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人文地理》聚焦四川

2020-12-14 搜狐網

《環球人文地理》聚焦四川

來源:

四川在線-四川日報

2010年03月04日07:03

  本報訊(記者孫琪)廣有影響的地理旅遊類雜誌《國家人文地理》於3月正式更名為《環球人文地理》,首期推出的《四川有道理》主題策劃,展示了四川美麗風光和人文魅力。

  《四川有道理》分為「蜀道」、「人道」、「仙道」三部分,由四川著名作家聶作平、冉雲飛、石維等主筆,並配有大量精美而具視覺衝擊力的圖片,展現了四川的山川和人文。「蜀道篇」,通過對金牛道、子午道等古蜀道的探秘,復原了古代四川與中原大地血脈聯繫的場景;「仙道篇」,通過探究道教與蜀地文化的關係,展現了四川人的精神狀態;而「人道篇」則闡述了四川人尚文、尚仁、尚武三種性格。總編輯李海洲透露,選擇四川,是看中其標本意義,希望通過全球視野及人文深度展示四川的另一面。

上網從搜狗開始

民生視點

瀋陽男子曾令軍在這不足20平方米的廁所小家生活了五年,還娶了媳婦,生了大胖兒子……

今日熱點

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會上表示,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詳細]

汪成榮面臨的獎金被收回再分配難題,並不是一個單一事件。[詳細]

