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收割味道,上市公司P2P爆雷後發幣,暴跌45%又撞監管紅線

2020-12-14 AI財經社

在Fcoin首個幣改項目QOS上線四天後,連續的暴跌讓投資者大呼上當,也讓A股上市公司奧馬電器,以及董事長趙國棟出現在公眾的視野。

頭頂網銀在線創始人,京東金融副總裁等多項光環,趙國棟於2015年出任A股上市公司奧馬電器董事長,帶領奧馬電器大肆向網際網路金融領域進軍。第三方信息平臺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趙國棟名下擁有52家企業,其中多數為網際網路金融企業。

對趙國棟來說,發幣上線,背後的原因或許是缺錢。此前,奧馬電器受貸款業務的影響,經營現金流從6.53億元驟減至-8.33億元。在發幣之前,他還嘗試讓奧馬冰箱的高管及核心成員出資9.37億元,接盤奧馬冰箱40%左右的股份。

8月4日,作為Fcoin首個幣改項目,QOS正式上線。小犀財經查看QOS的白皮書發現,趙國棟為此項目的顧問。此外,QOS項目團隊中張哲、李傑、汪怡寧三人均曾任職於奧馬電器。

然而,趙國棟的區塊鏈夢只做了四天便傳來噩耗。據QOS白皮書顯示,QOS以私募價1 ETH : 20000 QOS 開盤,QOS的初始發行價為0.00005 ETH。但截至8月8日,QOS已經爆出了1 ETH:36000QOS的價格,意味著累計下跌了45%。

趙國棟最終沒有等來漲停,等來的是破發的噩夢、投資者無盡的謾罵還有ICO的監管。按照2017年9月七部委對ICO的禁令,QOS的幣改措施,有可能已觸及到ICO的監管紅線。

01.

重組玄機,股價暴漲

對於很多網際網路金融從業者來說,趙國棟並不陌生。趙國棟的履歷中有許多頭銜,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常務理事、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EMBA、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網際網路金融協會主席團成員,而這些頭銜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前京東金融副總裁及上市公司奧馬電器董事長。

在網際網路金融這一行,趙國棟屬於元老級人物。2003年7月趙國棟便創立網銀在線,2012年10月網銀被京東金融收購,趙國棟任職京東金融副總裁。趙國棟並不甘心,在京東待了兩年多以後,他選擇離開京東二次創業。

當趙國棟再次進入大眾視野時,已是2015年12月。令人意外的是,此時的趙國棟搖身一變成了上市公司奧馬電器的董事長。

2015年,奧馬電器的一場重組,備受業內人士矚目。而操盤者趙國棟手法之華麗、構思之巧妙,讓人拍案叫絕。

彼時,奧馬電器發布公告稱,創始人蔡拾貳等向趙國棟轉讓其持有的奧馬電器股權,轉讓後趙國棟持有奧馬電器20.38%的股份,成為奧馬電器第一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一個月後,蔡拾貳等14位高管皆辭去了原有職務。

同時,奧馬電器擬以現金方式收購中融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51%股權,作價不超過為6.12億元。奧馬電器還擬非公開發行A股,向西藏融金匯通投資有限公司等發行對象定增不超過8394.5萬股,募集資金不超過26.1億元,全部投向網際網路金融業務。

當時有專業人士指出,這場經過精心設計而沒有被算作重大資產重組的範疇,因此也未接受監管部門的審核;同時,奧馬電器在程序上也採取了迂迴策略,並未直接通過定向增發收購資產,而是先定向增發募集資金,再以現金形式收購股權。

這就使得奧馬電器的增發事項與收購資產事項相分離,在監管部門審核該公司的定向增發預案中,仍然不會涉及到收購中融金股權的審核。

此番變動後奧馬電器股價連拉8個漲停,最高飆升至128.98元。

而控制中融金和西藏融金匯通的趙國棟成功登上一把手的寶座,幾乎0成本地將中融金裝入了一家A股上市公司的殼子裡,讓國內銷量排名第四的家電企業在無須監管層審核的情況下轉型網際網路金融業務,股價一路走高。

而後,奧馬持有了小額貸款牌照,收購了車貸公司,還參與設立了保理公司、保險公司、基金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並申請相關牌照,野心不可謂不大。

02.

