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恩的西遊記承載了無數人童年時的美好回憶,也因此被多次翻拍妖魔橫行,伏妖篇再現了詭異恐怖的西遊世界。雖然劇情有些鬆散,演員表演也一般,但本片特效水平不錯,魔幻畫面精彩,整體瑕不掩瑜。一味的噴,或者一味的誇,都有失偏頗。這部電影本質是一部合格的魔幻怪獸片。
徐克作品的口碑變化向來比歐陸海岸線還曲折,偶爾還會有上映多年後口碑大暴起的情況。我並未覺得這次的作品是在有意圈錢,畢竟拍攝一部討喜的作品對他來說並不難,電影本身更像是周徐兩位白髮頑童一次隨性的興風作浪,兩人都是商業片導演,即便是隨性之作也不可能隨意砸自己招牌,而推廣如何運作則是宣發方面的道德問題了。
而從故事和情感的文本層面而言,除了師徒暗黑化的處理之外,其他元素都是較為陳舊和缺乏新意的,首先是唐僧的寡淡的情感線索,這個是個被炒了20多年的大話西遊梗,文本上的處理依然是選擇了炒舊飯,連配樂《一生所愛》都始終沒有換一下,多次重複的情深主題已經讓《大話西遊》的懷舊情懷消耗殆盡,觀影集體陷入審美疲勞。其實是無釐頭元素的悄然「升級」,周式無釐頭開始由網絡流行語的創造者變為了網絡流行語的借鑑者,這是我最不願意看到的。從故事文本而言,《西遊伏魔篇》已經開始步入了套路化,期待再次出現《大話西遊》這樣經典之作的觀眾可以洗洗睡了。
當故事母體對觀眾而言極為熟悉時,情節可以更加支離破碎,而只抽取出關鍵的場景,如王家衛的電影,已經沒了故事,只有場景和情節片段。周星馳反反覆覆地在講自己的事,他無論是在演員階段還是導演階段,都是手把手地教各位演員如何演,可以說整部戲就是他個人意識的投射,他一直在講自己的事,自己的感情,這樣一來,他的表達他個人人生觀、愛情觀的作品,形成有機的聯繫。你看著尹天仇在小屋裡困窘的狀態,你同時會想到的是未來他是齊天大聖的人物,以及成為喜劇天王周星馳;這些作品都打通了,你看一個故事,會牽扯出許多部電影的意向。這就是我認為《降魔》與《伏妖》受低估的原因,這是因為,故事的內核仍然是極打動人的,經久不衰的。
當這個含有「爛片」的標題和《西遊·伏妖篇》聯繫起來的時候,我不是要說明《西遊·伏妖篇》是一個爛片。我只是注意到,很多人說它是爛片,又有很多人說它是佳作,這種矛盾令人迷惑不解。我只是想勉強理解一下這種評論上的矛盾,我的理解很可能是錯誤的,就像我並不理解什麼是正義。由於我的欣賞水平和學識都比較差,所以我既欣賞不出周星馳版西遊記有多好,也不能證明《西遊伏妖》不好。相反,我看到很多欣賞水平和學識都比較厲害的人,對周星馳版的西遊記都非常推崇,誇讚和分析的都頭頭是道、引經據典、博覽群書、理解深刻。我很佩服這些優秀影評,同時我也想告訴那些給出差評的人:爛片也需要正義的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