相關焦點

  • 《環球人文地理》雜誌聚焦巴州風光
    3月26日,一名庫爾勒市民在瀏覽2015年1月刊的《環球人文地理》雜誌,了解巴州獨特的樓蘭文化。  2015年一月刊的《環球人文地理》雜誌以《樓蘭樓蘭我愛你》為題,連續用了16個通版強勢介紹了樓蘭文化。  3月27日,記者了解到,《樓蘭樓蘭我愛你》分為「樓蘭古城守護神,大漠荒域的光榮與夢想」、「穿越浩瀚羅布泊,探訪樓蘭千古之謎」、「曾經滄海樓蘭人,大漠黃沙掩不住的足跡」三部分,並配有大量精美而具視覺衝擊力的圖片,生動展現了古老而神秘的樓蘭遺蹟和人文情懷。
  • 楠溪江登上《環球人文地理》封面
    溫州永嘉 楠溪江登上9月新出刊的《環球人文地理》雜誌,本期封面以《優雅的楠溪江——中國山水詩的起源地》為主題,從一個人和一條江開始,介紹了南北朝時代著名的詩人謝靈運和以水清、瀑多、《環球人文地理》是中國第一本以全球為視野、以人文為核心的地理旅遊類精品雜誌,由原《國家人文地理》2010年3月改名為《環球人文地理》。發行網絡覆蓋全國(含港、臺地區),單期發行量超過38萬冊,閱讀群體超過120萬,影響力及號召力在全國人文地理旅遊類媒體中排名第一。
  • 郴州九龍江景區玻璃棧道獲登《環球人文地理》雜誌封面
    郴州九龍江旅遊區登上了《環球人文地理》雜誌封面。玻璃棧道被譽為「山水之間的一抹驚豔」。紅網時刻4月17日訊(記者 何超 通訊員 葉宸 )在《環球人文地理》4月期刊中,九龍江旅遊區的玻璃棧道登上了雜誌封面,並在內頁中整版刊發,被譽為「山水之間的一抹驚豔」。
  • 創維攜手《環球人文地理》打造OLED影展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王小康6月28日-6月30日,創維OLED攜手《環球人文地理》雜誌在深圳益田假日廣場,舉辦環球人物地理主題攝影展。這些照片除了在《環球人文地理》中得以呈現,還通過創維OLED屏幕,以高科技的形式展現了全球之美。讓觀眾體驗足不出戶,即可「環遊世界」的樂趣。OLED作為一種領先的顯示技術,與傳統的液晶電視相比,具有超強的色彩表現力,圖像響應速度也更快、使用壽命更長。而OLED顯示技術具有的自發光特性也使其在色彩表現上更為深邃、自然。
  • 大美白銀登上《環球人文地理》啦!
    近日,由我市青年攝影家王生暉拍攝製作的《西北大地上的白銀 絲路和黃河演奏出最美的交響》在《環球人文地理》靚麗登場。雜誌簡介 Introduction《環球人文地理》是中國第一本以全球為視野、以人文為核心的地理旅遊類精品雜誌,由原《國家人文地理》在2010年3月改名為《環球人文地理》。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論壇|《環球人文地理》總編輯李海洲:地域性...
    鄧涵予攝鄧涵予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12月10日上午,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兩場詩歌沙龍同時在新華賓館舉行,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沙龍上,來自川渝地區的熊焱詩人、《環球人文地理》總編輯李海洲認為,無論是「經濟圈」還是「川渝」,從某種意義上都是給我們一個概念——地域性寫作永遠屬於世界的一部分。「四川話和重慶話是最接近詩歌語感的語言,就像閩南語和粵語更適合音樂的節奏一樣,我們用川話在寫作,融合地域性特色,保留川渝詩歌的傳承。」李海洲表示。
  •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上帝為什麼造四川?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上帝為什麼造四川?,作者錦繡人文地理 都江堰局部(圖源:圖蟲創意,文字:錦繡人文地理)都江堰局部(圖源:圖蟲創意,文字:錦繡人文地理)為徹底根治岷江水患,新任蜀郡太守李冰父子決定在前人開鑿玉壘山的基礎上,興建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以魚嘴分流堤
  • 這個藏著神秘風水的青田鄉村,登上《環球人文地理》雜誌~
    青田陳宅村上了  《環球人文地理》2020年6月號  據了解,《環球人文地理》由《國家人文地理》2010年3月改名而來。它主要聚焦一個國度的原生態視覺,是品質時代最具影響力的人文地理類風情讀本,是中國第一本以全球為視野、以人文為核心的地理旅遊類精品雜誌。
  • 新刊丨《環球人文地理》2018年10月號目錄
    地理發現  Discovery福建尤溪閩中秘境裡最美的秋天文丨陳永懷  圖丨張坤 李雙坡葉林生 方麗萍 洪寒寒 張強黃在錦福建尤溪,朱子故裡,在梯田銀杏的浪漫美景中,散發的是崇文尚學的人文氣息 ;「山中理窟」的古樸民居裡,蘊藏著獨具特色的鄉土風情。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論壇|《環球人文地理》總編輯李海洲:地域性寫作永遠屬於世界的一部分
    鄧涵予攝鄧涵予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12月10日上午,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兩場詩歌沙龍同時在新華賓館舉行,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詩人、《環球人文地理》總編輯李海洲認為,無論是「經濟圈」還是「川渝」,從某種意義上都是給我們一個概念——地域性寫作永遠屬於世界的一部分。「四川話和重慶話是最接近詩歌語感的語言,就像閩南語和粵語更適合音樂的節奏一樣,我們用川話在寫作,融合地域性特色,保留川渝詩歌的傳承。」李海洲表示。
  •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20):寶石珠串西...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20):寶石珠串西環線 2020-06-14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17):康巴藏族的...
    原創 王懷林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編者按 自5月26日起,「四川省情網」及「方志四川」新媒體矩陣(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推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王懷林先生的《打開康巴之門——橫斷山腹地人文地理》,敬請關注,並歡迎在文尾「寫留言」處留下您的讀後感言!
  •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15):康巴人的...
    原創 王懷林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編者按 自5月26日起,「四川省情網」及「方志四川」新媒體矩陣(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推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王懷林先生的《打開康巴之門——橫斷山腹地人文地理》,敬請關注,並歡迎在文尾「寫留言」處留下您的讀後感言!
  •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5):蒼茫橫斷山...
    原創 王懷林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編者按 自5月26日起,「四川省情網」及「方志四川」新媒體矩陣(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將推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四川某大型國企高管王懷林先生的《打開康巴之門——橫斷山腹地人文地理》,敬請關注,並歡迎在文尾「寫留言」處留下您的讀後感言!
  •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10):融合與隔絕...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10):融合與隔絕——走廊文化及其特徵(上) 2020-06-04 1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54):重新認識...
    原創 王懷林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編者按 自5月26日起,「四川省情網」及「方志四川」新媒體矩陣(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推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王懷林先生的《打開康巴之門——橫斷山腹地人文地理》,敬請關注,並歡迎在文尾「寫留言」處留下您的讀後感言!
  • 【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26):自然文化博物館——以...
    蜀山之王貢嘎山(圖片來自網絡)近年來,人們的目光累累聚焦於此,不單為其眾多的旅遊資源所吸引,還由此生發出旅遊觀念的討論,引領和顛覆著國人的傳統旅遊審美觀。《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在「上帝為什麼造四川」專輯中,首次提出四川旅遊山峰的代表不是峨眉山、不是青城山,而是貢嘎山和四姑娘山!並提出海拔5000以上的極高山和冰雪旅遊的概念,開始了對傳統旅遊觀念的顛覆。
  •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33):冷兵器英雄...
    原創 王懷林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編者按 自5月26日起,「四川省情網」及「方志四川」新媒體矩陣(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推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王懷林先生的《打開康巴之門——橫斷山腹地人文地理》,敬請關注,並歡迎在文尾「寫留言」處留下您的讀後感言!
  • 【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20):寶石珠串西環線
    ‖ 打開康巴之門(1):另眼看康巴——穿行在自然博物館和人類學寶庫(代前言)【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2):文化的盛筵――沿成都平原向西 l 天府西望【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3):文化的盛筵――沿成都平原向西 l 絲路遺珠【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
  • 《中國國家地理》簡介
    《中國國家地理》辦刊宗旨  推開自然之門 昭示人文精華  我們的優勢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的主辦者是享譽中外的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及中國地理學會。  她在秉承保護地球、探索未知、推進文明的基礎上,又涉及了各種有趣的話題:天文、地理、生物、人文、歷史諸領域新近發生的有價值的事件及重大考古發現、後旅遊時代出行的理由、都市白領的生活方式、探險的經歷、著名科學家的人生軌跡、文化版圖的脹縮等等。