雷潮之中,資金吃緊

2015年到2017年是P2P極速膨脹的三年。這三年裡趙國棟憑著在網際網路金融的布局賺得盆滿缽滿。

奧馬電器2017年年報顯示,2017年,奧馬電器實現營收69.64億元,同比增長38.14%,實現淨利潤3.81億元,同比增長25.25%。

具體來看,奧馬電器在2017年營收的主要來源仍然是傳統家電業務,約89%的營收來自以冰箱、酒櫃為主的家電行業。發放貸款的收入在營收中的佔比約為1.78%。

與此同時,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奧馬電器的投入不斷增加,年報顯示,在貸款業務中,2017年營業收入的增速為2115.70%,但成本增速則達到了4733.09%,毛利率也同比下降了9.62%。

另一個現象是,受網際網路金融的影響,奧馬電器的資金開始吃緊。2017年,奧馬電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達到了-8.33億元,而上一年度,這一數據為6.53億元。奧馬電器的解釋是,報告期內信貸業務客戶貸款及墊款增加所致。

隨著P2P行業爆雷潮的到來,趙國棟的日子也並不好過。8月7日,由趙國棟實際控股的錢包金融宣布兌付展期。

需要錢的趙國棟首先想到了旗下公司的高管,2018 年6月29日,奧馬電器發布公告,擬將廣東奧馬冰箱有限公司40%股權出售給奧馬冰箱的核心管理團隊,價格為不低於9.38億元。這一交易很快引來深交所的問詢。奧馬電器方面回應稱,通過本次股權轉讓,目的在於提升公司資產流動性,優化公司資產結構。實現股東、公司與奧馬冰箱核心管理團隊利益的一致性,激發奧馬冰箱核心管理團隊的工作積極性。

03.

進軍幣改觸及監管紅線

Fcoin讓趙國棟看到曙光。8月4日,QOS作為FCoin「幣改」試驗區首發項目,正式上線FCoin交易所。

白皮書顯示,趙國棟是整個項目的核心靈魂人物。根據QOS發布8月4日發布的白皮書顯示,其項目團隊共有7人,其中趙國棟及Fcoin創始人張健的身份是顧問,其餘人等並未明示在項目中的身份。而其項目團隊仍與奧馬電器關係密切,其中張哲、李傑、汪怡寧三人均曾任職於奧馬電器。

據奧馬電器今年7月發布的公告,張哲辭去奧馬電器的副總經理職務,但繼續擔任奧馬電器全資子公司數字乾元科技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

奧馬電器與區塊鏈的淵源並不是什麼秘密,2018年1月30日,奧馬電器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回答投資者提問時稱,公司參與了央行數字貨幣的原型設計,而在區塊鏈應用方面,公司目前尚未形成相關業務。

奧馬電器稱,公司從2016年初開始研究數字貨幣及區塊鏈技術,並成立創新小組;2016年7月公司與同濟大學成立了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為區塊鏈技術在金融產業的應用;公司參與了央行數字貨幣的原型設計;2017年公司成立全資子公司數字乾元科技有限公司,整合公司團隊及業務,布局區塊鏈技術研究、開發。在區塊鏈應用方面,公司目前核心技術團隊30餘人,擁有較為領先的技術儲備及廣泛的應用場景優勢。

當天,深交所便向奧馬電器下發問詢函,要求其說明區塊鏈業務對公司經營的影響。奧馬電器隨後回應稱,相關研發投入佔公司總體研發支出比例較小,不會影響公司日常正常經營。

在年報中,奧馬電器也提到,在區塊鏈技術方面,公司著力於建設開放、高效、安全、跨界的區塊鏈平臺。旨在通過推動開放平臺的建設,實現用戶的自金融、自數據體系建設,公司將在網際網路金融、供應鏈金融及再融資、區塊鏈數據權屬服務和交易支付等生態體系進行業務投入。

