。
  • 路遙:死前執意要見賈平凹,只為叮囑一句話,賈平凹聽後出門大哭
    童年被父母拋棄、成年後被初戀拋棄、如今快死了還被迫籤字離婚、連女兒也無法原諒自己。這一刻,他腦海裡還在回想父親將自己送給伯父的那一年,往事不堪,淚如雨下,第三次痛哭比起前兩次,唯一不同的是聲音小了很多。
  • 路遙死前執意要見賈平凹,只為叮囑一句話,賈平凹聽後痛哭不已
    而路遙開始寫作之後也沒掙什麼錢,尤其是在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三部之後,被診斷出肝硬化晚期,路遙去世前的光景,實在是慘不忍睹。在他生命最後的時光,妻子林達與他離婚,《平凡的世界》已經大火的時候他卻窮的叮噹響。
  • 路遙:死前非要見賈平凹,只為叮囑15字,賈聽後出門嚎啕大哭
    ,父親在他7歲時帶著他走了50裡地,將他過繼給自己的伯父,父親走了,路遙看著父親的背影大哭一場,這件事知道他去世都讓他十分痛苦。當天他就找到賈平凹,將自己滿腹的牢騷都統統發洩了出來,這也讓路遙心裡暢快了不少。
  • 路遙臨終前說的一句話,賈平凹聽後奪門而出,蹲在無人處痛哭不已
    路遙和賈平凹就是一對好基友。路遙比賈平凹大3歲,平時像老大哥一樣照顧賈平凹。路遙去世前特意讓賈平凹交留在自己的身邊。後來,路遙對著賈平凹說了一句話,賈平凹聽後奪門而出,蹲在無人處痛苦不已。路遙說的究竟是什麼話呢?
  • 路遙去世前說的一句話,賈平凹聽後奪門而出,躲在無人處痛哭不已
    路遙和賈平凹是很好的朋友,路遙年長几歲,對賈平凹很是照顧,在路遙去世前,特意讓賈平凹來到身邊,對他說了一句話,賈平凹聽後奪門而出,躲在無人處痛哭不已。路遙的一生充滿了坎坷,因為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中,所以被父母拋棄,送到伯父家生活。
  • 路遙去世前執意要見賈平凹,就為了叮囑一句話,老賈聽後奪門而出
    三人湊一塊沒聊多久,路遙卻突然想要見賈平凹一面,為此特意找來了賈平凹。賈平凹見到路遙後,久久沒有言語,看著路遙飽受病榻的折磨,他心中十分傷痛。最終,還是路遙打破了平靜:&34;賈平凹聽後強忍著心中的傷痛
  • 路遙病入膏肓臨終一句話,賈平凹聽完奪門而出,獨在角落痛哭不止
    路遙病入膏肓臨終一句話,賈平凹聽完奪門而出,獨在角落痛哭不止路遙雖然婚姻以失敗告終,但是生前有一些志同道合的「鐵哥們」。賈平凹就算一位。他比路遙要小三歲,平日裡看到路遙就像是哥哥一樣,路遙去世前三個月內,妻子去的次數屈指可數,但是去世前卻特意喊來賈平凹在身邊。兩個人如兄弟般,幾乎到了無話不說,但是路遙一句話卻讓賈平凹奪門而出,蹲在角落處痛苦不已。
  • 路遙臨終前定要見賈平凹,囑託的一句話道出了他的心酸和無奈
    第二年開始籌備第二部的路遙,此時身體嚴重透支,吐血已是常事,雖然醫生明確告知他應該停止寫作,但是他卻沒有停下手中的筆。終於在《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完成後,第三屆茅盾文學獎也隨之而來。他的弟弟王天樂把錢送到他的手裡時,說了這樣一句話:「今後再不要獲什麼獎了,如果拿了諾貝爾文學獎,我可能給你找不來外匯。」
  • 路遙死前對賈平凹說了一句話,讓賈平凹躲在無人角落裡痛哭不已
    1992年秋,路遙因肝硬化死於西安,年僅42歲。臨終前他對身旁的賈平凹說了一句話,賈平凹聽完奪門而出,躲在無人的地方痛哭不已。當時路遙已經是肝病晚期,他疼的話都說不出來,但是看到老朋友來探望他,他還是掙扎著對賈平凹說:看我這熊樣,你要引以為戒,多用心啊。換做是我,我也會為痛哭,因為路遙的一生實在是太苦了!!!因為養不活八個子女,7歲那年路遙被過繼給了大伯。
  • 路遙:死前執意見賈平凹,15字勸告,讓對方臉色驟變,嚎啕大哭
    1988年,路遙為《平凡的世界》劃上句號,正式出版後,一時間轟動全國;因為這部百萬字的長篇大作,以最清晰的脈絡將改革時代的中國城鄉社會情況展現的淋漓盡致,而其中的人物在黃土地上生生不息的拼搏,更是為當時文壇注入了堅韌力量!而六年的心血澆灌也迎來了欣喜的豐收,這部作品被具有最高榮譽的「茅盾文學獎」認可和表彰!
