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賴聲川 復排新排一切隨緣
一個「夢」剛剛結束,一段「旅行」即將啟程。如「夢」中的神秘、「旅途」中的不可知,導演賴聲川近日做客京華茶館,為觀眾開啟了他「戲如人生」的創作之旅。採訪中,賴聲川提到最多的詞是「隨緣」。正如他的作品中常常呈現出的「不期而遇、奇妙、緣分」,賴聲川認為自己作品中所有的「神來之筆」以及未來工作的計劃,都是一種不期而遇的緣分。
入「夢」
準備不夠盧燕曾經「罵」我
2014年12月25日,已過耄耋之年的好萊塢華裔明星盧燕出現在保利劇院話劇《如夢之夢》的舞臺上。劇中「顧香蘭」的傳奇人生與盧燕的人生傳奇時而平行、時而交織,舞臺下,盧燕與賴聲川也呈現著這種緣分的「妙不可言」。
賴聲川稱呼盧燕「阿姨」,說對方是看著自己長大的,「我的父親和盧燕阿姨的丈夫是好朋友,所以我是她的晚輩」。在2005年臺灣版《如夢之夢》中,二人曾有過合作。「那時還一直在改劇本,我就讓盧燕阿姨不要太早背臺詞,結果演出完了她一直『罵』我,說我給的準備時間太短,她都沒有演好。所以這次再演,她特別興奮,而且早早地要了劇本,提前準備了很長時間。」從導演的角度,賴聲川覺得盧燕這次「完全消化了這個人物,比2005年演出的顧香蘭更加深刻」。
除了與盧燕的特殊緣分,此次賴聲川的女兒賴梵耘也是劇中一分子。賴聲川說,女兒從前常演他的戲,自從當媽就有四五年沒再登臺,「所以這次她有點兒緊張,但我比較有信心,因為她很懂我的戲,這也是能夠保證這個作品質量的一個考慮,因為如果起用新人,恐怕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這個作品。」
每輪都看「繞場」講述緣分
每一輪《如夢之夢》演出,賴聲川都會在臺下觀看。「我常跟學生們說,一定要把作品排好看,因為你自己會是看它最多的人。」
每一次觀看,賴聲川都會感動,只是感動的點「可能跟觀眾不一樣」。「比如我會研究『繞場』這個招數。這是我發明出來的,但用得很節制。除了開場時繞場,四面八方都有戲,之後就是5號病人出場時用了第二次。」
賴聲川說,他不希望自己發明了這個方法就一直用,以至於觀眾不知道該看哪個方向的戲,「一定要建立起一個遊戲規則,所以我每場觀看時都檢查這個方法的使用。5號病人出場開始第二次繞場,繞著繞著恰好走到了買電影票的隊伍裡,普通觀眾看後會覺得人生很奇妙,緣分很奇妙,一切就自然地發生了。但是作為導演,我要研究,用技術的手段、每一個精準的細節,保證在那一秒鐘必須發生這件事情,從而帶給觀眾這樣的觀劇體驗。」
冬之旅
藍天野是百科全書
因為話劇《冬之旅》,同樣已過耄耋之年的藍天野成了賴聲川今年合作的第二個知名老藝術家。賴聲川笑言這樣的緣分「可能就是我今年的運氣」,感嘆藍天野就是「活的百科全書」。「《冬之旅》是講北京的故事,我對北京雖然不陌生,但畢竟不是當事人,開始有點緊張,後來發現藍天野老師就是一個百科全書,他講北京的很多故事,比如北京冬天什麼樣,我們在排戲過程中遇到什麼問題直接問他就行了。」
而劇中的另一位演員李立群,被賴聲川稱作「最親密的戰友」,此前二人已有20年沒有合作過。賴聲川說:「我最重要的很多作品,臺灣表坊(註:表演工作坊是臺灣著名的舞臺劇劇團,成立於1984年11月)前10年的作品,像《那一夜說相聲》《臺灣怪譚》《暗戀桃花源》《紅色的天空》,都是和李立群合作的。所以這次和這兩個人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我也會很小心。」
桃花源
演員劇情為跨文化傷腦筋
賴聲川的話劇作品中,《暗戀桃花源》是演出場次和版本最多的作品之一。它已經受邀參加今年美國俄勒岡戲劇節。為了這個全新版本的《暗戀桃花源》,賴聲川也是「蠻拼的」。
他介紹,俄勒岡戲劇節作為全美最重要的一個戲劇節,主張通過跨種族,由各色人種參與,尤其要求在作品中用到殘障人士。這樣的做法讓賴聲川敬佩,但他說實施起來也有難度。「最開始時,組委會要求用一個聾啞人士來演陌生女人,可陌生女人有臺詞,我不能要求所有的觀眾看懂手語,所以就把這個角色安排成兩個人演,一個說話、一個手語。結果後來組委會告訴我聾啞演員來不了,又換成一個肢殘人士。我見到她時才知道她原本就是專業演員,因為意外不能演戲,所以我把角色打造成了一個過氣大明星,她到劇場找人的時候,氣場很足,也挺有意思。」
除了演員,為了俄勒岡戲劇節,賴聲川還調整了劇情。「《暗戀桃花源》本身講述的是一個劇場因為管理不嚴,把場地同時租給兩個劇組的故事,但是戲劇節以嚴格著稱,絕對不會犯這個錯誤,所以我也要重新調整。包括劇中語言,原來版本裡是普通話和閩南語,這次我把它改成了英文和義大利語,也都是挺有意思的。」
仍舊隨緣 推國際版《紅樓夢》
2015年,賴聲川的排演作品列表裡,除了話劇《暗戀桃花源》,還有將和美國知名華裔編劇黃哲倫合作的歌劇《紅樓夢》。一向打造華人戲劇作品的賴聲川開始進軍國際市場,對於這樣的安排,他說依舊是「隨緣」的結果。「可能我說的話你們都不愛聽了,但真的是隨緣。我沒有想過什麼時候刻意去做什麼樣的作品,或者什麼時候把我的作品帶到國際上去,否則我也不會在《暗戀桃花源》推出快30年了才決定在美國做。現在的這個時機才出去可能自有它的道理吧。畢竟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了。」
賴聲川說:「與單純地做華人戲劇不同,現在一些國際上的合作,突然自己代表的就是中國文化了,因此要更加慎重,因為很多外國人真的是不懂中國,所以很多東西要衡量。」對於一直忙碌的工作狀態,賴聲川說:「我很多年來一直是這樣,我本身也是喜歡工作,我要做的就是讓自己找到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至於接下來還要復排什麼戲、新排什麼戲,一切隨緣。」
朱雅清 茶掌柜的流水帳
有話慢慢說
跟賴聲川交流很輕鬆,他總是笑眯眯的,嚴謹但不嚴肅。即使遇到與自己意見相左的觀點甚至是誤解,他也始終保持著平緩的語速,跟你侃侃而談。
這次賴聲川來做客京華茶館因為交通的原因遲到了,剛走進大廳就開始跟工作人員說抱歉。進入訪談的房間以後,他並沒有立刻坐下來,而是站在落地窗前,看了看窗外的落葉,跟大家聊起周圍的景色和天氣,氣氛變得格外舒緩。
文/京華時報記者楊楊圖/京華時報記者王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