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重慶市公共衛生醫療救治中心隔離病房外,嫩綠的新芽已冒上枝頭,春意漸濃。當天,重慶最後一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楊先生在該院治癒出院。至此,重慶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實現「清零」。 從1月21日重慶確診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到3月15日最後一例確診患者治癒出院,這背後凝結了太多人的心血。
疫情發生以來,重慶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在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指揮下,迅速形成部門會商、上下聯動、協調有序的醫療救治工作格局,並建立三級醫療救治體系、三級專家聯動機制,實現醫療救治全流程標準化,累計治癒570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
應治盡治
570例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
當天出院的楊先生是長壽人,今年51歲。2月10日,他從長壽轉入市公共衛生醫療救治中心接受治療。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他治癒出院。
「疫情發生後,重慶建立了三級醫療救治體系。」市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處處長張維斌說,按照「符合市情、覆蓋城鄉、反應靈敏、運轉協調」的原則,我市迅速確定174家發熱門診、48家區縣定點醫院、4家集中救治醫院,並建立起發熱門診篩查、疑似病例定點醫院隔離診治、確診病例集中救治的運行體系。
1月24日,市公共衛生醫療救治中心接到首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1月28日,該院隔離二病區開始接收病人,當天共收治16名患者。
疫情就是命令。按照「四集中」要求,我市緊急抽調122名三甲醫院副高級以上專家組成市級專家顧問組和4個駐點專家組,集中力量科學施治。
自1月20日以來,市級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重醫附二院呼吸內科主任王導新先後輾轉巫山、萬州、長壽、墊江、綦江、合川、巴南等12個區縣,奔波近4000公裡,會診救治近300例新冠肺炎病例。「與疫情搶時間,必須馬不停蹄。」王導新說。
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將患者及時轉運至相應醫療機構,實現了應治盡治。據市衛生健康委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70例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新冠肺炎患者收治率和集中救治率達100%。
關口下沉
實現「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
面對疑似病例、可疑對象,重慶採取對策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早」。
「各級醫院設置了預檢分診、發熱門診、隔離病區等規範流程,這意味著能對疑似病例早篩查早識別,防止交叉感染。」張維斌說,全市嚴格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要求,各區縣疾控機構、43家醫療機構實驗室和4家第三方檢測機構,對發熱病人、密切接觸者全面開展新冠病毒核酸篩查,及時發現陽性患者,防止疫情蔓延。
與此同時,4個駐集中救治醫院的市級專家組又分為重症組、普通組、巡迴指導組,實現早指導、早治療。重症組專門負責重型、危重型病例會診和搶救;普通組負責普通型、輕型病例診治,防止輕症轉為重症;巡迴指導組關口前移到各區縣定點醫院,指導疑似病例篩查治療,防止病情加重。
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黃勇就擔任重慶三峽中心醫院普通組組長。有一位患者出現劍突下疼痛,但沒有明顯的冠心病史。黃勇認為:「病毒容易攻擊心臟,引起心肌損害,因患者有高血壓,血色素開始下降,結合這兩個症狀,首先要考慮心血管方面的問題。」按照黃勇的意見,主管醫生第一時間查了患者的心肌酶和心肌損傷標誌物,結果顯示都較高,於是病人馬上轉入重症病房接受治療,病情很快好轉。
黃勇負責的輕症和無症狀患者共有130多名,其中只有2名患者病情加重,在醫護人員治療下,均已好轉出院。
一人一策
探索有效救治手段
2月17日凌晨3點,一場生死爭奪戰在重慶三峽中心醫院打響。
消毒鋪單,用超聲確定穿刺血管,右下股靜脈和左頸內靜脈血管穿刺……隨後,西南醫院胸外科副主任吳蔚和同事張世新將一根食指粗的管子放到患者心臟入口,緊接著超聲確定管道位置……隨著ECMO的正常運轉,患者的氧飽和度迅速回升。
ECMO被稱為用於協助危重症心肺衰竭患者進行體外呼吸循環的終極武器,其工作原理就是在患者體外安裝一個「人工心肺」,為肺功能和心功能的恢復贏得時間。
此前,重慶三峽中心醫院並沒有這種設備,甚至在渝東北地區都尚未開展此項技術,更沒有操作人員,而全市的ECMO總數也不超過10臺。經協調,重醫附二院提供一臺ECMO和一支技師團隊,並立即從主城出發,吳蔚和張世新也緊急馳援萬州。
「我們堅持對每名患者一人一策,開展多學科聯合個體化診療,並探索有效救治手段。」重慶市新冠肺炎市級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重醫附一院呼吸內科主任郭述良說,對危重症患者實施24小時病情動態評估,重症組專家必須到床旁查房會診,及時調整優化治療方案。
在新冠肺炎救治中,中醫藥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據市中醫院院長左國慶介紹,截至3月14日,重慶累計確診576例新冠肺炎患者,其中中醫藥參與診治患者533人,參與率達92.53%。中醫藥對患者乏力、發燒、咳嗽、咽痛等症狀改善作用明顯。該院還成功研發2個中藥製劑,並獲藥監部門批准,加快了對患者的診療救治。
在院感方面,全市院感防控和醫務人員防護培訓40萬人次,併合理安排醫護人員輪休。截至目前,全市集中救治醫院、定點醫院、定點發熱門診均無醫務人員院內感染。(記者 李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