  • 路遙去世前說的一句話,賈平凹聽罷奪門而出,蹲在無人處痛哭不已
    路遙與賈平凹是一生的好朋友,路遙比賈平凹年長3歲,平日裡就像老大哥一樣照顧賈平凹。路遙去世前特意讓賈平凹來到他身邊,對著他說了一句話,賈平凹聽後奪門而出,蹲在無人處痛苦不已。路遙說的究竟是什麼話呢?路遙的人生如同過山車,早年貧困潦倒。
  • 路遙死前堅持要見賈平凹,15字叮嚀,賈聽後難忍憂傷放聲大哭
    7歲時,父親就把路遙過繼給了自己的親戚。年幼的路遙,望著父親離去的背影,忍俊不禁放聲大哭,這件事情在年幼的路遙心裡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陰影。過繼後的路遙,童年並不美好,因為身邊的同學,路遙經常擔心沒錢買鉛筆,為了吃上同學的饅頭,路遙不惜學狗叫
  • 路遙去世前叮囑賈平凹,一句話短短13字,讓他破門而出掩面痛哭
    路遙的一生始終與貧窮為伴路遙生於陝北清澗縣,原名王衛國;父母親是目不識丁的文盲,有五個兒子,三個女兒,生活十分貧窮窘迫。為了生存,在路遙七歲時,父親就決定將這個長子過繼給他的哥哥。而且伯父也不希望路遙去學習,有一次路遙為了證明自己學習認真,考試的時候從一千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結果伯父沒有能力供應他繼續上學,就拿來農具逼迫路遙下地幹活。最後通過與家裡談判,勉強給每月25市斤糧票。不夠吃,學習完後,他在野地裡找亂七八糟的東西吃。
  • 路遙臨終前說出心中的「桃花源」,賈平凹聽後奪門而出,躲起來哭
    路遙對自己的評價是:"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為了一部小說,路遙甘願走遍整個陝北、甘願付出生命,《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留在世界上最後的絕唱。正如賈平凹在紀念路遙逝世25周年的時候寫到:"他是一個優秀的作家,他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個氣勢磅礴的人。
  • 路遙去世前的一句話,賈平凹聽完奪門而出,躲在無人處痛哭不已
    彌留之際的一句話,賈平凹奪門而出、痛哭不已路遙比賈平凹年長3歲,兩人相處時路遙總像個老大哥一樣照顧著賈平凹,感情甚好。那一年,路遙已是肝病晚期,疼痛折磨著他幾乎說不出話,他想到了老友賈平凹,他想再與他嘮嘮。而那時,賈平凹正在陝西耀縣水庫旁寫《廢都》,但賈平凹得知路遙想再見見他時,立即專程趕到了路遙床前。兩人相見,都激動不已,路遙幾乎是用盡了全身力氣對著賈平凹說道:「看我這熊樣,你要引以為戒,多用心啊!」
  • 路遙臨終一席話,讓賈平凹躲在角落痛哭,15年後說出路遙離世隱情
    1992年,路遙走了,「衝出潼關」的預言也在他去世的那一年實現了。1992年,陝西作家陳忠實的《白鹿原》、賈平凹的《廢都》、高建群的《最後一個匈奴》等陝西作家的長篇小說同年出版。陝軍東徵揚起了風帆,一下子震動了全國文壇。
  • 路遙:一生貧苦,吐血創作,好友賈平凹:他拿生命寫作,我不如他
    畢業後先後在《陝西文藝》和《延河》編輯部工作,逐漸開始文學創作。路遙的小說多為農村題材,描寫農村和城市之間發生的人和事。 1980年發表中篇小說《驚心動魄的一幕》,獲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1982年發表《人生》,獲第二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 15年後賈平凹為路遙寫追悼文,同齡同鄉同行,惺惺相惜
    ——賈平凹這是賈平凹在路遙去世15後,為他所寫的追悼文,同為陝西人,同齡人,又同時是文學創造者,賈平凹深深懂得路遙的不易。賈平凹對路遙做了一個評價:「他大氣,也霸道,他痛快豪爽,也使勁用狠,他讓你尊敬也讓你畏懼,他關心別人,卻隱瞞自己的病情,他剛強自負不能容忍居於人後,但兒女情長感情脆弱內心寂寞。」
  • 陝西作家解析賈平凹路遙 孫見喜:賈平凹更軟弱
    6月23日(周日)下午兩點半陝西人民出版社攜手萬邦書店邀請作家張豔茜、孫見喜、張孔明共同打造"千古陝人文學夢"系列文學沙龍,首場"張豔茜遠紹路遙事,孫見喜演說賈平凹《廢都裡的賈平凹》、《平凡世界裡的路遙》兩本作品的編輯張孔明擔任本次活動的主持人,陝西方言對話成為一大亮點,《廢都裡的賈平凹》作者孫見喜調侃「賈平凹性格更加軟弱一些」,《平凡世界裡的路遙》作者張豔茜首次坦言寫作時仿佛走入路遙生活,曾幾度哽咽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