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的創作過程,是通過人的主觀思維,對客觀存在的素材進行高度概括、去粗取精、流行傳神的一系列藝術構思和藝術加工。通過藝術形式,把作者的情感、氣質、心境、審美等注入藝術形象中,使之情、景、形交融,賦予詩情畫意。盆景創作儘管流派紛呈、風格各異,但萬變不離其宗,原則卻是共同的。
1,意在筆先
立意即構思,如畫一副中國畫,要先構思畫什麼,如何畫,哪一部分重墨,哪一部分淡彩,等等。盆景雖有別於畫畫,但道理相通,以盆為紙,以樹作畫,面對一個樹樁,首先要考慮的是其形態是否合意,構思是否得體,寄寓哪種心境,而後決定取捨、裁剪、加工,此即因材立意。另外還有立意選材,即先定形式、內容、造型意境,再尋覓擇材取樁,作為家居盆景,陳設於鬥室、廳堂、陽臺等處,與公園、展館等公共場所相比,其更貼近作者的個人情感世界,立意更具個性色彩,所以面對可供取捨的樁材枝幹及其根盤,不可草率截鋸、修剪,而應反覆推敲,使眼前的樁材大致吻合與心中的意境,這便是盆景藝術造型的開始。
2,師法自然
所謂師法自然,就是拜大自然為師,自然界的樹木千姿百態,為盆景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藍本。通過藝術加工,縮龍成寸,表現大自然中的古木參天、叢林溪畔、奇樁野趣,使之春觀新綠、夏擁層翠、秋染紅葉、冬賞寒林,不僅濃縮了自然景觀,而且還蘊含了大自然的永恆。
人類從自然叢林走向「都市叢林」,現代化的生活空間不能沒有花草蟲魚,人們以此點綴家居的本身就意味著對自然的崇尚與無法割捨的情緣。樹木盆景是活的藝術,其樁材取自自然,必須適應自然地生長規律。從形態上無論是抽象的還是具象的軍營是法自然、源於自然。
3,因勢造型
「勢」為事物運動過程中表現出的力的趨向,一種感覺狀態,一種藝術效果,一種力的外張與形的展示。在造型中,應謹防公式化、概念化,要因材而異、順勢造型,把握樹勢特徵。
4,動靜結合
樹木盆景中的動主要指造型要生動自然,有動感。而靜不僅指盆景是靜止之態,更主要的是指布局構圖上的造型,動態是一種美,靜態也是一種美,在藝術造型中,動與靜互為作用,如風吹枝的動態卻以靜的方式凝固在盎盆裡。動靜結合的關鍵在於因材制宜,因意結體。
5,繁簡併用
在盆景創作中,是枝繁葉茂,還是疏影橫斜,都涉及繁與簡的問題,誰優誰劣,沒有定數,都是根據作者構思意圖所確定。繁不可雜,簡不可無,一枝一葉總關情,當繁則繁,當簡還簡。樹木盆景有的以繁取勝,有的以簡為行,二者自身在作品中也存在簡繁互用的情況,即使小型盆景以簡為佳,也僅僅是指其枝託不宜太密而已,繁與簡則分布於整體構架及其空間虛實之中。
6,以小觀大
中國山水畫以咫尺之幅寫千裡之景,而樹木盆景則求咫尺盎然,縮龍成寸,即所謂以小觀大。其大小是通過樹的形態及其配件的擺設得以顯現。
7,陰陽向背
樹分四枝,前後左右,岑差錯落,陰陽向背,凹處為陰,凸出為陽,陰處一般不留枝託,陽面出枝。
8,主次分明
戲有主角配角之分,畫有遠近虛實關係,樹木盆景同樣有主賓之位、主次之分,無論內容形式如何變化,都不可偏離主從關係、「客隨主便」的原理。
9,比例協調
比例是樹木盆景審美的重要因素,所謂縮龍成寸中的「寸」就說明了這一點。同樣規格、形態的樹種、樁材,如果枝幹比例不協調,就回削弱其藝術效果,比例貫穿於盆景造型製作乃至盆景參展的各個環節及其相關因素之中,含樹、盆、配件、幾架等。僅以樹而言,一般有主幹、次幹、主託、次託,以及幹與幹、幹與枝、枝與枝相互之間的比例要求及其協調關係。
10,顧盼呼應
顧盼呼應是擬人手法在樹木盆景製作上的表現,高附就低為顧,下仰望上為盼,樹木枝託相互間的延伸、穿插、追逐為呼應,如同將植株注入了人的情感,彼此謙讓、情投緣合,給人以親切自然感,反之,如果各枝紛爭、各幹東西、雜亂無章,便難成佳品了。
11,變化統一
一盆佳作,要求自然生動,渾然一體,即有變化又有統一。如比例、繁簡以及樹、盆、幾等在整體造型應用中的要求。就樹木而言,究竟如何變化,如何統一,如何將諸元素應用於造型製作之中,關鍵應注意點、線、片、廓四個方面的變化統一。
12,形神兼備
形是盆景的外部形態,是具象的,神是形態中所蘊含的韻味,是抽象的。神是通過形的存在而得以體現。沒有形,神就無從談起。只追求形似,而沒有藝術加工、提煉、概括,那只是自然的翻版,就不是「源於自然、高於自然」若無限誇大神韻而不注重造型,那麼神韻也無以依託。只有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注入情感、融入個性,才能達到情、景、形交融,以形傳神,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
(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點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