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10月澳門CPI按年下跌0.75%,產業結構單一仍是最大困擾
11月19日,澳門統計暨普查局公布了10月澳門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數據顯示,10月CPI為101.91,按年下跌0.75%。跌幅主要受旅行團、通訊服務和電力收費下調,以及汽油和衣履價格下降所帶動。
10月CPI按月下跌0.06%,通訊和交通的價格指數錄得較大跌幅,分別下跌2.50%以及0.65%,主要是通訊服務收費和機票售價下調。另一方面,家傭薪酬調升,帶動家居設備及服務的價格指數上升;外出用膳收費和蔬菜價格回升,令食物及非酒精飲品的價格指數上升,而水果和鮮魚價格下調則抵銷了部份升幅。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第三季度澳門旅遊統計,第三季旅遊物價指數為115.1,按年下跌11.4%,首三季旅遊物價指數下降5.7%。
9月23日,全國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恢復辦理內地居民赴澳門旅遊籤注。隨著中國內地逐步恢復辦理居民赴澳的各類籤注,第三季入境旅客較第二季增加14.1倍至750,204人次,按年仍減少92.4%;旅客平均逗留1.0日,按年減少0.2日。當季內地尚未批准居民以旅行團方式外遊,而在本地參團的旅客僅有233人次。
受疫情影響,第三季旅客人均消費有1349澳門元,按年下跌12.0%;在入境旅客減少的情況下,當季旅客總消費(不包括博彩)亦下跌93.3%至10.1億澳門元。據統計,首三季入境旅客下跌86.7%,平均逗留時間則上升0.2日;首三季酒店及公寓住客按年減少77.4%,平均入住率亦下跌68.0個百分點。
近日,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時,對於澳門未來如何促進疫後的旅遊市場儘快復甦的問題作出了相關回答。賀一誠表示,旅遊業今年肯定受到影響,故早前與很多網上較有名的公司,如騰訊、阿里巴巴、飛豬等合作,借著他們的高覆蓋面、影響力,以讓內地人知悉來澳不需隔離、澳門是健康城市。但9月23日全國赴澳旅遊籤注恢復後,並未見到明顯的大幅增長。政府已做大量工作,然而,連這些網站的推廣都達不到「熱」效果,故下一步工作要重新定位,以讓大家知悉內地人來澳不需隔離。政府希望通過各種宣傳,希望元旦及春節假期能吸引更多內地人來澳。
對於澳門的經濟發展,賀一誠在2021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指出,2021年新冠疫情依然是影響澳門經濟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一些國家和地區為應對疫情繼續實施旅行禁令和出入境管控措施,生產要素和人員流動仍將受到較大限制,外部需求的復甦步伐仍存在相當的不確定性。產業結構單一仍然是困擾澳門發展的重要問題,疫情衝擊下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更顯挑戰。
賀一誠強調,展望明年,總體趨勢可望逐步向好,經濟有望逐步實現恢復性增長,旅遊博彩業預計將從低位逐步回升,其他新興產業有望繼續發展,就業狀況有望改善,物價有望保持基本穩定。但經濟復甦步伐仍將較為緩慢,多數行業及中小企業經營仍較艱難,穩經濟、保就業、保民生的壓力仍然較大。
(作者: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彭敏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