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叔叔」——理察·西爾斯,一個熱愛中國漢字的老外

2020-12-06 騰訊網

  感謝讀者朋友們打開小編的文章,希望能給你帶來快樂和放鬆,歡迎各位朋友們來吐槽,小編真是不勝榮幸,小編將努力分享更好的文章給大家, 請多多支持小編,讓小編更加有動力創作出更好的文章內容。小編將為大家每天搜羅和分享一些新鮮有營養的精彩內容,其中包括奇聞趣事,娛樂八卦,生活百科,健康常識,旅行趣聞,兩性情感,詭異故事,遊戲動漫等,希望大家能夠一如既往的給予支持,大家的支持和鼓勵才是我們持續更新的動力。話說這個世界非常的大,我們人類是相當渺小的,這也是我們都知道的,而在這個世界上時常也會發生一些奇特的事情,總是令人難以想像,而這些事被我們稱作為奇聞,也許說出來你們並不相信,可是這種事是真實存在的。而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也是有關於這方面的趣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好了,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今天呈現的精彩內容:

  說起漢字,作為中國人的我們再熟悉不過每天都會接觸,每天都會用到但我們似乎都只把它當作一種「工具」你知道每一個漢字背後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嗎?你知道每一個漢字幾千年間的演變進程嗎?

  但是他知道 :「漢字叔叔」——理察·西爾斯

  從上到下,依次為五、六、七、八、九、十

  漢字是世界文明古國所產生的原發性文字中唯一目前還在使用的文字是世界上唯一高度發達的表意文字體系,理察·西爾斯(Richard Sears)用了20年時間,整理中國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將這些字符一一掃描編碼建立資料庫。創建一個名叫Chinese Etymology的網站,收集了近10萬個古代文字。

  理察·西爾斯,1950年出生於美國俄勒岡州,在他出生的小鎮,百分之百的居民都是白種人,都講英語,他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他選擇了漢語,因為他覺得漢語奇妙,而且世界上將近20%的人在說,他很想知道,使用漢語思考是怎麼回事。

  「我兒時的愛好,父母都鼓勵。大了,我說要離開家,要去中國,要學漢語,就衝突了!」那時候,中美還沒建交,在父母眼裡,中國是個封閉、可怕的地方「我不能讓別人控制我,我有自己的生活。」1972年,倔強的西爾斯用洗盤子攢的錢,買了一張單程機票,飛往臺灣學習漢語

  剛學習中文時,象形文字讓他吃夠了苦頭,漢字由許多筆畫組成,筆畫與筆畫之間似乎沒有任何邏輯關係要死記硬背這些漢字,對他來說太難了,所以儘管22歲就去臺灣學漢語,但到了40歲,依然只會基本的口語交流,讀和寫都很成問題,為什麼要背那麼複雜的符號?一個漢字為什麼要這麼寫?「我不喜歡死記硬背,我要找到規律。」

  後來他發現,看一個漢字最早的樣子,看漢字是怎樣一步步演變過來的,可以更好地理解漢字的字形,他明白了原來每一個漢字,都是合理的。每一個漢字,都有一個故事,之後他就整天研究甲骨文、大篆、小篆,追尋每個漢字的前世今生,《說文解字》《古文字詁林》《金文詁林補》......買書投入的錢已經無法計算了。

  1994年的,44歲的西爾斯得了重病,在臺灣的一家小醫院住了幾天,病情仍不見好轉,一個月後,西爾斯回美國做了血管成形手術。那段時間,他體驗了瀕臨死亡的感覺,每天都在想一件事:明天還能不能活著?如果生命只剩下一天,我要打電話跟朋友們說再見;如果還能活一年,我決定電腦化《說文解字》。」

  西爾斯萌生了將漢字字源存入計算機的想法

  把古漢字掃進電腦,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建立這個有接近10萬字的古漢字資料庫,需要有人一個字一個字的掃描進電腦,他僱了一個華裔婦女,這些漢字用了7年才掃描完,他的工資和時間,幾乎全部用來做這項工作了。

  如今,60多歲的斯睿德已然從「漢字叔叔」變成了「漢字爺爺」年齡在變,但是對漢字的熱愛不變,一位外國老人對漢字的一片痴心,令我們感動之餘,也讓我們深思。

  再次謝謝各位點進小編的文章,我想很多人都喜歡有關奇聞趣事的故事吧,我們也知道這些故事非常有趣,而且有些事情也能讓我們大開自己的眼界,不過我想也有很多人會納悶,為什麼這種事不發生在自己的身邊呢?那樣的話也應該會非常有趣好玩吧。歡迎朋友們來吐槽,小編真是不勝榮幸,動動手指給點意見吧,有什麼想說的都可以留言,好的壞的小編都會虛心接受,小編會努力改進,希望給您們帶來很多的歡樂,老鐵們多多支持,您們的支持是我前進的動力!對以上事件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大家的評論和吐槽哦~

