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楸帆走進快閃課堂
日前,知乎在上海浦東長泰廣場言幾又書店舉辦了一場「快閃課堂」,作為繼劉慈欣為首的「科幻四大天王」之後中國最有潛力和實力的年輕科幻作家,陳楸帆攜新作《迷幻史》前來,與知乎用戶及廣大讀者展開線下交流。據悉,其新作《迷幻史》也已於2019年11月底在知乎獨家上線,以鹽選專欄形式連載更新。
「從科幻小說到科技藝術裡」,AI以什麼樣的面貌呈現出來,包括在科技實踐和科幻想像之間,有些什麼樣的關係。在當天的分享會中,陳楸帆從各個時代的科幻作品入手,與讀者一道回顧了科幻作品與科技發展的歷程,展望人類對人工智慧的想像與期待。
陳楸帆走進快閃課堂揭密科幻靈感源自科技
漫長的歷史中,科幻與科技發展有哪些交融?誕生於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的《科學怪人》、美國科幻黃金時代的《我,機器人》、1968年的《2000太空漫遊》……分享會上,陳楸帆列舉了大量科幻作品,通過科技發展線跟科幻的想像,探討它們之間有趣而微妙的互動關係。
其新作《迷幻史》正是設定在一個或然世界,不同於真實世界的歷史線。該作品講述了誤⼊歧途的天才藥物設計師紀若離為了贖罪,加⼊了⼀個代號「PPP」的神秘組織,從而展開一段神秘又驚險的人生故事……陳揪帆提到,《迷幻史》中所呈現的一切都是利用科技所製造出的幻覺,讓人舒適,也令人恐懼。「在充滿幻覺的世界裡,什麼是真實的?人與宇宙、人與機器、人與算法是什麼樣的關係?我都希望在這部作品裡探討。」
有些科技從科幻裡獲取靈感,有些則是現實裡的科技進展去激發了科幻作家想像更加前沿的未來。相比分享見解,現場陳楸帆拋出的問題更多,引導讀者一起發散思維。正如他寫科幻小說的意義,持續表達著對科技的期待,等待未來的解答。現場陳楸帆還表示,2020年將繼續開啟AI與藝術領域跨界的嘗試和探索,一系列動漫、影視包括遊戲作品或將問世。
《迷幻史》登陸知乎,強傳播力+高專業度力挺「科幻」發展
四年前,《迷幻史》曾在紙媒上連載,但並沒有完結。今年為何會選擇在知乎上以「鹽選專欄」的形式進行連載?陳楸帆表示,在知乎這樣的網絡平臺上進行連載,相較於紙媒能更好、更快地得到讀者反饋,有利於創作內容的構思和調節;而作為知乎的「骨灰級」用戶,陳楸帆亦深知知乎平臺在網際網路、年輕一代人中的影響力,認為《迷幻史》在知乎上的連載將能得到更為廣泛的傳播。
在《迷幻史》開啟連載後,陳楸帆的判斷也確實得以證實。截至目前,該鹽選專欄在知乎上達到了21k的熱度,成績不菲。據悉,除陳楸帆外,知乎還吸引了劉慈欣、何夕、韓松等中國科幻大咖入駐,通過親自答、Live等方式,與科幻迷們互動交流。
與此同時,知乎上「科幻」以及「科幻小說」相關話題關注用戶,也已接近400萬,相關問題超2萬個,成為科幻迷交流溝通的主要根據地之一。坐擁科幻領域高關注人群及優質創作者,知乎為中國科幻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鹽選專欄的出現使得知識服務更具針對性和專業性,為「科幻」等垂直領域內的優質內容提升爆紅、出圈的可能性。
據了解,知乎於2019年3月正式推出「鹽選會員」,進一步優化知識服務體系。作為知乎會員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鹽選專欄目前已覆蓋82個內容領域,生產超過2000萬字,提供了10000多個問題的精選解答。除了在線上發力完善知識服務,諸如此類的「快閃課堂」等全國性線下知識分享活動也在持續進行中,目前,「快閃課堂」已覆蓋全國12個城市,舉辦了100餘場活動,吸引近20000人參與。線上線下的結合、垂直領域的深耕、極為廣泛的涉獵讓知乎搭建起了更豐富多元的知識服務體系,深挖知識服務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