而QOS的白皮書顯示,其應用場景也與網際網路金融行業關係密切。QOS白皮書中寫道,QOS通過打造基於公鏈與聯盟鏈混合的底層作業系統、統一身份認證體系、自激勵的雙層代幣協議、超級節點+交易挖礦的雙層挖礦機制、分布式文件系統、聯通開發者和用戶的互動社區,支撐包括消費、傳統金融、金融科技、新媒體等在內的海量用戶級別的原生社區。

此外,據QOS項目方發布的公告顯示,目前QOS生態已經有非常成熟的支付公司、商業銀行、網際網路金融、新媒體公司作為合作場景服務商加入。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場景在奧馬電器現有的業務中均有體現,公開信息顯示,奧馬電器旗下控制錢包金服、錢包易行、錢包保險等多個網際網路金融企業,中融金旗下則有寧夏小貸、錢包好車等品牌,涉及交通、保險、消費等多個領域。

在上線前,不乏有媒體高調看好QOS的前景,宣稱「QOS公鏈足以比肩當前熱度極高的EOS公鏈」。此外,在上線前,FCoin還為QOS設置了-10%~10%的漲停板。

然而,趙國棟的區塊鏈夢只做了四天便傳來噩耗。據QOS白皮書顯示,QOS以私募價1 ETH=20000 QOS 開盤,QOS的初始發行價為0.00005 ETH。據部分投資者爆料,目前已有部分人拿到1 ETH=36000 QOS 」的份額,這意味著QOS的現價較發行價已下跌45%。

趙國棟最終沒有等來漲停,等來的是破發的噩夢還有投資者無盡的謾罵。

8月8日,QOS官方微信群中數十名投資者開始呼籲維權。「沒想到上市公司這麼黑」,群中一位名叫「一凡」的投資者說。

更有參與私募的投資者聲稱,「套了一堆散戶,專門割韭菜」,呼籲警方「限制趙國棟出境」。

對趙國棟而言,投資者的抱怨尚在發酵之中,但觸碰監管紅線的質疑也隨之而來。

2017年9月4日,中央七部委聯合發布ICO禁令,全面叫停ICO,將其正式定性為非法集資。按照禁令要求,任何所謂代幣融資交易平臺有三「不得」:不得從事法定貨幣與代幣、「虛擬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業務;不得買賣或作為中央對手方買賣代幣或「虛擬貨幣」;不得為代幣或「虛擬貨幣」提供定價、信息中介等服務。顯然,QOS上線交易所的舉動已違反相關條例。