相關焦點

  • 和「漢字叔叔」一起講中國故事!
    有一個老外,已至古稀之年,然而他卻依舊痴迷漢字。為了研究漢字,他窮盡畢生精力,即使窮困潦倒,也沒有放棄。他探究漢字的根源和邏輯,創建漢字字源網,供對漢字感興趣的人免費查閱。他,就是「漢字叔叔」理察·西爾斯。
  • 美國「漢字叔叔」在寧領到中國「綠卡」
    交匯點訊 「今天終於夢想成真,南京就是我的家,我會在這裡一直工作、生活下去,繼續研究推廣漢字文化。「12月23日上午,被網友們稱為「漢字叔叔」的美國人理察·西爾斯在南京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領到了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也就是」中國綠卡「。
  • 漢字叔叔
    他創辦的西爾斯漢字字源網站對現代中國最常用的6552個漢字的起源和演變進行考查,當時他沒有多少粉絲。這位學者在美國安靜地生活著。而現在,希爾斯的新浪微博擁有超過20000名粉絲,被稱作「漢字叔叔」,在中國他成了小有名氣的名人。
  • 理察:「漢字叔叔」和他的漢字情緣
    他有三個名字——理察·西爾斯、斯睿德、「漢字叔叔」。理察是他本名,斯睿德是他的中文名,而「漢字叔叔」是這幾年廣大熱情的中國網友賦予他的暱稱。理察說,他更喜歡大家叫他「漢字叔叔」。1972年,年僅22歲的他為了學習漢語,不顧父母反對,離開美國的家,買了一張單程機票獨自飛往中國臺灣。
  • 「漢字叔叔」「漢字爺爺」商標遭搶註,江蘇的這些人出手了!
    70歲的理察·西爾斯,一直痴迷研究中國漢字文化,花費近30年時間建立了免費的漢字字源網站,很多人都親切地稱呼他為「漢字叔叔」「漢字爺爺」。但是,2019年年初,理察發現別人冒用自己的頭像及名稱開展商業活動。無奈之下,他走上了維權之路。
  • 揭秘漢字叔叔背後的故事,一萬個贊!
    他來自美國,名叫理察.西爾斯,被網友親切地稱呼為「漢字叔叔」。理察對中國漢字有著巨大的熱情,他堅持研究和傳播漢字多年,在此期間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都沒有放棄。今天,跟著四川教育手機報秋大嬸來讀一讀這位「漢字叔叔」背後的故事~1 西爾斯散盡家財,用了近20年時間,建立了一個免費的漢字字源網站。
  • 美國人傾其畢生財力精力,只為中國漢字字源
    導讀 這是一個老外傾盡一生財力和心血完成的事業。他鍾愛中國的漢字,用20年時間整理中國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將這些字符一一掃描編碼建立資料庫,並創建漢字字源網,供人免費查閱,被中國和世界各地的網友稱為「漢字叔叔」。
  • 70歲美國「漢字叔叔」潛心研究30年 用「黑科技」講述漢字啟蒙故事
    70歲的理察·西爾斯來自美國,因為非常喜歡漢字,被稱為「漢字叔叔」。40歲,他開始學習漢字,如今已有30年,也變成了「漢字爺爺」。今天(8月28號),由他編寫的《漢字書局·字源卡》正式發行,藉助虛擬實境科技講述漢字啟蒙故事。
  • 漢字叔叔和他的漢字字源網
    西爾斯在北師大的辦公室裡研究漢字字源。中國日報4月24日電(記者鄧章瑜)此前他只是個有著不尋常的業餘愛好的學者——直到他的漢字字源網在火起來。2011年以前,理察·西爾斯在中國鮮為人知。他創辦的西爾斯漢字字源網站對現代中國最常用的6552個漢字的起源和演變進行考查,當時他沒有多少粉絲。這位學者在美國安靜地生活著。
  • 67歲老外研究甲骨文27年 自創網站收集十萬種漢字字形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你認識甲骨文嗎?你對中國古老的漢字文化了解有多少?美國一位67歲的老人,他花27年時間整理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並放到網上,輸入漢字就可查看字形,感動中國網友,故被稱之「漢字叔叔」。
  • 身在南京的美國漢字叔叔,錄視頻支持中國抗擊疫情
    漢字叔叔理察·西爾斯錄製了視頻,支持中國抗擊疫情。他告訴記者,自己最近一直呆在南京,一切安好。漢字叔叔在視頻中說:「最近的一段時間,我們的國家遇到一個很大的困難。我很佩服中國人民,也特別佩服湖北人民,面對這個困難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範圍的隔離行動。每一個危機背後都有一個機遇,我希望我們都能思考這個事件——我們自己的生命,還有人和大自然的關係。希望我們都能利用這個機會做好自己的事情,把握這個機遇。希望中國人民跟湖北人民,都能在這個問題面前堅持下來,過一段時間我們一定會成功的。」
