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無意間發現「沉船寶藏」,打撈出7萬件中國珍寶,轉眼變巨富,在中華漫長的5000年文明中,有幾個年代曾經閃爍出了不一樣的光芒,這樣的光芒不僅僅照耀了我們中華民族,還曾普照了全世界,例如那個遙遠而輝煌的大漢風採,例如那個遙遠而燦爛的大唐文明,而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大唐的文化。
當時唐朝的文化已經非常發達,他們不僅僅文化有了相當系統完善的繼承體系,他們的一些手工業製品上也已經有了非常獨到的工藝,所以來往於長安的貿易商人們不絕於縷,大家都覺得長安的東西又好用。又好看,所以各個國家的人都開始在長安進行貨幣交換的往來,
在當時有一個阿拉伯的使者,他們來到唐朝之後,立刻就被這些神奇的器皿所吸引,他們不明白這些東西到底是什麼做的,更不明白這些東西到底有什麼用,因此這支來自阿拉伯的大使團隊在唐朝一直逗留了三個月有餘,直到他們走的時候,他們才明白這些器皿的作用,因此他們在唐朝的街道搜集了很多稀奇古怪的珍寶,再加上還有大唐皇帝賞賜的,所以他們裝了滿滿一大船,就開往他們的阿拉伯國家。
這條裝滿寶物的船被稱作巴圖希塔姆號沉船,這座船一直在大海上漂泊,然而這座船漂泊了數年之久,卻一直都沒有返回到阿拉伯,在當時一度引起分歧,有的人覺得是唐朝皇帝給了那麼多的寶物之後後悔了,所以派出追兵,又追繳了那批船,但有的人卻說,這是阿拉伯的使者走錯了道路,所以沒有原路返回阿拉伯,更甚至有一個無稽之談說阿拉伯的使者之所以沒有回到阿拉伯,是想獨吞這批寶物,所以他流浪到了基督山小島,因此後人根據這個故事改編出了基督山伯爵。
當然,這種說法絕對是胡扯,故此我們不必當真,但既然歷史上發生了那麼神奇的事,總歸是有人好奇的!所以後來史學家猜測,這隻船應該是撞到了海底的暗礁,可在那個各種工藝尚不發達的年代,誰敢去海底打撈那些珍寶,所以這件事情便被當做了一個傳說,從此之後不了了之。
圖為打撈隊
直到後來,時光飛速發展,各種技術更新迭代,一個德國的工人聽到了這個故事之後,立馬就被這個神奇的故事所吸引,彼時他正在德國一座建建築公司做老闆,可以說財大氣粗的很,因此,他有絕對的財力去打撈這批寶物,再加上他又對這批寶物有著絕對的好奇心,所以他很快就組建了一支打撈隊,令人遠渡重洋去海裡尋求寶貝,在他去打撈的時候,很多人都把它當做一個笑話去看待,畢竟這條神奇的巴圖希塔姆號沉船早就被人當成了一個傳說故事,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它到底是真是假,因此大家都覺得他是杜撰起來的,而蒂爾曼·沃爾特法恩卻為了這樣一個莫須有的故事,去耗費大量的物力、財力和精力去打撈,簡直是令人覺得不可思議。可蒂爾曼·沃爾特法恩卻一意孤行,非要堅持己見,
圖為打撈寶藏的物品
最終,他組了一個有著幾十人的打撈隊,他們這支打撈隊在海面上風餐露宿,辛苦了好幾個月,但一無所得,因此蒂爾曼·沃爾特法恩都要絕望了,此時此刻就連他自己都懷疑起來,自己的作為到底是否正確,但沒等到他放棄,他就迎來了柳暗花明,因為這一天下午他突然打開了神秘寶藏的大門,所以 經過了他們幾個月的奮戰,終於從海底上打撈上來6萬件物品,這些物品包括但不限於酒壺、各色花瓶、器皿等,當這條消息被記者報導出來之後,大家都震驚了,真的沒有想到,在海底之下竟然沉睡了這麼多的寶貝,而且還是巔峰時期的中國大唐王朝所鑄造的,所以,蒂爾曼·沃爾特法恩把這批寶物打撈上來之後,立刻就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老闆變成了德國的一個風雲人物!
圖為打撈的沉船
而聽到這個故事,小編真的是震驚得瞠目結舌,然而在震驚之餘,小編也從這個故事中明白一個非常簡顯得道理,那就是有時候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因為說不定財富就隱匿於平常的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