8月8日,小犀財經致電QOS諮詢詳情,其客服人員回應稱QOS與奧馬電器無關,QOS是全新的項目。

相關焦點

  • p2p爆雷是什麼意思 看懂這些從此不踩雷
    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近年來興起了許多的p2p平臺。但是,最近一段時間,隨著監管的嚴格。p2p平臺接連出現了爆雷的情況。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塊看一下p2p平臺爆雷是什麼意思?   p2p爆雷是什麼意思?
  • 信託、P2P爆雷有可比性嗎?土豪草根都被收割?結局或許截然不同
    實際上,P2P的整體清退加速與部分信託的延期兌付早在去年甚至在國家監管定調打破剛兌的時候就有了苗頭,它們的爆雷並不是黑天鵝,更像是期待已久的灰犀牛。「土豪死於信託,草根死於P2P」,這兩者有可比性嗎?高收益率正常P2P出借人的收益率一般都在10%左右,而信託投資人的收益率則在7-10%之間。
  • 爆雷的P2P大佬,割韭菜的學霸
    原文標題:《爆雷的P2P大佬,為什麼清華北大的特別多?》。 人人貸終究還是爆雷了。 這已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對於很多人來說,第一反應不過是,「哦。」 但這次爆雷,還是有著特別之處的——創始人,又是來自北大的。 人人貸的背後,是出自於百年名校北京大學的創始人,創始人團隊均畢業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
  • 42天104家P2P爆雷!7萬億資產、上千萬受害人捲入!爆雷之後真的有...
    兩天後永利寶宣布將「良性清盤」,掀起新一代爆雷方式。   這種的爆雷方式由平臺親自發布,親口承認,更是增加了行業的幻滅感,前所未有的集體性恐慌開始蔓延。   雖然這被認為是行業發展的陣痛,但是這未免影響太大,涉及人數太多,7萬億資產、近千萬投資者和借貸者,可能都被捲入了這場風波。
  • 信用債市場塌方,國有大行成「踩雷」專業戶!華晨、紫光相繼爆雷
    多家企業債務違約背後,不僅涉及到多家金融機構和上市公司,而且也讓信評公司遭遇到信任危機。 近期,華晨、紫光、永煤等多家大型企業債務爆雷引發債券市場地震,不同於往年的爆雷對象為民企,這次違約的主體以高評級國有企業居多。在高評級國企引發的此輪信用危機中,銀行業受傷是最為嚴重的,四大行、國開行、股份行等頻頻出現在債委會中。
  • 那些「酷愛」在年底爆雷的上市公司,都有這些特徵……
    為了避免大家接著踩坑,憶文君今天就來陪大伙兒侃侃:那些「酷愛」在年底爆雷的上市公司,都具有什麼樣的特徵?在實控人持股比例不多的情況下,他所做的決定,可能並非都是站在上市公司或者股東的角度考慮。我們舉個例子,近期爆雷的安妮股份,2020年三季報顯示,前十大股東均為自然人,而且除了第一大股東林旭曦持股16.34%以外,其餘自然人持股都比較分散,幾乎都不超過1%。
  • 亞太藥業子公司爆雷股價暴跌 實控人家族提前套現8億
    來源:斑馬消費原標題:亞太藥業子公司爆雷股價暴跌 實控人家族提前減持套現8.6億 亞太藥業子公司違規擔保以及失控事件,時隔數月仍在持續發酵。公司最新公告,董事會審議通過了提請股東大會免去任軍董事職務的議案。
  • A股又爆雷!6萬股東慘遭「悶殺」,又一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最高暴跌...
    又一家A股上市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12月6日晚間,艾格拉斯(002619,SZ)發布公告稱,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另外,鑑於公司已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提名改選公司董事事宜,經申請,公司股票12月7日復牌。
  • 爆雷的P2P大佬,為什麼清華北大的特別多?
    但這次爆雷,還是有著特別之處的——創始人,又是來自北大的。人人貸的背後,是出自於百年名校北京大學的創始人,創始人團隊均畢業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作為國內頂級學府出來的,對賺錢的嗅覺都特別敏感。知道P2P有大把大把的錢可以收割。投身其中以後,規模都搞得特別大。
  • 信託扎堆爆雷引發監管升級,川信、華信等面臨存亡危機
    也正是在信託產品不斷爆雷下,監管層也積極出手幹預,接管並整改,要求信託公司樹立起賺「辛苦錢」的理念。 多年來,信託業一直以高業績高薪酬的正面形象示人,可在近兩年卻是形象大變,不斷傳出有產品逾期兌付消息,特別是在今年,四川信託、華信信託、新時代信託等多家信託公司的扎堆爆雷情形讓投資人著實震驚,對信託業的不信任感明顯提升。