  • 創業夢圓,「漢字叔叔」安家南京
    「打開這個網站,在搜索框裡輸入一個文字,就可以看到這個字的字源,從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體,它是怎麼演變的,一清二楚。」理察·西爾斯在電腦前熟練地操作演示著。比起他的中文名字斯瑞德,他更喜歡中國網友給他起的外號「漢字叔叔」。
  • 70歲美國人被中國網友稱為漢字叔叔 為10萬個古漢字找到「前世今生」
    22日,70歲的理察·西爾斯在南京創新周開幕式上榮獲「金陵友誼獎」。將漢字數位化是他最想做的事1950年,理察·西爾斯出生於美國西部的俄勒岡州,擁有物理學學士和計算機碩士學位,後來對東方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22歲隻身來到了中國臺灣希望學習漢語。和詞彙、語法比起來,漢字筆畫繁多且複雜多變,死記硬背只會令人痛苦不堪。
  • 70歲美國「漢字叔叔」潛心研究30年 打造漢字字源資料庫
    …而這個資料庫的創建者竟然是一位美國人——理察·西爾斯(上圖)。22日,70歲的理察·西爾斯在南京創新周開幕式上榮獲「金陵友誼獎」。將漢字數位化是他最想做的事1950年,理察·西爾斯出生於美國西部的俄勒岡州,擁有物理學學士和計算機碩士學位,後來對東方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22歲隻身來到了中國臺灣希望學習漢語。和詞彙、語法比起來,漢字筆畫繁多且複雜多變,死記硬背只會令人痛苦不堪。
  • 他可能比你還懂漢字!美國「漢字叔叔」能講出每個漢字的故事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他來自美國,本名叫理察·西爾斯,斯睿德是他的中文名,但他更喜歡被網友們稱為「漢字叔叔」。他痴迷漢字研究數十載,傾盡所有來中國研究古代漢字,創辦「Chinese Etymology(漢字字源)」網站,免費提供給全世界愛好中文漢字的人來查閱。
  • 「漢字叔叔」講述在津生活的故事
    「67歲的理察西爾斯來自美國,耗盡家財創建了漢字字源網。目前居住在天津南開區一套不足30平方米的房子裡,屋子的外牆上貼滿了小廣告,而在房間內,他卻研究著連中國人自己都快要遺忘的古代漢字。」近日,這條微博讓「漢字叔叔」(網名)又在網上火了一波。
  • 美國"漢字叔叔"變成"漢字爺爺" 痴迷漢字情懷不改
    照片中憨厚可愛的大叔名叫理察 西爾斯,1950年出生在美國西部俄勒岡州的一個小城。當時,那個地方見不到一個黃種人,沒有人會說中國話。這篇博文被不斷轉發,不少網友跟帖、留言:  「作為一個外國人,卻能如此醉心於中國的文字,我還是被震撼了!」  「當年學字體設計時,老師推薦的,真的好用,真心強大。」  「他讓我們感動,也該讓我們羞愧!」  斯睿德在田納西的生活從此不再平靜。不斷有中國記者打來越洋電話採訪他。而他也獲贈另一個稱呼:「漢字叔叔」。
  • 耗盡家財在美國建立漢字字源網站 「漢字叔叔」痴迷漢字終不悔
    「漢字叔叔」理察·西爾斯在《朗讀者》現場。  這是66歲的美國人理察·西爾斯在中國常住的第五個年頭。在中國,人們對他並不直呼其名,而是用一個聽上去更親切的稱號——「漢字叔叔」。  上周六,「漢字叔叔」登上了央視一套節目《朗讀者》,他用並不流利的中文朗讀了劉禹錫的《陋室銘》。這是一篇陋室之中仍心存高遠者的自白,用來形容理察的一生再恰當不過。
  • AR讀寫、動畫演變、虛擬互動……「漢字叔叔」借力科技創新「玩出...
    作為中國人我們都感受到過漢字之美,方正之間自有一番風骨,自有一番哲理,對漢字的熱愛是浸透在我們中華民族血脈之中的一種文化傳承。  有這樣一位美國人——理察·西爾斯,他對漢字也到了痴迷的程度,被人們親切的稱為「漢字叔叔」。今年,南京創新周開幕式頒發了一個重量級獎項:金陵友誼獎,理察·西爾斯是獲獎專家之一。
  • 美國"漢字叔叔"將漢字字形數據化 為研究花光積蓄
    」理察·西爾斯在《朗讀者》現場。這是66歲的美國人理察·西爾斯在中國常住的第五個年頭。在中國,人們對他並不直呼其名,而是用一個聽上去更親切的稱號——「漢字叔叔」。上周六,「漢字叔叔」登上了央視一套節目《朗讀者》,他用並不流利的中文朗讀了劉禹錫的《陋室銘》。這是一篇陋室之中仍心存高遠者的自白,用來形容理察的一生再恰當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