  • 工行爆雷之後,又一家銀行破產!錢放哪才安全?
    10月,工行代銷理財產品全線爆雷;11月,包商銀行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銀行理財的安全堡壘失守,銀行破產……金融理財市場接連發生的這些事,讓投資者對理財市場越發沒底,迷茫又絕望。理財市場發展到今天,到底經歷了什麼?投資者們又該何去何從?
  • P2P頻頻爆雷,私募緣何安然無恙?
    從中晉、泛亞系、e租寶,到善林金融、錢寶網、蛙寶網,再到雲聯惠、唐小僧、聯璧金融、牛板金、投融家、多多理財、錢爸爸……一P2P爆雷進行時2018年以來,網貸、資管行業雷聲不斷,已有4508家P2P平臺發生嚴重程度不同的「提現困難」、「清盤退出」、「停業跑路」。僅在7月份,就有208家公司先後出事。
  • 2019股市年中回顧:上市公司從「雷暴」到「雷陣」
    在貴州茅臺突破千元以及A股出現首隻「一毛股」退市海潤的背後,是藍籌股與ST股走勢的分化;而從年初以來就連綿不斷的上市公司爆雷之聲,在一定程度上是宏觀經濟變化以及監管層理念變化給股市所帶來的影響。而科創板的推出、滬倫通的開放,資本市場改革在2019年上半年的迅速推進,也正在深刻的影響著股市的方方面面。
  • P2P「雷」聲不斷:從簡普科技(JT.US)逾期交財報看網貸業態
    微貸網把爆雷點引到了上市公司中,相關同行個股或已在「瑟瑟發抖」。實際上,簡普科技(JT.US)近日因未能按時提交2019年年報(20F報告),而收到來自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相關通知,若該公司未能在提交截止日期後的六個月內提交年度報告,有可能被停牌或除牌的風險。該公司稱受衛生事件影響,財務報表編制進程有所延遲,目前正在加緊2019年年報的提交工作。
  • 投連險暴跌95% 保險巨頭安盛捲入爆雷門
    有投保人稱,自己花費幾十萬甚至上千萬港元投保安盛的一款投連險,一夜之間淨值暴跌95%,在後續繼續扣除帳戶建檔費、管理費等費用後,保單的淨值居然為負數,甚至還倒欠保險公司巨額管理費。現正積極協助香港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就暴跌基金涉嫌欺詐活動進行刑事調查。事件:買保險一夜暴跌95% 投保人聲討安盛公司以穩妥、可靠、保障為主的保險為何會暴跌甚至一夜清零?保險巨頭安盛在這次爆雷事件中又是否有責任?這一切要從一款名為Evolution的投連險說起。
  • 從小贏科技招股書看P2P爆雷潮的行業影響
    小贏上市後,股價承襲了現下中概股的「妖氣」,然而大家已經見怪不怪了。開盤價15美元,較9.50美元的發行價上漲57.89%,小贏科技在其首個交易日一度暴漲114%,之後收窄漲幅。然而,小贏的核心優勢實質上已經成為其軟肋,不久前,監管部門向各財險公司下發了《關於開展P2P平臺保證保險業務書面調研的通知》。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監管摸底與現下的暴雷潮有一定的關係,監管需要了解開展此類業務的保險機構的真實風險敞口,以評估網貸爆雷潮對保險公司的連鎖影響,並針對性制定應對預案,切實防範網貸風險向保險行業的傳遞效應。
  • P2P爆雷潮|那些爆雷的P2P平臺有多少種類型?
    P2P爆雷潮:2018年的P2P爆雷潮,有哪幾種P2P爆雷的類型?首先,食住玩將爆雷的很多平臺,籠統地分成了三個大分類:1、第一種是P2P爆雷之前就已經發生平臺實控人跑路,才造成平臺爆雷的平臺。2018年P2P爆雷潮哪幾種類型?2、第二種是因為大面積P2P爆雷潮的原因,隨後的不久,也跟著爆雷。
  • 從巔峰5000家到三波爆雷潮 多位P2P創始人:後悔了
    「這背後,是P2P作為一種金融業態,卻長期處於無證駕駛狀態,導致行業亂象層出不窮,引發監管部門最終從嚴整頓取締。」他直言。恆大研究院任澤平團隊發布最新報告也指出,P2P行業爆雷潮不斷,主要受到宏觀流動性退潮、網貸監管加強、投資者信心降低等多重因素影響。
  • P2P「曲終歸零」!從巔峰5000家到三波爆雷潮 創始人:後悔了
    後來他才知道,當時P2P平臺實控人之所以如此「篤定」,是因為他正與上市公司洽談將P2P業務以極高估值注入上市公司,但面對上市公司提出的苛刻業務對賭協議,他急需做大業務規模與利潤「抬高」自己的身價。此外,他還打著另一番算盤,若P2P平臺能成功注入上市公司或實現海外上市,他可以利用募集資金填補資金池業務的虧空缺口,從而讓自己坐擁巨額財富同時「全身而退」。
  • P2P唐小僧爆雷 帶給我們哪些警示?
    有消息稱,唐小僧爆雷是其高管主動向警方投案,目前很多投資者聚集在唐小僧的母公司「資邦金服」的辦公現場,希望母公司「資邦金服」對此事有個說法,但「資邦金服」的辦公場地已被警方查封。其實,唐小僧在爆雷之前早有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